提交中
📝正在回复 #481193
4YQsp374 2022-06-10 14:22:11
“我是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的
又名 在一切被解构的后现代如何支持自己活下去”
“不算存在主义科普串,只是希望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算是一个整理,也希望能帮助到有困境的丧失”

想了想还是决定把之前a岛的存在主义串搬过来[`・ω・]
因为这个串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有讨论价值。串比较长,无法一次搬完,慢慢搬也方便博格们讨论
LErVuTOL 2022-06-10 14:23:16
[ ゚∀。]gkd
4YQsp374 Po 2022-06-10 14:23:36
当我们谈论世界的荒谬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世界是荒谬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你并非这样觉得,恭喜你,你的框架还足以抵挡深渊对你的凝视,我强烈建议你离开这个串,而不是继续阅读。

20世纪是一个神奇的世纪,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同年中国废除了持续1300年的科举制度。
1998年,新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复香港。

科学从连续,定域跨进了分离,不定的世界。而在哲学领域,古典分析学派最后的辉煌也在现实的荒谬中败下阵来。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事实,一个在古典时代显然而无关紧要的事实
“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思考什么。”

让我们把目光稍微往回活动一点,看看我们伟大的启蒙运动哲学家笛卡尔怎么想。
笛卡尔最有名的名言莫过于“我思故我在”。但我们今天暂时不讨论存在的问题,而看另外一件事,“理性”
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推崇通过经验和演绎相互结合认知世界,主张通过人类的思考和对事物的观察去靠近永恒真理。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被誉为最后一位数学全才的希尔伯特在20世纪的开端这样说到。
很快,哥德尔在证明一阶逻辑的完备性之后,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很快,他便找到了答案,但这并非他想要的答案。
即使只是在一阶谓词逻辑的基础之上,加上一点小学奥数水平的初等数论构成一个新的形式系统。必然存在一个命题,能够通过被这个系统所表示,但不能在这个系统中被判定。
这意味着,我们曾经觉得无所不能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演绎永远不可能完备的容纳所有的命题,自然也不存在一个绝对真理能够达到所有的终点。
虽然,事实上,在形式系统的公理选择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无论数学家选择ZFC公理集合或者非ZFC公理集合,我们距离触及到形式系统可判定性的上限还很远。但是哲学家总是贪得无厌又自作聪明的渴望最好的。于是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放弃理性,我们能够相信的还有什么?


下次更新关于经验的不可靠,也就是混沌系统的研究。
再下次我其实想说一些社会问题的荒诞,但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涉及到关于20世纪初各种主义各种gm的问题,有点怕被抽。


我们是如何从经验中总结出来一般性结论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事实上是当代科学哲学最核心热门的议题之一,因果理论的研究分支。在述诸于更现代的框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哲学起点柏拉图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4YQsp374 Po 2022-06-10 14:24:47
洞穴之影对于了解哲学的人来说无需赘述。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上面的例子也相当生动。
简单概括来说,一个被锁在洞穴中的人,对他来说,世间的一切不过是洞口光照进洞穴的时候形成的一些影子。影子的变化对他来说就是整个世界的变化。而当有一天他走出洞穴的时候,看见真实的世界,他心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一个有趣的发散联想是,当“被锁在洞穴”,换成“智子”,或者更可怕一些“光速上限”。这样来看我们的世界,是否我们也不过是在影子之中寻找真实的可怜虫呢?

对待这一类问题,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是,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一个简单的表述是,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假设存在与否对于我们解释一个问题没有影响,那么就应当把这个假设删去。
对于洞穴之影的问题,如果在洞穴中的人确实就不可能离开洞穴,那么洞穴外的世界和他交互的唯一渠道就是洞口的光影;那么确实,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是光影变幻。如果一个东西和我们的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不可能有信息流通,那么他存在与否与我们讨论问题岂不是没有任何影响,干脆将他剔除。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奥卡姆剃刀是由一位14世纪修道士提出的,但后来经常被用于论证庸俗意义的上帝无须存在,因为神迹不可考,神意不可知。


肯定有肥肥要问了,什么叫“庸俗的上帝”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踩在云上。或者别的任何形象。拉面神教已经用解构戏谑的方式把宗教组织的妈都打得不认识了。
那既然有庸俗的上帝,自然就有不庸俗的上帝。关于抽象的“上帝”,事实上绝大部分对神学不感兴趣的人了解几乎就等于无。如果是无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引入关于抽象上帝最精彩的论述而不必费口舌解释为什么这一认知和读者已有的认知直接有冲突,这真是太棒了。


康德,古典的神!
康德对哲学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通过对于道德的论述证明了上帝存在,和系统的梳理了形而上学的来龙去脉,说明了为什么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可靠的形而上学,哲学应当怎么样演绎从而形而上学。
这两条道路共同交织演绎,为美好而定势的古典世界建立了最坚实的地基------直到形式化开始试图解构道德和形式化本身,一切轰然倒塌


我们还是先看看康德到底说了什么吧!
开始看《纯粹理性批判》
看不懂,the end。(a true story)
康德,古典的神。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是说康德牛逼,也说明了这家伙是真的不喜欢说人话。
//以下可以跳过不看,康德这人是真的有毛病
康德首先提出:人类的道德实践(包括人类理性对道德律的接纳),只有在给定某些“公设(postulates)”的前提下才得以可能;这些 “公设”虽然无法从纯粹的思辨理性中推导得出的,却在实践中不可或缺。并且在他看来,这类“公设”有且仅有三条:(意志的)自由、上帝(的存在)、(灵魂的)不朽。
这里需要首先说明的是,尽管这三条都被康德称为“公设”,但它们的理论地位其实大相径庭。
一方面,康德认为,意志自由是道德律本身的条件,是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等等这些概念得以成立的基础;如果人类的一举一动是早已被因果链条决定好的、无法通过人自身的意志来选择和指导,那么对这些举动加以赞美、褒奖、谴责、惩罚,宣称“根据道德律你应当这样做”、“根据道德律你应当那样做”,就都毫无意义。所以尽管在纯粹理性的思辨中,自由与决定论的矛盾是无法索解的二律背反,但在道德实践中,我们只能相信(或者说,我们必然“先天”确知)自由意志存在;因为倘不如此,就等于对“道德实践”这个概念本身釜底抽薪。
那么
可是为什么说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是“至高善”的条件?康德说:一来,只有神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完全全地遵循道德律,相反,人类受尘世的羁绊与寿限的约束,是不可能在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刻真正达到“德性完满”的状态的;但是追求“德性完满”又是道德意志的必然对象,那怎么办呢?只好假设每个人的灵魂在死后都不会消亡,而且人格、品性、记忆等等都能延续,这样心怀道德追求的人们才能接着不懈努力,不断逼近(虽然永远无法真正达到)和神一样“德性完满”的理想状态。换句话说,只有“灵魂(在无穷的时间中)不朽”为真,“至高善”里“德性完满”这部分理想才有意义。
二来,“至高善”除了要求“德性完满”,还要求“德福一致”,也就是每个人享有的幸福程度与其德性水平相匹配,好人最终会有好报、恶人最终会有恶报。但这又进一步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每个人的“命”都长得能够等到报应来临那一天,而不是肉身一死便灰飞烟灭无迹可寻;换句话说,“灵魂不朽”不仅是“德性完满”的必要条件,也是“德福一致”的必要条件。二是世界上存在一个明察秋毫(全知)、公正不倚(全善)并且手段通天(全能)的仲裁者,使得任何恶人都无法钻空子逃脱惩罚、所有善人善举都不会被遗漏奖励;换句话说,对“德福一致”的保障,还依赖于“(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存在”作为条件。

是不是已经被我的二手屎绕晕了?
4YQsp374 Po 2022-06-10 14:25:55
我们换个思路看一下道德和上帝存在的关系。例如我们从自由意志出发,尝试推出道德存在,来看看我们需要哪些条件。(这样的推理路径只说明了上帝存在的充分性而不是必要性,限于肥老师的水平限制确实不太好说明这事儿,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康德到底想说啥)

假设自由意志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去做一件事必然是因为有好处,而大部分道德的行为本身并没有直接物质上的好处。康德认为,道德实践的好处在于
(1)得到灵魂上的升华,靠近道德圆满的境界(是不是像修仙文)
(2)在死后永恒的天堂中享受福报(不是996!)

那么由此,就导出的两个结论是:需要道德存在,就需要
(1)存在一个道德圆满的至高境界
(2)死后有公正不偏的审判和赏罚分明的待遇

这两者一结合,就是上帝


道德一直都是我们的准则,直到20世纪的到来。
杜克海姆,马克思韦伯,以及最出名的福柯等社会学家共同的从不同侧面提出一件事
社会是建构的
道德是建构的
认知是建构的
总之他妈的什么祭拜玩意儿都是建构的,


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
在一个封闭的培养环境下放入一群黑猩猩,他们其中繁衍。在繁衍环境中有一个铡刀开关,只要一合上这个开关,就会有水倒在黑猩猩的头上。黑猩猩被淋了几次之后,就再也不会去碰那个开关了。即使把水去掉之后,黑猩猩可以看到在天花板上已经没有水桶了,他也不会再去触碰开关。
这时候研究人员又放了一只黑猩猩进去,新的黑猩猩尝试去触碰开关,很快立即遭到了之前黑猩猩的围攻,很快这只黑猩猩也不再尝试触碰开关了。
类似的实验在大鼠上我们也做过,得到的结论相似的,即使在繁衍了很多代之后,最早知道为什么不能碰开关的大鼠死完之后,大鼠们也不会去触碰开关,会对尝试触碰开关的大鼠围攻。

道德无非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被此启发,然后我们再将康德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用来考察理性思考这件事本身。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理性确实很有用,但是理性本身也是被建构起来的思维方式,它在哲学层面并不比别的方式高贵,因为大家都是被人想出来的,没有一个绝对真理在思辨的尽头等着你。
到底,我们已经说明了两件事。在20世纪早期,哲学的宏伟愿景已经破产了。理性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先验正确的。一切的道德都是被建构的,你之所以遵守他们是因为你所在的社会规范限制了你。就像一个在日本生活的北欧人一定更遵照日本社会的行为规范而非北欧的。现代全球化的社会所谓普世价值不过是一个强权征服世界的副产物罢了。
当然,这样的世界有没有可能很好呢?即使一切都在哲学上不可靠,我只要不读哲学好好生活不就好了吗?这种享乐主义的观点事实上是一种强大而朴素的对抗世界荒诞的方式。
但是,但是诸位,你扪心自问一下,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足够快乐吗,足够让你维持自己每天充实得活着吗?
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大国第一次坚实到了总体战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多大的创伤。无产阶级纷纷说,“你们资产阶级和贵族的祖国和我有什么关系”。的确,国家不过是另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只要每个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国家,他就是一个国家。如果他能够通过暴力手段维持一个地区的统治,他就代表了政府。
所谓政治合法性无非就是这么一件事,“你统治的人民承认你是一个合法的政府”。这里的关键不是合法,而是承认。
我就很想穿越回到那个时候去,去革命,去战争,和有共同理想的人一同死亡。死亡有时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活着反而需要更多的思考来支撑。
如果这样的革命浪潮能够继续持续,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能够联合起来,当然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自己生命的意义融入到伟大的事业当中去。
但是......
多的话也不必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看待当代世界局势的时候没有什么对错,只是选择。
总之,当我对全人类解放的信心不足以对抗世界本身的荒诞的时候,试图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尝试也失败了。


好像一扯开去就收不住了。混沌系统都还没讲呢。
8过也好,可以早点进入我真的想讲的东西:如何对抗荒诞。
扯了半天我其实只想导出一个结论。绝对精神不存在,理性有局限,现实世界不幸福,社会发展缺乏希望,这一切我统称为后现代,或者叫现实的荒诞。当一个如此失望的人向哲学寻求帮助时,他会发现古典哲学的框架已经不能给予他慰藉了。
4YQsp374 Po 2022-06-10 14:27:30
抱歉,我不是很理解。道德的基础是自由意志我认为是正确的。但实行道德本身,就会在现实世界中有好处。我在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时,也没有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想法,只是想这么做。我不认为上帝的审判和道德圆满是必要的。(一个肥肥的回复)
道德的建构是否起源于经济基础呢?原始时代,女性从事种植等经济活动,所得稳定且高于男性的狩猎。所以,当时的社会形式是母系氏族的。
后面男性的劳力用于农耕后,父系便代替了女系。
包括近代的工业化,社会组织的近代化。这些社会组织建构的同时,也对当时的道德标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建构。(同一个肥肥的回复)


>>No.36497346
这就是我说的不满足必要性了。康德的论证里其实是说了这事儿的,但是确实很拗口,肥哥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实践理性批判。相对于另外两本来说勉强算得上好读?
或者看看伦理学入门的书。
西方哲学口中的伦理学不是我们中文儒家语境下的三纲五常,或是一般说的伦理的问题。而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开始,一门研究“真善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道德,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行为的标尺,价值取向的学问。他们对于道德这事儿的讨论其实牵涉到了很多别的东西,所以康德说的道德其实更接近于“圣人标尺”类似的东西
>>No.36497566
恩没错,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社会生产决定社会形态。但是在具体的社会风俗和道德规范上,两个类似生产关系的社会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比如这个原始部落和那个原始部落。比如中世纪西方和古代东方。这就不是生产力可以决定的了,很多东西就是随机屁事儿导致的。然后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建构了起来,变成一种长期共识(po的回复)
4YQsp374 Po 2022-06-10 14:28:28
在所有本篇涉及到的哲学家中,尼采应该是最好读的一位了。
大家都喜欢尼采,大家都喜欢尼采的那句话“上帝已死”
尼采的确做到了,从柏拉图到康德,2000多年以来,整个西方世界的脱产者们踩着奴隶们的脊背,撕咬着穷人们的血肉,高谈阔论蓝天白云;尼采用自己半断的指甲,深凹的眼球,血污和泥垢混合的肌肉撕开了他们虚伪的面纱,把自己的心脏剖开,用自己的大腿骨沾着鲜血写下了四个字,“上帝已死。”
尼采就是这么疯的一个人,他和自己的妹妹乱伦,狂热的追求莎乐美,最后在都灵的疯人院中去世。
在他出生之前,一切是温馨美好的;在他去世之后,人世间的生活比最肮脏的屠宰场还难以令人忍受。
尼采到底干了什么?
尼采说,人是自由的,是无穷自由的。
我可以在圣母百花大教堂上倒吊打飞机,把教皇的丁丁割下来下酒,把宝剑插入自己的下体当作钢铁丁丁,然后拿它怼地并声称我强*了大地。而地球应该为此感到荣幸,因为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事实上在尼采之前,叔本华才是第一个反对理性和神学体系的哲学家。但是叔本华是难过绝望的,而尼采不一样,他说,既然理性和上帝不能带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那好,就让我们自己去寻找。人类从一切框架中解脱。

这引入了最深层次的虚无主义。我们每天吃饭,睡觉,学习,工作。古典哲学认为,生活是平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得到超脱。在尼采艹死上帝之后,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除了吃饭睡觉是为了维持自己活着都失去了意义。工作是为了赚钱,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交换等价物,我想要钱是因为我可以购买别的东西,那别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买车,买房,生孩子,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星球上一个微不足道人的喜怒哀乐,我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所有的物品不蕴含意义,所有的思想不蕴含意义,所有的行动不蕴含意义,一个自由意志对于宇宙时间线的影响并不比一个电子的隧穿效应更大。


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给出的解法------也是第一个虚无主义的解法,出现了那就是“超人”。
尼采说,宗教,道德,哲学都几把滚,什么傻*玩意儿。
那么要从虚无中建立什么,首先我们要找一个锚点,他是我们这个体系的公理。尼采的锚点是权力意志。
尼采说,一切的历史都是强者的历史,一切的内在驱动力都是“权力意志”的体现。所谓的知识,哲学,不过是我们的“权力意志”在思维层面的体现。对于一个强大的人,我知道的东西就是我的真理;哲学也是最强大的“权力意志”,一个服从我的哲学的人,就服从了我的一切------我的方法论,我的价值观,我的意图和生命意义。
对于尼采来说,权力意志,活着,哲学。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哲学就是权力意志的贯彻,活着就是用我的权利意志去支配世界。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不断的变强,这就是尼采的哲学。
总而言之,尼采的解法,是将人内心所有的欲望解释为权力意志,也就是生命对世间的支配,对于变强的渴望。一个人应该成为超人,所谓超人,就是冲破了一切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超越善恶的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2:21
>>No.36495974
po我也看不太明白康德这本书,他的意思是不能只依靠思考,而应该结合实际来针对问题吗,纯粹的思考会搞出悖论?我比较关心的不是道德,而是知识之成为可能。我很想了解康德为了统合经验派和理性派做过哪些工作,虽然读过但还是一头雾水。(肥肥问)

>>No.36513483
>>No.36513880
谢邀,看不懂康德很正常,黑格尔年轻的时候都天天骂康德写书晦涩。(虽然他老人家更喜欢不说人话)
这串主要探讨的问题是虚无主义和对抗虚无,介绍康德只是为了引入古典哲学,让很多没有存在主义危机的肥肥能够理解为什么虚无主义这件事对哲学大厦伤害那么大。
关于康德对于对于理性主义和经验学派的统合,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了,确实三言两语说不完。我尽最大努力概括一下。
要理解康德到底做了什么,我们首先得考察康德是在什么基础上做的工作。所以我们得先说说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大陆理性主义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学派。
在康德之前,朴素的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很菜的。唯心主义菜,唯物主义更菜(唯物主义哪怕发展到费尔巴哈都菜得不行,马克思才把这事儿给圆回来)。
菜到什么地步呢,他们甚至不去区分客体和主体。
笛卡尔说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与生俱来的天赋:对于事物的直觉,通过推理的方式,而丝毫不观察物质世界就可以得到绝对真理(指数学)。
而把经验主义发展到魔怔的休谟就说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推理,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就是我们所知的一切。例如太阳东升西落,这并不能说明第二天太阳一定如此运动;我们看到下雨之前天上出现乌云,这并不能说明雨是从云上落下来的。两个事物同时出现,这并不能说明A导致了B,只能说明AB相关。我们人类试图寻找因果关系,但是大自然中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我们没法确定两个相关的东西有因果,或者说因果是你们人类自欺欺人的概念,大自然不吃这一套。
康德左看看,又看看,说,你们都别吵了,听我说:

累了,明天再说康德说了啥。
(po回答)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3:10
>>Po.481212
>>No.36526190
这个实验其实并不存在,属于都市传说。我放在这里只是图一乐(
类似的实验是有的,但是解释起来比较复杂而且相关性其实没那么高。
社会规范要产生起码要几代人的时间,并没有心理学家有钱到养几十年猴子做这个实验。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3:48
>>No.36526023
原来你也玩原...啊不,原来你也看纯批
海德格尔一点人话不讲可能是因为他是胡塞尔学生(
存在与时间之所以那么难读一方面是他文字的晦涩,另外一方面是海德格尔自己也没有特别搞清楚,或者说没有显示的说明一件事:他所探讨的时间,其实并不是或者仅仅是时间本身,而是与存在息息相关的生命本身。而生命通过现象得到表现,现象是事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看他说的什么此间,其实就相当于康德的纯粹理性,笛卡尔的本我之类的的东西。但是他更进一步,他把“自我意识”这个东西丢掉,单单的讨论“生命在时间中存在”,just 存在,这玩意儿就是此间。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存在,明明笛卡尔就说“我思故我在”,为啥我们管海德格尔叫存在主义的开端。因为他说明了,存在是可以独立于意识(思考,哲学,本我,whatever you call it)存在的。

>我
>在匿名版讲述哲学
>主题是用存在主义对抗虚无
>扯了一大篇古典
>终于进入主题了
>自己陷入虚无了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存在主义屁用没有
>干啊老兄你的生命好烂
>而且没有人爱你

今日休更
z1Q9swTG 2022-06-10 14:34:09
( ゚∀。)带哲学家,看不懂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5:02
感谢po,豁然开朗,另外本肥想问一下:叔本华的生成的充分理由律跟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否相悖呢?如果是,那么能否说明其中之一是错误的呢?(*゚ー゚)(肥肥问)

>>No.36564108
其实充足理由律这个东西我们现在不太提,因为他被形式逻辑秒的渣都不剩。而在因果上更现代的观点你可以看看隔壁大佬翻译的牛津通识读本,他写得比我好多了(po答)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5:16
在进入海德格尔之前,让我们最后看一次古典世界的美妙,再一次回顾一下康德。
在经验学派和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如下观点:
1.人存在先验的绝对理性。
2.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透过经验
3.人通过理性去“加工”经验,得到的是知识。

事实上对于在座的诸位,这样的想法是显然而又熟悉的。因为我们是在唯物辩证法的耳熏目染下长大,而唯物辩证法可以说是康德的究极形态----康德的理性和经验,无非就是辩证法的主体和客体。
但在康德之前,这样彻底割裂自我和世界的二元论观点已经足够今天动地了,我们终于能够区分什么是先验超然的理性,而这一理性是如何指导我们认识世界的。
总的来说,人类的知识的源头是经验,但知识又不仅仅是经验;对于自然科学而言,那些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定理,是人们通过理性对经验做出总结推理所得到的。
康德的认识论其实比上面所说的其实还走得深不少,但是那不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了,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开玩笑的,别去。

之前有提到,海德格尔的知名著作《存在与时间》之所以那么晦涩,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显式的指明存在本身和时间的关系。为什么他这么执着于时间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得稍稍的给康德加一个注脚。

刚才我们已经说明,康德认为理性加工经验得到的是知识。那么时间和空间呢?对于康德来说独立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思维过程,经验(也就是事物)都发生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
(注:有经验的读者可能发现此处对于康德的时空观的探讨过于浅显。因为笔者赞同罗素的观点,康德本人的时空观都是非常不清不楚。而本文主要是讲存在,所以我们避开了他经典的时空观思维实验)

对于康德来说,事物本身和我们认识的事物是不同的。事物在先验理性(人的思维)中的直观(感性)表达形式才是经验。我们必须严格的区分事物本身和它的直观表达(也就是经验)。但恰恰是经验的这种二重性,反而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对于存在理解------存在无非是“纯粹理性”和事物的存在。
纯粹理性的存在是不言而明的,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只要我们承认先验理性的存在,主体就是存在的。
而对于事物,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有时候产生的问题不是因为事物本身不存在,而是我们的经验------对事物的感性直观和事物本身不完全等同。

多么显然,朴素,古典,安静,美好,永恒的存在。
AQ6Ah1KO 2022-06-10 14:35:33
看不懂是好事,说明你还没有掉入后现代性的大坑无法自拔[ ゚∀。]
SaeOlX96 2022-06-10 14:37:15
>>Po.481220
人活着对宇宙来说没意义→pve没意思
对世间的支配才有意义→pvp才有意思
[ ゚∀。]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8:26
众肥的回复:
| ω・´)我目前的疑惑就是这里!
思维中所认知的事物和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是否同一?
说白了,还是认识论的问题,世界到底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是彻底可知还是部分可知?(*´д`)


“它(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肥哥快更新,哲学系大二学生刚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看到这些感觉好亲切,正好这学期老师也带我们从美学角度提前读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ω・´)


我只知道有些人理解的虚无主义根本就不用破除,因为首先根本就不是虚无(`・ω・)只要多读读书解释清楚了自然就没事了
>>No.36568581
快进到绝对反冲|∀゚


>>No.36495263
先不说别的东西,只是想请教一下,个人感觉既然“奥卡姆剃刀”和阿芬那留斯的思维经济原则如此相似性,那么在本体论的角度下,“奥卡姆剃刀”是否可以被划分为为我论的阵营。


po的回复:
虚 无
指下面没有了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9:17
( ・_ゝ・)
自从解构被解构之后,人类的思维失去了绝对坐标 。一切的推论都像量子叠加态一样可以产生多种结果,而在建立在思维上面建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以及又在这之上建立的生存意义和行为设想都被扔回到了史前时代。
( ´_ゝ`)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由此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割裂,对我来说这种割裂在我了解了马克思之后才有所缓解,人类作为一个族群至少是需要保持远视和维护彼此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的。
这又让我不由得想起来两天前,那是加加林上太空60周年,这种为自己所在的物种争取继续发展和繁衍机会的行为至少是意义的。
多谢肥师(一位肥肥)

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对某位可能存在的,看到标题之后努力爬楼翻页走到这里试图寻找地基的虚无肥太过残忍。所以我还是继续更新一下,但是我不得不跳过一些内容,也就是“引入虚无”的内容。
我之所以咕了这么久,就是因为每次回忆虚无主义思维的建立都太过困难,我的大脑在我试图访问那个记忆的时候会紧急熔断,就像是对童年被强*回忆的强行遗忘。
事实上,对于没有走向虚无的人来说,仅仅为了好奇心而向深渊窥视的行为是得不偿失的。我付出的代价是四年的抑郁症,倒数第一的学分绩和一塌糊涂的人际关系。
所以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我将直接从虚无中开始,而不必走向虚无。这样对于我,对于可能的虚无肥,对于抱有好奇心的大家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今晚更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4YQsp374 Po 2022-06-10 14:39:39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存在”。
这他妈当然是句废话。

sein,德语中的存在,英语中的be,描述的是这么一个玩意儿:在时间性Zeitlichkeit(下称主观时间)中向死而生过程中的 当下。

好,我知道你已经被绕晕了,但是非常抱歉,在我解释这两个我还是得不得不再抛出一个概念才能为你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
Temporalität本源时间性(下称客观时间),如果你有较好的理科背景,你可以理解成这个客观时间就是我们通常在热力学中提的,封闭系统中熵增大的那个方向。如果你不明白,也不妨理解为牛顿时空观中事物一去不回来的那个方向----在相对论中讨论这一点很有趣,但是鉴于海德格尔本人懂个篮子相对论,我也不在此展开了。

海德格尔说,本体的客观时间长河向前流动一去不返,而我们的心智就在其中。存在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情,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然后当我意识到我存在的时候,就有了主观时间。
海德格尔最晦涩难懂的概念之一,此间,指的就是“我”作为一个心智,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本身这件事,从而有了主观时间。而主观时间就是“我”认知世界的框架。对我来说,一切事情都是发生在“当下”的。我在“当下”感知世界,这是存在。我在“当下”对未来预测,这就属于“存在”在“主观时间”中进行活动。
有点晕哈?
4YQsp374 Po 2022-06-10 14:44:04
众肥的回复
>>No.36506425
肥师,我还是好奇虚无主义。看到这里觉得尼采确实提供了解决办法,活着就是用我的权利意志去支配世界,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不断的变强,这听起来和进化论或者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挺相似的。那我们就接着好好学习工作,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这不就是在不断变强,有什么不好呢?
看到这里我野很有感触。
从小就特别爱看书,自认为也有不错的理解力。初中就开始看哲学,不小心接触虚无主义后一落千丈。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什么也都没有意义。从一个热衷学习竞赛的人变成浑噩一切无所谓的人。归宿是死亡甚至死亡本身也没有意义。然后抑郁,高中三年浑浑噩噩彻底颓废。大学以来也是一样。
究竟还怎么样?世界是如此荒谬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我只能以俺寻思之力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人类的思想在不断向虚无妥协。  

从柏拉图的理式开始,形而上的空中楼阁,就像一柄大伞,孕育出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庇护着人们蛮荒的思想世界。 随着那玩意的出现,没有一楼的二楼尽数坍塌。意识也好,物质也好都被压在了底下。此时人们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虚空打靶。  

不说人话的康德有着上帝的宠爱,在康德头上那片星空之中,埋葬着黑格尔裹得一层又一层,名叫全体的大饺子。他们一个又一个巨人,如同夸父一般倒在了追求真理的路上,留下了美味的遗体供我等虫豸啃食。

反倒是非理性主义者说了句公道话,在有与无的变易中,若只是称谓不同,那它为什么不能是虚无的呢?这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反而是第一次念出了它的名字。

叔本华用力给了我一巴掌,随后给了两颗名叫消极的甜枣。  
此时一位疑似得了梅毒的勇士看不下去这帮在墙上用砖块画伞避雨,自欺欺人的老头。疯子一般跑到雨下,还到处劝人支棱起来,宣扬有一种不怕雨的超人。

但这与我何干?我不过是一届凡人罢了,只能不断吮指回味枣的味道。

若说世界上有什么真理的话,那它一定是反理想主义的。请让我享受在坑里的时光,说不定有一天“否定之否定”来救我了呢?( ゚∀。)
4YQsp374 Po 2022-06-10 14:44:49
主要是海德格尔这个逼是真的不行,铁纳粹,说些话云里雾里的,德国人素质吊差,真的不好解释。

说起来这两天回去读亚里士多德,看到开篇一句话突然瞪目结舌哭笑不得。

“至高善显然是存在的。如若不然,所有的欲求都会是毫无意义而荒谬可笑的。”

眼泪掉了下来。sb解构,你赔我的古典世界5555556
艹 哈哈哈哈哈哈(`ヮ´ )σ`∀´) ゚∀゚)σ
( ・_ゝ・)
sb解构你还我古典世界゚(つд`゚)


推荐各位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以现实主义文学迸发后现代的先锋。
现实的苦难和后现代的痛苦杂糅在一起,竟不知道到底谁是谁。
感谢po的无私分享,一代代思考者关于存在,道德与生命意义的思辨成果与其演进历程在我眼前一点点揭开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4YQsp374 Po 2022-06-10 14:45:19
一位肥肥:
从我个人浅薄的知识和思考出发,存在主义对过往哲学思考根基的解构是极为成功。
但我并不愿因此而选择虚无。以下是我用以对抗虚无而产生的浅薄思考,如果能帮到一些为此而烦恼的人那就太好了。

我认为到我的生活其实不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意义。大家的生活也是一样,不需要一个绝对的普适的意义。单纯的由自由意志产生的欲求足以支撑我们人生的全部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历史与现实似乎正是如此。
如果我今天想搞点薯条,那么我便去搞点薯条,这并不需要什么真理来指导。我要搞点薯条,因为吃薯条快乐,吃不到不快乐。虽然宇宙和生命的存在都没什么意义,但大家不都还是要努力的生活吗?原因无他——大家都还有着自己的欲求,都还真切的感受着快乐和痛苦。
倘若有一个人无法从任何的行为和经历中获得任何的正反馈,或者无需任何行为就可以获得任何的正反馈,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无限的虚无。但一个正常的人显然不是这样。

人生没有意义,人生也无需意义。

或者说,因为意志的自由,我存在的意义可以是我所选择的任何事物。我不认为道德神圣而绝对,它不过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中产生的对特定问题的群体利益层面的最优解。故而道德对于人类个体而言不只是束缚,更是一种保护和借用群体力量所必须的保障互信协作的工具。如果一个人的全部欲求完全不依托于人类社会的协作而实现,那么他自然可以无视人类的一切道德。
我也不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变强以贯彻权力意志,支配世界。对世界的改造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你问那么目的是什么?目的自然是目的本身。是你自由意志的选择。
我也曾对人生感到虚无,甚至认真设想过自杀。但生命对幸福的渴望阻止了我。为了此世之间我所希冀的一切,我都必须好好的努力的活着。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