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1191928
>>Po.1191926
所以这玩意从头到尾连在一起就是。白居易邀请刘禹锡和他一起种地说我们还怪像的凑合过吧。刘禹锡答不行,当然不是我不想归隐哈是我们还不够像,要是有这个人我就归隐了。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他妈的柳宗元,他妈的柳宗元。
刘禹锡晚年写子刘子自传,说自己的心灵没有一点瑕疵,问心无愧,没什么后悔的。这鬼话我是不信的,刘禹锡后悔的要死了,绝对后悔的要死了,此后无数个日夜都要辗转反侧,为什么柳宗元和他半开玩笑说要归隐的时候他不同意呢。后悔啊,但后悔也无法挽回,于是再也不可能归隐了,更别提跟白居易归隐。
所以这玩意从头到尾连在一起就是。白居易邀请刘禹锡和他一起种地说我们还怪像的凑合过吧。刘禹锡答不行,当然不是我不想归隐哈是我们还不够像,要是有这个人我就归隐了。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他妈的柳宗元,他妈的柳宗元。
刘禹锡晚年写子刘子自传,说自己的心灵没有一点瑕疵,问心无愧,没什么后悔的。这鬼话我是不信的,刘禹锡后悔的要死了,绝对后悔的要死了,此后无数个日夜都要辗转反侧,为什么柳宗元和他半开玩笑说要归隐的时候他不同意呢。后悔啊,但后悔也无法挽回,于是再也不可能归隐了,更别提跟白居易归隐。
#1191929
我算是明白曹操看关羽是什么心情了,如此有才如此坚贞的一个人,心却全然系在旁人身上!
#1197967
庭梅咏寄人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1228340
堤上行三首其一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1228342
>>Po.1228340
堤上行是乐府诗。所谓“朝发襄阳城,幕至大堤宿”,梁简文帝有《大堤曲》,堤上行就是大堤曲的歌词。
大堤位于湖北襄阳,此诗正是作于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召回朝廷,途经襄阳,在大堤这个地方停宿的时候。从上面“朝发”二句不难看出,大堤是个很繁华的地方。瞿蜕园言“大堤为自古荆襄繁华之地……唐代大堤为商旅荟萃之区,因而声伎歌酒之娱,尤为行役者所乐道。”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此次应也与刘禹锡同行,但似乎并没有柳宗元关于大堤的诗作流传。
堤上行是乐府诗。所谓“朝发襄阳城,幕至大堤宿”,梁简文帝有《大堤曲》,堤上行就是大堤曲的歌词。
大堤位于湖北襄阳,此诗正是作于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召回朝廷,途经襄阳,在大堤这个地方停宿的时候。从上面“朝发”二句不难看出,大堤是个很繁华的地方。瞿蜕园言“大堤为自古荆襄繁华之地……唐代大堤为商旅荟萃之区,因而声伎歌酒之娱,尤为行役者所乐道。”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此次应也与刘禹锡同行,但似乎并没有柳宗元关于大堤的诗作流传。
#1228344
>>Po.1228340
对不起,这是其二,我打了一半想把其一也放上来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7
对不起,这是其二,我打了一半想把其一也放上来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7
#1228346
>>Po.1228340
《桃叶》《竹枝》都是乐曲名,,没什么好解释的,这首诗也非常浅明直白,有元白风气。
细细一品更是含隽意远,婉转流丽,名家风范。清冒春荣评此诗有用错应法:“一呼四应,二呼三应”,并无更多解释。用我勉强的诗词鉴赏水平,大概理解此处“呼”为动词,领起下文,如此解:
“望”领起第一环,下有“烟波”“行人”“水流”“月明”应下;“歌”领起第二环,下有“桃叶”“竹枝”“水流”应下。如此一来,交错成诗,前后照应,正是“流水前波让后波”,此起彼伏,排闼往复,风流难当。
《桃叶》《竹枝》都是乐曲名,,没什么好解释的,这首诗也非常浅明直白,有元白风气。
细细一品更是含隽意远,婉转流丽,名家风范。清冒春荣评此诗有用错应法:“一呼四应,二呼三应”,并无更多解释。用我勉强的诗词鉴赏水平,大概理解此处“呼”为动词,领起下文,如此解:
“望”领起第一环,下有“烟波”“行人”“水流”“月明”应下;“歌”领起第二环,下有“桃叶”“竹枝”“水流”应下。如此一来,交错成诗,前后照应,正是“流水前波让后波”,此起彼伏,排闼往复,风流难当。
#1228352
>>Po.1228346
从整句看,此诗也前后照应,非常奇妙,形成了含蓄优美的境界。虽然我常说刘禹锡不善古体,但此诗写得确乎漂亮,这般吟哦往复,前呼后应,颇有《诗》古风。
扯远了。从句子看,第三句顺承第二句,第四句呼应第一句的同时,也轻巧地接下了第三句,形成一个完美的回环结构,真是天才一样的安排。
从整句看,此诗也前后照应,非常奇妙,形成了含蓄优美的境界。虽然我常说刘禹锡不善古体,但此诗写得确乎漂亮,这般吟哦往复,前呼后应,颇有《诗》古风。
扯远了。从句子看,第三句顺承第二句,第四句呼应第一句的同时,也轻巧地接下了第三句,形成一个完美的回环结构,真是天才一样的安排。
#1228357
>>Po.1228352
当然除了夸赞,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说这个明朝的陆时雍啊,他就大胆开麦,锐评刘禹锡此诗“剩一‘多’字”。
此评中肯。“多”这一字,缀在句后,确然尾大不掉,略逊清丽。乃诗家凑韵脚强用之字。
当然除了夸赞,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说这个明朝的陆时雍啊,他就大胆开麦,锐评刘禹锡此诗“剩一‘多’字”。
此评中肯。“多”这一字,缀在句后,确然尾大不掉,略逊清丽。乃诗家凑韵脚强用之字。
#1228359
>>Po.1228357
但不中听。凑个韵脚怎么你了,要不是有这一多字,也接不上前面的句子了,有这点要满得溢出来的月色,才能再登一次江岸,再望一次烟波。
但不中听。凑个韵脚怎么你了,要不是有这一多字,也接不上前面的句子了,有这点要满得溢出来的月色,才能再登一次江岸,再望一次烟波。
#1255423
>>Po.1147445
又看到这首诗了,既然如此给标题断个句吧[ ゚∀。]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仲密县/李少府畼(音同唱)/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因此)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公枕上/以志其事
跟刘禹锡喝酒的人分别叫李益(字端公)、张登、段平、李畼、张正(字复元)。
枕头被刘禹锡画了的倒霉蛋就是那个段平,他跟张登都是侍御。考虑到语境,这二人的官职应该是监察御史。
又看到这首诗了,既然如此给标题断个句吧[ ゚∀。]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仲密县/李少府畼(音同唱)/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因此)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公枕上/以志其事
跟刘禹锡喝酒的人分别叫李益(字端公)、张登、段平、李畼、张正(字复元)。
枕头被刘禹锡画了的倒霉蛋就是那个段平,他跟张登都是侍御。考虑到语境,这二人的官职应该是监察御史。
#1261354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其一
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
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
其二
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
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秋萤飞去来。
其一
宝马鸣珂踏晓尘,鱼文匕首犯车茵。
适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堂歌舞人。
其二
秉烛朝天遂不回,路人弹指望高台。
墙东便是伤心地,夜夜秋萤飞去来。
#1261367
>>Po.1261354
[ ゚∀。]其实这首不好讲,属于是“懂的都懂,不懂的要听很长一个故事”那种类型。不过这首诗的序有一句实在令人忍俊不禁,有几个后人诗评也有意思,想记一下,但不讲前面的说不明白,还是晚点再注。
[ ゚∀。]其实这首不好讲,属于是“懂的都懂,不懂的要听很长一个故事”那种类型。不过这首诗的序有一句实在令人忍俊不禁,有几个后人诗评也有意思,想记一下,但不讲前面的说不明白,还是晚点再注。
#1261378
>>Po.1261354
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即815年的六月。当年的五月,刘禹锡刚到连州。
为什么刘禹锡要写这样一首诗呢。原因非常简单,815年6月,唐朝宰相武元衡于街上遇刺。刘禹锡在他自己这首诗里的序中这样说:
靖安,丞相武公居名也。元和十一年(应为“十年”之误)六月,公将朝,夜漏未尽三刻,骑出里门,遇盗,薨于墙下。初,公为郎,余为御史,由是有旧故。今守于远服,贱不可以诔,又不得为歌诗声于楚挽,故代作《佳人怨》,以埤于乐府云。
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即815年的六月。当年的五月,刘禹锡刚到连州。
为什么刘禹锡要写这样一首诗呢。原因非常简单,815年6月,唐朝宰相武元衡于街上遇刺。刘禹锡在他自己这首诗里的序中这样说:
靖安,丞相武公居名也。元和十一年(应为“十年”之误)六月,公将朝,夜漏未尽三刻,骑出里门,遇盗,薨于墙下。初,公为郎,余为御史,由是有旧故。今守于远服,贱不可以诔,又不得为歌诗声于楚挽,故代作《佳人怨》,以埤于乐府云。
#1261381
>>Po.1261378
《旧唐书》也记载了这件事,史家用语极简,我用我的话翻译一下,再加一点其它地方考据出的细节。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武元衡住在长安城靖安坊,在六月的某天,武元衡正要去上朝,刚走出坊门,就有个刺客冲上来刺杀他,当场将这位中唐第一美男子武元衡的漂亮脑袋割了下来,扬长而去。裴度当时也和武元衡一起上的朝,刺客也试着刺杀了裴度,但因裴度戴着厚厚的毛毡帽,挡住了脖子,刺客不能得手,只伤到了裴度。
后来调查出,这位刺客应当是镇州节度使王承宗(或者王承宗派来的人?这段旧唐书上讲的真是语焉不详,只说“镇州节度使王承宗夜伏于靖安坊”但一个节度使跑过来刺杀丞相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这位仁兄刺杀的理由不想也知道,因为唐宪宗在位时,是大刀阔斧的削藩,武元衡是朝廷上一个坚决的主战削藩派,与裴度并为头目,节度使将其视为眼中钉,刺杀他有充足的动机。
《旧唐书》也记载了这件事,史家用语极简,我用我的话翻译一下,再加一点其它地方考据出的细节。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武元衡住在长安城靖安坊,在六月的某天,武元衡正要去上朝,刚走出坊门,就有个刺客冲上来刺杀他,当场将这位中唐第一美男子武元衡的漂亮脑袋割了下来,扬长而去。裴度当时也和武元衡一起上的朝,刺客也试着刺杀了裴度,但因裴度戴着厚厚的毛毡帽,挡住了脖子,刺客不能得手,只伤到了裴度。
后来调查出,这位刺客应当是镇州节度使王承宗(或者王承宗派来的人?这段旧唐书上讲的真是语焉不详,只说“镇州节度使王承宗夜伏于靖安坊”但一个节度使跑过来刺杀丞相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这位仁兄刺杀的理由不想也知道,因为唐宪宗在位时,是大刀阔斧的削藩,武元衡是朝廷上一个坚决的主战削藩派,与裴度并为头目,节度使将其视为眼中钉,刺杀他有充足的动机。
#1261386
>>Po.1261381
啊又查了一下,刺客叫张晏,是王承宗派来的,还有一个叫訾珍的刺客,是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来的。
这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啊又查了一下,刺客叫张晏,是王承宗派来的,还有一个叫訾珍的刺客,是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来的。
这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1262222
武元衡跟刘禹锡的关系也值得玩味。刘禹锡自己在这篇序里写“公为郎,余为御史”,讲的应该是武元衡在802年担任比部员外郎,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他俩多半是在这个时候结识的。也就是说,武元衡跟刘禹锡是故交,刘禹锡这样说,是提供了一个自己为武元衡写诗的理由。
#1262229
>>Po.1262222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在此期间,武元衡与他频频写诗唱和,关系似乎不错。但刘禹锡向他写的求援信,恳请稍加量移的语句,全部石沉大海了。那时的武元衡是李纯眼前的红人,只是出于政治家的种种考量,他并没有对刘禹锡伸出援手,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和乐融融,频繁写诗到偏远的朗州去。
当然,仅仅是这样,武元衡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在此期间,武元衡与他频频写诗唱和,关系似乎不错。但刘禹锡向他写的求援信,恳请稍加量移的语句,全部石沉大海了。那时的武元衡是李纯眼前的红人,只是出于政治家的种种考量,他并没有对刘禹锡伸出援手,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和乐融融,频繁写诗到偏远的朗州去。
当然,仅仅是这样,武元衡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1274440
>>Po.1262229
问题出在哪里呢?诶~这就绕回来了,来到了可以说是刘禹锡最重要的那首诗上面:大名鼎鼎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或者用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名字——玄都观桃花[`ヮ´ ]
问题出在哪里呢?诶~这就绕回来了,来到了可以说是刘禹锡最重要的那首诗上面:大名鼎鼎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或者用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名字——玄都观桃花[`ヮ´ ]
#1315089
>>Po.1274440
关于这首玄都观桃花,主要的人还是会把关注点放在“刘禹锡有没有嘲讽当朝勋贵”上。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刘禹锡在这首诗里面没什么嘲讽的意思,更多还是倾向于表达某种物非人非的感慨。但他不愿意落入俗套,偏偏要反着写。
常人写景色改变反应时间流逝,往往写热闹的景色变成寂寥荒芜的野地,刘禹锡不这样写,他写荒芜的野地变成热门景点。当然他这样写无可厚非,毕竟他是外放回来看到起复的希望了,写风景焕然一新也是很正常的事,再加上文人特有的、愿意不走常路的傲气,就写成这么个让人误会的诗。
关于这首玄都观桃花,主要的人还是会把关注点放在“刘禹锡有没有嘲讽当朝勋贵”上。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刘禹锡在这首诗里面没什么嘲讽的意思,更多还是倾向于表达某种物非人非的感慨。但他不愿意落入俗套,偏偏要反着写。
常人写景色改变反应时间流逝,往往写热闹的景色变成寂寥荒芜的野地,刘禹锡不这样写,他写荒芜的野地变成热门景点。当然他这样写无可厚非,毕竟他是外放回来看到起复的希望了,写风景焕然一新也是很正常的事,再加上文人特有的、愿意不走常路的傲气,就写成这么个让人误会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