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余斌《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封面长这样,简朴单调。
但是里面的内容充满意趣,许多文人轶事。
封面长这样,简朴单调。
但是里面的内容充满意趣,许多文人轶事。
#1245218
话说[ ゚∀。]我怎么又在看西南联大啊!
之前已经断断续续看完了汪曾祺《人间草木》《人间有至味》《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学生自编文献《联大八年》。
一百年前抗日战争的事情、清北南开这些高等学府的事情明明离我这么远,而且又看了那么多不同的、那么多次的各种联大文献......我为什么还在看啊!
本以为差不多厌倦了,短时间内不会再看了,竟然还有兴趣。这本《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我本以为是纯叙述、纯记载的文献,结果开篇就看到好多逸趣横生的文人故事,不禁又想摘抄下来。。
之前已经断断续续看完了汪曾祺《人间草木》《人间有至味》《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学生自编文献《联大八年》。
一百年前抗日战争的事情、清北南开这些高等学府的事情明明离我这么远,而且又看了那么多不同的、那么多次的各种联大文献......我为什么还在看啊!
本以为差不多厌倦了,短时间内不会再看了,竟然还有兴趣。这本《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我本以为是纯叙述、纯记载的文献,结果开篇就看到好多逸趣横生的文人故事,不禁又想摘抄下来。。
#1245220
城市的文化地图(序一)
汤世杰
1.(开头)
边地云南, “二战”中有两件大事,值得我们永世记取。
一是滇西抗战, 中国军民以三年多时光和十数万血肉之躯,与日军在怒江隔岸相峙,最终发 起反攻,全歼入侵之敌,惨烈悲壮,浩气长存。
一件则关乎文化——各地的 文人学子,齐聚战时的昆明,群贤毕至,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他们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思索,研究,写作,创造,培养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借此得以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
前者为武, 后者为文,一文一武,皆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专家、学者,对之考证、研究、阐发者众,至今,仍时有新著问世。
余斌教授关注的是后者,所著《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以著者在昆明历时多年的寻访为线,以 20 世纪 40 年代居于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处为点,经经纬纬铺撒开去。
2.
据我所知,仅昆明北郊龙头村及附近的棕皮营、麦地村、司家 营、落索坡一带,当时就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清华文科研究所等几大研究机构和北平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工作站,租用当地的一些寺庙、祠堂,作为研究场所。
在那里住过、工作过的著名人物,据一份不完全的名单所说,就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 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政治学家钱端升,史学 家傅斯年、顾颉刚、吴晗,语言学家李方桂、王力、罗常培,文学家朱自清、 闻一多、陈梦家、光未然,音乐家查阜西、赵 等等。
在昆明的大西门、文林街、青云街一带,如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幢民宅,当年也藏龙卧虎,常有风云际会、高人出入。世事沧桑,人去楼空。那些房屋,或历经风雨,朽烂拆除;或遭遇改建,面目全非。
汤世杰
1.(开头)
边地云南, “二战”中有两件大事,值得我们永世记取。
一是滇西抗战, 中国军民以三年多时光和十数万血肉之躯,与日军在怒江隔岸相峙,最终发 起反攻,全歼入侵之敌,惨烈悲壮,浩气长存。
一件则关乎文化——各地的 文人学子,齐聚战时的昆明,群贤毕至,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他们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思索,研究,写作,创造,培养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借此得以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
前者为武, 后者为文,一文一武,皆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专家、学者,对之考证、研究、阐发者众,至今,仍时有新著问世。
余斌教授关注的是后者,所著《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以著者在昆明历时多年的寻访为线,以 20 世纪 40 年代居于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处为点,经经纬纬铺撒开去。
2.
据我所知,仅昆明北郊龙头村及附近的棕皮营、麦地村、司家 营、落索坡一带,当时就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清华文科研究所等几大研究机构和北平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工作站,租用当地的一些寺庙、祠堂,作为研究场所。
在那里住过、工作过的著名人物,据一份不完全的名单所说,就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 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政治学家钱端升,史学 家傅斯年、顾颉刚、吴晗,语言学家李方桂、王力、罗常培,文学家朱自清、 闻一多、陈梦家、光未然,音乐家查阜西、赵 等等。
在昆明的大西门、文林街、青云街一带,如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幢民宅,当年也藏龙卧虎,常有风云际会、高人出入。世事沧桑,人去楼空。那些房屋,或历经风雨,朽烂拆除;或遭遇改建,面目全非。
#1245225
留下来的不仅仅是记忆(序二)
朱霄华
1.
余斌老先生的这本书,十多年前首版时我就读过,当时一面读着,一面 就很感动。我心里想,总算有人不辞辛苦,把联大八年的那一段往事挖出来了。不仅仅是挖出来,还挖得很深,算得上是掘地三尺,连根都刨出来了。
2.
在这件事上,余先生是下了大功夫费了大力气的,他大约是从五十出头就开始注意这个事了,算起来,是在二三十年前。
这些年,出了不少讲述西南联大的书,余先生的书算是比较早的一种。余先生那么早就关注西南联大,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关注西南联大,二三十年下来筚路蓝缕、刨根问底,还有一批这样那样的学者专家也做这个事情了,西南联大都成了研究的热点了,所以我说,这个事情了不起。余先生研究考证西南联大,不说先人一步,至少也可说是参与开风气之先吧。
最近这十来年,联大的影响慢慢扩大,现在是连整个民国都热起来了,读书人,先要看了民国那一拨人的做派、著述,才知道民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黄金时代。
3.
西南联大热,因为环境、气候、思想意识的关系,出现得有点晚。
也不是有点,是太晚了。这个情况多少是令人感到遗憾和沮丧的。原因太复杂了。
30 年前我在云南师大就读,那时候进校,我连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授写作课 都不知道,更不用提穆旦、冯至、卞之琳、汪曾祺这些人了。当时只知道四烈士和闻一多先生。我报考中文系,是因为读了沈从文先生的《月下小景》 和《边城》 ,读了以后,才知道汉语写作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可以不是 高中语文课本上那个样子的。至于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这样的大儒,大学毕业了才知道一点点,但也仅限于他们的大名和逸事。以后接触到他们的学问,才猛然明白大学四年,没有学好,损失惨重。这是个教训。
为什么会生出来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是那时见到的人,几乎没有了解西南联大的, 知道的人,大多数都死了,活着的,知道的,我想是因为被整怕了,知道了也不跟你讲,更不用说著书立说。
朱霄华
1.
余斌老先生的这本书,十多年前首版时我就读过,当时一面读着,一面 就很感动。我心里想,总算有人不辞辛苦,把联大八年的那一段往事挖出来了。不仅仅是挖出来,还挖得很深,算得上是掘地三尺,连根都刨出来了。
2.
在这件事上,余先生是下了大功夫费了大力气的,他大约是从五十出头就开始注意这个事了,算起来,是在二三十年前。
这些年,出了不少讲述西南联大的书,余先生的书算是比较早的一种。余先生那么早就关注西南联大,是不得了的事情。
他关注西南联大,二三十年下来筚路蓝缕、刨根问底,还有一批这样那样的学者专家也做这个事情了,西南联大都成了研究的热点了,所以我说,这个事情了不起。余先生研究考证西南联大,不说先人一步,至少也可说是参与开风气之先吧。
最近这十来年,联大的影响慢慢扩大,现在是连整个民国都热起来了,读书人,先要看了民国那一拨人的做派、著述,才知道民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黄金时代。
3.
西南联大热,因为环境、气候、思想意识的关系,出现得有点晚。
也不是有点,是太晚了。这个情况多少是令人感到遗憾和沮丧的。原因太复杂了。
30 年前我在云南师大就读,那时候进校,我连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授写作课 都不知道,更不用提穆旦、冯至、卞之琳、汪曾祺这些人了。当时只知道四烈士和闻一多先生。我报考中文系,是因为读了沈从文先生的《月下小景》 和《边城》 ,读了以后,才知道汉语写作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可以不是 高中语文课本上那个样子的。至于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这样的大儒,大学毕业了才知道一点点,但也仅限于他们的大名和逸事。以后接触到他们的学问,才猛然明白大学四年,没有学好,损失惨重。这是个教训。
为什么会生出来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是那时见到的人,几乎没有了解西南联大的, 知道的人,大多数都死了,活着的,知道的,我想是因为被整怕了,知道了也不跟你讲,更不用说著书立说。
#1245228
4.
余先生的这本书,初版时是分为三个小单本,我见到的时间是 2003 年 岁末,当时书刚出来,我一口气读完,吓了一跳。
我说怎么有人对联大的了解这般详尽、如数家珍,那些大文化人,仿佛一直都活着,就像他们一直都 是作者的隔壁邻居一样。后来又想,一个人花费多年心血,又是考证,又是寻访,又是实地勘察,好不容易写了这样一本重要的书,又好不容易出版了, 书出来以后却又为什么没有在全国发生相应的影响呢?这个现象我想了很久。
5.
他是把自己整个地放进去 了,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乃至对故乡老昆明的家园情怀与童年记忆,统统投进去了,不是简单的资料汇总。
像他这样的文风,我觉得既有学者的严谨,又有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功夫,在文风上又有属于作家主体个性的一面,所以比较难写,不把材料先消化了,并做了那么有深度的思辨、情感和记忆的强投入,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6.
从经典那里偷来了一点文化,看起来是肚子里面有一点东西了,但还是算不得数,因为还没有吸收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一说话、 一行止,就露馅了,呼出的气息不对,都看得出来。生命气息、文化气息、 个性气质都不对。
从民国过来,或者最迟在 50 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拨人,跟后来的人不同,一望就望出来了。有经验的老中医看人,一看就知道你有什么病、病因在哪里。在余先生的书里面,弥散着的是另外的气息,干净,纯正,不阿,不计得失,天下公心,昭昭然,朗朗然。写西南联大的书很多,但有余先生这个味道和情怀的就稀罕了。
余先生的这本书,初版时是分为三个小单本,我见到的时间是 2003 年 岁末,当时书刚出来,我一口气读完,吓了一跳。
我说怎么有人对联大的了解这般详尽、如数家珍,那些大文化人,仿佛一直都活着,就像他们一直都 是作者的隔壁邻居一样。后来又想,一个人花费多年心血,又是考证,又是寻访,又是实地勘察,好不容易写了这样一本重要的书,又好不容易出版了, 书出来以后却又为什么没有在全国发生相应的影响呢?这个现象我想了很久。
5.
他是把自己整个地放进去 了,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乃至对故乡老昆明的家园情怀与童年记忆,统统投进去了,不是简单的资料汇总。
像他这样的文风,我觉得既有学者的严谨,又有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的功夫,在文风上又有属于作家主体个性的一面,所以比较难写,不把材料先消化了,并做了那么有深度的思辨、情感和记忆的强投入,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6.
从经典那里偷来了一点文化,看起来是肚子里面有一点东西了,但还是算不得数,因为还没有吸收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你一说话、 一行止,就露馅了,呼出的气息不对,都看得出来。生命气息、文化气息、 个性气质都不对。
从民国过来,或者最迟在 50 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拨人,跟后来的人不同,一望就望出来了。有经验的老中医看人,一看就知道你有什么病、病因在哪里。在余先生的书里面,弥散着的是另外的气息,干净,纯正,不阿,不计得失,天下公心,昭昭然,朗朗然。写西南联大的书很多,但有余先生这个味道和情怀的就稀罕了。
#1245236
(↑序一写得虚浮,用了大量模棱两可的形容词,有成语、有典故,但是到底说不出这本书和作者余斌好在哪里,感觉就只是走个过场,老交情了,意思意思作个序捧你一下。)
(序二就写得周到了,语言上虽然也喜欢用大词,但脚踏实地,把对作者的敬佩说清楚了,还加上自己在昆明求学的亲身经历,说明这本书确实下狠功夫了,名气却太小。看到序二这里才是期待值拉满了。)
(序二就写得周到了,语言上虽然也喜欢用大词,但脚踏实地,把对作者的敬佩说清楚了,还加上自己在昆明求学的亲身经历,说明这本书确实下狠功夫了,名气却太小。看到序二这里才是期待值拉满了。)
#1245239
卷一 学人与学府
#1245248
《昆明有条靛花巷》
讲了在抗战时期,昆明一条小巷“靛花巷”,有一群国内著名文人相继进驻。这篇文章详细讲了哪些文人曾经居住“靛花巷,他们有什么知名成就。
其中最知名的文人是老舍。
1.
翠湖边的小巷是很多的,这里说的是靛花巷,就在丁字坡下首南侧,两三分钟就可走到水边。巷浅,不过二十多米,门牌只有四个,据传民国初期有位 人称“王靛花”的老板在此操浆染业,是以得名。这名字取得好,抗战时期老 舍在巷里住过一小段时间,后来在一篇散文中还专门为小巷写了几笔,说靛花巷虽不过是条“只有两三人家的小巷” ,但“巷名的雅美,令人欲忘其陋” 。
老舍住过的地方是靛花巷3号,这是一座三层楼的小院。
别看院子小,在里面住过的大学者、大作家可不少。抗战初期,这里先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驻地,后来是北大文科研究所和西南联大教授宿舍。
2.
1938年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由南京经长沙、桂林迁来昆明,初驻拓东路,旋即迁入靛花巷3号。
这史语所可不简单,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位导师,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已作古,健在的陈寅恪、赵元任两位均被聘入此所,分任历史、语言两部主任。小小靛花巷等于半个清华研究院,实属美谈。
3.
先说赵元任。这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语言学大师,人称中国现代语言 学之父,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了一)即出其门下。
4.
陈寅恪既是史语所研究员,也是西南联大教授,史语所一年后迁往北郊龙头村、棕皮营,陈氏仍住靛花巷。他在昆明时间长,名气又大,知道的人更多,流传的逸闻也多。
怪不得吴宓教授有这样的评语: “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陈氏的同学傅斯年更认为: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5.
当时日本飞机常来昆明轰炸,警报一响,人们争先恐后往院子里的防空洞跑。
陈寅恪住三楼,又有睡早觉和午觉的习惯,警报响了,住一楼的傅斯年怕陈寅恪听不见警报,加之陈视力弱行动不便,总是连忙跑上三楼将陈搀扶下来送进防空洞。据说傅斯年是个大胖子,爬三楼也不轻松,能那样做绝非一般的关心,而是对陈由衷敬佩、爱护的表现。
讲了在抗战时期,昆明一条小巷“靛花巷”,有一群国内著名文人相继进驻。这篇文章详细讲了哪些文人曾经居住“靛花巷,他们有什么知名成就。
其中最知名的文人是老舍。
1.
翠湖边的小巷是很多的,这里说的是靛花巷,就在丁字坡下首南侧,两三分钟就可走到水边。巷浅,不过二十多米,门牌只有四个,据传民国初期有位 人称“王靛花”的老板在此操浆染业,是以得名。这名字取得好,抗战时期老 舍在巷里住过一小段时间,后来在一篇散文中还专门为小巷写了几笔,说靛花巷虽不过是条“只有两三人家的小巷” ,但“巷名的雅美,令人欲忘其陋” 。
老舍住过的地方是靛花巷3号,这是一座三层楼的小院。
别看院子小,在里面住过的大学者、大作家可不少。抗战初期,这里先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驻地,后来是北大文科研究所和西南联大教授宿舍。
2.
1938年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由南京经长沙、桂林迁来昆明,初驻拓东路,旋即迁入靛花巷3号。
这史语所可不简单,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位导师,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已作古,健在的陈寅恪、赵元任两位均被聘入此所,分任历史、语言两部主任。小小靛花巷等于半个清华研究院,实属美谈。
3.
先说赵元任。这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语言学大师,人称中国现代语言 学之父,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了一)即出其门下。
4.
陈寅恪既是史语所研究员,也是西南联大教授,史语所一年后迁往北郊龙头村、棕皮营,陈氏仍住靛花巷。他在昆明时间长,名气又大,知道的人更多,流传的逸闻也多。
怪不得吴宓教授有这样的评语: “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陈氏的同学傅斯年更认为: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5.
当时日本飞机常来昆明轰炸,警报一响,人们争先恐后往院子里的防空洞跑。
陈寅恪住三楼,又有睡早觉和午觉的习惯,警报响了,住一楼的傅斯年怕陈寅恪听不见警报,加之陈视力弱行动不便,总是连忙跑上三楼将陈搀扶下来送进防空洞。据说傅斯年是个大胖子,爬三楼也不轻松,能那样做绝非一般的关心,而是对陈由衷敬佩、爱护的表现。
#1245253
6.
傅斯年本人的学术成就与地位,较之赵元任、陈寅恪两位,尚不能等量齐观,但也是一位给靛花巷增辉添彩的人物。
傅氏早年就读北大,与几位同学创立新潮社,任《新潮》杂志主编。这新潮社非同寻常,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 个大学生社团,得到陈独秀、胡适的支持,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也鼎力赞助,将红楼的一间房腾出来给他们做社址。 《新潮》杂志配合《新青年》 开展新文化运动,高举“文学革命”大旗,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相当的贡献。
由于新潮社的地位和影响,傅斯年成为五四运动中北大的学生领袖之一。运动落潮后傅斯年转向学术。
7.
作为史学家的傅斯年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是中国现代史学史料学派的旗手, “史学便是史料学”是他的名言。
8.
史语所驻靛花巷仅一年,该所迁往北郊后,这里又住进了一些西南联大教授,其中有哲学系主任汤用彤,国文系主任罗常培,总务长郑天挺,统计学家许宝騄,研究英国文学的专家袁家骅等等。这些教授都相当了得。
9.
许宝騄是高手,会唱三百多出昆曲,每次聚会都少不了他,唱够了就在翠湖边找个馆子吃一顿。等结账,伙计还未算好许教授就脱口而出,吃惊的伙计哪里晓得,这位客人是中国数理统计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呢。
10.
中文系的罗常培教授是北大毕业的语言学家。......罗是满族,与老舍是小学同学,联大请老舍来讲学就是由他负责联系和安 排的,他住靛花巷,老舍来了也就住在靛花巷。
11.
老舍是1941年秋天从重庆来的,当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负责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是大后方文坛的活跃人物。
虽说是来联大讲学,文艺界的事也少不了要过问。他在靛花巷一住,来访的文坛名流真是络绎不绝,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卞之琳、杨振声、陈梦家、川岛、罗庸、魏建功等等,都是常客。如果说前几年史语所在的时候靛花巷像半个清华研究 院,这下老舍一来,靛花巷倒又像文联、作家协会了。
傅斯年本人的学术成就与地位,较之赵元任、陈寅恪两位,尚不能等量齐观,但也是一位给靛花巷增辉添彩的人物。
傅氏早年就读北大,与几位同学创立新潮社,任《新潮》杂志主编。这新潮社非同寻常,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 个大学生社团,得到陈独秀、胡适的支持,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也鼎力赞助,将红楼的一间房腾出来给他们做社址。 《新潮》杂志配合《新青年》 开展新文化运动,高举“文学革命”大旗,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相当的贡献。
由于新潮社的地位和影响,傅斯年成为五四运动中北大的学生领袖之一。运动落潮后傅斯年转向学术。
7.
作为史学家的傅斯年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是中国现代史学史料学派的旗手, “史学便是史料学”是他的名言。
8.
史语所驻靛花巷仅一年,该所迁往北郊后,这里又住进了一些西南联大教授,其中有哲学系主任汤用彤,国文系主任罗常培,总务长郑天挺,统计学家许宝騄,研究英国文学的专家袁家骅等等。这些教授都相当了得。
9.
许宝騄是高手,会唱三百多出昆曲,每次聚会都少不了他,唱够了就在翠湖边找个馆子吃一顿。等结账,伙计还未算好许教授就脱口而出,吃惊的伙计哪里晓得,这位客人是中国数理统计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呢。
10.
中文系的罗常培教授是北大毕业的语言学家。......罗是满族,与老舍是小学同学,联大请老舍来讲学就是由他负责联系和安 排的,他住靛花巷,老舍来了也就住在靛花巷。
11.
老舍是1941年秋天从重庆来的,当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负责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是大后方文坛的活跃人物。
虽说是来联大讲学,文艺界的事也少不了要过问。他在靛花巷一住,来访的文坛名流真是络绎不绝,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卞之琳、杨振声、陈梦家、川岛、罗庸、魏建功等等,都是常客。如果说前几年史语所在的时候靛花巷像半个清华研究 院,这下老舍一来,靛花巷倒又像文联、作家协会了。
#1245267
12.
老舍在靛花巷一住就是两个来月(中间去了一趟大理,在龙头村也住了一段),后来发表了一篇《滇行短记》 ,其中说了昆明不少好话。
试看这一小段:
昆明的建筑最似北平,虽然楼房比北平多,可是墙壁的坚厚, 椽柱的雕饰,都似“京派” 。花木则远胜北平。北平讲究种花,但夏天日光过烈,冬天风雪极寒,不易把花养好,昆明终年如春,即使不精心培植,还是到处有花。北平多树,但日久不雨,则叶色如灰,令人不快。昆明的树多且绿,而且树上时有松鼠跳动!入眼浓绿,使人心静。我时时立在楼上远望,老觉得昆明静秀可喜;其实呢,街上的车马并不比别处少。
这段文字写出了这位大作家对昆明的第一印象,与北平(北京)对比的印象,他的赞美里不经意地储存了可贵的生态信息: “昆明的树多且绿,而且树上时有松鼠跳动!”今天的树上还有松鼠吗?怕难找了。
住处就在湖边,常去散步是少不了的。 “昆明的街名,多半美雅。金马碧鸡等不用说了,就是靛花巷附近的玉龙堆、先生坡,也都令人欣喜。 ”接下去专讲翠湖:
靛花巷附近还有翠湖,湖没有北平的三海那么大,那么富丽, 可是,据我看:比什刹海要好一些。湖中有荷蒲,岸上有竹树,颇清秀。⋯⋯云南大学与中法大学都在靛花巷左右,所以湖上总有不少青年男女,或读书,或散步,或划船。昆明很静,这里最静;月明之夕,到此,谁仿佛都不愿出声。
“昆明很静,这里最静。 ”这就是当年的昆明、当年的翠湖。
13.
我不清楚老舍再来过昆明没有,如果再来过,他见到的翠湖还是像从前一样的静,他住过的靛花巷也照样在,只不过巷名改了,晓不得何年何月哪位主事将“靛”字读白转而写白,一锤“定” 音,巷名变成了“定花巷” ,与“美雅”的赞誉不相干了。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和语言艺术大师老舍两位如泉下有知,或许会相视莞尔一笑吧。
1998 年,这条湖边小巷彻底消失了。
老舍在靛花巷一住就是两个来月(中间去了一趟大理,在龙头村也住了一段),后来发表了一篇《滇行短记》 ,其中说了昆明不少好话。
试看这一小段:
昆明的建筑最似北平,虽然楼房比北平多,可是墙壁的坚厚, 椽柱的雕饰,都似“京派” 。花木则远胜北平。北平讲究种花,但夏天日光过烈,冬天风雪极寒,不易把花养好,昆明终年如春,即使不精心培植,还是到处有花。北平多树,但日久不雨,则叶色如灰,令人不快。昆明的树多且绿,而且树上时有松鼠跳动!入眼浓绿,使人心静。我时时立在楼上远望,老觉得昆明静秀可喜;其实呢,街上的车马并不比别处少。
这段文字写出了这位大作家对昆明的第一印象,与北平(北京)对比的印象,他的赞美里不经意地储存了可贵的生态信息: “昆明的树多且绿,而且树上时有松鼠跳动!”今天的树上还有松鼠吗?怕难找了。
住处就在湖边,常去散步是少不了的。 “昆明的街名,多半美雅。金马碧鸡等不用说了,就是靛花巷附近的玉龙堆、先生坡,也都令人欣喜。 ”接下去专讲翠湖:
靛花巷附近还有翠湖,湖没有北平的三海那么大,那么富丽, 可是,据我看:比什刹海要好一些。湖中有荷蒲,岸上有竹树,颇清秀。⋯⋯云南大学与中法大学都在靛花巷左右,所以湖上总有不少青年男女,或读书,或散步,或划船。昆明很静,这里最静;月明之夕,到此,谁仿佛都不愿出声。
“昆明很静,这里最静。 ”这就是当年的昆明、当年的翠湖。
13.
我不清楚老舍再来过昆明没有,如果再来过,他见到的翠湖还是像从前一样的静,他住过的靛花巷也照样在,只不过巷名改了,晓不得何年何月哪位主事将“靛”字读白转而写白,一锤“定” 音,巷名变成了“定花巷” ,与“美雅”的赞誉不相干了。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和语言艺术大师老舍两位如泉下有知,或许会相视莞尔一笑吧。
1998 年,这条湖边小巷彻底消失了。
#1245274
>>Po.1245253
好多人啊.jpg
这下确实是“我们这里住不下这么多人!.jpg”了。
也因为这样,我很难想象最后这条小巷仍然被拆除了......完全可以作为文化街道保护起来,建成旅游小镇或者步行街,网红一点也没关系,拆掉也太可惜了......
“许宝騄”的“騄”在PDF里面文字识别不出来,复制下来会被替换成空格。复制后,字里行间也会突然出现空格,有些段落会堆在一起,回车变成空格。
所以粘贴下来以后我还要手动删掉许多空格,有点麻烦。
好多人啊.jpg
这下确实是“我们这里住不下这么多人!.jpg”了。
也因为这样,我很难想象最后这条小巷仍然被拆除了......完全可以作为文化街道保护起来,建成旅游小镇或者步行街,网红一点也没关系,拆掉也太可惜了......
“许宝騄”的“騄”在PDF里面文字识别不出来,复制下来会被替换成空格。复制后,字里行间也会突然出现空格,有些段落会堆在一起,回车变成空格。
所以粘贴下来以后我还要手动删掉许多空格,有点麻烦。
#1245279
《语言学家罗常培》
讲了罗常培的历史成就和文人趣事。
(摘抄)
不过赵捷民先生文章中关于罗常培在昆明的几件事都是亲见亲闻,我是信的。
一是说联大中文系有个同学叫王鸿图,罗介绍他到曲靖中学教书,王后来找到一个挣钱多的位置即退了曲靖中学的聘,罗知道后大怒说: “这哪里是王鸿图,分明是王糊涂,叫他非去曲靖不可!”但那个同学没听他的。
又一则故事讲罗常培去中法大学(校址即今北门街昆三十中)讲演,讲话中批评了顾颉刚先生,说: “顾颉刚先生研究古史,以为禹不是古代名人,而是一条虫子。 当蒋委员长(蒋介石)问他,要找大禹生日为工程师节,他马上答复大禹生日 是六月三日,于是六月三日成了工程师节。 ”于是听众大笑。
顾颉刚是否讲过禹的生日是六月三日,不得而知,但罗常培在讲演中借题讽刺顾颉刚,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讲了罗常培的历史成就和文人趣事。
(摘抄)
不过赵捷民先生文章中关于罗常培在昆明的几件事都是亲见亲闻,我是信的。
一是说联大中文系有个同学叫王鸿图,罗介绍他到曲靖中学教书,王后来找到一个挣钱多的位置即退了曲靖中学的聘,罗知道后大怒说: “这哪里是王鸿图,分明是王糊涂,叫他非去曲靖不可!”但那个同学没听他的。
又一则故事讲罗常培去中法大学(校址即今北门街昆三十中)讲演,讲话中批评了顾颉刚先生,说: “顾颉刚先生研究古史,以为禹不是古代名人,而是一条虫子。 当蒋委员长(蒋介石)问他,要找大禹生日为工程师节,他马上答复大禹生日 是六月三日,于是六月三日成了工程师节。 ”于是听众大笑。
顾颉刚是否讲过禹的生日是六月三日,不得而知,但罗常培在讲演中借题讽刺顾颉刚,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1245284
《从金岳霖跑警报说起》
原来汪曾祺《跑警报》里面“研究哲学的金先生”确实就是金岳霖......
《跑警报》中,那位金先生“带着很小的手提箱”,里面是“女朋友写给他的情书”。所以手提箱里面的情书就是林徽因的书信。
金岳霖还在跑警报的时候丢失过自己的《知识论》书稿。后面重新写出来了。(出自金岳霖《知识论》开头“作者的话”)
(开头)
关于联大风情和联大人物的素描,汪曾祺写得多、写得好,影响也特别大。他在那篇很有名的《跑警报》里说到一位研究哲学的金先生,这位先生每次跑警报总提着一只很小的手提箱,箱里是一位女朋友写给他的情书。金先生视情书如生命,但有时也拿出一两封来给别人看,汪曾祺显然是得机会看过一点的,说信里“没有卿卿我我的肉麻的话,只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感受,文字很俏皮” 。没看过哪能说得这么具体。汪的这篇散文是1984年写的,金先生和他的女朋友是谁没点破,其实就是金岳霖和林徽因。这故事有韵味,流传得广。
原来汪曾祺《跑警报》里面“研究哲学的金先生”确实就是金岳霖......
《跑警报》中,那位金先生“带着很小的手提箱”,里面是“女朋友写给他的情书”。所以手提箱里面的情书就是林徽因的书信。
金岳霖还在跑警报的时候丢失过自己的《知识论》书稿。后面重新写出来了。(出自金岳霖《知识论》开头“作者的话”)
(开头)
关于联大风情和联大人物的素描,汪曾祺写得多、写得好,影响也特别大。他在那篇很有名的《跑警报》里说到一位研究哲学的金先生,这位先生每次跑警报总提着一只很小的手提箱,箱里是一位女朋友写给他的情书。金先生视情书如生命,但有时也拿出一两封来给别人看,汪曾祺显然是得机会看过一点的,说信里“没有卿卿我我的肉麻的话,只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感受,文字很俏皮” 。没看过哪能说得这么具体。汪的这篇散文是1984年写的,金先生和他的女朋友是谁没点破,其实就是金岳霖和林徽因。这故事有韵味,流传得广。
#1245288
《爱写日记的化学家曾昭抡》
讲了1939年初曾昭抡去滇西做短期考察,写了一本七八万字的《缅边日记》。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余斌读《缅边日记》时的摘抄和读后感,并且他希望曾昭抡的其他日记也能出版问世。
讲了1939年初曾昭抡去滇西做短期考察,写了一本七八万字的《缅边日记》。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余斌读《缅边日记》时的摘抄和读后感,并且他希望曾昭抡的其他日记也能出版问世。
#1245305
👍🏻《挂布分屋两大家》
讲了闻一多和华罗庚在“大普吉”这个地方躲避日军轰炸,两人同住在一个破旧的吊脚楼上,空间狭窄,中间仅用一条布帘隔开。闻一多住在布帘之东,华罗庚住在布帘之西。
在这里,闻一多写出了神话学著作《伏羲考》,华罗庚写出了数学著作《堆垒素数论》,均驰名中外。
(摘抄)
1.
我对大普吉其实心仪已久,因为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清华)的许多研究机构(主要是理工科方面的)设在那一带,不少令人仰慕的专家、学者也散居在那些地方,闻一多、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住在陈家营的杨宅。
2.
据有关材料记载,闻一多与弟闻家驷于1940年10月,为避免日机轰炸, 从小东门节孝巷(今省红会医院南侧)邹若衡公馆的偏院迁往大普吉。因房间少,两家合住太挤,闻一多又迁入附近的陈家营,租住杨家房,也不宽。
次年初,华罗庚在昆华农校的住所被炸,本人也几乎送命,正走投无路,幸得闻一多让出一房,两家人隔帘而居,这就挤上加挤了。
闻氏当年在北京住清华的教授房大大小小14间,卧室、书房、客厅、餐厅、储藏室、仆役卧室、厨房、 卫生间一应俱全,两相比较,真是天上地下。
(↑都说“由奢入俭难”,但是闻一多好像并没有这个抱怨的心情?似乎对他来说,住就住了。看到华罗庚被炸得几乎送命那里真是心头一紧,那是随时就会丧命的年代啊。所以对住所没有挑挑拣拣的余地,确实是将住就住了。那时候,能活下来太不容易。)
3.
华罗庚后来有诗记叙他们这一段难忘的生活,诗曰: “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 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 ”
闻一多在布帘之东“考古” ,写出了驰誉国内外的神话专论《伏羲考》 ;而华罗庚则在布帘西面“算”出了他的力作《堆垒素数论》 ,荣获教育部1941年(第一届)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仅一 名)。
4.
补记:此华、闻旧居前几年修建西三环路时已拆除。
(2015 年记)
讲了闻一多和华罗庚在“大普吉”这个地方躲避日军轰炸,两人同住在一个破旧的吊脚楼上,空间狭窄,中间仅用一条布帘隔开。闻一多住在布帘之东,华罗庚住在布帘之西。
在这里,闻一多写出了神话学著作《伏羲考》,华罗庚写出了数学著作《堆垒素数论》,均驰名中外。
(摘抄)
1.
我对大普吉其实心仪已久,因为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清华)的许多研究机构(主要是理工科方面的)设在那一带,不少令人仰慕的专家、学者也散居在那些地方,闻一多、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住在陈家营的杨宅。
2.
据有关材料记载,闻一多与弟闻家驷于1940年10月,为避免日机轰炸, 从小东门节孝巷(今省红会医院南侧)邹若衡公馆的偏院迁往大普吉。因房间少,两家合住太挤,闻一多又迁入附近的陈家营,租住杨家房,也不宽。
次年初,华罗庚在昆华农校的住所被炸,本人也几乎送命,正走投无路,幸得闻一多让出一房,两家人隔帘而居,这就挤上加挤了。
闻氏当年在北京住清华的教授房大大小小14间,卧室、书房、客厅、餐厅、储藏室、仆役卧室、厨房、 卫生间一应俱全,两相比较,真是天上地下。
(↑都说“由奢入俭难”,但是闻一多好像并没有这个抱怨的心情?似乎对他来说,住就住了。看到华罗庚被炸得几乎送命那里真是心头一紧,那是随时就会丧命的年代啊。所以对住所没有挑挑拣拣的余地,确实是将住就住了。那时候,能活下来太不容易。)
3.
华罗庚后来有诗记叙他们这一段难忘的生活,诗曰: “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 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 ”
闻一多在布帘之东“考古” ,写出了驰誉国内外的神话专论《伏羲考》 ;而华罗庚则在布帘西面“算”出了他的力作《堆垒素数论》 ,荣获教育部1941年(第一届)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仅一 名)。
4.
补记:此华、闻旧居前几年修建西三环路时已拆除。
(2015 年记)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