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记录一下研究餐饮文化
#1409706
作为解压方式跑去学了一下欧洲贵族宴席的细节,果然还是很有意思!稍微记录一下细节
首先是英式传统,英式在现代被法式影响了很多,但在19世纪左右还保留着非常有特色的英国传统风格,主要可以划分为餐前交际、汤和鱼、主菜、烤鸟与沙拉、甜点与奶酪、餐后六个部分
餐前交际和餐后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不会在餐厅内,而是另外的客厅休息,但餐前有酒和咸味小点供应,餐后男女分开享用咖啡或波特酒,是英式宴席社交性的重要体现
然后是四轮宴席的主体,第一轮【汤和鱼】字面意思是汤品和鱼肉,由男女主人分别分餐,但有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是英国贵族曾经非常流行喝绿海龟汤,后来因为原料昂贵被牛头汤冒充,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此典故;有潜规则是冬季用清汤,夏季用浓汤
第二轮【主菜】通常是整块带骨肉,也有比较正式的野味派作为主菜,派盖上会印有家族纹章,用于体现狩猎传统;另外,这里需要提到英式宴席比较重要的分餐制度,由男主人主持,切肉时需要讲解肉源,不过一般不会分餐全程,而是象征性划几刀作为仪式,仆人会快速完成剩下的部分传递给客人,但如果客人的贵族地位高于主人、男主人需要进行完整分餐
第三轮【烤鸡与沙拉】是固定搭配,古代英国很多禽鸟是贵族狩猎特权,而沙拉比较解腻,烤鸡依然由主人分餐,沙拉传递自取
第四轮【甜点和奶酪】中尤其和法餐区别的是奶酪在甜点之后,甜点桌女士优先取用
首先是英式传统,英式在现代被法式影响了很多,但在19世纪左右还保留着非常有特色的英国传统风格,主要可以划分为餐前交际、汤和鱼、主菜、烤鸟与沙拉、甜点与奶酪、餐后六个部分
餐前交际和餐后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不会在餐厅内,而是另外的客厅休息,但餐前有酒和咸味小点供应,餐后男女分开享用咖啡或波特酒,是英式宴席社交性的重要体现
然后是四轮宴席的主体,第一轮【汤和鱼】字面意思是汤品和鱼肉,由男女主人分别分餐,但有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是英国贵族曾经非常流行喝绿海龟汤,后来因为原料昂贵被牛头汤冒充,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此典故;有潜规则是冬季用清汤,夏季用浓汤
第二轮【主菜】通常是整块带骨肉,也有比较正式的野味派作为主菜,派盖上会印有家族纹章,用于体现狩猎传统;另外,这里需要提到英式宴席比较重要的分餐制度,由男主人主持,切肉时需要讲解肉源,不过一般不会分餐全程,而是象征性划几刀作为仪式,仆人会快速完成剩下的部分传递给客人,但如果客人的贵族地位高于主人、男主人需要进行完整分餐
第三轮【烤鸡与沙拉】是固定搭配,古代英国很多禽鸟是贵族狩猎特权,而沙拉比较解腻,烤鸡依然由主人分餐,沙拉传递自取
第四轮【甜点和奶酪】中尤其和法餐区别的是奶酪在甜点之后,甜点桌女士优先取用
#1409711
>>Po.1409706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英式和法式区别还是挺大的,甚至不少地方正好相反,尤其是主菜的审美,英国人意外的很喜欢这种比较狂野的肉食,很崇尚狩猎、武力和传统
感觉这一点在地位上也有显示,英国很注重由男主人来主导一切,但法式流行一切听女主人吩咐,感觉英国的传统味儿还是挺重的,但法国的礼仪真的很严格,而且完全和传统背道而驰……“兽性的反面就是人性”这样子非常明显地在追求极繁礼节的文明
不过现在其实说到高级宴席欧美基本都在往法式走,英国现在大概传统英式也变少了,晚点去找找有没有视频资料可以看,说实在话挺好奇英式怎么分餐才能在大家面前才能分得高级又优雅…
嗯另外,在甜点之后喝酒吃奶酪对法国人来说是大不敬,非常没品,但英国在这一点上好像很坚持,感觉英国虽然学了很多法式礼仪但骨子里还是有点狂野和叛逆在的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英式和法式区别还是挺大的,甚至不少地方正好相反,尤其是主菜的审美,英国人意外的很喜欢这种比较狂野的肉食,很崇尚狩猎、武力和传统
感觉这一点在地位上也有显示,英国很注重由男主人来主导一切,但法式流行一切听女主人吩咐,感觉英国的传统味儿还是挺重的,但法国的礼仪真的很严格,而且完全和传统背道而驰……“兽性的反面就是人性”这样子非常明显地在追求极繁礼节的文明
不过现在其实说到高级宴席欧美基本都在往法式走,英国现在大概传统英式也变少了,晚点去找找有没有视频资料可以看,说实在话挺好奇英式怎么分餐才能在大家面前才能分得高级又优雅…
嗯另外,在甜点之后喝酒吃奶酪对法国人来说是大不敬,非常没品,但英国在这一点上好像很坚持,感觉英国虽然学了很多法式礼仪但骨子里还是有点狂野和叛逆在的
#1409732
法餐的话就是比较经典的八样,不过其实已经是简化过的版本,最初的传统法式有十二道菜式
1. Hors-d’œuvre Froids(冷开胃菜)
2. Potage(汤)→ 清汤+浓汤各一
3. Hors-d’œuvre Chauds(热开胃菜)
4. Poisson(鱼)
5. Gros Pièce(主肉菜)
6. Entrée Chaude(热中间菜)
7. Sorbet(冰沙)
8. Rôti(烤禽)
9. Légumes(单独蔬菜)
10. Entremets Sucrés (甜前菜)
11. Fromage(奶酪)
12. Dessert(甜点)
后来把开胃菜合并、取消了热中间菜和冰沙,合并了蔬菜和主菜,取,不过争议好像还蛮大的……明天仔细研究一下
总之现在保留了 开胃菜、汤、前菜、主菜、沙拉、奶酪、甜点、咖啡
1. Hors-d’œuvre Froids(冷开胃菜)
2. Potage(汤)→ 清汤+浓汤各一
3. Hors-d’œuvre Chauds(热开胃菜)
4. Poisson(鱼)
5. Gros Pièce(主肉菜)
6. Entrée Chaude(热中间菜)
7. Sorbet(冰沙)
8. Rôti(烤禽)
9. Légumes(单独蔬菜)
10. Entremets Sucrés (甜前菜)
11. Fromage(奶酪)
12. Dessert(甜点)
后来把开胃菜合并、取消了热中间菜和冰沙,合并了蔬菜和主菜,取,不过争议好像还蛮大的……明天仔细研究一下
总之现在保留了 开胃菜、汤、前菜、主菜、沙拉、奶酪、甜点、咖啡
#1410810
又学了点,总体来说分英式法式意式西班牙式俄式,并且共通点都是开胃菜、前菜、主菜、清口、甜点奶酪、餐后咖啡这样的大结构
在分餐制度、菜式选择上形成差别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饮食习惯差异也挺大的,之前被aph洗脑了一直以为是两个番茄脑袋,但实际上意大利的饮食非常清淡、注重食材本味,非常注重面食,而西班牙的调味风格其实非常不欧洲,有很浓厚的拉美调味风格,而且海鲜在西班牙的饮食体系里占比更大,希腊饮食有很明显的意大利调味风格,但在食材上有更多海鲜,而且其实有点拜占庭风范
在分餐制度、菜式选择上形成差别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饮食习惯差异也挺大的,之前被aph洗脑了一直以为是两个番茄脑袋,但实际上意大利的饮食非常清淡、注重食材本味,非常注重面食,而西班牙的调味风格其实非常不欧洲,有很浓厚的拉美调味风格,而且海鲜在西班牙的饮食体系里占比更大,希腊饮食有很明显的意大利调味风格,但在食材上有更多海鲜,而且其实有点拜占庭风范
#1410811
意式流程是开胃菜、第一主菜、第二主菜+配菜、奶酪水果、甜点、餐后,实行分餐制不过没有法式那么严格,比较特别的一点是第一主菜是面食或者米饭之类的碳水类饱腹食物,其实感觉其他西餐体系里的前菜也有类似于这样的感觉,但意式强化了这一点
#1412010
[ ゚∀゚]酷。
#1433666
>>Po.1412010
[ ゚∀。]9
[ ゚∀。]9
#1433680
重新去看了点新的,发现意大利式和英式还蛮有共通处的,都喜欢搞一些很展示性的大菜,开场还有展示环节,专门搞一些华而不实不能吃的东西用于展示,肉菜也偏硬偏展示,而西班牙式的宗教意味很重,宴席流程有很多被宗教锁死的地方,甜点环节也换成了殖民地物产展示
#1433682
西餐流程其实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很难区分,或者流传度不广,资料都少怎么可能学到真的…接下来转战风味,大致划分世界餐饮风味流派的话是这样子,大概九个体系,晚点分别整理一下风味和香料
东亚系
-中餐(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日料(怀石、寿司、割烹、家庭料理)
-韩餐(宫廷料理、家常菜、发酵食品)
-蒙古饮食(奶制品、肉类为主)
东南亚系
-泰餐(分北部、东北、中部、南部风味)
-越南菜(法式影响、清新酸甜)
-印尼菜(爪哇、巴厘岛、苏门答腊风格)
-马来西亚/新加坡菜(娘惹、马来、印度融合)
-菲律宾(西班牙+本土混合)
南亚系
-印度菜(北印馕+咖喱,南印米+酸辣)
-巴基斯坦/孟加拉菜(香料浓重)
-斯里兰卡菜(椰子、咖喱、荷兰影响)
中亚及中东系
-土耳其菜(烤肉、酸奶、奥斯曼宫廷菜)
-波斯菜(伊朗)(藏红花、炖菜、烤串)
-阿拉伯菜(黎凡特、海湾、马格里布分支)
-以色列/犹太饮食(符合kosher律法)
欧洲系
-法餐(古典、地方、新派)
-意大利菜(分区明显,北意奶油/南意橄榄油)
-西班牙菜(地中海+北非影响,tapas文化)
-德式/中欧菜(猪肉、啤酒、香肠)
-北欧菜(海鲜、发酵、极简主义)
-东欧/斯拉夫菜(俄餐、波兰菜)
-英国/爱尔兰菜(乡村派、炸鱼薯条)
美洲系
-美式(南方、新英格兰、加州等区域差异)
-墨西哥菜(玉米、辣椒、阿兹特克传统)
-加勒比菜(非洲+西班牙+印第安混合)
-巴西菜(亚马逊+葡萄牙+非洲元素)
-秘鲁菜(日系融合Nikkei)
非洲系
-北非菜(摩洛哥、埃及,阿拉伯+柏柏尔)
-西非菜(尼日利亚、加纳,木薯、炖菜)
-东非菜(埃塞俄比亚,英吉拉+香料)
- 南非菜(荷兰+马来+本土影响)
大洋洲系
-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著+欧洲+亚洲融合)
-太平洋岛国(夏威夷、斐济,芋头+烤猪)
宗教/特殊饮食
-素食体系(印度耆那教、西方Vegan)
-清真饮食(Halal规范)
-佛教素食(中式/日式斋菜)
东亚系
-中餐(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日料(怀石、寿司、割烹、家庭料理)
-韩餐(宫廷料理、家常菜、发酵食品)
-蒙古饮食(奶制品、肉类为主)
东南亚系
-泰餐(分北部、东北、中部、南部风味)
-越南菜(法式影响、清新酸甜)
-印尼菜(爪哇、巴厘岛、苏门答腊风格)
-马来西亚/新加坡菜(娘惹、马来、印度融合)
-菲律宾(西班牙+本土混合)
南亚系
-印度菜(北印馕+咖喱,南印米+酸辣)
-巴基斯坦/孟加拉菜(香料浓重)
-斯里兰卡菜(椰子、咖喱、荷兰影响)
中亚及中东系
-土耳其菜(烤肉、酸奶、奥斯曼宫廷菜)
-波斯菜(伊朗)(藏红花、炖菜、烤串)
-阿拉伯菜(黎凡特、海湾、马格里布分支)
-以色列/犹太饮食(符合kosher律法)
欧洲系
-法餐(古典、地方、新派)
-意大利菜(分区明显,北意奶油/南意橄榄油)
-西班牙菜(地中海+北非影响,tapas文化)
-德式/中欧菜(猪肉、啤酒、香肠)
-北欧菜(海鲜、发酵、极简主义)
-东欧/斯拉夫菜(俄餐、波兰菜)
-英国/爱尔兰菜(乡村派、炸鱼薯条)
美洲系
-美式(南方、新英格兰、加州等区域差异)
-墨西哥菜(玉米、辣椒、阿兹特克传统)
-加勒比菜(非洲+西班牙+印第安混合)
-巴西菜(亚马逊+葡萄牙+非洲元素)
-秘鲁菜(日系融合Nikkei)
非洲系
-北非菜(摩洛哥、埃及,阿拉伯+柏柏尔)
-西非菜(尼日利亚、加纳,木薯、炖菜)
-东非菜(埃塞俄比亚,英吉拉+香料)
- 南非菜(荷兰+马来+本土影响)
大洋洲系
-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著+欧洲+亚洲融合)
-太平洋岛国(夏威夷、斐济,芋头+烤猪)
宗教/特殊饮食
-素食体系(印度耆那教、西方Vegan)
-清真饮食(Halal规范)
-佛教素食(中式/日式斋菜)
#1433724
依然先从欧洲菜系入手,毕竟一期以欧美系为基底
首先是法餐,虽然划了古典地方新派三类,实际上还是古典最大、地方为辅,新派已经是融合了多文化的现代派系了没什么参考价值
法餐的重点是黄油、酱汁和红酒,比较香醇馥郁,黄油的奶香味很足,而且其实少用香料,仅限于法式香草束(香芹、百里香、月桂叶),白胡椒和肉豆蔻等,而更加注重酱汁,有白酱、天鹅绒酱、褐酱、荷兰酱、番茄酱五种母酱,而后延伸出上百种酱汁,其中法式高汤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很多西餐的奠基石
这么说的话以黄油和高汤酱汁为主要调味的餐点基本就能确定是法餐菜系了…但除此以外也有很多地方菜系,比如非常著名的普罗旺斯炖菜其实有很明显的意式调味风格,西南部才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黑松露+鹅肝的法式地方风味;布列塔尼以海盐黄油闻名,比较著名的可丽饼产自这里,而且和其他地区不同,布列塔尼更流行喝苹果酒;
阿尔萨斯其实更接近德式风味了,酸菜香肠什么的,毕竟是相邻地区…但勃艮第是很典型的法式风味,生产香槟和其他葡萄酒,并且有著名的法式蜗牛,干酪和火腿也是比较经典的法式风味…靠近海边的地区多少夹杂了点其他地区的风味,青口薯条其实是比利时菜,马赛鱼汤也有很明显的西班牙风味,但相对来说有了很多法式改造,比如葡萄酒、少香料之类的
首先是法餐,虽然划了古典地方新派三类,实际上还是古典最大、地方为辅,新派已经是融合了多文化的现代派系了没什么参考价值
法餐的重点是黄油、酱汁和红酒,比较香醇馥郁,黄油的奶香味很足,而且其实少用香料,仅限于法式香草束(香芹、百里香、月桂叶),白胡椒和肉豆蔻等,而更加注重酱汁,有白酱、天鹅绒酱、褐酱、荷兰酱、番茄酱五种母酱,而后延伸出上百种酱汁,其中法式高汤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很多西餐的奠基石
这么说的话以黄油和高汤酱汁为主要调味的餐点基本就能确定是法餐菜系了…但除此以外也有很多地方菜系,比如非常著名的普罗旺斯炖菜其实有很明显的意式调味风格,西南部才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黑松露+鹅肝的法式地方风味;布列塔尼以海盐黄油闻名,比较著名的可丽饼产自这里,而且和其他地区不同,布列塔尼更流行喝苹果酒;
阿尔萨斯其实更接近德式风味了,酸菜香肠什么的,毕竟是相邻地区…但勃艮第是很典型的法式风味,生产香槟和其他葡萄酒,并且有著名的法式蜗牛,干酪和火腿也是比较经典的法式风味…靠近海边的地区多少夹杂了点其他地区的风味,青口薯条其实是比利时菜,马赛鱼汤也有很明显的西班牙风味,但相对来说有了很多法式改造,比如葡萄酒、少香料之类的
#1433730
法餐其实是比较临近地中海饮食的,接下来就入手地中海饮食吧,主要就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
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前其实讲过一些了,意式的核心是番茄、橄榄油、香草,整体更清淡酸甜一些,很爱用罗勒和奶酪,酱汁比法式更轻快,使用肉类也比西班牙更多;而西班牙使用更多海鲜,有个非常核心的特点是烟熏风味和藏红花,整体会使用更多的香料,蒜用得很多,也会用辣椒粉,整体来说更粗犷一些。
剩下的希腊其实也很有特点,而且针对希腊我之前在烹饪美术课上做过报告来着,这个和希腊的整个文化氛围都关系挺大的……哎是真的很喜欢烹饪美术课的老师,年轻好说话,讲课有意思,而且作业含金量和引导性也很强,真的很不错啊很喜欢……
希腊菜系个人认为是地中海中的地中海,很少有炖煮类很浓稠红亮的菜系,更多是沙拉和简单的盐烤,清淡、以食材本味为重,喜欢用橄榄油、柠檬和羊奶酪,和希腊浅色几何的建筑风格、乃至希腊雕塑美术风格都有所关联,非常注重自然美和健康,说实在话简直就是理想的营养结构…调味方面因为太清淡了所以反而可能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喜好,能尝出柠檬的香气和酸,沙拉里没有太多酱汁所以会带有一点清苦,而人类本能追求的是糖和脂肪,但希腊人简直是快乐地享受这种健康饮食,难怪他们的雕塑肉体美如此健康…
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前其实讲过一些了,意式的核心是番茄、橄榄油、香草,整体更清淡酸甜一些,很爱用罗勒和奶酪,酱汁比法式更轻快,使用肉类也比西班牙更多;而西班牙使用更多海鲜,有个非常核心的特点是烟熏风味和藏红花,整体会使用更多的香料,蒜用得很多,也会用辣椒粉,整体来说更粗犷一些。
剩下的希腊其实也很有特点,而且针对希腊我之前在烹饪美术课上做过报告来着,这个和希腊的整个文化氛围都关系挺大的……哎是真的很喜欢烹饪美术课的老师,年轻好说话,讲课有意思,而且作业含金量和引导性也很强,真的很不错啊很喜欢……
希腊菜系个人认为是地中海中的地中海,很少有炖煮类很浓稠红亮的菜系,更多是沙拉和简单的盐烤,清淡、以食材本味为重,喜欢用橄榄油、柠檬和羊奶酪,和希腊浅色几何的建筑风格、乃至希腊雕塑美术风格都有所关联,非常注重自然美和健康,说实在话简直就是理想的营养结构…调味方面因为太清淡了所以反而可能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喜好,能尝出柠檬的香气和酸,沙拉里没有太多酱汁所以会带有一点清苦,而人类本能追求的是糖和脂肪,但希腊人简直是快乐地享受这种健康饮食,难怪他们的雕塑肉体美如此健康…
#1433742
然后看西欧和中欧变体吧,西欧的代表国家地区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爱尔兰等,也用黄油,但常用混合黄油或焦化黄油,坚果和焦糖的风味比较明显,因为临海而更常用海鲜,整体烹饪风格很绵密、柔软,非常喜欢用鲜奶油和酸奶酪等乳制品,但并不意味着这边的饮食习惯很轻软,而更厚重一些,有更多的发酵食物、啤酒入菜、啤酒腌鲱鱼等,而且很爱用糖浆果脯焦糖做菜,甜咸对比很强烈,总结起来的话就是焦糖、奶酪、啤酒和海鲜。
然后来到中欧,中欧菜系的标志性国家是德国和匈牙利,菜式都很硬,而且偏向于使用猪油,风味相当厚重,所谓的德式酸菜烤猪肘、德式香肠、啤酒、匈牙利的古拉什汤和其他辣椒粉炖鱼炖肉等都是非常油脂厚重的菜,但中间夹了个奥地利…奥地利的菜系比较淡雅偏甜口,虽然也有很多中欧菜系标志性的熏肉、香肠、酸菜、辣椒粉等,但整体更清清淡,而且会有炸肉排配蔓越莓酱这样的法式风味…太优雅了甚至有点不太中欧。总结一下的话就是油脂、酸菜、香肠和烟熏,另外德国有很特色的香料杜松子
然后来到中欧,中欧菜系的标志性国家是德国和匈牙利,菜式都很硬,而且偏向于使用猪油,风味相当厚重,所谓的德式酸菜烤猪肘、德式香肠、啤酒、匈牙利的古拉什汤和其他辣椒粉炖鱼炖肉等都是非常油脂厚重的菜,但中间夹了个奥地利…奥地利的菜系比较淡雅偏甜口,虽然也有很多中欧菜系标志性的熏肉、香肠、酸菜、辣椒粉等,但整体更清清淡,而且会有炸肉排配蔓越莓酱这样的法式风味…太优雅了甚至有点不太中欧。总结一下的话就是油脂、酸菜、香肠和烟熏,另外德国有很特色的香料杜松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