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树洞串……
#1088449
该祈祷了
#1088450
不管怎么说都无可奈何
#1088451
晚安,希望可以在梦里猝死
#1094468
跟爸妈总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整个人在他们眼里是光溜溜的,陌生是互相无法理解,只能以一种客体的视角去看待
强烈的耻感?
一种无差别的的对他人的抵御?心之壁?
强烈的耻感?
一种无差别的的对他人的抵御?心之壁?
#1094469
她是我妈,那么我要理解她,我了解了她的生平,她是一个开小店的妇人,年龄46,育有两儿一大一小,经济状况稳定,儿子患有抑郁症。她的性格是心直口快,思维特征是逻辑能力弱,共感方法偏自我想象
我必须把我自己抽离开来去看我才能理解父母,在我的想象模型里是找不到自己去参与到这个构建过程的
我必须把我自己抽离开来去看我才能理解父母,在我的想象模型里是找不到自己去参与到这个构建过程的
#1094528
冷静冷静冷静心好慌我超
#1094833
没事没事,我在我在
#1094834
晚安晚安
#1095409
加油
#1095410
别想了,打个游戏而已
#1095411
打不过只是方法不对,没什么的
#1095417
晚安了
#1096642
郁达夫写的东西就是你妈依托诗,看每一个字都好像在被强奸,如果真要写作业我是要申请工伤的
#1098482
越来越冷漠了
#1099568
今天老师讲到傅首尔这个人,我感觉跟我有点像
#1099570
就是因为一些创伤性经验,导致思维上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隐入一个群体,比如说傅首尔说自己的事情会说成“女生是怎样怎样”,说别人也是“男生是怎样怎样”;明明是个体的经验会不自觉依附在群体中去
#1099575
我觉得跟我一模一样,这种跳出来旁观并且依附于“他者”的态度非常有利于逃脱主体的创伤,我平常思考的时候最喜欢把自己的事情说成“我们”,自己或他人的苦难会抽象成“生活的苦难”,
#1099588
这种症候也就可以解释我为什么发现自己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无法和别人共情,更具体的例子就是家庭矛盾的时候我妈问我“告诉家里人你在想什么,让家里人理解你”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我没办法代入真正的经验着的自己,我只有在阐释的时候依附于某种“他者”才不会感到焦虑
#1100900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