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要做的,这是我必须要做的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不是之前a岛的那个肥哥,我知道他肯定会继续学下去,我也一样,我必须要把路走下去,我必须要找到未来,这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所有人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不是之前a岛的那个肥哥,我知道他肯定会继续学下去,我也一样,我必须要把路走下去,我必须要找到未来,这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所有人
#548164
暂且没有更加深入的阅读过其他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对于他文本的理解多少会有些主观,但也正是这样的误读才能推动时代的问题意识前进,这大概是一种狡辩吧,哈。
把手稿一口气看完所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零碎,前面的经济学内容并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指向某个目的地,我就认为这些经济学内容是为后面的哲学内容做铺垫的。
把手稿一口气看完所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零碎,前面的经济学内容并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指向某个目的地,我就认为这些经济学内容是为后面的哲学内容做铺垫的。
#548167
工资
工资是工人和资本家斗争的结果,而资本家总是胜利,一些工人为了得到工作确保自己不至于饿死而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其他工人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失业也会同样降低自己的工资,资本家为了保证有足够多的工人为自己生产而提高工资,但是资本家总是能够联合起来,不发生内讧,“产业把两只军队抛在战场上对峙,其中每一只军队内部又发生内讧。战胜敌人的是内部冲突较少的那只军队。”
资本家和地主可以把产业收益算入自己的收益中,但是产业收益的增高并不会反映在工资上面,工人并没有自动生长的资本,没有地租和资本利息,如果不想失去工作饿死自己,就要同其他工人竞争,这样的竞争非常激烈。生产资料“地租、资本”通过劳动能够增值,但是劳动自身却会随着这样的增值而贬值,生产资料同劳动的分离对于生产者来说是致命的。
这样的劳动会贬值到它价值的极限,最低的且是必要的工资,就是维持工人本身的生存,和工人阶级的再生产。
工人将劳动力以出卖商品的形式出卖出去,工人被迫将劳动力以出卖商品的形式出卖出去,工人不再全然是人,如果有人厌恶,他们就直接是没有人性的人形生物,而工人便直接等同于作为劳动而存在的商品,对于工人的任意需求,就会调节对于工人的生产(人的生育活动),就像其他的产品一样,超过需求的那一部分产品会被废弃,同样的那些工人就会变成乞丐或者饿死,任何的商品的前提是生产出这些商品的工人,这就是工人生存的所有目的:为了生产出商品。
工人的生存取决于需求,市场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让一些人能够找到工作,但是一旦市场放弃了对这种商品的需求,这些人就又随时都可能会饿死,在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工人要转业是很困难的,但是资本家却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资本从某一行业抽出去投入到另一行业,同时需求本身可以被舆论创造,可以被转移而掩埋,换句话说,需求本身取决于资本家的兴致。
工资是工人和资本家斗争的结果,而资本家总是胜利,一些工人为了得到工作确保自己不至于饿死而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其他工人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失业也会同样降低自己的工资,资本家为了保证有足够多的工人为自己生产而提高工资,但是资本家总是能够联合起来,不发生内讧,“产业把两只军队抛在战场上对峙,其中每一只军队内部又发生内讧。战胜敌人的是内部冲突较少的那只军队。”
资本家和地主可以把产业收益算入自己的收益中,但是产业收益的增高并不会反映在工资上面,工人并没有自动生长的资本,没有地租和资本利息,如果不想失去工作饿死自己,就要同其他工人竞争,这样的竞争非常激烈。生产资料“地租、资本”通过劳动能够增值,但是劳动自身却会随着这样的增值而贬值,生产资料同劳动的分离对于生产者来说是致命的。
这样的劳动会贬值到它价值的极限,最低的且是必要的工资,就是维持工人本身的生存,和工人阶级的再生产。
工人将劳动力以出卖商品的形式出卖出去,工人被迫将劳动力以出卖商品的形式出卖出去,工人不再全然是人,如果有人厌恶,他们就直接是没有人性的人形生物,而工人便直接等同于作为劳动而存在的商品,对于工人的任意需求,就会调节对于工人的生产(人的生育活动),就像其他的产品一样,超过需求的那一部分产品会被废弃,同样的那些工人就会变成乞丐或者饿死,任何的商品的前提是生产出这些商品的工人,这就是工人生存的所有目的:为了生产出商品。
工人的生存取决于需求,市场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让一些人能够找到工作,但是一旦市场放弃了对这种商品的需求,这些人就又随时都可能会饿死,在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工人要转业是很困难的,但是资本家却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资本从某一行业抽出去投入到另一行业,同时需求本身可以被舆论创造,可以被转移而掩埋,换句话说,需求本身取决于资本家的兴致。
#548172
如果供给的量(生产的量)超过了需求,那么构成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之一就会低于价格而成交,组成价格的有这三个部分:利润、地租(生产成本)、工资。很显然,在供给超过需求的情况下,承担损失的总是工人,因为资本家在发现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原本的价格高的时候,为了保持这种商品的利润,他会首先降低原本支付给工人工资的那一部分,而后如若降低后的价格依然低于市场的价格,为了保证不亏损,他才会降低商品的利润。于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就越接近自然价格(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百二十一页下的定义:“生产价格包含着平均利润。我们把它叫做生产价格,——实际上这就是亚·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工人就要无条件的承受最大的损失。在工人从属于资本家的时候,吃亏的总是工人。
#553242
在面临市场价格的波动的时候,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工资,随后是利润,最后才是地租(生产成本),所以总是会这样的:有的地方工资提高,有的地方工资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资本家盈利的时候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但是资本家吃亏的时候工人一定吃亏,工人并不会因为资本家垄断市场而让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或者资本家拥有某种地理上的或者其他优势而得到任意好处。
而同时,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远远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更为稳定,甚至成反比,在物价增高的年代,对于商品的需求随着物价的增高而降低,对于此种商品的供应也会同样的降低,该商品的生产岗位的减少,但是需要吃饭的人并不会减少,工资就会降低,而工资会随着生活资料,生活必需品的增高而不得不增高,当然,这样的工资也只是勉强能够维持得住工人的生存。无论如何,总是会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而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随着生产部门对于劳动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而生产部门的产品 生活资料的价格的下降带着工资一同下降。
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工人的工资、待遇,和制造业工人,服务业工人以及建筑业工人的工资的差别,要远超于资本在不同行业投资所带来的利润的差别,工人就总是既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又要为实现自己活动的可能性而斗争,资本家则是为自己的死钱财而苦恼。
资本家盈利的时候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但是资本家吃亏的时候工人一定吃亏,工人并不会因为资本家垄断市场而让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或者资本家拥有某种地理上的或者其他优势而得到任意好处。
而同时,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远远要比生活资料的价格更为稳定,甚至成反比,在物价增高的年代,对于商品的需求随着物价的增高而降低,对于此种商品的供应也会同样的降低,该商品的生产岗位的减少,但是需要吃饭的人并不会减少,工资就会降低,而工资会随着生活资料,生活必需品的增高而不得不增高,当然,这样的工资也只是勉强能够维持得住工人的生存。无论如何,总是会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而在物价便宜的年代,工资随着生产部门对于劳动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而生产部门的产品 生活资料的价格的下降带着工资一同下降。
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工人的工资、待遇,和制造业工人,服务业工人以及建筑业工人的工资的差别,要远超于资本在不同行业投资所带来的利润的差别,工人就总是既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又要为实现自己活动的可能性而斗争,资本家则是为自己的死钱财而苦恼。
#553245
马克思在这里举了三种社会的主要形态,为的是考察工人在其中的地位。
a如果社会的财富处于衰落的状态(无论是消灭生产力的战争或者是社会生产力外流),工人所受的痛苦当然是最大的
b而在社会财富正在增进的社会里,对于工人,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但是工资的提高会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无非是想多赚几个钱”,放弃一切自由来从事被奴役的劳动,这样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当然,单个工人寿命的缩短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实际上是好事,对于工人的需求会因此而增加,这就意味着工人在与资本家的竞争中更有竞争力。
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在以下情况下成为可能
1.资本的大量积累,换句话说就是劳动的大量积累,因为资本本身就是劳动的积累,但这就同时意味着工人越来越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对立,自己生产出的东西越多,他活动和生存的资料就越来越集中到资本家的手里,自己同资本家的竞争力就越来越弱。
2.生产的规模越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本身就要分为诸多环节,一个工人参与某项大规模的生产,而他只用负责其中某个单一的环节,他只需要在这一环节有所专长就可以了,这就是分工,分工会增加工人的人数,工人人数的增加反过来又会扩大分工,扩大了的分工又会增加资本的积累,当然,积累到了资本家那里,工人此时完全依赖于劳动,离开劳动就无法生存,工人在单一的,一定的,片面的机器前从事着单一的,一定的,片面的劳动,工人被抽象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一个可以被更换的操作机器的手和饮食的胃。工人同其他资本一样,愈加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也愈加依赖资本家的运用。依靠劳作生存的工人越多,他们的竞争就越激烈,而劳动的价格就越低。
3.“在一个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总有一些人能够靠货币的利息生活,他们将资本,货币出租出去,靠着这些货币的使用费过活,而小的资产者不得不用自己的资本经营某种行业,或者用来投机,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大资本家在面对小资本家时更加有优势(后面会解释),大资本家让小资产者破产,小资产者失去自己的资本而加入无产者的队伍,工人阶级因此壮大队伍而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工资反而会更加降低,资本家因为人数的减少,他们几乎无需再相互竞争为争夺工人。
a如果社会的财富处于衰落的状态(无论是消灭生产力的战争或者是社会生产力外流),工人所受的痛苦当然是最大的
b而在社会财富正在增进的社会里,对于工人,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但是工资的提高会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无非是想多赚几个钱”,放弃一切自由来从事被奴役的劳动,这样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当然,单个工人寿命的缩短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实际上是好事,对于工人的需求会因此而增加,这就意味着工人在与资本家的竞争中更有竞争力。
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在以下情况下成为可能
1.资本的大量积累,换句话说就是劳动的大量积累,因为资本本身就是劳动的积累,但这就同时意味着工人越来越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对立,自己生产出的东西越多,他活动和生存的资料就越来越集中到资本家的手里,自己同资本家的竞争力就越来越弱。
2.生产的规模越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本身就要分为诸多环节,一个工人参与某项大规模的生产,而他只用负责其中某个单一的环节,他只需要在这一环节有所专长就可以了,这就是分工,分工会增加工人的人数,工人人数的增加反过来又会扩大分工,扩大了的分工又会增加资本的积累,当然,积累到了资本家那里,工人此时完全依赖于劳动,离开劳动就无法生存,工人在单一的,一定的,片面的机器前从事着单一的,一定的,片面的劳动,工人被抽象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一个可以被更换的操作机器的手和饮食的胃。工人同其他资本一样,愈加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也愈加依赖资本家的运用。依靠劳作生存的工人越多,他们的竞争就越激烈,而劳动的价格就越低。
3.“在一个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总有一些人能够靠货币的利息生活,他们将资本,货币出租出去,靠着这些货币的使用费过活,而小的资产者不得不用自己的资本经营某种行业,或者用来投机,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大资本家在面对小资本家时更加有优势(后面会解释),大资本家让小资产者破产,小资产者失去自己的资本而加入无产者的队伍,工人阶级因此壮大队伍而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工资反而会更加降低,资本家因为人数的减少,他们几乎无需再相互竞争为争夺工人。
#553247
纵然在这样的社会,对于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下,工人的必然结局也只会是过劳死,或者成为资本家的奴隶/机器。工资提高激起工人像资本家一样致富的欲望,但工人并没有资本家自动增生的资本而只有消耗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劳动以达到这样的欲望。
社会财富的增加不能掩盖这样的现实,分工导致的过度竞争,导致了人在劳动中的片面和愚钝而被贬低为机器。
c上面这种增长的状态总是要达到自己的顶点,在财富到达此时这个社会所能达到的极限的时候,货币缺乏了投资以谋求利润的方向,这让货币的使用费,既利息极低(而在财富衰落的年代会变成负的),而工人为了争夺仅有的就业岗位,竞争会非常激烈,这让工资会很低,低到仅能够维持现有工人人数的程度,而超过现有岗位的人数,注定会死亡。
在社会财富衰落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日益加剧
在社会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错综复杂
在社会财富不变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保持不变
社会财富的增加不能掩盖这样的现实,分工导致的过度竞争,导致了人在劳动中的片面和愚钝而被贬低为机器。
c上面这种增长的状态总是要达到自己的顶点,在财富到达此时这个社会所能达到的极限的时候,货币缺乏了投资以谋求利润的方向,这让货币的使用费,既利息极低(而在财富衰落的年代会变成负的),而工人为了争夺仅有的就业岗位,竞争会非常激烈,这让工资会很低,低到仅能够维持现有工人人数的程度,而超过现有岗位的人数,注定会死亡。
在社会财富衰落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日益加剧
在社会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错综复杂
在社会财富不变的状态中,工人普遍不幸,他们的贫困保持不变
#573947
本篇手稿如同其序言所说的那样,是在批判研究国民经济学以求得到结论的,而根据国民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导致社会的最富裕状态,而斯密的意见,大多数人遭受苦难的社会是不幸福的,显然,国民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导致社会的不幸。
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的所有产品都是属于劳动者自身的,而现实是工人总是要不断的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以求换得自己所必须的,占比最小的那部分产品,这部分产品只是为了保证工人不至于饿死,为了保证工人阶级能够延续下去
国民经济学家说一切都有可以用劳动来购买,而资本只是积累的劳动,但现实是工人远不能通过劳动来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为了保持生存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生命。
地主的地租占产品的三分之一,资本家的利润是货币利息的两倍,而工人,只能勉强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有四个孩子,那就要饿死两个。
根据国民经济学的意见,劳动是唯一不变的物价,但同时劳动的价值却在时刻的变化,他们的意见是: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劳动能力是人能动的财产,但是并不拥有这一神圣不可侵犯财产的地主和资本家却能高踞于工人之上。国民经济学的意见为工人的利益从来都不与社会的利益相对立,在他们这里劳动只以谋生的形式出现,他们将无产者抽象为无资本与地租而靠劳动的抽象的工人,仅仅是当工人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不是人,工人只是一种人的亚种,或者说是一种不完全的人,和人很像但是缺少了某种必要性质的人形生物。
国民经济学真的是有太多意见了,他们的意见都快多到淹没了苦难的真相,但是意见只是意见,对于国民经济学的任意考察,都总是会发现它的不一致性,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又并不对这样的现实提出任何意见,私有财产的所有物质过程,只需要做简单的处理: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中,所得到的是规律。可惜的是他们不懂这些规律,如何从私有财产的发生的规律导向他们所得到的规律,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解答。他们不理解、或者说不敢去理解运动之间的联系,和运动的本质,那这样吧,我们将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当作前提,来搞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这里,将直接导向第一手稿的最后一部分
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的所有产品都是属于劳动者自身的,而现实是工人总是要不断的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以求换得自己所必须的,占比最小的那部分产品,这部分产品只是为了保证工人不至于饿死,为了保证工人阶级能够延续下去
国民经济学家说一切都有可以用劳动来购买,而资本只是积累的劳动,但现实是工人远不能通过劳动来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为了保持生存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生命。
地主的地租占产品的三分之一,资本家的利润是货币利息的两倍,而工人,只能勉强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有四个孩子,那就要饿死两个。
根据国民经济学的意见,劳动是唯一不变的物价,但同时劳动的价值却在时刻的变化,他们的意见是: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劳动能力是人能动的财产,但是并不拥有这一神圣不可侵犯财产的地主和资本家却能高踞于工人之上。国民经济学的意见为工人的利益从来都不与社会的利益相对立,在他们这里劳动只以谋生的形式出现,他们将无产者抽象为无资本与地租而靠劳动的抽象的工人,仅仅是当工人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不是人,工人只是一种人的亚种,或者说是一种不完全的人,和人很像但是缺少了某种必要性质的人形生物。
国民经济学真的是有太多意见了,他们的意见都快多到淹没了苦难的真相,但是意见只是意见,对于国民经济学的任意考察,都总是会发现它的不一致性,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又并不对这样的现实提出任何意见,私有财产的所有物质过程,只需要做简单的处理: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中,所得到的是规律。可惜的是他们不懂这些规律,如何从私有财产的发生的规律导向他们所得到的规律,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解答。他们不理解、或者说不敢去理解运动之间的联系,和运动的本质,那这样吧,我们将他们所使用的概念当作前提,来搞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这里,将直接导向第一手稿的最后一部分
#573948
劳动的异化
当前的经济事实是这样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他生产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就越是积累于资本家那里,反对工人的力量就越大,工人劳动的价值就越低,他本人就变得越廉价,劳动生产财富,或者说,劳动首先生产劳动自身,劳动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而因为这只是一种单纯的活动,所以这种活动不可能单纯的依靠自身而存在,这样的活动就必须由他者来限定/中介,所以劳动活动同时生产为劳动而存在的劳动者,劳动的对象经由劳动的改造后的总结,便是产品,被贩卖或者购买的就是商品。劳动生产1.劳动自身 2.劳动者,在这里就是工人 3.产品,而生产劳动自身和劳动者一般是按照生产产品的比例生产的。这无非说明了现实:劳动活动的对象,也就是生产出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性的力量存在着(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这样的存在物能够不依靠生产者的力量就能存在,而且独立的同劳动相对峙。劳动的产品,劳动活动的意向性被闭合,而只是指向某种固定的东西,换言之,是被固定在某个对象中,劳动就此失去了他作为活动的能力,因为只要进行劳动,便也只是对某一特定对象而劳动,失去了积极的力量的劳动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变得无比的僵死,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被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被对象化后的劳动能够成为现实,被出售/标价/物化?),在现有的生产关系的作为前提下,劳动的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缺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在44手稿这里这两个是一个意思)。
劳动的现实化,让劳动生产出的产品摆脱于生产者的力量,让生产者对产品施加的力反过来作用到产品上,劳动的现实化让生产者,工人,不再现实化而只能成为依托于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对象而生存的非现实的存在,劳动自身被对象化表现为劳动指向的对象的缺失,以及外部对象于劳动之奴役,占有劳动的人被异化,被外化。(当然,人可以被异化并不代表着人就有一个尚未被异化的本质,就在这里,单是从人的生育活动来说,生育无疑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将人自己生出来,而被生育出来的子女竟然也同样能够独立于父母,父母在子女上的劳作也并非不可以反作用于父母,作为生育活动结果的人,也可以说是异化的(大逻辑和现象学还尚未读完,待彼时将会回来补充或者修改))
当前的经济事实是这样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他生产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就越是积累于资本家那里,反对工人的力量就越大,工人劳动的价值就越低,他本人就变得越廉价,劳动生产财富,或者说,劳动首先生产劳动自身,劳动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而因为这只是一种单纯的活动,所以这种活动不可能单纯的依靠自身而存在,这样的活动就必须由他者来限定/中介,所以劳动活动同时生产为劳动而存在的劳动者,劳动的对象经由劳动的改造后的总结,便是产品,被贩卖或者购买的就是商品。劳动生产1.劳动自身 2.劳动者,在这里就是工人 3.产品,而生产劳动自身和劳动者一般是按照生产产品的比例生产的。这无非说明了现实:劳动活动的对象,也就是生产出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性的力量存在着(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这样的存在物能够不依靠生产者的力量就能存在,而且独立的同劳动相对峙。劳动的产品,劳动活动的意向性被闭合,而只是指向某种固定的东西,换言之,是被固定在某个对象中,劳动就此失去了他作为活动的能力,因为只要进行劳动,便也只是对某一特定对象而劳动,失去了积极的力量的劳动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变得无比的僵死,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被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被对象化后的劳动能够成为现实,被出售/标价/物化?),在现有的生产关系的作为前提下,劳动的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缺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在44手稿这里这两个是一个意思)。
劳动的现实化,让劳动生产出的产品摆脱于生产者的力量,让生产者对产品施加的力反过来作用到产品上,劳动的现实化让生产者,工人,不再现实化而只能成为依托于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对象而生存的非现实的存在,劳动自身被对象化表现为劳动指向的对象的缺失,以及外部对象于劳动之奴役,占有劳动的人被异化,被外化。(当然,人可以被异化并不代表着人就有一个尚未被异化的本质,就在这里,单是从人的生育活动来说,生育无疑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将人自己生出来,而被生育出来的子女竟然也同样能够独立于父母,父母在子女上的劳作也并非不可以反作用于父母,作为生育活动结果的人,也可以说是异化的(大逻辑和现象学还尚未读完,待彼时将会回来补充或者修改))
#586770
工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越多,劳动的主体就越丧失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工人在生产性活动的产品中的外化,亦是对于他自身的外化,他的劳动不依赖于自身存在而依赖于他者存在,就像他自身的活动不依赖于自己存在而依赖于他者存在一样。
对象化,劳动生产的活动就是将“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没有外部的自然界,工人就什么都无法创造,自然界让工人得以来实现自己的劳动。
所以自然界一方面提供人类以人类的资料,这样的资料可以作为人类劳动对象而让人类成为劳动着的人类,另一方面,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以生存的资料,生存的资料直接给养人类的身体。
从这两方面来看,工人会这样成为自己对象的奴隶:一方面为了成为劳动的主体,另一方面为了生存,他首先作为工人而存在,后成为肉体的主体而存在。
劳动的本质关系便是工人同生产的关系,被异化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外在化,劳动像是一种外在的,不属于自己的活动存在着,工人会逃离作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活动,只要有机会。结果是,工人,劳动着的人类只有在人类作为动物的时候,运用着动物的机能,吃,穿(打理自己的皮草),睡,交配,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能够自愿的选择去做或者不做,这样欠缺的,妥协性质的活动,让人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人。而在进行人类的活动时,却只会觉得自己是动物。
对象化,劳动生产的活动就是将“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没有外部的自然界,工人就什么都无法创造,自然界让工人得以来实现自己的劳动。
所以自然界一方面提供人类以人类的资料,这样的资料可以作为人类劳动对象而让人类成为劳动着的人类,另一方面,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以生存的资料,生存的资料直接给养人类的身体。
从这两方面来看,工人会这样成为自己对象的奴隶:一方面为了成为劳动的主体,另一方面为了生存,他首先作为工人而存在,后成为肉体的主体而存在。
劳动的本质关系便是工人同生产的关系,被异化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外在化,劳动像是一种外在的,不属于自己的活动存在着,工人会逃离作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活动,只要有机会。结果是,工人,劳动着的人类只有在人类作为动物的时候,运用着动物的机能,吃,穿(打理自己的皮草),睡,交配,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能够自愿的选择去做或者不做,这样欠缺的,妥协性质的活动,让人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人。而在进行人类的活动时,却只会觉得自己是动物。
#586772
人是类存在物,人如何是类存在物,这是因为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上,和观念性的运筹上,都以类的形式来把握对象“都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人把自身归到其中,有生命的类里,来对待,当作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回到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认为动物虽然能有意识,有自我感,可动物不能将某一类当作自己的对象。人在不断更替的表象序列中将自己的类看作自己的本质,将人认同为自己最根本的性质(当然,这个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因而人是类存在物。
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将特定的某一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当作自己劳动的对象,劳动的对象扩展为整个自然界,外部的世界,是肉体的中止,但却是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精神的无机界”,自然界不是人有机的身体,那便是人无机的身体,自足的人不会存在,或者说,自足的主体是不会存在的,只有在前一个历史阶段降下的限制,下一个阶段的主体才得以出现,声光电,内外之分,有机与无机,量与质,外部的限制让主体能够通过活动实现自己。
异化的劳动让这样的实现受到了阻滞,人的本质,在现实性的基础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受到当前社会关系,无论平等与否,无论是谁受到奴役,无论是否总是有一些话语受到绝对性的话语的隐藏,现实性的人的本质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能够任意的被决定。而决定这样的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本质,只是人能够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这样的本质需要得到证明: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改造无机界。人成为人,是要通过生产,能动的类生活来证明,生产活动让自然界成为对象和现实,让主体得以把握自己所处的现实,而不会陷入观念性的抛接球游戏中。动物会有生产,片面的,只是为了生存的生产,而人类的生产脱离了单纯的生存需求而走向生产对自身的渴望。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
人的生产活动直接生产出整个自然界,而同时人能够自由的对待的自己的产品,人能够将世界运动的诸环节贯通直至生产的每一个部分,能够动用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将特定的某一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当作自己劳动的对象,劳动的对象扩展为整个自然界,外部的世界,是肉体的中止,但却是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精神的无机界”,自然界不是人有机的身体,那便是人无机的身体,自足的人不会存在,或者说,自足的主体是不会存在的,只有在前一个历史阶段降下的限制,下一个阶段的主体才得以出现,声光电,内外之分,有机与无机,量与质,外部的限制让主体能够通过活动实现自己。
异化的劳动让这样的实现受到了阻滞,人的本质,在现实性的基础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受到当前社会关系,无论平等与否,无论是谁受到奴役,无论是否总是有一些话语受到绝对性的话语的隐藏,现实性的人的本质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能够任意的被决定。而决定这样的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本质,只是人能够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这样的本质需要得到证明: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改造无机界。人成为人,是要通过生产,能动的类生活来证明,生产活动让自然界成为对象和现实,让主体得以把握自己所处的现实,而不会陷入观念性的抛接球游戏中。动物会有生产,片面的,只是为了生存的生产,而人类的生产脱离了单纯的生存需求而走向生产对自身的渴望。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
人的生产活动直接生产出整个自然界,而同时人能够自由的对待的自己的产品,人能够将世界运动的诸环节贯通直至生产的每一个部分,能够动用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586775
劳动的异化就导致了:自主的证明自己的活动变成了强迫性质的活动,令生存的物是人的活动竟变成了令人生存的活动,这样活动所展开的场域(这句话两种理解方式都可以1.这样的活动展开 出 的场域2.这样的活动所借以展开的场域),无机的自然界作为主体身体的一部分,被剥夺,活动也被剥夺,人的本质变成了人生存的手段,人同自己的的本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精神本质相异化,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在劳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产出的不只有商品,生产出的产品同样有工人自身,还有劳动自身,产品与工人的关系因此等同与工人与自身的关系,人在生产活动中证明了自己作为人,这样的证明活动也反过来证明了他者,证明了他者也同样是人,人同自己的任何关系,都同样适用于人同其他人的关系,工人同自己的关系等同于工人同他人的关系,工人同自己产品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他人,被异化的劳动必然会带来被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把自己的活动感受为压抑,感受为断裂且创伤性的。
陈述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样的事实更是在陈述人同他人的关系相异化,也是在陈述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异化在被异化的工人身上的表现在上文中已然被道出了,接下来将要考察的是这样的异化在现实中的表现和表达。
陈述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样的事实更是在陈述人同他人的关系相异化,也是在陈述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异化在被异化的工人身上的表现在上文中已然被道出了,接下来将要考察的是这样的异化在现实中的表现和表达。
#586779
如果说被异化的劳动不从属于我,不从属于某一工人,那么从属于谁呢。
劳动活动不可能独立的存在,而只能依靠于现实的存在物而存在,并且因为劳动是一种活动,活动也必须依靠同样是能够活动的物来中介。
在进入信史时代后,因为粮食超常的产出或者生产资料的缩减,导致的劳动力过剩,为了消灭这样过剩的劳动力,早期的祭祀出现了,通过浪费人的性命来彰显社会的富裕程度,奢侈品同样是对于过剩生产力的积累,创造神灵和制造奢侈品的原因在这一意义上是一样的。
人们在创造神灵时并没有在壳子里面放任何东西,死着的神灵无法支配劳动,因劳动而活着的自然界也同样无法支配劳动。“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得多余,人就越是不得不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的欢乐和对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
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对工人生命的表现物的支配者只能是人本身,不是工人自己就是另一个人。异化的劳动,带有否定性的异己的力量同相对抗,工人在这种对抗中感受到痛苦,那异己性的另一个人就会感觉到享受和欢愉。
工人生产出了不受自己支配的产品,同时也生产出了以自己苦难为食的,支配自己和自己生产出的东西的人,被异化的生产活动不以工人自身的意愿为转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劳动的关系。
私有财产,在作为国民经济学的前提之前,是劳动的积累,且是异化的劳动的积累,私有财产在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他的秘密才暴露出来,一方面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另外一方面异化的劳动(外化的劳动)积累为私有财产。
劳动活动不可能独立的存在,而只能依靠于现实的存在物而存在,并且因为劳动是一种活动,活动也必须依靠同样是能够活动的物来中介。
在进入信史时代后,因为粮食超常的产出或者生产资料的缩减,导致的劳动力过剩,为了消灭这样过剩的劳动力,早期的祭祀出现了,通过浪费人的性命来彰显社会的富裕程度,奢侈品同样是对于过剩生产力的积累,创造神灵和制造奢侈品的原因在这一意义上是一样的。
人们在创造神灵时并没有在壳子里面放任何东西,死着的神灵无法支配劳动,因劳动而活着的自然界也同样无法支配劳动。“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得多余,人就越是不得不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的欢乐和对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
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对工人生命的表现物的支配者只能是人本身,不是工人自己就是另一个人。异化的劳动,带有否定性的异己的力量同相对抗,工人在这种对抗中感受到痛苦,那异己性的另一个人就会感觉到享受和欢愉。
工人生产出了不受自己支配的产品,同时也生产出了以自己苦难为食的,支配自己和自己生产出的东西的人,被异化的生产活动不以工人自身的意愿为转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劳动的关系。
私有财产,在作为国民经济学的前提之前,是劳动的积累,且是异化的劳动的积累,私有财产在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他的秘密才暴露出来,一方面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另外一方面异化的劳动(外化的劳动)积累为私有财产。
#586781
工资,工资本身代表着资本家以单位时间购买某一工人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就是资本家使用私有财产支付劳动的使用费用,且不提劳动进行交易所带来的必然结局(我们可以设想在某一匀质的社会或者是某一运动中,劳动生产出的产品以自愿的形式赠与出去),使用被外化的劳动来购买劳动这一活动,也就是用被外化的劳动来外化其他劳动,这就是工资的本质,提高工资,对于工人的生存状况或许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无法将劳动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工资甚至可以提高到超过这个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后来的人将这种行为称之为收买,而被收买的劳动者并不会因为工资的提高而被解放,相反,被收买的工人同样会感到一种异己性的力量在以一种充沛的姿态支配着自己,这当然会导致空心病(庸俗的虚无主义)。
“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同他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一切同劳动的关系。这时社会就被理解为抽象的资本家。”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工业的力量所破坏,而在废墟上所建立的只剩下人与物的关系甚至物与物的关系,被奴役的不仅有工人。私有财产,私有制奴役的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资本家,掌握资本的人对于工人的控制只是眼前最引人瞩目的一种表现形式。纵然掌握资本的人全部消失,而私有财产或者被外化的劳动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那么社会被奴役的现实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同他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一切同劳动的关系。这时社会就被理解为抽象的资本家。”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工业的力量所破坏,而在废墟上所建立的只剩下人与物的关系甚至物与物的关系,被奴役的不仅有工人。私有财产,私有制奴役的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资本家,掌握资本的人对于工人的控制只是眼前最引人瞩目的一种表现形式。纵然掌握资本的人全部消失,而私有财产或者被外化的劳动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那么社会被奴役的现实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