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527427
然后我特别喜欢张协也是本性所致。诗固不以说理为高,所谓兴象玲珑,羚羊挂角,你能说“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中没有无比美丽的思考吗?但是又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宫体诗多写艳情,在我看来就是还原佛教作为象教的本质,艳情只是“象”,所思则在象外,可思而不可说。然而我是比较迟钝的一类人,对敏锐的情思往往难以把握,所以特别喜欢张协那样的讲述,从思乡到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
#527706
怎么感觉很不如沈约那首[ ゚∀。] 之前_____的几首打卡大作让我深深感到盛唐诗人的淫威,现在我又重拾了对南朝的自信
#527804
感觉这种阅读本质也囧……倒不是说不能这样理解,但要把最后几句讲清楚,至少得读过齐物论。琴声是作为媒介而存在的,江海心对应的本质则是“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读南朝诗有个问题就在于,哪怕不是玄言诗,也得用三玄和佛经的思路去想,所以田晓菲那个思路其实很对,思过半矣。
#527820
所以我这种非专业爱好者已经完全躺平了,没时间补基本功。之前选过魏晋玄学的选修课,那倒霉老师天天让我们抄庄子内篇,因为他觉得他讲不清,我们也听不懂,还不如抄一遍完事。我之所以不退课,纯粹这老师比较可爱,是个王弼真爱粉,提起王弼就是“这孩子”,说到他死眼泪都要淌出来,别人还以为王弼是他亲孙子。另外他称王衍为“狐狸精美人胚子”,太搞笑了,我记了一学期[ ゚∀。]
#527867
这诗出题人自己都没读懂吧[ ゚∀。]一般南朝诗出现“汉使”都特指昭君这个母题,昆明和葡萄都是征战异域的典故,所以……
#527884
注释内容都是出题人幻想出来的吧?翻下谢宣城集,明确告诉你是和沈约王融刘绘他们的同时之作了,怎么就写于荆州
#527917
这个倒没什么槽点,是这首诗本身我想槽一下[ ゚∀。]如果if时间线小王带兵打仗,小谢会跟着咩?其实不该把他当成萌物的,因为他在荆州时要参与军务,在南徐州任上有兵权,后来萧遥光想收买他,还让他负责宫城警卫。但我就是脑补不出来小谢杀敌,就像我也经常忘记萧纲是个勤于军务,有相关经验的王子,刻板印象害人不浅
#527976
>>Po.527963
不懂得欣赏“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注定只能度过一个比较失败的南朝爱好者生涯。
不懂得欣赏“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注定只能度过一个比较失败的南朝爱好者生涯。
#528003
>>Po.527963
大谢这种抓动态调打光的技巧,以及五言诗如赋体的深峻笔力,谢朓先天就赶不上,还不如吹天际识归舟有前途。
大谢这种抓动态调打光的技巧,以及五言诗如赋体的深峻笔力,谢朓先天就赶不上,还不如吹天际识归舟有前途。
#528017
大谢的恐怖其实不完全在于他开创山水诗,在于他开创完直接把他这一路山水诗写死了(……)鲍照山水不如大谢,蜀四贤咏不如颜延之五君咏,就是这种高峻、浓缩的笔力稍逊。所以永明体搞新变,不搞新变就只能永远活在大谢的淫威之下=_=
#528085
不过话说回来,一定觉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比“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强,也是贵古贱今之见=_=
我一直觉得永明体的精髓,以及沈约本人的一部分诗学理想,是恢复、治愈语言本身,让它们能够更鲜活地表意。
天际识归舟,不需要去描摹景致、抒发感慨,一眼就能读出千里云水渺渺舟行与思乡之情,字句之外也颇有理趣。不用谢灵运式的赋法,只用简简单单五个字,就达到了如此丰富的意蕴。与其说是诗人驾驭语言的本领多么高超,不如说是顺应了文字本身的力量。我觉得这才是永明体期望的成果,而不是简单地让字句流利明快。
不过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句子,齐梁其实根本没多少,可见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囧
我一直觉得永明体的精髓,以及沈约本人的一部分诗学理想,是恢复、治愈语言本身,让它们能够更鲜活地表意。
天际识归舟,不需要去描摹景致、抒发感慨,一眼就能读出千里云水渺渺舟行与思乡之情,字句之外也颇有理趣。不用谢灵运式的赋法,只用简简单单五个字,就达到了如此丰富的意蕴。与其说是诗人驾驭语言的本领多么高超,不如说是顺应了文字本身的力量。我觉得这才是永明体期望的成果,而不是简单地让字句流利明快。
不过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句子,齐梁其实根本没多少,可见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囧
#528091
至于南梁宫体,我觉得后来还是在死命折腾文字,就……感觉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528599
余读义乌朱一新鼎甫《无邪堂答问》,论:“骈文自当以气骨为主,其次则词旨渊雅,又当明于向背断续之法。向背之理易显;断续之理则微。语语续而不断,虽悦俗目,终非作家。公牍文字如笺奏书启之类,不得不如此,其体自义山开之。惟其藕断丝连,乃能回肠荡气。骈文体格已卑,故其理与填词相通,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其中自有音节。多读六朝文则如之。”此体自以六朝为准;而“潜气内转,上抗下坠”,斯尤片言居要,可谓一字千金,信足树斯文之典型,而以发六朝之秘响者也!
这个“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前林晓光先生那本书解释了,但我觉得还是有点理解不能。林晓光先生的解释切入点是王融曲水诗序,但这些人的意思好像是六朝所有人都会,到唐代突然失传[ ゚∀。]
这个“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前林晓光先生那本书解释了,但我觉得还是有点理解不能。林晓光先生的解释切入点是王融曲水诗序,但这些人的意思好像是六朝所有人都会,到唐代突然失传[ ゚∀。]
#528634
噗,林晓光先生又内涵小谢,但是赋鼓吹曲谢朓真的每次写得比王融快[ ゚∀。] 他证明谢朓不如王融诗思敏捷的证据是小谢写得少,齐梁人公认低产,不过写得少≠写得慢。齐梁人另一个认为低产的是何逊,但是何逊经常和人联句,而且从江革赠诗来看,属于联句赛场上小明星。然后翻南史,谢朓写辞随王笺这种骈文都能执笔便成,文无点易,感觉不太卡文,隋朝人说他“其文捷”来着。退一万步说,就算写诗灵感真的捉摸不定,应诏诗是四言雅体,工艺程序更重,齐梁文人应该都能熟练生产。
#528659
>>Po.528634
王融第二次那首有所思好像是收错了,他写的是芳树。当然你可以解释为小王怒写两首,不过从版本上看收错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你看,小谢写得真比小王快,与此同时史书盖章才思敏捷的刘绘在安静地垫底。怀疑永明体这群人都是高速摸鱼选手,其实南朝史书盖章写诗特别慢的好像真的就只有……谢灵运……尼玛……
王融第二次那首有所思好像是收错了,他写的是芳树。当然你可以解释为小王怒写两首,不过从版本上看收错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你看,小谢写得真比小王快,与此同时史书盖章才思敏捷的刘绘在安静地垫底。怀疑永明体这群人都是高速摸鱼选手,其实南朝史书盖章写诗特别慢的好像真的就只有……谢灵运……尼玛……
#528661
主要齐梁太卷了,没几段freestyle记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著名文人XD 江淹还能一边freestyle一边吃东西呢
#528676
虽然我觉得林晓光先生有时候内涵小谢有点过,但我赞成他这种态度。怎么说,这和我更喜欢王融还是谢朓无关,只是觉得这种抛开既定文学史刻板印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充满热爱和自豪,同时又不暗搓搓塞私货,而是光明正大说出来的态度很棒。我对田晓菲的部分不满也来自于此,田晓菲叙述萧纲生平,以及在侯景之乱中表现,在我看来还是有些“春秋笔法”的,这就很囧。不过总体来说,有偏爱的、充满热情和创见的著作,读起来就是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