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1235681
hGoPUbvp 2024-04-16 23:08:54
行走在生命的边疆。
hGoPUbvp Po 2025-09-10 08:29:18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摘录

我们当然都希望走出创伤,然而,负责我们基本生存功能的那部分大脑(深藏于我们的理性大脑之下)并不擅长否认记忆。即使创伤性经历过去了很久,这部分大脑也有可能在一些轻微的危险信号下激活大脑的应激回路,让大脑产生大量的压力荷尔蒙。这会引发负面情感、强烈的生理感受以及冲动的攻击性行为。这一创伤后应激反应难以理解又势不可挡。失控,让创伤的幸存者觉得他们的内心已经彻底损毁,无可救药。
hGoPUbvp Po 2025-09-10 08:29:26
我们还要进行多年的学科研究。然而,三门新学科的诞生让有关心理创伤、虐待和忽视的知识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这三个新领域分别是:神经科学,一门研究大脑如何支持思维过程的学科;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逆境对思维和大脑发育的影响;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我们周围人的情绪、生理和观念。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揭示出,创伤会造成实际的生理影响,包括重新调校我们的大脑警报系统、令压力激素更加活跃、让报警系统从不相关信息中筛选出与危机相关的信息。我们现在知道,精神创伤会损害大脑感知生理感觉的功能区域,让我们感受不到生命力。这些变化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对威胁过度反应,不能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知识也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们似乎总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好像难以从经验中学习。我们现在知道,他们反复受挫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有道德上的缺陷,或是意志力薄弱,又或是他们的品格不好,而是他们的大脑发生了变化。

我们对精神创伤知识的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可能,让我们可以缓解甚至将创伤带来的损害恢复。现在,治疗创伤可以利用大脑自身的神经可塑性,发展新的方法和体会,帮助幸存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活力,从而继续生活。这些方法从本质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途径:①自上而下,通过谈话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而了解自我,处理与创伤相关的记忆;②服用药物,关闭脑中不适当的警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来改变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③自下而上,让身体深刻地体会与创伤带来的无助、狂怒或崩溃完全相反的体验。对每个特定的创伤后幸存者来说,哪一种方式最好,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就我见过的病人来说,大多数人都需要上述方法的综合。
hGoPUbvp Po 2025-09-10 08:29:48
几年之后,我在儿童虐待的幸存者中看到了类似现象:他们大多都对自己当年为了幸存,或为了保持与施虐者的联系而采取的行动而羞愧万分。施虐者越是与孩子亲近、受孩子依赖,受虐的孩子就感到越强的羞愧感。这一状况看起来相当混乱,似乎分不清这是一个受害者还是一个自愿的参与者,这结果导致了爱和恐怖、痛苦与愉悦进一步的混淆。我们会在本书稍后回到这一矛盾当中。
hGoPUbvp Po 2025-09-10 08:31:04
研究的一部分是给参与者进行罗夏墨迹测验。和其他直接回答问题的测验不同,罗夏墨迹测验几乎不可能作假。罗夏墨迹测验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它通过墨迹——这种基本上没有意义的刺激来检测被试的精神状况。就好像我们夏天躺在草坪上,看到漂浮在天空中的云朵一样,我们会给罗夏的墨迹创造意义和故事情节。人们对墨迹的想象可以揭示相当大一部分的思维状态。例如,在看着罗夏墨迹测验的第二张卡片时,比尔陷入了恐慌:“这就是我在越南看到的那个爆炸了的婴儿。你看,在正中间就是那些烧焦的肉、这里是伤口,还有血喷得到处都是。”他喘息着,额头留下汗水,处于跟他第一次来医院时非常相似的恐慌中。
(有点好奇做这个测验时我会看到什么……)
hGoPUbvp Po 2025-09-10 08:33:14
我们从罗夏墨迹测试中发现,受过创伤的人会将他们的创伤重叠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上,因此难以解读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一切。要不就是“创伤再现”,要不就是“难以解读”,这之间没有中间地带。我们也发现,创伤会损害想象力。那5个什么都解读不出来的人失去了想象的能力。但剩下的那16个在墨迹中重回过去的人也失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想象力受损的表现:他们只能不断重蹈覆辙。

→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想象力受损的表现,我连维持记忆都做不到[ ´ー`]
hGoPUbvp Po 2025-09-10 08:41:35
现在想来,他们的这一举动似乎揭示了他们的一部分问题:一个人要不就是团体中的一部分;要不就什么都不是。在创伤过后,这个世界似乎简单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了解你的;剩下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不能分享创伤性经历的人都不值得信任,因为他们不明白。遗憾的是,这些“不可信任”的人里往往包括伴侣、孩子,还有同事。他们带来这么多痛苦的事件也成了他们的存在意义。只有当他们回忆起过去的创伤时,他们才有活着的感觉。

→看的时候感觉很痛苦,回忆起那些情绪一激动就开始和不熟的人谈起以前经历的回忆,虽然渴望连接渴望被拯救是创伤相关人格部分之一,但向“不值得信任的人”透露创伤,被我心底里认定为“不可思议不可原谅的耻辱”,也会因为对方误解我的经历和感受而恼怒。
“只有当他们回忆起过去的创伤时,他们才有活着的感觉。”可能就是我在一遍遍重复自己是遭遇了如何的痛苦,有多不容易才走到现在的原因,我需要从什么地方获得一些活着的感觉和成就感
hGoPUbvp Po 2025-09-10 08:51:06
我们杰出的老师,埃尔文·赛姆拉德(Elvin
Semrad),完全不赞成我们在第一年读教科书。这一明智的阅读“节食”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后都成了饥饿的阅读者和多产的创作者。塞姆拉德老师不希望课本里那些言之凿凿的精神科诊断标准掩盖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我记得我曾经向他问过:“你觉得这个患者是精神分裂症还是分裂情感性障碍?”他静止一会儿,轻轻抚着下巴,明显陷入了沉思。“我想我会叫他迈克尔·麦金太尔。”他回答。塞姆拉德老师教我们,人类最痛苦的莫过于爱与失去,因此,治疗者要做的,是帮助人们“了解、体验以及容忍”生活的真实,包括其中所有的愉快与悲伤。“我们痛苦的最大来源是我们的自我欺骗。”他驱使我们尽可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每种经历。他常常说,人们如果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感觉不到自己所感觉到的,就永远不能痊愈。
我记得,当我听到这位著名哈佛教授坦率地描述,他在睡觉时被妻子的屁股顶着却感到非常舒服时,我惊讶万分。他通过暴露这样一个简单的需求,令我们明白基础的人类需求对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无法满足基本需求会导致精神上的发育不良,无论我们的思想有多崇高、有如何伟大的世俗成就。他告诉我们,疗愈仰赖于亲身经验:你只有彻彻底底了解你的身体之后,你才能控制你的生活。

→看见即疗愈的又一表述。我其实还挺好奇的,那些健全的没有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的人是足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后才控制自己的生活的吗?我总觉得有意识去锻炼这方面神经的人只有那些,凭着对自己平常的认识无法完全解释和解决影响了生活的痛苦的人?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17
这么多有关创伤后的应激问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很好奇神经科学的前沿领域是否能提供一些答案。于是,我开始参加美国神经心理药理学院(ACNP)的会议。1984年的ACNP年会里有很多有关药物研究的讲座,引人入胜。我在还有几个小时就上飞机飞回波士顿的时候,听到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斯蒂芬·梅尔(Steven Maier)报告他和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合作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研究。他的报告主题是动物的无助。梅尔和塞利格曼把几只狗关在笼子里,反复对之施加足以令之感到痛苦的电击。他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无法逃避的电击”9。我很爱狗,所以我自己永远也做不出这种研究,但我很好奇这种酷刑会给动物带来怎样的影响。
就这样对狗进行了几轮电击之后,研究者们打开笼门,继续对狗施加电击。此前从未受过电击的狗立刻逃出了笼子,但那些先前被施加过“无法逃避的电击”的狗完全没有尝试逃出笼子——它们只是躺在那儿,任凭笼子的门敞开着,呜咽着,不自主地排便。仅仅提供逃脱的机会并不能让受过创伤的动物或人类重返自由。如同梅尔和塞利格曼的狗一样,很多受过创伤的人放弃了。他们沉浸在自己已知的恐惧当中,不去冒险寻找新的选择。

我完全被梅尔的叙述吸引了。他们对这些可怜的狗做的事情跟那些发生在向我求助的患者身上的事完全相同。他们也曾带来的可怕伤害中,而且完全无法逃脱。我立刻回想起我曾经治疗过的患者:他们几乎全都曾被约束在某种无法逃脱的状态中,无法采取行动以避免伤害。他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被彻底肢解,最终可能是极端焦虑或彻底崩溃。

→……[ ´_ゝ`]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31
1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35
2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40
3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47
4
hGoPUbvp Po 2025-09-10 09:19:53
5
hGoPUbvp Po 2025-09-10 16:37:17
翻了翻这几个月的日记,忍不住很想哭。开始做引体真的太好了,我好像……很久没有坚持一件事这么久了,这几年都是麻木地活着,一直想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只能这样飘来飘去,不相信自己能和老朋友安然地相处,也没有勇气以现在这样无趣麻木的样子去交新朋友。而且,我总觉得她们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但是单杠就只是站在那里,不会说话,不会移动,没有生命,我不用努力地想要人家不讨厌我,只需要简简单单又快乐地锻炼……原来无处可去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支撑我容纳我。如果我早些练引体就好了。不一定会变得幸福,至少会比现在更强壮更有力量
hGoPUbvp Po 2025-09-10 16:41:13
即使不是消费,只是单纯地看课学习也要牢记这点。还要慢慢地修复创伤,别再有救世主情节,太傲慢太令人不快了,我不想成为一个傲慢虚伪狂热的人……
hGoPUbvp Po 2025-09-10 16:46:02
>>Po.1449655
为了和史蒂芬·梅尔交谈,我没赶上飞机。他的讲座不仅让我明白了我的患者的真正问题,而且也为如何解决这个困境提供了线索。例如,他和塞利格曼发现,教受创伤的狗离开电笼的唯一方式是:打开笼门,然后把它们拖出去,如此反复。这样,狗就可以直接体会到逃跑的方式。

我可以教会我的患者们这样基本的自卫方式吗?我的患者们需要亲身体会才能重新获得控制感吗?如果他们可以学会逃离那些可能伤害他们,或与他们曾经无法逃离的创伤类似的情景呢?这是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我将在本书的第五部分对此进行讨论。
hGoPUbvp Po 2025-09-10 16:49:53
后来的动物研究又使用了小鼠、大鼠、猫、猴子、大象等,这些实验提供了更多有趣的数据。10例如,当研究者播放巨大的噪声时,在温暖又食物充足的环境中长大的小鼠立刻就逃回巢里了。但另一组在嘈杂而且食物紧缺的环境下养大的小鼠,即使把它们放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他们也还是会跑回巢里。
无论巢的环境是舒适的还是恶劣的,受到惊吓的动物都会跑回巢里。我想起我那些饱受家人虐待的患者,明知会再次受伤,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回去。受过创伤的人一定会回到熟悉的环境寻求庇护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能帮助他们与一个安全、愉悦的地点或活动建立联系呢?

→一说到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体验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到之后只是一直想哭
hGoPUbvp Po 2025-09-10 16:51:48
公交车上有个老头反复看有一惊一乍尖锐音效的视频, ,听到那种人声尖叫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受不了这种声音。。
hGoPUbvp Po 2025-09-10 17:24:06
[ ・_ゝ・]。。以后不打算看沃玛视频的评论和弹幕了,我一看到炒沃玛怒九cp的就浑身难受。。。。对朋友的定义能不能别这么狭隘啊烦死了。。我想有这样的朋友都没处找呢
hGoPUbvp Po 2025-09-10 19:45:21
前后拉伸
正手10,10,10
反手10,10,10
正反手提拉5次3组
双杠引体蹲15,直5
跳起抓杆5次

果然按隔一天一练悬挂的频率的话抓握会比较轻松……每天都悬挂的话茧子太痛了手抓不住。[*゚ー゚]但是提拉和双杠引体好像不是很受影响。
力量又增强了!能感觉到无论是提拉还是双杠引体都比以前更轻松,手臂也能把身体越提越高了!好开心!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