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回到这里的,对吧?
🐔
1
#1451134
关于《寂寞的游戏》其实我觉得作者袁哲生写的其他几个短篇一般,但无奈人是会产生共鸣的,能因为他的文而与他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他的文已经很不错了
#1451398
在看《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当时有看见版友推荐
当时有看见版友推荐
#1451401
>>Po.1451398
也许你会问:理解和反思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需要探讨“思想”呢?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学习其它学科的课程来达到理解和反思的目的呢?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当然还有现代哲学。这些学科有相当成熟的体系,学科边界也比较清楚,便于系统性的学习。与这些学科相比,学习西方现代思想对理解现代问题有什么优势呢?或者说,有什么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吗?
-🤔这种书我不好说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的浅显粗俗了,暴露自己恐怕没有看懂这一事
也许你会问:理解和反思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需要探讨“思想”呢?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学习其它学科的课程来达到理解和反思的目的呢?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当然还有现代哲学。这些学科有相当成熟的体系,学科边界也比较清楚,便于系统性的学习。与这些学科相比,学习西方现代思想对理解现代问题有什么优势呢?或者说,有什么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吗?
-🤔这种书我不好说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说的浅显粗俗了,暴露自己恐怕没有看懂这一事
#1451403
>>Po.1451401
-事实上,我觉得我的思想是散装的
-我认为早期的一种现代化是一种西方化,然后学习西方思想……呃,其实我不知道国内有些什么哲学家,遇到的大多都是外国人,感觉国内哲学家散落在各个领域就是不在哲学
-事实上,我觉得我的思想是散装的
-我认为早期的一种现代化是一种西方化,然后学习西方思想……呃,其实我不知道国内有些什么哲学家,遇到的大多都是外国人,感觉国内哲学家散落在各个领域就是不在哲学
#1451404
>>Po.1451403
思想内在于现实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思想和现实看成两种分离的东西。
我们常常听人说,“别给我谈玄妙的思想,我要谈现实的东西”,好像思想和现实是一对反义词。这种说法其实隐藏着这样一个前提:现实是实在的或实际的东西,是可以被感知的真实的东西;而思想呢,可能是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许多人对思想、理论或者观念相当抵触。
-呃呃呃难道不是吗
思想内在于现实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思想和现实看成两种分离的东西。
我们常常听人说,“别给我谈玄妙的思想,我要谈现实的东西”,好像思想和现实是一对反义词。这种说法其实隐藏着这样一个前提:现实是实在的或实际的东西,是可以被感知的真实的东西;而思想呢,可能是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许多人对思想、理论或者观念相当抵触。
-呃呃呃难道不是吗
#1451405
>>Po.1451404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是这句话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是这句话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1451414
>>Po.1451405
我们知道中国有位大艺术家叫李叔同,他写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脍炙人口。李叔同不只是音乐家,还是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界,他已经功成名就。但李叔同从37岁开始学佛,最后离开家庭,遁入佛门,成为高僧,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唉,我现在才知道这俩是一个人啊Σ[ ゚д゚]
我们知道中国有位大艺术家叫李叔同,他写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脍炙人口。李叔同不只是音乐家,还是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界,他已经功成名就。但李叔同从37岁开始学佛,最后离开家庭,遁入佛门,成为高僧,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唉,我现在才知道这俩是一个人啊Σ[ ゚д゚]
#1451416
>>Po.1451414
由此可见,把现实利益和思想观念截然分开,虽然是一种方便的思维模型,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对利益的认知有非常丰富的层次。生存与安全以及基本饮食居住保障,是基本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亲密、友爱和归属感也是对生活的重要需求,当然也是利益。人希望获得肯定、承认或者尊重,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创造的满足感,以及身份认同感等,这些都是人生重要的需求,因此构成了利益的要素。
-我初中的时候就是这样认为的,一切都出于利益,但是现在我不知道了
由此可见,把现实利益和思想观念截然分开,虽然是一种方便的思维模型,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对利益的认知有非常丰富的层次。生存与安全以及基本饮食居住保障,是基本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亲密、友爱和归属感也是对生活的重要需求,当然也是利益。人希望获得肯定、承认或者尊重,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创造的满足感,以及身份认同感等,这些都是人生重要的需求,因此构成了利益的要素。
-我初中的时候就是这样认为的,一切都出于利益,但是现在我不知道了
#1451419
>>Po.1451416
-即使很通俗易懂我的大脑还是有些痛,是不是我的畏难心理太重了
-即使很通俗易懂我的大脑还是有些痛,是不是我的畏难心理太重了
#1451458
我还在回味断代
太好看了
太好看了
#1451761
>>Po.1451419
-事实上我还在看,但是我懒得贴摘抄了,我现在很心烦
-事实上我还在看,但是我懒得贴摘抄了,我现在很心烦
#1451816
>>Po.1451761
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值得”的,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
-你也只活过一次,凭什么说我的人生是错误的
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值得”的,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
-你也只活过一次,凭什么说我的人生是错误的
#1451817
>>Po.1451816
渔船出海,祭奠一下妈祖;打仗出征,到神庙去占卜一下;生不出孩子,去求送子观音。虽然未必有用,但至少有路可走,心里是安稳的。
渔船出海,祭奠一下妈祖;打仗出征,到神庙去占卜一下;生不出孩子,去求送子观音。虽然未必有用,但至少有路可走,心里是安稳的。
#1451819
>>Po.1451817
你爱上一个人,不是什么前世因果,而是你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自然世界客观化了,不再具有神性和灵性了,成为可以用冷冰冰的因果规律解释的物理世界了。
-原来是这样啊
你爱上一个人,不是什么前世因果,而是你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自然世界客观化了,不再具有神性和灵性了,成为可以用冷冰冰的因果规律解释的物理世界了。
-原来是这样啊
#1451820
>>Po.1451819
一对夫妇怀不上孩子,到医院一检查,说他们不孕不育,目前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治愈,到观音庙去烧香也没用。是不是很绝望?一个人要去危险地带工作,他知道求神拜佛没有用,最多也就是给自己买个保险,真要出事还是会出事。是不是很残忍?
-所谓神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的拟人化吧,如果是一个人便可以沟通的,软磨硬泡总能成功的,但是自然不是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一对夫妇怀不上孩子,到医院一检查,说他们不孕不育,目前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治愈,到观音庙去烧香也没用。是不是很绝望?一个人要去危险地带工作,他知道求神拜佛没有用,最多也就是给自己买个保险,真要出事还是会出事。是不是很残忍?
-所谓神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的拟人化吧,如果是一个人便可以沟通的,软磨硬泡总能成功的,但是自然不是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1451821
>>Po.1451820
有学者说,在古代,信仰宗教是不用解释的,而到了现代,信仰宗教是需要解释的,反倒是不信宗教无须解释了。在世俗的时代,宗教虽然仍然被许多人信奉,但它不再是人类寄托生命意义的默认选项了。
有学者说,在古代,信仰宗教是不用解释的,而到了现代,信仰宗教是需要解释的,反倒是不信宗教无须解释了。在世俗的时代,宗教虽然仍然被许多人信奉,但它不再是人类寄托生命意义的默认选项了。
#1451822
>>Po.1451821
还记得我前面用的那个词吗,在古代社会,人是“嵌入”这个世界里的,是和世界连为一体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他从那么大的“母体”中被剥离出来,从此孤独地、无依无靠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打个比方,你就能深切地理解这个感觉。
一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准备过圣诞节,等着圣诞老人给他送礼物。但他被告知,世界上没有什么圣诞老人,圣诞夜也不会有人从烟囱里下来,也不会在自己的袜子里塞什么礼物。如果你收到了礼物,那是爸爸妈妈买的。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个瞬间会不会让他觉得非常非常失望?这个孩子和那么广大的世界的联系,是不是就被切断了?圣诞老人从北极来、从古老的传统一空间和时间上的这种无穷性瞬间就消失了。他不再是一个无尽时空的参与者,他只是这个家庭里的一个普通小孩。对于他来说,这个节日的意义是不是立刻就显得失色了不少?你看,他被从那个“母体”中剥离出来了。
即使你不信仰宗教,在这个例子中,你也能感受到祛魅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这个孩子的感受,就是祛魅完成的过程中,整个人类遭遇的情况。
我还要提醒你一点:韦伯揭示的“世界的祛魅”不带有好坏价值评判的色彩,这只是对客观事实的一个描述。
-我就是因为这一段跑去看这书的
还记得我前面用的那个词吗,在古代社会,人是“嵌入”这个世界里的,是和世界连为一体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他从那么大的“母体”中被剥离出来,从此孤独地、无依无靠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打个比方,你就能深切地理解这个感觉。
一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准备过圣诞节,等着圣诞老人给他送礼物。但他被告知,世界上没有什么圣诞老人,圣诞夜也不会有人从烟囱里下来,也不会在自己的袜子里塞什么礼物。如果你收到了礼物,那是爸爸妈妈买的。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个瞬间会不会让他觉得非常非常失望?这个孩子和那么广大的世界的联系,是不是就被切断了?圣诞老人从北极来、从古老的传统一空间和时间上的这种无穷性瞬间就消失了。他不再是一个无尽时空的参与者,他只是这个家庭里的一个普通小孩。对于他来说,这个节日的意义是不是立刻就显得失色了不少?你看,他被从那个“母体”中剥离出来了。
即使你不信仰宗教,在这个例子中,你也能感受到祛魅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这个孩子的感受,就是祛魅完成的过程中,整个人类遭遇的情况。
我还要提醒你一点:韦伯揭示的“世界的祛魅”不带有好坏价值评判的色彩,这只是对客观事实的一个描述。
-我就是因为这一段跑去看这书的
#1451823
>>Po.1451822
你还要知道的是,韦伯在指出祛魅的事实之后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梦醒了,然后呢——科学能让人从古代的魅惑中清醒,但是清醒之后的现代人怎么重建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呢?祛魅的世界怎么才能不成为冰冷荒凉的世界呢?这回,科学和理性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然后呢
你还要知道的是,韦伯在指出祛魅的事实之后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梦醒了,然后呢——科学能让人从古代的魅惑中清醒,但是清醒之后的现代人怎么重建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呢?祛魅的世界怎么才能不成为冰冷荒凉的世界呢?这回,科学和理性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然后呢
#1451824
>>Po.1451823
说“应当搬到上海”,其实是在说“在上海会更好”。当然,大部分北京人是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是说清华大学搬上海,我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笑点,总之我笑了
说“应当搬到上海”,其实是在说“在上海会更好”。当然,大部分北京人是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是说清华大学搬上海,我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笑点,总之我笑了
#1451826
>>Po.1451824
其实,选项不一定就糟糕;糟糕的是,我选了,但永远也不知道选得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病症”。
-是这样的,所以我焦虑未来,万一另一个选择更好呢,但我是不会知道我没有走过的那条路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选项不一定就糟糕;糟糕的是,我选了,但永远也不知道选得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是现代人最显著的精神特征之一,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病症”。
-是这样的,所以我焦虑未来,万一另一个选择更好呢,但我是不会知道我没有走过的那条路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