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懂哥来解释一下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看了些解释,没懂。
还有量子纠缠什么的,这个中国科学家好像已经做过一些实验,大概就是相隔特别远的两个粒子能相互影响吧,但到底为啥呢。
还有量子纠缠什么的,这个中国科学家好像已经做过一些实验,大概就是相隔特别远的两个粒子能相互影响吧,但到底为啥呢。
#471636
>>Po.471598
不会不一样的,只要观测了就是确定的结果
不会不一样的,只要观测了就是确定的结果
#471990
>>Po.471598
实际上比这个复杂些,这个雷普的例子不太能完全表示清楚。“纠缠态”和“确定结果”是你要进行区分的两种情况,“被雷普”和“没被雷普”都是属于后者的。然后“纠缠态”会导致现象A,“确定结果”会导致另一种现象B(这个现象通常是有什么别的东西测不准了),而所谓测不准原理就是再说当某件事的状态是“确定结果”的时候,常会出现另一个东西C不确定了。所以有些人认为是你为了知道“确定结果”具体是什么而进行的“测量”干扰到了C。
然后量子擦除实验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如果你悄无声息的采取了什么手段,使得你可以知道具体有没有被雷普,但根本就没有让先辈知道你在偷看,那么不管你看到的是有没有被雷普,先辈总能感知到你的存在,从而永远发生结果B而不是结果A。
所以后面才有人提出是否是因为量子先辈真的感知能力超强,干脆把“偷看”这件事放在先辈完事以后,结果先辈好像能预知未来一样,你偷看了就导向结果B,你放弃偷看就导向结果A
实际上比这个复杂些,这个雷普的例子不太能完全表示清楚。“纠缠态”和“确定结果”是你要进行区分的两种情况,“被雷普”和“没被雷普”都是属于后者的。然后“纠缠态”会导致现象A,“确定结果”会导致另一种现象B(这个现象通常是有什么别的东西测不准了),而所谓测不准原理就是再说当某件事的状态是“确定结果”的时候,常会出现另一个东西C不确定了。所以有些人认为是你为了知道“确定结果”具体是什么而进行的“测量”干扰到了C。
然后量子擦除实验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如果你悄无声息的采取了什么手段,使得你可以知道具体有没有被雷普,但根本就没有让先辈知道你在偷看,那么不管你看到的是有没有被雷普,先辈总能感知到你的存在,从而永远发生结果B而不是结果A。
所以后面才有人提出是否是因为量子先辈真的感知能力超强,干脆把“偷看”这件事放在先辈完事以后,结果先辈好像能预知未来一样,你偷看了就导向结果B,你放弃偷看就导向结果A
#472085
没关系 所有量子物理都是从看不懂开始的[ ゚∀。]
#472151
看不懂了[´゚Д゚`]
直接114514证明完成QED[`ε´ ]
直接114514证明完成QED[`ε´ ]
#472926
>>Po.471990
这个故事和逻辑我看懂了[つд⊂]
虽然先辈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但为什么要做这个假设呢?这个假设有没有办法被证伪呢?总之我能做的所有的事,在我操作后,都导致结果B吧,在我没操作的时候,即使是结果A,我也看不到或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要先假设存在着A呢?然后好像一连串的结果都是为了告诉我,不管我实验手段再高超,我所存在的世界也一定只有B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假设我所能做的所有操作(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科技进步的倒退的一切的),都一定有触及不到的绝对领域呢?
这个故事和逻辑我看懂了[つд⊂]
虽然先辈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但为什么要做这个假设呢?这个假设有没有办法被证伪呢?总之我能做的所有的事,在我操作后,都导致结果B吧,在我没操作的时候,即使是结果A,我也看不到或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要先假设存在着A呢?然后好像一连串的结果都是为了告诉我,不管我实验手段再高超,我所存在的世界也一定只有B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假设我所能做的所有操作(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科技进步的倒退的一切的),都一定有触及不到的绝对领域呢?
#473120
>>Po.472926
这不是假设。在真实的实验里,A代表出现干涉条纹,B代表没有干涉条纹,延迟选择里面有个很复杂的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先让光线试图干涉,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测量(可以反推出之前的情况),结果测量了就发现干涉条纹消失了,不测的话干涉条纹就会出现
这不是假设。在真实的实验里,A代表出现干涉条纹,B代表没有干涉条纹,延迟选择里面有个很复杂的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先让光线试图干涉,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测量(可以反推出之前的情况),结果测量了就发现干涉条纹消失了,不测的话干涉条纹就会出现
#473135
>>Po.473120
[ ゚д゚]原来是这样啊!那为什么出现A条纹,代表的是“没被观测到”的情况呢?
[ ゚д゚]原来是这样啊!那为什么出现A条纹,代表的是“没被观测到”的情况呢?
#473285
>>Po.473135
一束单色光照向距离很近的两个狭缝,后面放一块板子。如果你盖住左边的缝,那么光只能从右边过,你会看到板子靠右的位置有个亮条。如果盖住右边的缝,同理左边会有个亮条。这就是“确定的情况”。
如果两条缝都敞开,板子上并不是只有左右两个亮条,而是一组干涉条纹,这就是“叠加态”
你同时敞开了两个狭缝,但是加了一个探测设备,可以明确的知道具体每个光子经过的是哪边的狭缝。这个时候按理说还是一束光照向两个狭缝,应该是“叠加态”的,但是很不幸,实验显示干涉条纹消失了,只剩下左右两个亮条,都是“确定的情况”
不要问我为什么,他就真的这么发生了…
一束单色光照向距离很近的两个狭缝,后面放一块板子。如果你盖住左边的缝,那么光只能从右边过,你会看到板子靠右的位置有个亮条。如果盖住右边的缝,同理左边会有个亮条。这就是“确定的情况”。
如果两条缝都敞开,板子上并不是只有左右两个亮条,而是一组干涉条纹,这就是“叠加态”
你同时敞开了两个狭缝,但是加了一个探测设备,可以明确的知道具体每个光子经过的是哪边的狭缝。这个时候按理说还是一束光照向两个狭缝,应该是“叠加态”的,但是很不幸,实验显示干涉条纹消失了,只剩下左右两个亮条,都是“确定的情况”
不要问我为什么,他就真的这么发生了…
#473313
>>Po.473285
原来如此,总感觉我在什么小说或公众号文里看到过和这差不多的实验[ ゚ 3゚]
它也很像波粒二象性发现的时候的感觉23333
真的不是监测设备出现之后,干扰了我们读取信息的方式,所以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咩,类似于平面镜与哈哈镜。我是说也可能是观测手段本身带来的变量(虽然也是一种未知的对观测环境和条件的猜测,但就是另一个的假设方向了耶)
原来如此,总感觉我在什么小说或公众号文里看到过和这差不多的实验[ ゚ 3゚]
它也很像波粒二象性发现的时候的感觉23333
真的不是监测设备出现之后,干扰了我们读取信息的方式,所以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咩,类似于平面镜与哈哈镜。我是说也可能是观测手段本身带来的变量(虽然也是一种未知的对观测环境和条件的猜测,但就是另一个的假设方向了耶)
#473349
>>Po.473313
所以后面的实验就在逐步排除这种可能性。最终版本是,先让光干涉,等事情搞完了,然后再通过后面的操作观测具体是走的左边还是右边。这样按道理说干涉的时候没人观测,它应该是完全不受影响的,然而后面发现只要你知道具体走的哪边,就一定能影响之前的干涉过程…
所以后面的实验就在逐步排除这种可能性。最终版本是,先让光干涉,等事情搞完了,然后再通过后面的操作观测具体是走的左边还是右边。这样按道理说干涉的时候没人观测,它应该是完全不受影响的,然而后面发现只要你知道具体走的哪边,就一定能影响之前的干涉过程…
#473377
>>Po.473349
好耶,最终版本已经可以完美对上先辈的故事了
[ ゚∀。]7
成体系的实验设计感觉还是很有趣的,要设计出针对性的环环相扣的周密的一连串实验啊,同时还要保证都能用于验证某一个角度的信息。
好耶,最终版本已经可以完美对上先辈的故事了
[ ゚∀。]7
成体系的实验设计感觉还是很有趣的,要设计出针对性的环环相扣的周密的一连串实验啊,同时还要保证都能用于验证某一个角度的信息。
#473468
>>Po.473377
其实这实验一开始只是双缝干涉,被各路科学家一路变着花样地反复重做以后,逐渐变成了po问的那个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在这个实验之前,延迟选择和量子擦除也都有单独的实验,可以理解为把两者结合就变成延迟选择量子擦除了。这个实验怪就怪在因为流程很长,人得到观测结果的时间会拖得比较久,但还是出现了只要观测就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就好像量子真的提前预判了人的行为一样……
这也是很多人说量子可以穿越时空预测未来的原因
其实这实验一开始只是双缝干涉,被各路科学家一路变着花样地反复重做以后,逐渐变成了po问的那个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在这个实验之前,延迟选择和量子擦除也都有单独的实验,可以理解为把两者结合就变成延迟选择量子擦除了。这个实验怪就怪在因为流程很长,人得到观测结果的时间会拖得比较久,但还是出现了只要观测就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就好像量子真的提前预判了人的行为一样……
这也是很多人说量子可以穿越时空预测未来的原因
#473503
>>Po.473468
那难怪开头看起来那么熟
ᕕ[ ᐛ ]ᕗ回头看一下这个演变历史,感觉会很好玩[ ̄∇ ̄]
那难怪开头看起来那么熟
ᕕ[ ᐛ ]ᕗ回头看一下这个演变历史,感觉会很好玩[ ̄∇ ̄]
#473529
>>Po.473503
我们想到的事,物理学家也想到了,想尽各种办法证明观测行为不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然而不但没能证明,反而实验结果越来越离谱了[ ゚∀。]
我们想到的事,物理学家也想到了,想尽各种办法证明观测行为不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然而不但没能证明,反而实验结果越来越离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