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380553
宫体诗怎么样,不代表萧纲怎么样,虽然他在文学史意义上微妙地和宫体诗同荣辱共存亡,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宫体诗也分三六九等,就像其他所有流派,不过21世纪视角似乎所有宫体诗作家都是一个人,作品都是一种风格,假使我们说元嘉体、永明体作家群彼此都一样,肯定会被当成丈育,为什么到宫体诗就完全虫群化了?
#380654
我其实喜欢西晋诗,张协潘岳什么的……南朝诗(尤其齐梁)带给我最深的不适感可能是宗教意识。不是说他们在诗里面谈玄讲佛宣传五石散,而是宗教作为精神安慰剂附加的麻木、冷漠的副作用。冷漠和冷峻是两回事,江淹是虔诚的宗教徒,但他本质是郭璞式的游仙者,只不过没有景纯的豪逸资质,转而为一种孤僻和冷静。
我很喜欢江淹诗作,他对死亡的书写有鲍照废墟感的影响和残留,但更多是“幻灭”。在幻灭完成的瞬间,幻痛又诞生了。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应该说这么一个结局在“武皇去金阁”之前就已经确定,没有任何斡旋的机会。诗人并不是来怜悯或者叹息的,因为很明显铜雀伎也已经死去了,甚至作为无机物的楼台都逃不过毁灭的结局。何逊的作品,强调的是“我(铜雀伎)在”,谢朓强调的是“你(曹操)缺席了,然而(毕竟、竟然)我(铜爵妓)还在”,江淹则意识到:其实都不在了。目击繁华,瞬间感知到寂灭,目击生命,瞬间感知到死亡,这是游仙思想下的观念,既然无法达成不朽,彭殇本无区别。
既然江淹怀揣如此之宗教思想,他不能不“临风默含情”,其对友人传授丹方以倾泻长生欲望时,又骤然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提到游仙之路将“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原本是在怀古,最后却承认了历史的虚无;原本是在赠友,到头又否定了友情的必要。就是这样怪异又合理的冲突,形成幻痛感:永远不要直视自己的梦境,那是幻肢的疼痛。
我很喜欢江淹诗作,他对死亡的书写有鲍照废墟感的影响和残留,但更多是“幻灭”。在幻灭完成的瞬间,幻痛又诞生了。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应该说这么一个结局在“武皇去金阁”之前就已经确定,没有任何斡旋的机会。诗人并不是来怜悯或者叹息的,因为很明显铜雀伎也已经死去了,甚至作为无机物的楼台都逃不过毁灭的结局。何逊的作品,强调的是“我(铜雀伎)在”,谢朓强调的是“你(曹操)缺席了,然而(毕竟、竟然)我(铜爵妓)还在”,江淹则意识到:其实都不在了。目击繁华,瞬间感知到寂灭,目击生命,瞬间感知到死亡,这是游仙思想下的观念,既然无法达成不朽,彭殇本无区别。
既然江淹怀揣如此之宗教思想,他不能不“临风默含情”,其对友人传授丹方以倾泻长生欲望时,又骤然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提到游仙之路将“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原本是在怀古,最后却承认了历史的虚无;原本是在赠友,到头又否定了友情的必要。就是这样怪异又合理的冲突,形成幻痛感:永远不要直视自己的梦境,那是幻肢的疼痛。
#380744
最纳闷一些知网论文,研究王夫之诗学,一定要对人家品味指手画脚。喜欢曹丕大于曹植,喜欢谢灵运大于陶渊明,感觉都在正常范围内,或者说是王夫之式审美观的必然结果。有他的道理,也有客观基础。与其“批判吸收”王夫之的品味,倒不如反思反思“谁的诗好”这种东西为什么要有一个预设的公论。
#380987
终于知道谢庄在小鲤鱼小火龙小兔组合里可以叫什么名字了……谢(小)希(蜥)逸(蜴)!
#380990
>>Po.380987
小兔:我常因为没有鳞片和你们格格不入[;´Д`]
小兔:我常因为没有鳞片和你们格格不入[;´Д`]
#381207
>>Po.377759
小何这首落句落得真好,开头二十字,每个字都静谧至极,而光彩生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感觉何逊诗作里很少有思维的锐感,但并不是缺乏诗人应有的敏锐,而是一种沉静的气质,让自己和整个世界互相渗透。就像夜梦故人: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小何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梦到了谁,梦中之人又说了何事,落笔“言与故人同”,即转入“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即与谢朓《怀故人》对比: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
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
谢诗本质是一种倒叙。与其说是先怀念故人,继而希望携手赋诗,倒不如说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有了这么一种瞬间的想法,才追溯到时间与空间的邈远。
谢朓好像很难在同一首诗里维持一种时间认知,经常会突然聚焦于某一个时刻,随即放缩到大背景当中去,或者反过来,有时候精彩,有时候割裂,何逊更能专注。这首诗连用多个瞬间动作,在小何作品里已不多见,回应作者惊醒后瞬时情愫的,只有无情的水与月而已。然而作者选择陪伴相守的,仍旧是水与月——某种相映成镜的孤独。
关于何逊的一些后世评价:
何隐隐孤衷,俛首独语。
仲言意境清微,幽芳独赏,叙怀述愫,是其所优。当梁之时,去艳修真,会归本素,亦所称大雅君子矣。
大致也可以感觉到,何逊诗歌的气质是孤独、真切。当时有人说他“饶贫寒气”,后世也有人说他“病于卑”,在我看来都是小何太真诚的结果。他一生都在漂泊,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水上痕,是个对于文字/人生都很常见的隐喻,这也就是他的诗。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诗人可以被评为“大雅君子”呢?其实也就在于这点孤衷,这点安静,这点真诚。
小何这首落句落得真好,开头二十字,每个字都静谧至极,而光彩生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感觉何逊诗作里很少有思维的锐感,但并不是缺乏诗人应有的敏锐,而是一种沉静的气质,让自己和整个世界互相渗透。就像夜梦故人: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小何自始至终都没有说梦到了谁,梦中之人又说了何事,落笔“言与故人同”,即转入“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即与谢朓《怀故人》对比: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
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
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
谢诗本质是一种倒叙。与其说是先怀念故人,继而希望携手赋诗,倒不如说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有了这么一种瞬间的想法,才追溯到时间与空间的邈远。
谢朓好像很难在同一首诗里维持一种时间认知,经常会突然聚焦于某一个时刻,随即放缩到大背景当中去,或者反过来,有时候精彩,有时候割裂,何逊更能专注。这首诗连用多个瞬间动作,在小何作品里已不多见,回应作者惊醒后瞬时情愫的,只有无情的水与月而已。然而作者选择陪伴相守的,仍旧是水与月——某种相映成镜的孤独。
关于何逊的一些后世评价:
何隐隐孤衷,俛首独语。
仲言意境清微,幽芳独赏,叙怀述愫,是其所优。当梁之时,去艳修真,会归本素,亦所称大雅君子矣。
大致也可以感觉到,何逊诗歌的气质是孤独、真切。当时有人说他“饶贫寒气”,后世也有人说他“病于卑”,在我看来都是小何太真诚的结果。他一生都在漂泊,行船划过水面的痕迹——水上痕,是个对于文字/人生都很常见的隐喻,这也就是他的诗。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诗人可以被评为“大雅君子”呢?其实也就在于这点孤衷,这点安静,这点真诚。
#381675
>>Po.378119
无聊等答辩,继续斗兽。小王抽卡——
2 (1~5)
无聊等答辩,继续斗兽。小王抽卡——
2 (1~5)
#381678
14 (1~20)
#381682
永明乐 其四
空谷返逸骖,阴山响鸣鹤。
振玉躧丹墀,怀芳步青阁。
政治任务,没啥好说的=_=
萧纲抽卡——1 (1~15)
空谷返逸骖,阴山响鸣鹤。
振玉躧丹墀,怀芳步青阁。
政治任务,没啥好说的=_=
萧纲抽卡——1 (1~15)
#381684
14 (1~20)
#381691
京洛篇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傍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
骈枝句有点多,总体还行,比政治任务摸鱼好,萧纲得一分。小王再来——3 (1~5)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傍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
骈枝句有点多,总体还行,比政治任务摸鱼好,萧纲得一分。小王再来——3 (1~5)
#381695
5 (1~20)
#381826
未解之谜,南齐山水诗喜欢描写“微小景物”的结论是哪里来的?王融写过梨花,但是那是咏物诗,谢朓集子里远景/大景的比例碾压微观描写,“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哪一句小了?最“微小”的大概是“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且不说前面有朦胧远景(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小学生看了开学第一课都知道雪融化了就是春天,你看不出来新荷余花是为了写春末夏初?鱼鸟花荷都觉得“微小”,这是微物恐惧症?至于南梁人写微小景物,是体物思想的自然流露,感觉敏锐不等于琐碎狭窄。
我觉得一些知网论文作者还是正视自己的审美只适合读老干部笔下万里山河比较好,齐梁人真正写大景,写悲哀是“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写朋友送别是“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写思妇游子是“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像王夫之所言自挟飞仙之气,时空、神理无一不美。说白了这些人也不适合读谢朓柳恽,要不多读读刘孝绰吧,最雍容、最大度、皇家气象,看你们这些一般通过老干部都嫌寒酸。
我觉得一些知网论文作者还是正视自己的审美只适合读老干部笔下万里山河比较好,齐梁人真正写大景,写悲哀是“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写朋友送别是“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写思妇游子是“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像王夫之所言自挟飞仙之气,时空、神理无一不美。说白了这些人也不适合读谢朓柳恽,要不多读读刘孝绰吧,最雍容、最大度、皇家气象,看你们这些一般通过老干部都嫌寒酸。
#381834
还好研究柳恽的人不多,小柳无句不美,风流在神,亭亭不坠风尘之中,给某些知网论文作者读真是暴殄天物。
#381876
>>Po.381834
不说别的,小柳写侍宴诗都是“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风华自布,良无鄙促,天天嫌弃南梁作品“小家子气”的可敢多看一眼?至于南梁客观上是个偏安的政权,这实在不太好责怪诗人。至于柳恽做的实事:
时东昏未平,士犹苦战,惲上笺陈便宜,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汉祖宽大爱民之义,高祖从之。
复为吴兴太守六年,为政清静,民吏怀之。于郡感疾,自陈解任,父老千余人拜表陈请,事未施行。
——你确定要责怪这种人在诗作里面不够“忧国忧民”?现实里面都忧完了:战乱时提倡保护书籍安抚百姓,太平盛世深受百姓爱戴。人家能直接给梁武帝上书,就不用写诗讽谏,这个道理应该很好明白吧。
不说别的,小柳写侍宴诗都是“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风华自布,良无鄙促,天天嫌弃南梁作品“小家子气”的可敢多看一眼?至于南梁客观上是个偏安的政权,这实在不太好责怪诗人。至于柳恽做的实事:
时东昏未平,士犹苦战,惲上笺陈便宜,请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及遵汉祖宽大爱民之义,高祖从之。
复为吴兴太守六年,为政清静,民吏怀之。于郡感疾,自陈解任,父老千余人拜表陈请,事未施行。
——你确定要责怪这种人在诗作里面不够“忧国忧民”?现实里面都忧完了:战乱时提倡保护书籍安抚百姓,太平盛世深受百姓爱戴。人家能直接给梁武帝上书,就不用写诗讽谏,这个道理应该很好明白吧。
#381902
说南朝人小家子气,某种程度上也没有错,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大多依靠玄学和佛理来自我解脱,而政治欲望几乎都是为了门户私计。但这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思想问题,和写景的“微小”联系起来不伦不类,事实上齐梁人内部受玄学的飘渺浩瀚审美观影响,外部受宫廷文学宣扬皇家气象的要求影响,构图有时是非常宏丽的。即举所谓盛唐气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隐约可见“大江流日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以联想到“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也就是说批判南朝士人道德水平,我没有太大异议,但是不要强行扯淡,逻辑上站不住脚。顺着错误结论循环论证,更是莫名其妙。
#381921
在一些思想问题上,后世人比南梁人自己还傻X。已知谢朓是南梁文坛偶像,至为后进士子所嗟慕,而且在宣城诗作里写了不少施政纲领和公务实录,从赋贫民田写到祭祀祈雨,但南齐书可曾给他无中生有出什么政绩?萧子显不写,那十有八九就是没什么可写,不存在觉得你诗文“精神可嘉”就随喜赞叹。后世倒是逻辑惊人,天天写游山玩水公务摸鱼,琢磨回京城当官,不能如愿就生气要隐居撂担子不干(最后他真辞职撂担子了,“以选复为中书郎”)的太守偶尔写几笔民生,就一定是好太守,勤政爱民。这个事情我只能说“文章宁复见为人”这种评价不要侮辱在地方有实打实政绩记载的潘岳,送给贵南朝睾贵的高等士族更合适。
#381937
>>Po.381695
别王丞僧孺诗
首夏实清和,馀春满郊甸。
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如何于此时,别离言与面。
留杂已郁纡,行舟亦遥衍。
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
常年因为版本讹误被当成谢朓诗的作品=_=小谢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从此脱化而来,明清人发现了这件事,遂打抱不平。——你以为他们替王融打抱不平?不,他们的逻辑是:
余谓玄晖生平作诗,不幸以王融语得名,特为洗之。
……尼!玛!
别王丞僧孺诗
首夏实清和,馀春满郊甸。
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如何于此时,别离言与面。
留杂已郁纡,行舟亦遥衍。
非君不见思,所悲思不见。
常年因为版本讹误被当成谢朓诗的作品=_=小谢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从此脱化而来,明清人发现了这件事,遂打抱不平。——你以为他们替王融打抱不平?不,他们的逻辑是:
余谓玄晖生平作诗,不幸以王融语得名,特为洗之。
……尼!玛!
#381953
>>Po.381937
以后讨论抄袭,“文本再生”一类词汇都弱爆了,直球“生平作文不幸以XX语得名”,懂伐?
以后讨论抄袭,“文本再生”一类词汇都弱爆了,直球“生平作文不幸以XX语得名”,懂伐?
#382030
微博天天推送的什么傻X玩意儿,互联网小学生跟风玩烂梗和屏蔽系统鶸智怎么就能把中文杀死了,你每天不说话不读书不写字,24h网络冲浪?要骂屏蔽字就骂屏蔽字,要骂烂梗就骂烂梗,倒也不必感慨世风日下,实不相瞒我小学五年级现实生活中都用“偶”自称,和爸妈说话都是“偶今天想玩电脑”,和邻居自我介绍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长到二十岁没什么学问,但也没长成什么丈育。这种事情不是不能批判,怎么就扯到王勃贾岛上面去了。王勃贾岛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骈文和诗都是高度专业性的文体,不代表当时社会上的语言流行情况。退一万步说,贾岛朋友给贾岛发条信息,贾岛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看朋友早把他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