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485142
说起来那个“沈约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的记载源头是什么?好像是个唐代笔记小说瞎编的,但是和沈约为人又完全不符,所以非常奇怪。
#485148
>>Po.485034
不行,著录太少,还是得想办法啃影印本=_=
不行,著录太少,还是得想办法啃影印本=_=
#485162
看了篇论文,切入点很有意思,不过文章本身有些问题。采桑主题不应该只追溯到陌上桑,真正要考虑的是枚乘《梁王菟园赋》。
#485188
表文重不重视这个也不好说……感觉要看作者本人有没有把“笔”当文艺审美创作的意图。谢朓辞随王笺写得比较文学化,谢庄王融表文则未必。
#485225
这图真糊……刘绘那句“中心乱如雪”的源头是颜师伯“思君如回雪,流乱无端绪”,和民歌关系不大
#485238
>>Po.485232
这货要不是当了皇帝,人设就是竟陵八友情歌小王子了[ ゚∀。]
这货要不是当了皇帝,人设就是竟陵八友情歌小王子了[ ゚∀。]
#485256
诗经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忧。东汉仲长统: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又张协: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凭记忆随口举例如上,要检索的话肯定还有更多,这真没必要强行论证……
#485276
>>Po.485225
这论文太扯了,各种强行论证。文人学习的主要对象只能是之前的文人,民歌的影响肯定有,但不会那么大。他这篇论文谢灵运和民歌都快水乳交融了,理解不能。
这论文太扯了,各种强行论证。文人学习的主要对象只能是之前的文人,民歌的影响肯定有,但不会那么大。他这篇论文谢灵运和民歌都快水乳交融了,理解不能。
#485334
看这些畅销书读诗迟早变成丈育,典型例子就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被认为太过直露,只说明缺乏唐前文学基本的阅读积累。说白了问题不在于直露,正在于不够直露,写成萧纲“但问愁多少,便知夜短长”那样畅销书作者可能更喜欢一点。
#485395
翻了下微信读书上几本近现代所谓文学史,宛若先进思想指导下的明清诗话译介。关于江淹是否攀拟有余,创作不足,至少要搞清楚两件事情:1.江淹最著名的模拟组诗,杂体诗三十首和效阮公诗十五首,都有其特殊目的。前者是为了构建诗歌发展史,后者是劝谏刘景素,并不代表江淹本人以模拟为创作主体;2.无论从辞赋的题材还是语言来说,江淹差不多都是革新者,即使表现在诗歌上,他也做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探索。有些字词和句法,可以看作江淹私人的尝试,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他确实试过。只不过永明体步子迈太大了,篇幅缩短+讲求音律,把所谓古诗连根拔起,又碰上谢朓这种思维比较近唐的人,所以显得江淹是什么“诗家守成之主”……这事说多了就是囧。
#485439
作者这就不懂行了,小谢这个称呼其实就是为泥萌这些输入法打不出朓字的人准备的
#485469
>>Po.485464
余六岁解为诗,奉敕为诗曰:“池萍生已合,林花发稍稠。风入花枝动,日映水光浮。”因尔稍学为文也。
余六岁解为诗,奉敕为诗曰:“池萍生已合,林花发稍稠。风入花枝动,日映水光浮。”因尔稍学为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