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547920
#学田晓菲说话#
小标题:归舟与心树
在建安诗歌中,“舟”经常被用于书写一种旅程的中间态。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177-217)曾经在他的《七哀诗•其二》中写到: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这里的泛舟显然不是为了回到故乡,只是在荆楚的江水上漂流,也就是说,诗人并未踏上一场返乡之旅,只是把自己置身在一场(可能目的是为了解忧的)短途旅行中。
读王粲的《从军行•从军征遐路》,我们再度看到江水和泛舟的描写: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同样是日暮,诗人并没有重复“愁我心”,而是使用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词汇:安坻,意即泊舟于岸。也就是说,这场旅程被迫不能终止,必须就这样进行下去,因为这是一场从军。从前的王粲因为一场“没有真实目的地”的旅程而忧伤,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旅程破除一切阻力坚决执行,但旅人丧失了前进的欲望。
在诗篇的最后,王粲用社会义务为这种矛盾找到了暂时的解决途径: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让我们来到五世纪后期,南齐诗人谢朓(464-499)在类似题材的处理上更具有“现代性”。在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之后,他被迫来到宣城任职,旅途中写下这样的诗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舟”和“树”并举,让我们想起同时代诗人王融(467-493)的佛教题材诗歌:
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
“轻舟”常用于形容沉迷情欲、身不由己的人性,而“心树”则是指心灵的一种活动,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暗指菩提树,象征着“无尘”的境界。
谢朓曾经在竟陵王府作为宾客得到礼遇,他一定对当时流行的佛教活动有很深的印象。回到这句诗,“归舟”顺应旅人意愿、江流及自然规律,与王融诗中随波逐流的轻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诗人不可能踏上这样的归舟,他只能远远地望见。从云雾中辨认出树木,让我们看到一个观照内心的过程:诗人意识到外界的一切已经搅乱了他的本性,因此需要探索内心。
小标题:归舟与心树
在建安诗歌中,“舟”经常被用于书写一种旅程的中间态。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177-217)曾经在他的《七哀诗•其二》中写到: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这里的泛舟显然不是为了回到故乡,只是在荆楚的江水上漂流,也就是说,诗人并未踏上一场返乡之旅,只是把自己置身在一场(可能目的是为了解忧的)短途旅行中。
读王粲的《从军行•从军征遐路》,我们再度看到江水和泛舟的描写: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同样是日暮,诗人并没有重复“愁我心”,而是使用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词汇:安坻,意即泊舟于岸。也就是说,这场旅程被迫不能终止,必须就这样进行下去,因为这是一场从军。从前的王粲因为一场“没有真实目的地”的旅程而忧伤,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旅程破除一切阻力坚决执行,但旅人丧失了前进的欲望。
在诗篇的最后,王粲用社会义务为这种矛盾找到了暂时的解决途径: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让我们来到五世纪后期,南齐诗人谢朓(464-499)在类似题材的处理上更具有“现代性”。在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之后,他被迫来到宣城任职,旅途中写下这样的诗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舟”和“树”并举,让我们想起同时代诗人王融(467-493)的佛教题材诗歌:
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
“轻舟”常用于形容沉迷情欲、身不由己的人性,而“心树”则是指心灵的一种活动,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暗指菩提树,象征着“无尘”的境界。
谢朓曾经在竟陵王府作为宾客得到礼遇,他一定对当时流行的佛教活动有很深的印象。回到这句诗,“归舟”顺应旅人意愿、江流及自然规律,与王融诗中随波逐流的轻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诗人不可能踏上这样的归舟,他只能远远地望见。从云雾中辨认出树木,让我们看到一个观照内心的过程:诗人意识到外界的一切已经搅乱了他的本性,因此需要探索内心。
#547923
>>Po.547920
那啥,田晓菲学问相当扎实,眼光也很犀利,我这个则是胡说八道。我就是想开个玩笑,没有嘲讽田晓菲过度解读的意思,事实上我认为她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对具体诗篇的赏析也很精彩。不过我这种键史圈钓鱼佬没有节操的,最大爱好就是亚空垂钓,也就是说,对着空气开开玩笑,写写段子,觉得自己很机智,然后心满意足←_←
那啥,田晓菲学问相当扎实,眼光也很犀利,我这个则是胡说八道。我就是想开个玩笑,没有嘲讽田晓菲过度解读的意思,事实上我认为她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对具体诗篇的赏析也很精彩。不过我这种键史圈钓鱼佬没有节操的,最大爱好就是亚空垂钓,也就是说,对着空气开开玩笑,写写段子,觉得自己很机智,然后心满意足←_←
#547929
>>Po.547920
擦,忘了最经典的结尾部分了,补上:
这是典型的南朝文学:优雅、含蓄而精彩。这种表达方式,在谢朓之后被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的宫廷诗人广泛地学习,并且在南梁宫廷中结出了更为灿烂的果实。
擦,忘了最经典的结尾部分了,补上:
这是典型的南朝文学:优雅、含蓄而精彩。这种表达方式,在谢朓之后被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的宫廷诗人广泛地学习,并且在南梁宫廷中结出了更为灿烂的果实。
#548454
刚入坑的时候我其实没那么喜欢小何诗歌,觉得他总是拉远景,空间感不够漂亮,抒情也多沉闷而少灵气。当时我最喜欢的小何诗歌是咏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再然后就是咏雪: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后来我才意识到,小何认知这个世界和他自己的方式真的是很美很美……用他自己的诗来说,就是“夜花枝上发,新月雾中生”。
皎然曰“何水部虽谓格柔,而多清劲。或常态未剪,有逸对可嘉,风范波澜,去谢远矣”,实在是很不公平的看法。安静和诚实所蕴含的巨大勇气和精神力量,在这个以成败论高低的世界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知。有时小何的诗句让我想到徐幹,一种舒缓的齐气,清澈宁静的脉脉流动,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皎然曰“何水部虽谓格柔,而多清劲。或常态未剪,有逸对可嘉,风范波澜,去谢远矣”,实在是很不公平的看法。安静和诚实所蕴含的巨大勇气和精神力量,在这个以成败论高低的世界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知。有时小何的诗句让我想到徐幹,一种舒缓的齐气,清澈宁静的脉脉流动,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548625
打了一大段话,又删了。每天都会被自己油腻到,完全搞不懂,感觉我人生中遇到最油腻的人之一就是我自己=_=
#548712
>>Po.547920
哈哈哈哈哈这个语气与流程,还有对客体的态度和分寸感,非常田晓菲啊!!
哈哈哈哈哈这个语气与流程,还有对客体的态度和分寸感,非常田晓菲啊!!
#549029
>>Po.548712
这当然是因为我嘴上吐槽田晓菲,身体已经很诚实地把她的烽火与流星和赤壁之戟刷了无数遍(大雾)
这当然是因为我嘴上吐槽田晓菲,身体已经很诚实地把她的烽火与流星和赤壁之戟刷了无数遍(大雾)
#549054
看到一个吐槽熊孩子型团宠的帖子,想到刘孝绰=_=竟陵八友共同宠爱的神童,越宠越坏,越坏越宠,最后给人感觉就特别作。但阿士的问题在于,他要的别人根本给不了,文学这块他唯一佩服的人已经死了,爱情这块……他爱他亲妹妹啊!
#549087
>>Po.549054
很深切地感受到沈约萧衍范云任昉带孩子失败=_=其实范云死得比较早,任昉自己儿子都养得随便,萧衍更多把刘孝绰当彭城刘氏(这种武将→文士转型家族)的典型代表来看待,沈约忙于和小谢替身王筠焕发第二春,然后刘孝绰这边,他最亲近的除了老爹,大概还是陪伴童年的舅舅王融和文坛偶像谢朓,然后王融谢朓都死在牢里,刘绘死得也比较奇怪,不知道是突然生病还是萧宝晊叛乱之事,总之求阿士心理阴影面积……
很深切地感受到沈约萧衍范云任昉带孩子失败=_=其实范云死得比较早,任昉自己儿子都养得随便,萧衍更多把刘孝绰当彭城刘氏(这种武将→文士转型家族)的典型代表来看待,沈约忙于和小谢替身王筠焕发第二春,然后刘孝绰这边,他最亲近的除了老爹,大概还是陪伴童年的舅舅王融和文坛偶像谢朓,然后王融谢朓都死在牢里,刘绘死得也比较奇怪,不知道是突然生病还是萧宝晊叛乱之事,总之求阿士心理阴影面积……
#549114
说起来不知道刘孝绰怎么看王筠[ ゚∀。]一方面要在昭明太子手底争宠,一方面对方又被定性为自己偶像的替身。其实这两人性格差异很大,刘孝绰喜欢市井人物,集会时不和同僚说话反而和马夫侃大山,最好的几个朋友到溉、到洽、何逊也不是名门贵族,而王筠就是典型的齐梁士族,自持、和善、重视家族发展(而且还贪财←_←)所以何刘这边,我觉得刘孝绰嘲弄何逊本身并不是门户之见,就是他面对一个文学和精神上都能压过自己的朋友,没法做出很“正确”的反应……
#549297
我天天在三国喊话bot里吸狐狸……亮迷和嘉迷真是高素质的、有觉悟的、会搜集萌图的、无私分享资源的、具有互联网高贵精神的,我原谅你们同担在三国吧所做的一切了。
#549343
>>Po.546555
怒了。出门办事,晒成鱼干,突然想起来这个唐代人言论,念了几句“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熏乘暮晰,秋华临夜空”,没有任何霜雪来入我的鬓。怒读大谢十字真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还是没用。绝望地念起了鲍明远,TMD燃起来了!
怒了。出门办事,晒成鱼干,突然想起来这个唐代人言论,念了几句“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熏乘暮晰,秋华临夜空”,没有任何霜雪来入我的鬓。怒读大谢十字真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还是没用。绝望地念起了鲍明远,TMD燃起来了!
#549536
>>Po.543159
元兢那段话,之前也说过,我觉得重点不在于单纯审美,而在于对诗歌“技巧”“打磨”的不安。元兢本人熟知初唐诗歌的各种音律和对仗技巧,但是他坚决认为优秀的诗歌要有些纯粹的、“技巧”达不到的东西,也即诗人特别的灵感。
按我们今天看来,这种观点非常正常,但是南朝文学的贵族化和齐梁—初唐宫廷文学的兴盛,其本质的一部分正是对“技巧”的推崇与赞美。当然,“灵感”有时可能也只是一种比较娴熟或高阶的技巧,而技巧之中也可能焕发惊人的天才。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是否真的存在“灵感”和“技巧”的两极对立,而在于初唐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元兢那段话,之前也说过,我觉得重点不在于单纯审美,而在于对诗歌“技巧”“打磨”的不安。元兢本人熟知初唐诗歌的各种音律和对仗技巧,但是他坚决认为优秀的诗歌要有些纯粹的、“技巧”达不到的东西,也即诗人特别的灵感。
按我们今天看来,这种观点非常正常,但是南朝文学的贵族化和齐梁—初唐宫廷文学的兴盛,其本质的一部分正是对“技巧”的推崇与赞美。当然,“灵感”有时可能也只是一种比较娴熟或高阶的技巧,而技巧之中也可能焕发惊人的天才。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是否真的存在“灵感”和“技巧”的两极对立,而在于初唐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549620
不觉得池塘生春草单独拿出来特别特别好(虽然也很好),我所欣赏这句诗,是因为它存在于登池上楼全篇之中,而与整首诗相融洽发明,所以无一处不美。即使不引全诗,只看前后句: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这就好像: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或者: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重要的并不是那一句的轻盈和美丽,而是对整个世界逐步深入的认知,正因为经历了无数艰难的跋涉,所以得到了内心的光明,那美丽的东西正超脱一切纠缠折磨的声光色相,如无根春云一样飘浮。
把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看成多余的累赘,是自绝于高明、无涉于文流的表现。按照21世纪观点,谢灵运那些玄言真的有什么让人醍醐灌顶的道理吗?好像是很难感知到的,他只是说“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同时自己又不能自践其言。然而仔细阅读整首诗,就会发现这是真正的悟道,从山水到自己内心的超越。这里有迷途与幻觉: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有感知与追溯:
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单纯以议论入诗,下者如谜语,上者如讲义。读谢灵运的诗,不能只去想“他写了某某景物,悟出某某哲理”,而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悟道的过程正属人情,而又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精神超越。诗缘情而绮靡,21世纪某些人为了吹捧陶渊明和唐诗,强行认为南朝最杰出的诗人谢灵运作品“酷不入情”,甚至把“澄江静如练”推为“情景交融”,可谓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这就好像: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或者: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重要的并不是那一句的轻盈和美丽,而是对整个世界逐步深入的认知,正因为经历了无数艰难的跋涉,所以得到了内心的光明,那美丽的东西正超脱一切纠缠折磨的声光色相,如无根春云一样飘浮。
把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看成多余的累赘,是自绝于高明、无涉于文流的表现。按照21世纪观点,谢灵运那些玄言真的有什么让人醍醐灌顶的道理吗?好像是很难感知到的,他只是说“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同时自己又不能自践其言。然而仔细阅读整首诗,就会发现这是真正的悟道,从山水到自己内心的超越。这里有迷途与幻觉: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有感知与追溯:
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单纯以议论入诗,下者如谜语,上者如讲义。读谢灵运的诗,不能只去想“他写了某某景物,悟出某某哲理”,而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悟道的过程正属人情,而又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精神超越。诗缘情而绮靡,21世纪某些人为了吹捧陶渊明和唐诗,强行认为南朝最杰出的诗人谢灵运作品“酷不入情”,甚至把“澄江静如练”推为“情景交融”,可谓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549649
>>Po.549620
萧子显原话: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本非准的。而疏慢阐缓,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他说的是当今作者中学谢灵运学不好的那些人,关谢灵运本人什么事?谢巧故不可阶,90%的南梁诗人学谢灵运都是自寻死路。南朝人钦定学到精髓的大谢传人王籍(在不理政事、欺压百姓方面甚至青出于蓝,谁敢上门告状就把谁用鞭子抽一顿,非常碉堡),文坛地位高得很,写一句诗,萧纲觉得文外独绝~
萧子显原话: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本非准的。而疏慢阐缓,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他说的是当今作者中学谢灵运学不好的那些人,关谢灵运本人什么事?谢巧故不可阶,90%的南梁诗人学谢灵运都是自寻死路。南朝人钦定学到精髓的大谢传人王籍(在不理政事、欺压百姓方面甚至青出于蓝,谁敢上门告状就把谁用鞭子抽一顿,非常碉堡),文坛地位高得很,写一句诗,萧纲觉得文外独绝~
#549693
不过我也赞成曹道衡先生的意见,不要强行贵古贱今,永明和元嘉是两种风格,不说明永明不好。齐梁诗很好地体现了佛教作为象教的特性,又融入了提炼精纯的审美感知,有一种特别的美感。王夫之、王闿运等人认为齐梁诗的“神韵”“逸品”倾向,或许正在于此。当然这种风格被唐诗发扬光大了,就……要我齐梁何用←_←就像西晋养活了南朝,21世纪部分研究者觉得潘岳陆机最大的成就在于藻饰,潘陆冤得不行。
#549702
齐梁之囧不仅在于养活了唐代人,更在于南梁—南陈的政治失败导致初唐对南梁宫体的彻底污名化,然后就掐头去尾了~开头是新变有唐风,结尾是启唐之先鞭,泥萌不觉得中间还得有点什么吗……
#549706
>>Po.549702
顺便初唐人骂庾信正是因为庾信入北……对文化殖民者的痛恨←_←
顺便初唐人骂庾信正是因为庾信入北……对文化殖民者的痛恨←_←
#549946
城南联句这种形式好萌,每个人接下句并提供上句,想看我圈的大家玩,但是怀疑根本玩不起来(……)可能性一,各写各的,然后接不下去了;可能性二,写出来宛若教科书般的宫廷文学范本……
#549962
读鲍照字谜诗,然后脑补了鲍明远编字谜教妹妹识字,结果发现妹妹超聪明的,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和自己一起写诗了=_=唉好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