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 随心所欲串
#1060448
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好吧,那又是多大点儿错呢?”蛤蟆感觉被苍鹭戳中了痛点,没好气地问,“谁都有幼稚的时候,不是吗?”
“在道德层面上,是没有‘错’。心理分析不做道德评判。但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好吧,那又是多大点儿错呢?”蛤蟆感觉被苍鹭戳中了痛点,没好气地问,“谁都有幼稚的时候,不是吗?”
“在道德层面上,是没有‘错’。心理分析不做道德评判。但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1060451
菲茨杰拉德说,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每个人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三观,如果只是着眼于胜负,那会错过很多价值观上的碰撞。
#1060453
改rp塑造用
友好的告诉大家一句,如果你想改掉自己唯唯诺诺的形象,那么就必须要学会不解释,尤其是同事之间不要有过多的解释,不要啰里啰嗦。
比如有人问你昨天活动为什么没来,只需要回答我有点事即可;有人问你昨天去哪里了,你只需要回答我出了趟门,关系近点的你可以说去哪里了一趟,但不要说你干嘛去了。
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要注重自己的神秘感和边界感,这是塑造强势形象的重中之重。
友好的告诉大家一句,如果你想改掉自己唯唯诺诺的形象,那么就必须要学会不解释,尤其是同事之间不要有过多的解释,不要啰里啰嗦。
比如有人问你昨天活动为什么没来,只需要回答我有点事即可;有人问你昨天去哪里了,你只需要回答我出了趟门,关系近点的你可以说去哪里了一趟,但不要说你干嘛去了。
自己心里的想法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要注重自己的神秘感和边界感,这是塑造强势形象的重中之重。
#1060457
有两件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二是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把握好相处的分寸感。
把握好相处的分寸感。
#1060467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强调不应该用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来严苛要求审判自己,成为伤害自己的“帮凶”。我们不能过于自负,同样也不能过于自卑,总是过度审判挑剔自己 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深内耗。
▶️我们要学会复盘而不是反省,要客观理性全面看待事物 看清本质,避免陷入深深的精神内耗之中,精神内耗是最为消耗自己的一种状态。
▶️ 终生受用 转书友总结:
容易精神内耗的人总是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待。“发朋友圈期待得到很多人的点赞,如果不能就宁愿不发;上台演讲期待自己讲的特别精彩,如果做不到就宁愿不上台;做一件事期待做到完美,有一个小细节没有做好就对自己无比苛责……”
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但实际又做不到,所以造成了精神内耗,造成了自卑、敏感、惴惴不安。
其实,放弃对自己的期待,用不够完美但大大方方的姿态去做事情更好。
预设自己就是中等水平,会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搞砸了一点都不惊讶,每一次做完之后都大大方方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会更好。
Go as far as you can see, when you get there you'll be able to see farther.
之前看到过一种观点:我们要学习的是复盘,而不是反思。
反思是对自己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批判。比如我们经常想,题做不对,是我们没学好,是我们太马虎等等,这种对自己的反思不断打击着自己,也消耗着我们的精力。让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
但是复盘是对我们做过的事情复盘,通过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复盘,从而找出来我们在做事时的问题,而不是对自己的批判。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投射效应”,很多时候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其实是他将自身的情感、意志和特性强加于人的行为,以己度人。而如果我们自己接受了这样的投射,不断进行自我怀疑就很容易就陷入精神内耗中。
阿德勒:过去所发生的事不能改变你,改变你的是你对过去的事情的态度。
“有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伤害到了你,而是自己对事情的反应程度伤害到了自己。”都说是谁伤害了我们,但实际上是我们给予了他人伤害自己的权力。如果自己足够强大,如果认为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认为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而非指责唾骂,那我们就会做出对自己好的选择。自省,不是强调已经发生的事,不是苛责,不是自苦,而是不断认识,接纳这样的自己。
人总是擅长自苦,借他人和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并反复咀嚼痛苦。
强调不应该用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来严苛要求审判自己,成为伤害自己的“帮凶”。我们不能过于自负,同样也不能过于自卑,总是过度审判挑剔自己 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深内耗。
▶️我们要学会复盘而不是反省,要客观理性全面看待事物 看清本质,避免陷入深深的精神内耗之中,精神内耗是最为消耗自己的一种状态。
▶️ 终生受用 转书友总结:
容易精神内耗的人总是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待。“发朋友圈期待得到很多人的点赞,如果不能就宁愿不发;上台演讲期待自己讲的特别精彩,如果做不到就宁愿不上台;做一件事期待做到完美,有一个小细节没有做好就对自己无比苛责……”
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但实际又做不到,所以造成了精神内耗,造成了自卑、敏感、惴惴不安。
其实,放弃对自己的期待,用不够完美但大大方方的姿态去做事情更好。
预设自己就是中等水平,会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搞砸了一点都不惊讶,每一次做完之后都大大方方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会更好。
Go as far as you can see, when you get there you'll be able to see farther.
之前看到过一种观点:我们要学习的是复盘,而不是反思。
反思是对自己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批判。比如我们经常想,题做不对,是我们没学好,是我们太马虎等等,这种对自己的反思不断打击着自己,也消耗着我们的精力。让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
但是复盘是对我们做过的事情复盘,通过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复盘,从而找出来我们在做事时的问题,而不是对自己的批判。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投射效应”,很多时候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其实是他将自身的情感、意志和特性强加于人的行为,以己度人。而如果我们自己接受了这样的投射,不断进行自我怀疑就很容易就陷入精神内耗中。
阿德勒:过去所发生的事不能改变你,改变你的是你对过去的事情的态度。
“有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伤害到了你,而是自己对事情的反应程度伤害到了自己。”都说是谁伤害了我们,但实际上是我们给予了他人伤害自己的权力。如果自己足够强大,如果认为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认为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而非指责唾骂,那我们就会做出对自己好的选择。自省,不是强调已经发生的事,不是苛责,不是自苦,而是不断认识,接纳这样的自己。
人总是擅长自苦,借他人和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并反复咀嚼痛苦。
#1060473
面对与他人的对比中,要是能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想法,而不是自惭形秽,那他一定是个内心丰富,乐观,是个坚定的人
#1060492
同理,没有人可以伤害、背叛我们,他们只是有意无意地做出了利己的言行,为什么要把别人的行为当作伤害自己的理由呢?他们是他们,我是我自己。仅此而已。
#1060866
转:就像人生路上,有时候会以为身边的人可以一直一同前行,但即使再好的朋友,也只能同行一段,最后大家终归是要过自己的生活。其他人都只能陪你同行一段,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1060867
英国诗人Rupert Brooke的The Old Vicarage,Grantchester( 格兰切斯特的老神舍 )的最后两:Stands the Church clock at ten to three/And is there honey still for tea?”(教堂时钟已过午/尚有佳蜜伴茶馨)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也引了这一句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也引了这一句
#1061181
兄弟我真的崆峒你不要发了好吗我要吓死了这对我而言堪比坐地铁结果看见里面的人群p滥交一起喊宝宝水好多宝宝好棒了,很恶心啊,你们互相要做狗搞单箭头届不到情绪不要塞给别人好吗
#1061183
我真的要吐了我有点看到微博蝻的恶心感了,列表也是你们impart play的一环???
#1061184
直接拒绝然后跑路了总之别再给发谢谢下次发我不会委婉了。我都委婉地跑路了怎么还给我看这!!!
#1061204
我跑团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看别人搞情侣的你们谈恋爱不要在大群好吗
#1061286
转🧸
当你生活充实时,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当你生活空虚时,会更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别人的爽约、没及时回消息都可能让你过度反应。
当我开始觉得孤单没有人喜欢自己陪自己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是闲得开始矫情了,这时候放下手机,多看点书,多做点事。
当你生活充实时,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当你生活空虚时,会更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别人的爽约、没及时回消息都可能让你过度反应。
当我开始觉得孤单没有人喜欢自己陪自己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是闲得开始矫情了,这时候放下手机,多看点书,多做点事。
#1061289
从你为何问我,为何这样问我,想我回答什么;到只在乎你问了什么,我是如何想的,我们的答案有何不同。
#1061300
要接受某些事物和关系的戛然而止,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着处理不完的事情和人际关系,这时候不去过分纠结一个结果,反而是让自己轻松的办法。
#1061301
短暂的陪伴是礼物还是惩罚?
#1061305
转🧸
如果对方对我下了定义,应当是对方找出证据来证明他是对的,而不是让我去找证据推翻他的定义。
不要自证,而是反证。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也会有更好地批判性思维,不容易被带偏。
1、永远假设别人是善意的,直到穷尽这个假设,直到发现对别人的善意不值得。(感觉很容易被伤害,要练就强大的内心)
2、面对交谈,不预先设定别人的恶意,不反驳、不对抗、不怀疑,这就是一种自信。
3、面对别人,不先入为主怀揣偏见,也不妄自菲薄,客观且理智地与人交流。
4、对生活中的对话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无关对错,默默倾听,是非自辨。
5、对于不同的观点不急于顺从或反驳,而是客观的思辨、理性的表达。
如果对方对我下了定义,应当是对方找出证据来证明他是对的,而不是让我去找证据推翻他的定义。
不要自证,而是反证。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也会有更好地批判性思维,不容易被带偏。
1、永远假设别人是善意的,直到穷尽这个假设,直到发现对别人的善意不值得。(感觉很容易被伤害,要练就强大的内心)
2、面对交谈,不预先设定别人的恶意,不反驳、不对抗、不怀疑,这就是一种自信。
3、面对别人,不先入为主怀揣偏见,也不妄自菲薄,客观且理智地与人交流。
4、对生活中的对话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无关对错,默默倾听,是非自辨。
5、对于不同的观点不急于顺从或反驳,而是客观的思辨、理性的表达。
#1061310
回应他人不可理喻的要求,建议的方式(不是什么好书名+叫“船和獾”怎么样):
不是总保持沉默或是发出似“呃”这般的声音让别的朋友为你解围,你需要自己解决一些东西。
平静地说“到时再看吧,我还没想好,真要出书时一定会好好想一个好名字。”
(表示未来再说+还未决定+一定会花精力想一个比原来更好的名字)
何尝不是一种婉拒的方式。
不是总保持沉默或是发出似“呃”这般的声音让别的朋友为你解围,你需要自己解决一些东西。
平静地说“到时再看吧,我还没想好,真要出书时一定会好好想一个好名字。”
(表示未来再说+还未决定+一定会花精力想一个比原来更好的名字)
何尝不是一种婉拒的方式。
#1061313
懂得照顾自己,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不常倾诉,因自己的苦难自己有能力消释。很少表现出攻击性,因内心强大而生出一种体恤式的温柔。
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
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