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474
我常常会跟来访者说,你现在很多的“问题行为”,其实都是过去的你为了在受创环境下求生存而发展出的“生存机制”。这本书中提到的CPTSD症状,像是内在批判、毒性羞耻感等,其实也都是“为了保护你”。譬如,小时候的你需要这个内在批判者不断批判你,让你时时警醒自己把事情做好,这样才不会因为又做错了事情被妈妈羞辱;又或者,羞耻这种情绪会使你全身缩起来,使你保持安静,不反抗暴怒的父亲,其实是要保护你,让你更安全(如果反抗,你可能会被打得更惨)。这些“症状”,其实都是过去的你为了求生存所发展出来的保卫机制,是一个人所展现的复原力和韧性。
我相信,你受到的创伤都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这本书可以带着你去好好理解创伤,陪伴你走上疗愈之路。
我相信,你受到的创伤都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这本书可以带着你去好好理解创伤,陪伴你走上疗愈之路。
#1461475
当我与周围人聊起PTSD时,大家通常想到的是由战争或重大灾难所引起的创伤,而不太能意识到在更宽泛和日常的范畴中,创伤会以一种更不为人所觉察、却更普遍的方式存在着。如皮特在书中所说,这正是复杂性创伤的复杂之处。
#1461477
亲爱的读者,感谢你购买、阅读这本书。很抱歉,或许你和我一样,在生命早期遭受过创伤。
➤我喜欢这些序言,让人感觉到被理解的安全感。看心理书的时候总得哄着自己看,不然看不下去
➤我喜欢这些序言,让人感觉到被理解的安全感。看心理书的时候总得哄着自己看,不然看不下去
#1461499
前言
如果你此刻正陷于痛苦中,请翻到第八章,阅读减轻CPTSD恐惧感和应激的13个步骤。
➤真友好。。。
如果你此刻正陷于痛苦中,请翻到第八章,阅读减轻CPTSD恐惧感和应激的13个步骤。
➤真友好。。。
#1461500
我在什么忙都帮不上的时候,该如何面对街头上那么多绝望的人?
#1461501
第二天一早,我好不容易催促自己下了楼,而眼前街道上的变化让我惊呆了:人们把被单像野餐垫一样摊开,每张垫子上都围坐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便携式的小炉子中烹煮着餐食和茶饮,人们带着惊人的活力和热情有说有笑……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孩子们,他们亲密地在父母身上乱爬、玩闹,特别是在父亲身上,而这些父亲看起来和孩子们一样享受。
那一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复杂感受向我涌来,那是一种融合了释怀、愉悦和焦虑的奇妙感受。直到10年之后,我才理解了自己当时的那种焦虑:原来那是从我潜意识中渗透出的嫉妒。
我深深地嫉妒着那份幸福洋溢的亲情,那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甚至从未目睹过的感情。在我成长过程中看过的那些甜蜜的家庭情景喜剧中都没有如此真挚动人的关系联结和情感依恋。
➤我懂,我超懂
那一刻,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复杂感受向我涌来,那是一种融合了释怀、愉悦和焦虑的奇妙感受。直到10年之后,我才理解了自己当时的那种焦虑:原来那是从我潜意识中渗透出的嫉妒。
我深深地嫉妒着那份幸福洋溢的亲情,那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甚至从未目睹过的感情。在我成长过程中看过的那些甜蜜的家庭情景喜剧中都没有如此真挚动人的关系联结和情感依恋。
➤我懂,我超懂
#1461502
我有时会建议读者先浏览目录,然后从最有共鸣的章节开始阅读。虽然本书总体是以线性方式编排的,但每个人的疗愈之旅都是不同的,开启旅程的方式也可能多种多样。
……
此外,本书提供的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疗愈公式。有些建议可能不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童年创伤模式,甚至会完全失效。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么请选择性地采纳那些对你适用且对你有帮助的建议。
➤我喜欢这种贴心的提示。。
……
此外,本书提供的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疗愈公式。有些建议可能不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童年创伤模式,甚至会完全失效。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么请选择性地采纳那些对你适用且对你有帮助的建议。
➤我喜欢这种贴心的提示。。
#1461504
我是基于自身经历来写这本书的:我是一名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为CPTSD)幸存者。
#1461507
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关于CPTSD的好消息。CPTSD是一系列习得的反应,它意味着幸存者未能完成人生中许多重要的发展任务。这表示CPTSD是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不是基因导致的。换句话说,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容易与之混淆的病症,它既不是先天的,也非性格所致。它是幸存者在后天习得的,并没有被刻在幸存者的基因里。
这是个特别好的消息,因为后天习得的东西既可以被抛弃,也可以通过努力得来。父母没能给予你的东西,现在可以由你自己获得或由其他人来提供。
这是个特别好的消息,因为后天习得的东西既可以被抛弃,也可以通过努力得来。父母没能给予你的东西,现在可以由你自己获得或由其他人来提供。
#1461508
情绪闪回可能是CPTSD最明显、最典型的症状。遭受创伤性遗弃的幸存者极易发生痛苦的情绪闪回。
情绪闪回与PTSD的闪回不同,通常不会涉及视觉重现(Visual Component)。
情绪闪回是一种突然发生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的退行(Regression),幸存者会退行至童年遭受虐待或遗弃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包括强烈的恐惧、羞耻、疏离、愤怒、悲伤和抑郁,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
在此必须指出,情绪闪回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并不是“全或无”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闪回都能被归为退行。闪回程度或轻微,或严重,持续时间也可能从片刻到数周不等,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才会被心理治疗师判定为退行。
情绪闪回与PTSD的闪回不同,通常不会涉及视觉重现(Visual Component)。
情绪闪回是一种突然发生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的退行(Regression),幸存者会退行至童年遭受虐待或遗弃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包括强烈的恐惧、羞耻、疏离、愤怒、悲伤和抑郁,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
在此必须指出,情绪闪回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并不是“全或无”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闪回都能被归为退行。闪回程度或轻微,或严重,持续时间也可能从片刻到数周不等,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才会被心理治疗师判定为退行。
#1461509
毒性羞耻感能够在顷刻间摧毁人的自尊。家人过去对你造成的创伤可能会让你在当下的情绪闪回中立刻退行至一种“自己没有价值、必被鄙夷”的感受和想法中。
当你困于其中,毒性羞耻感就会发展为极度痛苦的自我疏离,让你陷入混杂的被遗弃感(Abandonment Mélange)中——仿佛身处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的深渊。
“混杂的被遗弃感”是一种混杂着恐惧、焦虑和毒性羞耻感的痛苦感受,这种感受还会与遗弃抑郁(Abandonment Depression)相互作用。遗弃抑郁充满着犹如走入死巷的无助感和无望感,这种感觉深深折磨着遭受创伤的孩子。
毒性羞耻感还会阻碍我们寻求他人的慰藉和支持。当童年被遗弃的经历在闪回中重现时,我们常常会孤立自己,无助地向强烈的羞辱感投降。
当你困于其中,毒性羞耻感就会发展为极度痛苦的自我疏离,让你陷入混杂的被遗弃感(Abandonment Mélange)中——仿佛身处被全世界抛弃的绝望的深渊。
“混杂的被遗弃感”是一种混杂着恐惧、焦虑和毒性羞耻感的痛苦感受,这种感受还会与遗弃抑郁(Abandonment Depression)相互作用。遗弃抑郁充满着犹如走入死巷的无助感和无望感,这种感觉深深折磨着遭受创伤的孩子。
毒性羞耻感还会阻碍我们寻求他人的慰藉和支持。当童年被遗弃的经历在闪回中重现时,我们常常会孤立自己,无助地向强烈的羞辱感投降。
#1461510
如果你深陷于自己毫无价值、有缺陷或自卑的感受中而无法自拔,或是迷失在自我厌恶和恶性的自我批判中,那么你可能正处于一次情绪闪回中。针对情绪闪回的解决措施,可以参见第八章列出的解决情绪闪回的13个实用步骤。
➤看得好想哭
➤看得好想哭
#1461511
许多幸存者和在我网站上留言的网友都告诉我,情绪闪回这一概念给了他们很大的安慰,使他们对自己充满困扰的生活多了一些理解。
➤看见即疗愈的又一力证,有时候只是知道它叫什么就已经足够令人欣慰
➤看见即疗愈的又一力证,有时候只是知道它叫什么就已经足够令人欣慰
#1461515
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是CPTSD的一种常见症状,经常出现在剧烈而长时间的闪回期间。自杀意念是一种求死的抑郁思维或幻想,它可以在主动自杀意念和被动自杀意念之间转化。
主动自杀意念会让人主动采取结束生命的行动,而被动自杀意念则不同,它会因患者没有主动的自杀意图而逐渐停止。
在我认识的CPTSD幸存者表现出的症状中,被动自杀意念远比主动自杀意念更常见。
从希望自己死去,到幻想结束生命的方式,这些都属于被动自杀意念。深陷其中时,幸存者甚至会祈祷自己从此生此世中解脱出来,或幻想自己被某种灾难夺去生命。他们甚至可能会产生冲到行驶的车前或从高楼跳下的想法或强迫观念,但并不会真的付诸实践。
➤。。。原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原来会这样真的很正常。。。
主动自杀意念会让人主动采取结束生命的行动,而被动自杀意念则不同,它会因患者没有主动的自杀意图而逐渐停止。
在我认识的CPTSD幸存者表现出的症状中,被动自杀意念远比主动自杀意念更常见。
从希望自己死去,到幻想结束生命的方式,这些都属于被动自杀意念。深陷其中时,幸存者甚至会祈祷自己从此生此世中解脱出来,或幻想自己被某种灾难夺去生命。他们甚至可能会产生冲到行驶的车前或从高楼跳下的想法或强迫观念,但并不会真的付诸实践。
➤。。。原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原来会这样真的很正常。。。
#1461516
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和救助人员能够区分主动和被动自杀意念,并且在遇到第二种情况时不会惊慌失措、小题大做。心理治疗师会和来访者一起来探索后者的自杀念头和感受,因为他们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通过口头宣泄来排解自杀意念背后的痛苦有助于消除自杀意念。对于不常见的主动自杀意念,口头宣泄也能帮助心理治疗师判断来访者是否确实存在自杀风险,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来访者。
➤可能当初的问题就在于D不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和救助人员
➤可能当初的问题就在于D不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和救助人员
#1461518
蔑视如同一杯掺杂了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的有毒鸡尾酒,是一种汇集了诋毁、愤怒和厌恶的致命混合物。父母对孩子发泄愤怒会在孩子心中制造恐惧,而被厌恶则会让孩子产生羞耻感,于是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压抑哭泣,并不再寻求关注。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完全放弃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联结。
在此后的生活中,一旦孩子想要亲近他人或获得接纳的尝试受到挫败,他便只能忍受由被遗弃带来的惊慌绝望。
在此后的生活中,一旦孩子想要亲近他人或获得接纳的尝试受到挫败,他便只能忍受由被遗弃带来的惊慌绝望。
#1461520
除了受到言语和情绪层面的双重虐待之外,单是情感忽视也可能使孩子患上CPTSD。第五章中我会详细讨论这一重要主题。如果你因为自己受到的创伤看起来不如别人的严重而谴责自己小题大做,那么请先阅读第五章,读完之后再回到此处继续阅读。
第五章——如果我不曾被打呢?
第五章——如果我不曾被打呢?
#1461521
躯体虐待和性虐待通常是儿童经历的最显见的创伤,特别是当这些虐待持续发生的时候。然而,在使人患上CPTSD的家庭中,许多同样会造成创伤的行为却未被注意到,比如情绪和言语层面的虐待行为。这往往是因为躯体虐待比言语及情绪上的虐待更为明显。而我认为,情感创伤导致儿童患上CPTSD的情况并不少于身体创伤。
#1461522
对抗否认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孩子很想相信父母爱自己、关心自己,因此他们会否认那些恶劣的忽视和虐待,或将其“最小化”。
许多遭受童年创伤的幸存者都没有意识到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会造成创伤,而那些处于康复阶段的被洗脑的受害者(他们也很容易患上CPTSD)通常都能意识到。许多受到言语和情绪虐待的幸存者从不会承认这些行为对心灵的伤害。他们从未准确地将当下的痛苦归咎于这些行为。当他们试图承认那些伤害时,通常会被这样的想法所蒙蔽:与那些经常被殴打的小孩相比,我的遭遇不算什么,他们比我惨多了。小时候,我的父亲经常扇我耳光,但我朋友的父亲经常用拳头揍他,相比之下,我就把父亲的行为“最小化”了。
许多遭受童年创伤的幸存者都没有意识到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会造成创伤,而那些处于康复阶段的被洗脑的受害者(他们也很容易患上CPTSD)通常都能意识到。许多受到言语和情绪虐待的幸存者从不会承认这些行为对心灵的伤害。他们从未准确地将当下的痛苦归咎于这些行为。当他们试图承认那些伤害时,通常会被这样的想法所蒙蔽:与那些经常被殴打的小孩相比,我的遭遇不算什么,他们比我惨多了。小时候,我的父亲经常扇我耳光,但我朋友的父亲经常用拳头揍他,相比之下,我就把父亲的行为“最小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