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354751
文选原文是“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吧?出自王巾《头陀寺碑文》。
#354824
现代AU,王融一觉醒来看见自己手机朋友圈发了这玩意儿,当即炸毛,痛扁刘绘——因为姐夫刘绘知道他手机锁屏密码(是母亲的生日)。刘绘大叫说冤枉,真不是我干的,十有八九是阿士那熊孩子!于是王融扭头去痛扁刘孝绰。刘孝绰哭着说昨天我在老师办公室做检讨呢,没有作案时间。于是兜兜转转,唯一一个有作案时间又知道王融手机锁屏秘密的人选浮出水面:谢玄晖。小王气势汹汹,谢朓懵逼:啊……我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王融想来想去,谢朓好像还没有说谎后面不改色的超能力,遂放过。但其实这事还真是谢朓干的,不过那天晚上他喝(米)酒喝醉了,自己啥都不记得XD
#354868
想补点漫画,是把之前没看完的达人传~乘风直上九万里看完,还是看贴吧很火的海虎?我好喜欢达人传主角庄丹,像苍天航路荀彧or历史上仲长统,但是达人传剧情略微公路片轻喜剧,木有苍天航路那种震撼感=_=
#355505
>>Po.354663
孟浩然“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早见薛道衡“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我把小薛忘了,检讨之……
孟浩然“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早见薛道衡“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我把小薛忘了,检讨之……
#355513
>>Po.354604
想给小何修一艘大船……点满煤油灯,日夜都亮堂堂的
想给小何修一艘大船……点满煤油灯,日夜都亮堂堂的
#355521
百无聊赖,还是喝酒,终于过上一种借酒浇愁的生活……
#355535
>>Po.355521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355868
>>Po.355787
讲道理,诗歌审美这个东西,对于都达到了某一水平线、自成一家的诗人群体,高下有“公论”才奇怪吧?王夫之尽可以喜欢他喜欢的,大家也可以各自喜欢各自的本命,古代诗话也都是胡乱斗兽百花齐放,“独特”难道不是斗兽圈健康发展的迹象?据我看现代的文学史著作,给六朝诗人划分高下,一看思想符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看后世影响力,诗歌水平本身倒成了其次又其次的东西。假设你寻章摘句说A比B写得好,又说出一番道理,那大家心服口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可素从诗歌史“宏观”地看,A代表的路线后世发展比B好,所以A比较强,这个逻辑本来也有点奇怪。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21世纪才有的,甚至是所处时代本身就有的,只能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随喜赞叹即可,就是搞不懂这套到底是侮辱谁。早知道,还是钟记室!
讲道理,诗歌审美这个东西,对于都达到了某一水平线、自成一家的诗人群体,高下有“公论”才奇怪吧?王夫之尽可以喜欢他喜欢的,大家也可以各自喜欢各自的本命,古代诗话也都是胡乱斗兽百花齐放,“独特”难道不是斗兽圈健康发展的迹象?据我看现代的文学史著作,给六朝诗人划分高下,一看思想符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看后世影响力,诗歌水平本身倒成了其次又其次的东西。假设你寻章摘句说A比B写得好,又说出一番道理,那大家心服口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可素从诗歌史“宏观”地看,A代表的路线后世发展比B好,所以A比较强,这个逻辑本来也有点奇怪。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21世纪才有的,甚至是所处时代本身就有的,只能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随喜赞叹即可,就是搞不懂这套到底是侮辱谁。早知道,还是钟记室!
#355914
我特别佩服钟记室的地方:1.别人何时何地做了什么梦他都知道;2.把一个人喷得体无完肤,再把此人的NC粉阴阳怪气一顿,然后特别兴奋地说这人是我哥们,当年天天和我一块聊天吹水摆龙门;3.诗人都有祖宗,而且一般只能有一个祖宗,甭管诗人本人意愿如何,钟记室给你找了祖宗进门,还不快点喊爷爷好?
#356194
这不都是抄何逊“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小何末句云: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此是真•含蓄蕴藉。
#356202
>>Po.356194
何逊再不入流,集中佳句佳篇如此者还是不少的,只算被杜甫光明正大薅羊毛的,怎么说也五句以上了
何逊再不入流,集中佳句佳篇如此者还是不少的,只算被杜甫光明正大薅羊毛的,怎么说也五句以上了
#356427
>>Po.356386
喷了,随手查了下,“一生低首谢宣城”这比比鸟诗句就是这大哥写的[ ゚∀。] 我就开个玩笑,怎么还当真的
喷了,随手查了下,“一生低首谢宣城”这比比鸟诗句就是这大哥写的[ ゚∀。] 我就开个玩笑,怎么还当真的
#356590
陈祚明和王夫之是我扫过明清诗话里鉴赏力最杰出的两家,但是风格截然不同。在我看来,王夫之对单个诗人往往有真知灼见,但宏观把握就是自己主观色彩构建出来的一套诗史,陈祚明则恰好相反。大方向把握精准至极,对单个诗人评价却颇可商榷,甚至自相矛盾。
举例就是陈祚明认为谢朓长处在于谋篇法度之安雅,不在于警遒之句,所以通体优异而不能惊人。但是在具体评价之中,他又说谢朓某某句子非常警拔,然而真正懂谢朓诗歌的人应该知道这是偶然,不是常态。说起来太绕了,我还是翻译他原话。他说谢朓诗句就像奏乐,好就好在平时的安雅之调,如果你因为偶尔的穿云之音而喜欢他,就是隔壁听曲的跟风狗。而谢朓的缺陷就在于太安于法度,是循法之流——这不是循环论证?既然有偶尔的“穿云之音”,必然不是全然“循法”,但是你又要把这个穿云之音排除掉,说来说去就是三个字:说不通。
再举例他评价沈约,盛赞沈约化于法,大巧不工,完爆江淹谢朓。但是评点沈约诗句时,他又经常帮沈约删掉“凑韵”之句——化于法就是一堆句子“凑韵”,要你来删?如果是欣赏沈约通篇的浑成,就不该删他句子;如果觉得他很多句子是凑韵,自然也没有什么“化于法”“大巧不工”可言,最多只能说是真不工。
至于陈祚明把庾信前期诗作强行诠释为家国之悲,鼓吹任昉不下杜甫,我觉得基本是梦呓,无视就好。他还说杜甫对庾信亦步亦趋,实在不知道杜甫和他什么仇什么怨,在他手里成了六朝诗人战力单位。
举例就是陈祚明认为谢朓长处在于谋篇法度之安雅,不在于警遒之句,所以通体优异而不能惊人。但是在具体评价之中,他又说谢朓某某句子非常警拔,然而真正懂谢朓诗歌的人应该知道这是偶然,不是常态。说起来太绕了,我还是翻译他原话。他说谢朓诗句就像奏乐,好就好在平时的安雅之调,如果你因为偶尔的穿云之音而喜欢他,就是隔壁听曲的跟风狗。而谢朓的缺陷就在于太安于法度,是循法之流——这不是循环论证?既然有偶尔的“穿云之音”,必然不是全然“循法”,但是你又要把这个穿云之音排除掉,说来说去就是三个字:说不通。
再举例他评价沈约,盛赞沈约化于法,大巧不工,完爆江淹谢朓。但是评点沈约诗句时,他又经常帮沈约删掉“凑韵”之句——化于法就是一堆句子“凑韵”,要你来删?如果是欣赏沈约通篇的浑成,就不该删他句子;如果觉得他很多句子是凑韵,自然也没有什么“化于法”“大巧不工”可言,最多只能说是真不工。
至于陈祚明把庾信前期诗作强行诠释为家国之悲,鼓吹任昉不下杜甫,我觉得基本是梦呓,无视就好。他还说杜甫对庾信亦步亦趋,实在不知道杜甫和他什么仇什么怨,在他手里成了六朝诗人战力单位。
#356613
>>Po.356590
我虽然是江淹NC粉,倒也不至于因为王夫之褒江淹、陈祚明贬江淹而别抱成见,事实上我觉得多岁堂古诗存这书审美也很不错,而此书作者恰好觉得江淹不配和沈约范云并列。要而言之,我觉得诗话、诗选一类,就诗论诗做得优异即可,单个诗人的褒贬实在无关大局。无好恶私心,非人也。
我虽然是江淹NC粉,倒也不至于因为王夫之褒江淹、陈祚明贬江淹而别抱成见,事实上我觉得多岁堂古诗存这书审美也很不错,而此书作者恰好觉得江淹不配和沈约范云并列。要而言之,我觉得诗话、诗选一类,就诗论诗做得优异即可,单个诗人的褒贬实在无关大局。无好恶私心,非人也。
#356620
>>Po.356613
漏了个方东树,其实他评诗真的还可以,就是散文家习气太严重了。
漏了个方东树,其实他评诗真的还可以,就是散文家习气太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