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356635
>>Po.356620
叶燮主要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要说他评六朝诗,我只能说空疏不切。他觉得“亭皋木叶下”不好,但是又不给出理由;认为潘岳沈约几无一句可取,仍然不给理由;推许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为六朝最杰出三家,其次则鲍照左思,还是没给理由,反正懂的都懂!陈祚明恰好相反,理由给得太多,近乎穿凿。尤其他评点任昉诗,完全就是照着自己想法穿凿附会、满纸梦呓,最后盛赞任昉能与杜甫并肩,我是真不知道他在说啥。
叶燮主要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要说他评六朝诗,我只能说空疏不切。他觉得“亭皋木叶下”不好,但是又不给出理由;认为潘岳沈约几无一句可取,仍然不给理由;推许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为六朝最杰出三家,其次则鲍照左思,还是没给理由,反正懂的都懂!陈祚明恰好相反,理由给得太多,近乎穿凿。尤其他评点任昉诗,完全就是照着自己想法穿凿附会、满纸梦呓,最后盛赞任昉能与杜甫并肩,我是真不知道他在说啥。
#356687
>>Po.356620
反正明天就要戒六朝了,把想说的一口气说了。方东树评诗颇有见地,有时非常不客气,例如说鲍照登庐山诗,说全是套话,换个人、换座山没区别,没啥意义。又例如评谢朓诗,经常说这首没啥好看的。我认为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只不过古代诗评家大多乡愿,喜欢说套话大于实话而已。
方东树的问题在于:
1.散文家习气。把一首诗的文法剖析得明明白白。典型代表就是他说谢朓铜爵妓,仔细分析每个虚字的起承转合,然后佩服到五体投地,说后世只有杜甫(肿么又是少陵你……因为你对我们六朝好么[ ゚∀。])懂这套——其实王夫之都知道,谢朓这诗前面转折太多,颇伤文气。写诗又不是写文,炫技未必就是正面效果。
2.道德观点。他那套道德观颇有些集腐儒之大成,让人不知所措,甚至王粲这种私德较好的人在他眼里都是“平生最恶此人”。事实上方东树论诗脆快,绝无学究气,有时简直让人怀疑他太喜欢这些诗人的作品,才反过来以深柜心态对诗人吹毛求疵。
3.评得太少。南朝这块他好像就评了大谢(附谢惠连颜延之),鲍照,小谢,后面没了。看他评谢朓,似乎觉得谢朓庾信差距不大,互有优劣,但是终究还是懒得评点小庾。对于我这种兴趣集中在江淹何逊沈约萧纲等南梁诸家的人来说,就是没看够。
顺便昭昧詹言的影印本有批(弹)注(幕)版,就是这个弹幕太老好人了一点,每次方东树批判古人,弹幕都要大吃一鲸:“你肿么可以这么贬低先贤”。反正我觉得主要是喜剧效果拉满,没有其他价值。
反正明天就要戒六朝了,把想说的一口气说了。方东树评诗颇有见地,有时非常不客气,例如说鲍照登庐山诗,说全是套话,换个人、换座山没区别,没啥意义。又例如评谢朓诗,经常说这首没啥好看的。我认为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只不过古代诗评家大多乡愿,喜欢说套话大于实话而已。
方东树的问题在于:
1.散文家习气。把一首诗的文法剖析得明明白白。典型代表就是他说谢朓铜爵妓,仔细分析每个虚字的起承转合,然后佩服到五体投地,说后世只有杜甫(肿么又是少陵你……因为你对我们六朝好么[ ゚∀。])懂这套——其实王夫之都知道,谢朓这诗前面转折太多,颇伤文气。写诗又不是写文,炫技未必就是正面效果。
2.道德观点。他那套道德观颇有些集腐儒之大成,让人不知所措,甚至王粲这种私德较好的人在他眼里都是“平生最恶此人”。事实上方东树论诗脆快,绝无学究气,有时简直让人怀疑他太喜欢这些诗人的作品,才反过来以深柜心态对诗人吹毛求疵。
3.评得太少。南朝这块他好像就评了大谢(附谢惠连颜延之),鲍照,小谢,后面没了。看他评谢朓,似乎觉得谢朓庾信差距不大,互有优劣,但是终究还是懒得评点小庾。对于我这种兴趣集中在江淹何逊沈约萧纲等南梁诸家的人来说,就是没看够。
顺便昭昧詹言的影印本有批(弹)注(幕)版,就是这个弹幕太老好人了一点,每次方东树批判古人,弹幕都要大吃一鲸:“你肿么可以这么贬低先贤”。反正我觉得主要是喜剧效果拉满,没有其他价值。
#356697
总之如果是为了娱乐斗兽,我还是最推荐王夫之古诗评选!因为他说话特别搞笑!
#356884
带了两个破盾者,总算在无光情况下把朝日群岛mod石狮子打死了。感觉作者比较善良,一路放了好几个凤凰给加血减压,不过石狮子输出和加压能力略强,而且不吃腐蚀——凭啥啊?好在最后阿三和破盾者都爆了美德,一路A死,打完收工!
#356889
>>Po.354291
[ ゚ 3゚]是督促我读魏晋的动力啦,那段的感觉确实一直很模糊,留下一个人有过的观点,能当做寻找入口和感觉的时候的新角度啦。很有价值哒
[ ゚ 3゚]是督促我读魏晋的动力啦,那段的感觉确实一直很模糊,留下一个人有过的观点,能当做寻找入口和感觉的时候的新角度啦。很有价值哒
#356895
>>Po.356386
王士祯呀,哈哈哈,他甚至和哥哥写过香奁诗玩呢。王爱好,这三个字,他一生被骂也凝结在这三个字上[ ゚ 3゚]
王士祯呀,哈哈哈,他甚至和哥哥写过香奁诗玩呢。王爱好,这三个字,他一生被骂也凝结在这三个字上[ ゚ 3゚]
#356896
>>Po.356687
诶 方东树我查到过他的资料。全书没看过。这样的人吗?感觉挺有意思的
诶 方东树我查到过他的资料。全书没看过。这样的人吗?感觉挺有意思的
#356931
>>Po.356889
那就不删了吧[ ゚∀。]虽然肥哥千万别把我的意见太当真,我每天都在胡说八道
那就不删了吧[ ゚∀。]虽然肥哥千万别把我的意见太当真,我每天都在胡说八道
#356936
>>Po.356896
我觉得昭昧詹言在我读过的明清诗话里还可以!虽然他冷不防来个道德批判比较搞笑,但评诗还是有眼力的,就是太喜欢扯“文法”“起承转合”,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
我觉得昭昧詹言在我读过的明清诗话里还可以!虽然他冷不防来个道德批判比较搞笑,但评诗还是有眼力的,就是太喜欢扯“文法”“起承转合”,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
#356940
我大六朝在政权更替如走马灯、诗人人均死于非命、文坛风气几十年就天翻地覆的搞笑情况下,还能完成这样的业绩,是否说明大家也挺不容易[ ゚∀。]
#356951
小何威武[ ゚∀。]其实这是临界值而言的吧,之前看过数据统计,如果只统计入律句,刘宋到永明F3那是质的飞跃,永明F3到南梁就是小幅度上升。不过何逊的创作开始得比较早,他写诗在永明中,似乎也就是谢朓未成名、江淹刚刚才尽([ ゚∀。]我沿用一下钟记室说法,大家意会就好)的那个时间点。传统论调多言何逊学习谢朓,从时间上来说这个结论需要再考虑一下。当然何逊创作高峰是入梁之后,但他永明年间就已经二十多岁,大体的创作风格已经成型。我们看何逊集子,他接受汉魏古诗传统、接受陶渊明的程度很大,汲古之面比南梁新一代宫廷诗人似乎还是要广一些。
#356973
>>Po.356951
小何的杯具其实就是……范云赏识他,但范云永明年间没啥地位,不像沈约能带飞小谢,好容易范云当上宰相了,又飞速吃便当=_=
怪何逊性格耿介、闷骚、不识时务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这种性格和才气得到范云青眼,也因此在范云死后无人庇护。所谓“沈范早知何水部”,其中沈约完全不靠谱,他没给过何逊任何史书可见的实质性帮助,只忙着和王筠打情骂俏←_←
小何的杯具其实就是……范云赏识他,但范云永明年间没啥地位,不像沈约能带飞小谢,好容易范云当上宰相了,又飞速吃便当=_=
怪何逊性格耿介、闷骚、不识时务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这种性格和才气得到范云青眼,也因此在范云死后无人庇护。所谓“沈范早知何水部”,其中沈约完全不靠谱,他没给过何逊任何史书可见的实质性帮助,只忙着和王筠打情骂俏←_←
#356976
>>Po.356931
放心啦,其实文社类文章大多都是观点,观点没啥真假对错,就是个意见感想罢了。但如果不交流感想意见的话,又无法和人讨论。不讨论就很难接近一个自己原本没太多感觉的东西。是这样意义上的入口辣。
放心啦,其实文社类文章大多都是观点,观点没啥真假对错,就是个意见感想罢了。但如果不交流感想意见的话,又无法和人讨论。不讨论就很难接近一个自己原本没太多感觉的东西。是这样意义上的入口辣。
#356987
>>Po.356936
道德批判……我好像是想起来了,我应该是因为他批评作诗的性情要够持正才记得这个人的?我记错了没有……
道德批判……我好像是想起来了,我应该是因为他批评作诗的性情要够持正才记得这个人的?我记错了没有……
#356990
>>Po.356987
我不记得了[ ゚∀。] 我对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怒斥谢朓给藩王写诗写得太好了,是对皇帝不忠,这都啥跟啥啊。
我不记得了[ ゚∀。] 我对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怒斥谢朓给藩王写诗写得太好了,是对皇帝不忠,这都啥跟啥啊。
#357005
读酬德赋的结尾,忽携手以上征,跻中皇之修迥。巾帝车之广轼,棹河舟之轻艇。历星术之熠耀,浮天潢之瀴溟。宣城我看你是根本不懂这个,让江淹教教你,修仙的第一要务: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
#357019
>>Po.357005
其实他们体系可能不太一样,江淹的宗教思想非常诡异,除了南朝人都懂的佛道两教,还掺杂有巫术、异书的成份,是他自己构建出来的一个充斥光怪陆离和怪力乱神的世界。谢朓对游仙世界的想象似乎是建立在庄子思想和楚辞词汇的基础上的,可能因为他没有太深的宗教知识,只有文学家的积累和清谈玄言的储备。吹万化而不喧,度千春之可并。齐天地於倏忽,安事人间之纡婞哉?——这是游仙,亦或齐物?
其实他们体系可能不太一样,江淹的宗教思想非常诡异,除了南朝人都懂的佛道两教,还掺杂有巫术、异书的成份,是他自己构建出来的一个充斥光怪陆离和怪力乱神的世界。谢朓对游仙世界的想象似乎是建立在庄子思想和楚辞词汇的基础上的,可能因为他没有太深的宗教知识,只有文学家的积累和清谈玄言的储备。吹万化而不喧,度千春之可并。齐天地於倏忽,安事人间之纡婞哉?——这是游仙,亦或齐物?
#357908
>>Po.357886
庾信在侯景之乱中临阵脱逃,反观阴铿,凭借智慧与善良顺利脱身,照这个逻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岂不是[ ゚∀。]
庾信在侯景之乱中临阵脱逃,反观阴铿,凭借智慧与善良顺利脱身,照这个逻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岂不是[ ゚∀。]
#357919
我就看点唐诗相关解闷,为啥一cue到我萌六朝人作者就开始奇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