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54811
sdvdCv7L (停云) 2022-03-09 12:23:30
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读书笔记+游戏战报+跑团设定+小说初稿堆积处[*゚∀゚*]
sdvdCv7L Po 2022-03-29 21:14:48
>>Po.137600
我没太看懂肥哥的回复[ ゚∀。]詹先生说的是截图里这段话,文本部分是我私人的吐槽。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永明年间很多咏物诗or回文诗or离合诗等等被视作非常无聊的文字游戏,但其实对于当时的作家本人而言,这是一种练习,类似画鸡蛋。永明体的声律学说至少面临两个困境:

1.他们要做的不是仅仅写出“符合规范”的诗歌,更要探索“规范”本身,因为他们只知道四声要搭配,诗歌要富有抑扬顿挫的音律美,对于“具体怎么搭配最好”则是跌跌撞撞的摸索;

2.他们几乎没有前人成功的例子可供参考——据说前代作家中只有范晔和谢庄的诗歌可以做到音律优美,但这两人显然不是谢灵运那种极有影响力的大诗人,存世作品也不一定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练习,所谓的应酬文学很多都是习作。其他诗人作品散佚太多,不过谢朓的诗歌是能做出大致系年的,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他如何从五言四句小诗发展到八句,然后更长,接近晋宋人的篇幅。顺便一提,我认为小诗练习对于五言诗的造境能力是巨大的拔高,因为二十个字要想写得很美,就需要言外之致(虽然也有四句并列的结构),而这种远诣融入到传统的五言诗中,就得到了更为悠远的情韵和圆融的情境。

回过头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永明作者群代表作,可能真的就只是他们的习作而已。成熟后的作品,不得而见。现在永明时期诗歌的几个来源:

1.谢宣城集,收录一些谢朓与同时代人的唱和作。如前所述,这些作品很多都带有集团文学的特质,少有作者本人的主体凸现。——顺带一提,谢朓本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浓缩和切面特征,力量往往是凝固为点状再照射,所以情感会显得含蓄敏感。类似的敏感和含蓄在南梁发扬光大且变本加厉后,往往因为过度纤细而得到“纤弱”“贫血”的恶评,这不能不说是南梁人以谢朓为榜样的结果。

2.古文苑卷九,古文苑应该是总集类作品,但这一卷实质只收录王融及王融相关酬唱作品,大概是散佚得只剩下王融部分了——也可以看出文学存留的侥幸。如果没有这卷书,我们今天对王融的诗歌评价会不会截然不同?

3.玉台新咏,本来就只收录“艳诗”;

4.文选,文选中的永明作家作品如陆厥、虞羲之作,体现了很高的水平和思想性,可谓典范;

5.初唐类书如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其中南齐作品显然只是极少数,类聚最重视的是梁及梁以后作家,因为它们的声律技巧更完善,对初唐人更具有典范作用。
sdvdCv7L Po 2022-03-29 21:18:47
擦,兴膳宏笔下的左思怎么像个二刺螈角色……
sdvdCv7L Po 2022-03-29 23:30:16
这个明代人又没见过鲍照,纯属飞科牛子,鲍明远是六朝第一大帅比!!!!!!!
sdvdCv7L Po 2022-03-30 00:08:57
读完了兴膳宏关于左思的研究,拜服,兴膳宏实在很了不起,那种对于诗人细微情感的把握,对文字本身的敏感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真是不可多得,事实上阅读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每一篇都是绝好的散文。
sdvdCv7L Po 2022-03-30 00:12:53
>>Po.138632
当然对于郭璞的政治态度这点,我对他的看法并不是全然接受,但他对郭璞游仙诗所做的研究实在是了不起。此外,日本那边的六朝研究,似乎总能体会到诗人笔下极细微极敏感的物象与心象,其实做齐梁这块我认为是非要有出色的微观审美能力不可的,但是国内很多研究这点做不好。
sdvdCv7L Po 2022-03-30 01:40:44
看以前知乎认识朋友开的书单,对兴膳宏林晓光田晓菲的推崇和我一致(虽然田晓菲这个,我是认真的说这件事,南梁文学这块绝对不能全信她,否则就成萌萌人了),但为什么你们吹欧丽娟啊?我好像扫到过这位的书,大致印象:1.鲍照眼里有人,李白眼里没有人,所以李白完爆鲍照;2.江淹深受谢朓“苍苔依砌上”的启发,写了《青苔赋》;3.这书根本没有南梁,没有北朝,没有庾信,说谢朓之后说民歌,然后就快进到隋唐了。——总之,无论艺术赏析还是史料基础都让我觉得十分之不可靠……
sdvdCv7L Po 2022-03-30 01:52:46
关于田晓菲,我出于个人原因不喜欢她的行文,至少不喜欢她行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这不是主观客观的问题,林晓光先生非常喜爱王融,我昨天推荐的那本书作者也非常喜爱萧纲,这都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也丝毫不掩饰的。我欣赏作者的坦诚和温柔。所以哪怕田晓菲是个精神南梁人或者萧纲NC粉都无所谓,我所不满的是她的春秋笔法式历史讲述以及煽动性表达,以及充斥原作的过度诠释。
ItXTJppR 2022-03-30 02:02:29
>>Po.137827
[ ゚∀。]是我之前没有看懂po的回复
对于po的观点的完全赞同,南朝缺乏材料是大家公认的事,往往研究唐前的人受限于材料太少,而明清的人埋葬于材料实在太多。
并且我对其中谢宣城集那一段你的评价感到了好奇。
可惜来不及看大谢集子再和po交流了~
ItXTJppR 2022-03-30 02:04:13
>>Po.139029
一种“搞宣传的人来做学术”的感觉么XD
sdvdCv7L Po 2022-03-30 10:30:19
>>Po.139040
对于谢宣城集,我的观点大致转写自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图1-图3,图片顺序可能乱掉,总之就是没有英文单词的那三张),如果要自己举出一个例子,我会选《夏始和刘潺陵》中几句:

白蘋望已骋,缃荷纷可袭。
徒愿尺波旋,终怜寸景戢。
对窗斜日过,洞幌鲜飙入。
浮云去欲穷,暮鸟飞相及。

用“尺波”“寸景”来感慨时光易逝,并不是新鲜的用法,源自陆机“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但是引发陆机叹逝之悲的乃是“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两者都可以从文化中找到有力的传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与之相比,引发谢朓去感慨时光流逝的乃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水草愈发茂密,初生的嫩荷也渐渐成熟。正所谓是“夏始春余,叶嫩花初”,诗人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叹息时光呢?

1.他根本没法把情景结合起来,只是按照酬答诗的惯例写作。一般来说酬答诗内容要根据原诗而定,原作者写景,他也会写景,原作者感慨,他也得感慨。

2.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以上划掉)

我个人的理解,作者爱上了这一刻的美,从而生发时间凝固的渴望,然而掠过窗轩的夕阳、接近傍晚的凉风又标志着这种想法的徒劳,云和鸟带来的感知上的延伸,但延伸同样不具备更多意义,只能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惆怅。

这里或许可以看出齐梁文学的特色(也可能是谢朓本人的特色):对“瞬间”更加关心,宇宙(时间和空间)被切片为更小的尺度来影响情绪,然而并非简单的抓取,而是有意识的选取和浓缩。足以悲伤的不是时间流逝本身的终极结局,甚至都不是它对于一个季节的结局,结局只在于这一天傍晚。

类似的艺术特色在之前决不是没有,但这里谈的是感知模式的变化趋势。宫体诗对于“定格”“瞬间”情景的爱好是非常剧烈的,具体可参见田晓菲的论述(图4),她认为受佛教影响,但我更愿意从文学本身的发展历程里去探索原因,可惜时间精力有限,暂时只能搁置。
sdvdCv7L Po 2022-03-30 10:40:47
>>Po.139042
田晓菲学术能力倒不是问题,主要是她言语很容易引导读者。学术水平和话术水平是两种东西,后者超过前者太多就是灾难,比如说易中天XD当然这里只针对三国史,易中天好像是做古代美学研究的,我看过他写文心雕龙的文章,按我当时评价还是颇有水准的。田晓菲这方面还好,算是兼美。

另外她细节的考证有时不够精细,比如“圆”字放在五言第三字并非萧纲最先使用,鲍照就有先例,“夜月如秋霜”这个比喻更是宋齐以来烂大街,不知为何她觉得李白的“疑是地上霜”源自萧纲。当然这些东西无伤大雅,但我天性比较喜欢抠字眼较真。
sdvdCv7L Po 2022-03-30 10:48:18
我们沈隐侯,白天做人伦师表,晚上写官能诗歌XD说起来对于南梁人民来说,沈约的形象是不是约等于“开国丞相是海棠大手”←_←不过南朝不讲究这个,相反喜闻乐见,南朝的逻辑可能是“哇这个人小黄诗写得真好,真有才,当丞相一定很合适吧”。
sdvdCv7L Po 2022-03-30 11:04:38
又黑隐侯←_←其实关于沈约,我以前也吐槽过,他身上有文学投机色彩,但这并不代表他才情不够,事实上我认为是沈约强烈的“文坛领袖”型野心和手腕拖累了其本人作为诗人的资质。只说沈约本身,至少就笔力富健这块胜过谢朓。
ItXTJppR 2022-03-30 11:20:34
>>Po.139519
确实一般会认为晋唐阶段是佛教影响文学的重要时期。因为意境与意象,这两个概念,原本是不讲的。
人聚焦于“象”,诗歌试图“造境”,这两种诗歌看似根本的一些艺术追求,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佛教的传入。
意境与意象,这两种词的思维方式就代表着某一种静态式的抽象呢。
ItXTJppR 2022-03-30 11:25:40
>>Po.139568
没错XD
学术能力有硬伤的人并不太多,通常是智商有硬伤x
对于有些成绩的学家而言,话术水平高于学术水平,或者论述间话术比例过高(没有和学术水平等比提升)的时候,常常是被喷的焦点XD会让人感觉有一些德不配位或滥用影响力的嫌疑。尤其是古代文学学科,对这种情况很不认可。
sdvdCv7L Po 2022-03-30 11:39:57
>>Po.139700
原来如此,受教了,牵扯到宗教我就开始搞不明白。以前因为喜欢郗超特意选过佛学相关的课程,但是什么也没学懂。其实有个问题是,我所看到研究“宗教对南朝文学的影响”的文献很多讲得很泛,田晓菲这本算讲得很清晰的,还有一本讲佛教从题材上对宫体诗的影响也讲得很深入,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我觉得田晓菲有些论述太“单一”了,宫体诗有些艺术手法当然有佛教哲学的潜移默化,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五言句式的发展等等,齐梁人句法比起晋宋来说普遍功能性更强,句式的复杂化又带来其他表现的可能,这方面就是文学本身的发展历程。
sdvdCv7L Po 2022-03-30 14:16:01
突然发现我们六朝文学迷真是太团结了,从来不内斗,每次别人提问六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谁,回复一般都是小庾,毫无争议XD
sdvdCv7L Po 2022-03-30 14:21:28
>>Po.140264
关于小庾诗歌这个,我觉得真的需要对电波,并不是越对电波就越觉得他写得好,而是越读越感受到他在完美技巧和充溢情绪之间的“失衡”,如果残缺是一种美感,那么过犹不及亦然。
sdvdCv7L Po 2022-03-30 14:28:16
>>Po.140264
其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篇硕士论文,因为一个清代人说庾信不如左思郭璞,深深地愤怒了,专门统计古诗选本里面的六朝作家入选篇目然后赋分排名。最后庾信排第三还是第四来着不记得了,我只记得那句震撼人心的:陶渊明,第一名,73分——像什么大型电视颁奖仪式,让屏幕前的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顺便庾信存诗三百多首,左思郭璞存诗也就十几首,真不知道他这个统计有什么用处……
sdvdCv7L Po 2022-03-30 15:11:25
时代舵手沈隐侯XD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