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可能
新建仓库2
🀄
34
👍
6
💗
3
🎉
1
#778763
每日Cioran【微不足道的“新生活”】
*返校了,继续( ゚ 3゚)
我们必须在呼吸中坚持下去,感觉空气烧灼双唇,在一个自己不曾期待的现实中堆积遗憾,而且还要放弃对滋养我们的颓败之恶作任何解释。
任何人在回望自己过往的溃败之时,为了避免来日的溃败,都想像着自己有能力从头开始某种崭新的东西。于是,他们给自己许下庄严的承诺,然后等待奇迹,来把他们从命运设下的平庸陷阱和它无限的深渊中拉拽出来。然而,什么也不曾发生。所有人都依旧做着同样的人,仅有的改变,也只是他们特有的堕落趋势日渐显明。举目四望,所见尽是已然蜕变的志向与激情:所有人都承诺着一切,可是每个人活着,却都只是为了认识到自己的光芒是多么脆弱,生活是多么缺乏才情。生存的真实,就在于它的溃败之中。
我看见的是每个人都在时间中前进,把自己孤立在一种焦躁的咀嚼之中,而最后还是跌回他们自己;这中间,所谓的更新,也不过是他们自己的希望在扮着种种出人意料的鬼脸。
*返校了,继续( ゚ 3゚)
我们必须在呼吸中坚持下去,感觉空气烧灼双唇,在一个自己不曾期待的现实中堆积遗憾,而且还要放弃对滋养我们的颓败之恶作任何解释。
任何人在回望自己过往的溃败之时,为了避免来日的溃败,都想像着自己有能力从头开始某种崭新的东西。于是,他们给自己许下庄严的承诺,然后等待奇迹,来把他们从命运设下的平庸陷阱和它无限的深渊中拉拽出来。然而,什么也不曾发生。所有人都依旧做着同样的人,仅有的改变,也只是他们特有的堕落趋势日渐显明。举目四望,所见尽是已然蜕变的志向与激情:所有人都承诺着一切,可是每个人活着,却都只是为了认识到自己的光芒是多么脆弱,生活是多么缺乏才情。生存的真实,就在于它的溃败之中。
我看见的是每个人都在时间中前进,把自己孤立在一种焦躁的咀嚼之中,而最后还是跌回他们自己;这中间,所谓的更新,也不过是他们自己的希望在扮着种种出人意料的鬼脸。
#779068
【睡前诗歌·苏轼词集】
生查子送苏伯固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送君时,梦绕湖边路。
戚氏
玉龟山,东皇灵姥统群仙。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
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
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云璈韵响泻寒泉。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绮霞、天际红深浅。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杏花风、数里响鸣鞭。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灵姥:谓西王姥也。
◎昆仑去地一万一千里,上有层城九重。或上倍之,是为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以次相及。(《淮南子·墬形训》)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缶吾]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缶吾]。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天子传》)
◎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夹侍王母旁。(《汉武故事》)
◎赵简子疾不知人,七日而寤,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穆天子传》郭璞注引《史记》)
◎老聃居山,有父老五人,方瞳,握青筠杖,共谈天地五方五行之精。(《拾遗记》)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王母乃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汉武内传》)
◎王母命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汉武内传》)
◎上元夫人自弹云林之璈,歌步玄之曲。(《汉武内传》)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癸酉(1093)八月,告下,公以两学士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出知定州军州事。甲戌(1094)正月,闻歌者歌《戚氏》,方论穆天子事,因依其声成《戚氏》词。(清王文诰《苏诗总案》)
生查子送苏伯固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后月送君时,梦绕湖边路。
戚氏
玉龟山,东皇灵姥统群仙。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
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间作脆管鸣弦,宛若帝所钧天。稚颜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
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云璈韵响泻寒泉。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渐绮霞、天际红深浅。动归思、回首尘寰,烂漫游、玉辇东还。杏花风、数里响鸣鞭。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灵姥:谓西王姥也。
◎昆仑去地一万一千里,上有层城九重。或上倍之,是为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以次相及。(《淮南子·墬形训》)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缶吾]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缶吾]。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天子传》)
◎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夹侍王母旁。(《汉武故事》)
◎赵简子疾不知人,七日而寤,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穆天子传》郭璞注引《史记》)
◎老聃居山,有父老五人,方瞳,握青筠杖,共谈天地五方五行之精。(《拾遗记》)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王母乃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汉武内传》)
◎王母命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汉武内传》)
◎上元夫人自弹云林之璈,歌步玄之曲。(《汉武内传》)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癸酉(1093)八月,告下,公以两学士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出知定州军州事。甲戌(1094)正月,闻歌者歌《戚氏》,方论穆天子事,因依其声成《戚氏》词。(清王文诰《苏诗总案》)
#779073
>>Po.779068
◆东坡先生在中山,作《戚氏》乐府词,最得意。幕客李端叔跋三百四十馀字,叙述甚备,欲刻石传后,为定武盛事,会谪去不果。今乃不载集中,至有立论排诋,以为非公作者。识真之难如此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东坡元祐末自礼部尚书帅定州日,官妓因宴,索公为《戚氏》。公方坐与客论穆天子事,颇讶其虚诞,遂资以应之,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坐中随声击节,终席不间他词,亦不容别进一语。且曰:“足为中山一时盛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才意识到忘记换饼(*´д`)
◆东坡先生在中山,作《戚氏》乐府词,最得意。幕客李端叔跋三百四十馀字,叙述甚备,欲刻石传后,为定武盛事,会谪去不果。今乃不载集中,至有立论排诋,以为非公作者。识真之难如此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东坡元祐末自礼部尚书帅定州日,官妓因宴,索公为《戚氏》。公方坐与客论穆天子事,颇讶其虚诞,遂资以应之,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坐中随声击节,终席不间他词,亦不容别进一语。且曰:“足为中山一时盛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才意识到忘记换饼(*´д`)
#779093
【睡前诗歌·苏轼词集】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尔雅》郭璞注)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宋寇準《和倩桃》)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唐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唐杜甫《哀江头》)
◎灵均:屈原字。
◎《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乐府诗集》)
◎长沙郡有夷蜑,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故以为名。(《隋书·地理志》)
◆甲戌(1094)闰四月,告下,落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依前左朝奉郎,知英州军州事。又告下,降充左承议郎,仍知英州。又告下合叙,复曰不得与叙,仍知英州。六月告下,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七月,达九江,与苏坚别作。(清王文诰《苏诗总案》)
木兰花令
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三分春色,一分愁闷,一分风雨。(宋叶道卿《贺圣朝》)
水龙吟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间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秔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沉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秔,籼稻也。(《玉篇》)
◎昆仑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台九层,左瑶池,右翠水,有弱水九重,盖不可到。(《神仙传》)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尔雅》郭璞注)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宋寇準《和倩桃》)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唐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唐杜甫《哀江头》)
◎灵均:屈原字。
◎《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乐府诗集》)
◎长沙郡有夷蜑,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征役,故以为名。(《隋书·地理志》)
◆甲戌(1094)闰四月,告下,落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依前左朝奉郎,知英州军州事。又告下,降充左承议郎,仍知英州。又告下合叙,复曰不得与叙,仍知英州。六月告下,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七月,达九江,与苏坚别作。(清王文诰《苏诗总案》)
木兰花令
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三分春色,一分愁闷,一分风雨。(宋叶道卿《贺圣朝》)
水龙吟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间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秔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沉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秔,籼稻也。(《玉篇》)
◎昆仑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台九层,左瑶池,右翠水,有弱水九重,盖不可到。(《神仙传》)
#779095
>>Po.779093
◎贞观中,岑文本于山顶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岑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铢服。”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答云:“尤细者则五铢也。”出门忽不见,惟见古钱一枚。(《博异志》)
◎(费)长房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汉书·费长房传》)
◆有声画,无声诗,胥在其中。(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贞观中,岑文本于山顶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岑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铢服。”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答云:“尤细者则五铢也。”出门忽不见,惟见古钱一枚。(《博异志》)
◎(费)长房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汉书·费长房传》)
◆有声画,无声诗,胥在其中。(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779354
每日Cioran 【仇恨的历程】
提出一种新信仰的人会遭到迫害,而之后他会变成迫害者:真理往往从跟警察的冲突开始,而最终却要依赖警察。因为一切人为之痛苦过的荒谬,都会蜕变成合法性
图为【哲学与卖淫】
堕落众生(La perduta gente),典出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三章,地狱门上的字句:“由我这里,直通悲惨之城。由我这里,直通无尽之苦。由我这里,直通堕落众生。”(中译引自黄国彬译注,《神曲》,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提出一种新信仰的人会遭到迫害,而之后他会变成迫害者:真理往往从跟警察的冲突开始,而最终却要依赖警察。因为一切人为之痛苦过的荒谬,都会蜕变成合法性
图为【哲学与卖淫】
堕落众生(La perduta gente),典出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三章,地狱门上的字句:“由我这里,直通悲惨之城。由我这里,直通无尽之苦。由我这里,直通堕落众生。”(中译引自黄国彬译注,《神曲》,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779433
>>Po.779432
呃好久没po忘记了,【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呃好久没po忘记了,【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779912
翻了一下以前旧岛的日记串发言记录
谥号起于周共王、懿王 族与姓氏之氏同义,氏与族原无分别。「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因生而赐姓说法有很多,一是依王充论衡诘术篇:夏禹祖先因其母吞薏苡而生,故夏姓苡(史记作姒);商朝祖先契,其母曰简狄,吞燕子(卵)而生契,故商姓子;周朝祖先棄,其母曰姜原,践踏大人脚迹,怀孕以生弃,故周姓姬。此谓因其祖先所由孕而得姓。
看上去很有原始母系社会习俗味。一开始姓是母系传承的,现在反而冠姓权成为父系社会宗族制的代表了,不知道有没有论文研究怎么演变的,挺想看看。
其余也有因其祖所生之地而得姓的说法,因其德行而赐姓的说法,各有论据,不过还是前者有意思,我对母系社会的习俗挺感兴趣的……
但毕竟太古资料很少,今人推测更多。倒回去一点想想,有点不太对,这段时间姓和氏(族)不是一个概念,我不太懂它们的区别和具体意义……
很难用现代概念去理解继续尝试一边记录一边思考。
依杜注意,天子封诸侯,既因其所由以赐之姓,又封以土地而命之氏,如周封舜后于陈,赐姓曰嬀,命氏为陈。
综上,姓大概是母系社会的传承,代表血统,看象形字也带女hhh;氏是上古时代的氏(族)传承下来的,同时也代表了其归属的封地。查
了下,秦就姓氏混同了,《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那么从秦开始,姓与氏的区别也不重要了
还有「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也不太明白……
依照注释,诸侯于大夫,以其字为其谥,而其后人因以为族姓。按照举的例子,郑公子去疾,字子良,其孙良宵以良为氏。勉强理解为前人的字,后人取用其中的字当氏。看来上古时期相较于姓,氏并不是稳定传承的。因为混同,现在姓的来源也不统一,可能原来会划分得比较清楚吧?
依照前面,氏有很多来源,封官封地,先世所食采邑,和祖先的字,五花八门。姓更偏向于血统,母系传承稳定,毕竟谁是亲妈相对于谁是亲爹还是很清楚的。挺有意思……
谥号起于周共王、懿王 族与姓氏之氏同义,氏与族原无分别。「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因生而赐姓说法有很多,一是依王充论衡诘术篇:夏禹祖先因其母吞薏苡而生,故夏姓苡(史记作姒);商朝祖先契,其母曰简狄,吞燕子(卵)而生契,故商姓子;周朝祖先棄,其母曰姜原,践踏大人脚迹,怀孕以生弃,故周姓姬。此谓因其祖先所由孕而得姓。
看上去很有原始母系社会习俗味。一开始姓是母系传承的,现在反而冠姓权成为父系社会宗族制的代表了,不知道有没有论文研究怎么演变的,挺想看看。
其余也有因其祖所生之地而得姓的说法,因其德行而赐姓的说法,各有论据,不过还是前者有意思,我对母系社会的习俗挺感兴趣的……
但毕竟太古资料很少,今人推测更多。倒回去一点想想,有点不太对,这段时间姓和氏(族)不是一个概念,我不太懂它们的区别和具体意义……
很难用现代概念去理解继续尝试一边记录一边思考。
依杜注意,天子封诸侯,既因其所由以赐之姓,又封以土地而命之氏,如周封舜后于陈,赐姓曰嬀,命氏为陈。
综上,姓大概是母系社会的传承,代表血统,看象形字也带女hhh;氏是上古时代的氏(族)传承下来的,同时也代表了其归属的封地。查
了下,秦就姓氏混同了,《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那么从秦开始,姓与氏的区别也不重要了
还有「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也不太明白……
依照注释,诸侯于大夫,以其字为其谥,而其后人因以为族姓。按照举的例子,郑公子去疾,字子良,其孙良宵以良为氏。勉强理解为前人的字,后人取用其中的字当氏。看来上古时期相较于姓,氏并不是稳定传承的。因为混同,现在姓的来源也不统一,可能原来会划分得比较清楚吧?
依照前面,氏有很多来源,封官封地,先世所食采邑,和祖先的字,五花八门。姓更偏向于血统,母系传承稳定,毕竟谁是亲妈相对于谁是亲爹还是很清楚的。挺有意思……
#779920
《国语》韦昭注云:“太史掌氏姓。”说明姓氏在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由太史专门管理。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众仲的话: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族就是氏⑩。从这段话知道,赐姓命氏都属于天子的权利。由此类推,诸侯在其统治范围内,也有命氏的权利。众仲所讲“因生以赐姓”是什么意思,前人见解不同,杨伯峻先生曾加罗列11。无论如何,按照《左传》、《国语》,姓氏的取得必须通过命赐的手续。
由上述记载还可了解,在古代社会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姓是只有具备一定身分的人才能有的,如《周语下》所说,一旦沦为隶圉,姓也失掉了。《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子产引“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正是因为妾如同隶圉之流,身分卑贱,不能有姓,能否作为异姓与之通婚,只好听凭占卜。至于氏,得自世功官邑,身分低贱的人自然也无从具有。
众所周知,古代的姓和婚姻制度有密切关系,同姓不婚是当时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一点不能以那时有个别例外现象来否定)。因此,姓是世代不变的,只要一定的身分得以维持,姓就将传流下去,直到该姓的人员灭绝为止。氏则不同,往往改变。这是由于氏是家族的标志,与宗法有关,宗法规定小宗五世则迁12,同时又有命氏、别族等特殊情形。所谓别族,用现在的话说便是分家。例如《国语·晋语九》载,晋卿智宣子将立智瑶为嗣,同族大夫智果劝阻,不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智氏之亡也,惟辅果在。”可见那时可以到太史处登记分家,从而取得新的氏。
如上所述,古代的姓在长时期间沿续不变,事实上,当时的姓数量是很有限的。比如传说黄帝之子有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13前人考证,其间荀姓绝无可考,酉、滕、箴、儇、依五姓也没有多少材料14。春秋时代的姓,见于文献的,据统计不过二十一姓15。《金文世族谱》以青铜器铭文补充,新找到的只有几个姓。该书有的新姓其实还可读释为原有的姓,如“宿”实即“宿(风)”。由此看来,如果认为甲骨、金文中有好多未见的姓,是不可能的。
总之,不管是文献还是卜辞、金文,称个人极少单称其氏的。单称氏,无法区别父子兄弟,不能作为个人的标志。在拙文《姓氏制度》中已经提到,“先秦人名有姓、氏,有名、字,有的有爵,在死后还有谥”。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众仲的话: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族就是氏⑩。从这段话知道,赐姓命氏都属于天子的权利。由此类推,诸侯在其统治范围内,也有命氏的权利。众仲所讲“因生以赐姓”是什么意思,前人见解不同,杨伯峻先生曾加罗列11。无论如何,按照《左传》、《国语》,姓氏的取得必须通过命赐的手续。
由上述记载还可了解,在古代社会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姓是只有具备一定身分的人才能有的,如《周语下》所说,一旦沦为隶圉,姓也失掉了。《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子产引“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正是因为妾如同隶圉之流,身分卑贱,不能有姓,能否作为异姓与之通婚,只好听凭占卜。至于氏,得自世功官邑,身分低贱的人自然也无从具有。
众所周知,古代的姓和婚姻制度有密切关系,同姓不婚是当时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一点不能以那时有个别例外现象来否定)。因此,姓是世代不变的,只要一定的身分得以维持,姓就将传流下去,直到该姓的人员灭绝为止。氏则不同,往往改变。这是由于氏是家族的标志,与宗法有关,宗法规定小宗五世则迁12,同时又有命氏、别族等特殊情形。所谓别族,用现在的话说便是分家。例如《国语·晋语九》载,晋卿智宣子将立智瑶为嗣,同族大夫智果劝阻,不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智氏之亡也,惟辅果在。”可见那时可以到太史处登记分家,从而取得新的氏。
如上所述,古代的姓在长时期间沿续不变,事实上,当时的姓数量是很有限的。比如传说黄帝之子有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13前人考证,其间荀姓绝无可考,酉、滕、箴、儇、依五姓也没有多少材料14。春秋时代的姓,见于文献的,据统计不过二十一姓15。《金文世族谱》以青铜器铭文补充,新找到的只有几个姓。该书有的新姓其实还可读释为原有的姓,如“宿”实即“宿(风)”。由此看来,如果认为甲骨、金文中有好多未见的姓,是不可能的。
总之,不管是文献还是卜辞、金文,称个人极少单称其氏的。单称氏,无法区别父子兄弟,不能作为个人的标志。在拙文《姓氏制度》中已经提到,“先秦人名有姓、氏,有名、字,有的有爵,在死后还有谥”。
#779925
>>Po.779920
此外,文献和古文字材料所见的人名,不少还附有职官,或有亲称(亲属称谓)。这八种成分,如果从广义理解,可以作为分析先秦人名的根据。
此外,文献和古文字材料所见的人名,不少还附有职官,或有亲称(亲属称谓)。这八种成分,如果从广义理解,可以作为分析先秦人名的根据。
#779933
「以宾礼亲邦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779937
据礼记月令,甲、乙日至,祭先脾,玉用苍,服上青;丙、丁日至,祭用肺,玉、服皆赤;戊、己日至,祭用心,玉、服皆黄;庚、辛日至,祭用肝,玉、服皆白;壬、癸日至,祭用肾,玉、服皆玄。
#780374
【睡前诗歌·苏轼词集】
水龙吟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
雨中花慢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元稹《莺莺传》)
一丛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团扇歌》者,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制此歌。乐府《团扇郎歌》:“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晋书·乐志》)
◎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唐白居易《题孤山寺石榴花示众僧》)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唐韩愈《杏花》)
水龙吟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蒹葭》)
雨中花慢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元稹《莺莺传》)
一丛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团扇歌》者,中书令王珉与嫂婢有情,爱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团扇,故制此歌。乐府《团扇郎歌》:“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晋书·乐志》)
◎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唐白居易《题孤山寺石榴花示众僧》)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唐韩愈《杏花》)
#780823
每日Cioran
【本质之魔障】
把自己的名字刻写在思想与天空的边缘,就像那些病态的追寻者,艰涩的落魄人,那些爱好着不成正果的晕眩,空想着不被许可的梦境的探险家一样。
【追随者的幸福】
人若是成了一种单向度视野的奴隶,便只能封闭于有限的眼界当中。
【伺机思想者】
当我看着思想,思想显得比事物还要无用;因此我喜欢过的,只有重病之人的胡言乱语、失眠的咀嚼、无可救药的惊悸一掠而过的闪电、满布叹息的千种怀疑。
我的真理,都只是我的激情或哀伤的万般诡辞。我是跟随着一时一刻而存在、而感觉、而思想——这完全不以我为转移。时间组成了我,我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所以我存在。我不曾期望的现在正在展开,在展开我;因为无法号令它,所以我只能评述它;作为自己思想的奴隶,我只好与它们嬉戏,就仿佛宿命面前的小丑一个……
【本质之魔障】
把自己的名字刻写在思想与天空的边缘,就像那些病态的追寻者,艰涩的落魄人,那些爱好着不成正果的晕眩,空想着不被许可的梦境的探险家一样。
【追随者的幸福】
人若是成了一种单向度视野的奴隶,便只能封闭于有限的眼界当中。
【伺机思想者】
当我看着思想,思想显得比事物还要无用;因此我喜欢过的,只有重病之人的胡言乱语、失眠的咀嚼、无可救药的惊悸一掠而过的闪电、满布叹息的千种怀疑。
我的真理,都只是我的激情或哀伤的万般诡辞。我是跟随着一时一刻而存在、而感觉、而思想——这完全不以我为转移。时间组成了我,我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所以我存在。我不曾期望的现在正在展开,在展开我;因为无法号令它,所以我只能评述它;作为自己思想的奴隶,我只好与它们嬉戏,就仿佛宿命面前的小丑一个……
#782165
【睡前诗歌·苏轼词集】
哨遍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卷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漫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北朝庾信《梦入堂内》)
◎炉烟细细驻游丝。(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纡修袂而将举,似惊鸿之欲翔。(唐谢偃《舞赋》)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
◎三万六千:注见卷一《南乡子》“东武望馀杭”。
菩萨蛮
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织女者,天孙女也。(《史记·天官书》)
又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东坡《蝶恋花》词云云。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病极,犹不释口。东坡作《西江月》悼之。(宋惠洪《冷斋夜话》)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林下词谈》)
哨遍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卷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漫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北朝庾信《梦入堂内》)
◎炉烟细细驻游丝。(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纡修袂而将举,似惊鸿之欲翔。(唐谢偃《舞赋》)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
◎三万六千:注见卷一《南乡子》“东武望馀杭”。
菩萨蛮
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织女者,天孙女也。(《史记·天官书》)
又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东坡《蝶恋花》词云云。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病极,犹不释口。东坡作《西江月》悼之。(宋惠洪《冷斋夜话》)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林下词谈》)
#782893
每日Cioran 【诗人的寄生虫】
可是一个雪莱、一个波德莱尔、一个里尔克,却是在我们身体最深刻的地方起作用,我们会像吸纳一种恶习一样,把他们吸纳进我们自己。一个身体靠近他们,会强化,然后软化,最后分解。因为诗人是一个破坏性因子、一种病毒、一种伪装起来的疾病,对我们的红血球来说,是最大的危险,而且是种绝妙而模糊的危险。活在诗人的势力范围内,就是感觉血液在变稀,就是梦想一个贫血的天堂,并且会听到血管中,有泪水在流……。
……多少次,我梦想过一个忧郁而博学的妖魔,精通各种语言,深谙一切诗句与一切灵魂,他游荡于整个世界,穿越已故的波斯、中国、印度,和垂死的欧洲,饱食千种蛊毒、万种狂热、无限沉醉;——多少次,我梦想过一个诗人的朋友,因为绝望于自己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而认识了他们中的每一个。
可是一个雪莱、一个波德莱尔、一个里尔克,却是在我们身体最深刻的地方起作用,我们会像吸纳一种恶习一样,把他们吸纳进我们自己。一个身体靠近他们,会强化,然后软化,最后分解。因为诗人是一个破坏性因子、一种病毒、一种伪装起来的疾病,对我们的红血球来说,是最大的危险,而且是种绝妙而模糊的危险。活在诗人的势力范围内,就是感觉血液在变稀,就是梦想一个贫血的天堂,并且会听到血管中,有泪水在流……。
……多少次,我梦想过一个忧郁而博学的妖魔,精通各种语言,深谙一切诗句与一切灵魂,他游荡于整个世界,穿越已故的波斯、中国、印度,和垂死的欧洲,饱食千种蛊毒、万种狂热、无限沉醉;——多少次,我梦想过一个诗人的朋友,因为绝望于自己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而认识了他们中的每一个。
#783579
【睡前诗歌·苏轼词集】
蝶恋花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消,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又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石火无烟光,还如世中人。(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晋刘伶《酒德颂》)
又病起小集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飞英如霰。似无言、有意催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霜风侵梧桐,众叶着树干。(唐韩愈《秋怀》)
◎(殷)浩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晋书·殷浩传》)
◎破除万事无过酒。(唐韩愈《赠郑兵曹》)
点绛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水边朱户,门掩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又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醉漾轻丝信慢流。(宋郑獬《渔父》)
蝶恋花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消,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又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石火无烟光,还如世中人。(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晋刘伶《酒德颂》)
又病起小集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飞英如霰。似无言、有意催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霜风侵梧桐,众叶着树干。(唐韩愈《秋怀》)
◎(殷)浩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晋书·殷浩传》)
◎破除万事无过酒。(唐韩愈《赠郑兵曹》)
点绛唇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水边朱户,门掩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又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醉漾轻丝信慢流。(宋郑獬《渔父》)
#783580
>>Po.783579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南朝刘义庆《幽明录》)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南朝刘义庆《幽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