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1338666
WfYaoiH2 2024-11-29 14:25:28
读书笔记:《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第十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价格:59.00元
WfYaoiH2 Po 2024-12-03 11:51:25
>>Po.1340646
([ ゚∀。]这里搜了一下“土豆的眼睛”是什么。原来就是土豆表面的小坑。)
找到一个解释“土豆的眼睛是什么”的视频:
(这条网址为什么这么长??)
网页链接
WfYaoiH2 Po 2024-12-03 12:02:46
>>Po.1340647
([ ゚∀。]又想起写手波特有这么一个投稿。。。
(评论:那又怎么解释马的眼睛其实长在乌龟的头上呢
(↑现在意识到这俩词都是中文死隐喻。。看到土豆眼就联想到这份投稿了,这么一想,死隐喻变成这种成语/习语/日常用语的现象在中文领域里也蛮多的。。。)
WfYaoiH2 Po 2024-12-03 12:47:10
隐喻或许是人类最富裕的潜能,它的效力近似于魔法。
隐喻也许是上帝在创造人类时不小心遗留在人体内的一件工具。
——何塞·奥尔特加·盖塞特(JoséOrtegay Gasset)
WfYaoiH2 Po 2024-12-03 12:51:35
语言学家兼哲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中表明了死隐喻无处不在,
他认为在一门语言中,“思想是物品,句子是容器,而交际是发送”。

与此类似,我的小说《生丝》的女主角在日本时试图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使用习语这一死隐喻时遇到了交际困难:

你不耐烦了吗?你到底行不行?我把他惹火了,他给我找了个地方稍事休息,他决定过一会儿再做。你被惹恼了,来跟我握个手。他插嘴,他插了进来,他还狡辩:来打我呀。我想知道有没有人听得懂英语。 [注1]

[注1]作者原文:“Are you put out,do you put out,I put him out,he putme up,he put it off,you are put off,put'er there,he put in,he put it in,he put it tome;put'em up.Iwonder that anybody learns English,including the English”,表明英语习语的含义很丰富,能够增强作品的文学色彩。
(为了准确理解引文的含义,译者通过电子邮件咨询了作者珍妮特·伯罗薇在原文中想表达的意思,并得到了作者及时的解答。)
WfYaoiH2 Po 2024-12-03 12:52:41
比喻应避免的错误
WfYaoiH2 Po 2024-12-03 12:55:53
比喻是人类大脑的主要活动。

一些19世纪的哲学家将人类的大脑比作“白板”(tabula ra-sa),人在这张白板上对各种感觉和印象进行记录、比较和分类。
现在我们很多人更愿意把人的大脑比作一台“存储和加工数据的电脑”。
这两种比喻都赞同一点:比喻是人类学习和推理分析的基础。

当一个小孩的手被炉子烫到时,他妈妈会告诉他“炉子很烫”;当这个小孩第二次接近炉子,再次听到他妈妈说“炉子很烫”时,小孩就不会再去碰炉子而被烫伤了。显然,现实生活中很浅显的比喻的目的是表达事实,教会人们某种行为方式。
相反,文学比喻的目的不是表达事实,而是扩大认知——当我们说到“痛苦的火焰”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理解和同情。
WfYaoiH2 Po 2024-12-03 13:05:02
由于被滥用,“隐喻”在部分评论圈里是一个恶俗的字眼。
那些使用不当、晦涩难懂或过分夸张的陈词滥调、混合隐喻(mixed metaphor)和明喻,会毁掉一篇佳作,让最有兴致的读者都不胜其烦。

如果一个隐喻为人熟知,那么它就已经成为一个抽象概念,而不再是能用来打比方的细节。
如果一个隐喻牵强附会,那么读者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作者身上,而非理解隐喻的意义上,从而给读者投入故事造成一定的困难。
好的隐喻能恰到好处地彰显出意义。一般而言,使用隐喻的原则就是“少即是多”——如果拿不准,最好不要用隐喻。

注意到了吗?上一个段落有很多死隐喻,都增加了某个物体或行为的思想重度——压力、追求、扼杀、破坏、承受、操作、牵强、转移、贴合、融入、彰显。
每个词都获得了新的意义,语境也很和谐。而且这些具体词语的隐喻义比它们的同义词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使用了一个活隐喻——“给读者投入故事造成一定的困难”(a hiccup in the reader's involvement)[注2],我就不打算做过多说明了。
当然,创造明喻和隐喻的“禁忌”比建议还要多,因为每一个好比喻都因为新颖且恰到好处而不言自明。

[注2]hiccup的含义是“打嗝,一连串的小问题”,这里是隐喻用法。
WfYaoiH2 Po 2024-12-03 13:16:47
要写出好的隐喻,必须多阅读,同时,要避免:陈词滥调式隐喻(cliché metaphor)。即那些因为大家过于熟悉而已经失去其最初意义的隐喻。

这类隐喻肯定是恰当的——如果它们不恰当,也不可能被大家反复使用,直至沦为陈词滥调。
但这些隐喻的意象却失去了新意,不能给读者任何惊喜。于是,我们鄙夷使用陈腐隐喻的作者,因为他们不愿动脑,贪图省力。或者,用更糟糕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

陈词滥调是糟糕写作的“末日遗言”。你这个“初生牛犊”用一些“老调重弹”的成语,毁掉了你本可以“永垂不朽”的文章。你必须“埋头苦干”,因为只有“另辟蹊径”的人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很不幸,文学史发展到现阶段,你已经不能再说眼睛“像一汪清泉”或“像闪烁的星星”了,而且你还要非常小心,最好少说“泪如泉涌”。
因为这些比喻已经被用滥了,它们已经成了表达情感的“速记法”(前两个比喻表达眼睛很迷人,第三个比喻表达人很痛苦),所以无法充分传达这些比喻最初想要传达的情感了。
作为一名作家,一旦你在作品中表达了某种情绪却无法说服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绪,那么在作家和读者之间就会产生致命的距离感。
因此,不要说你的故事人物眼睛如鹰一样犀利,也不要说他们有着红宝石一般的双唇、像梨一样洁白的牙齿、如桃花般的面色、如奶油般细腻白皙的皮肤、如天鹅般修长的脖子、像火腿一样的大腿,不要说他们“独自泪流”或“呆若木鸡”。
当你觉得(你可能时常遇到这种情况)特别需要用很多比喻的时候,你可能得仔细筛选最先从你脑海里冒出来的那一大串老套的表达。换句话说,有时候你需要自由写作,给自己的心灵一些玩耍的空间。也许你内心的那位批评者会认为某个比喻太过于古怪奇异,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个比喻非常新颖而且恰如其分。
WfYaoiH2 Po 2024-12-03 13:25:41
尽管“一汪清泉”和“闪烁的星星”抓住和表现了眼睛的某种本质特征,但不管怎样,它们已经沦为了陈词滥调。要表达眼睛水灵或放光,总会有新的表达方式。使用崭新的隐喻可以让作家和读者对熟悉的意象产生共鸣。
在威廉·戈尔丁的《继承者》(The Inheritors)中,

作者描写了主角尼安德特人的第一滴眼泪,这眼泪标志着他进化成了人类:


现在每一个洞穴里都有光线,那些光线就像是折射在花岗岩悬崖的晶体上的星光那样微弱。那些光线增强了,渐而可以辨识,终于明亮起来,各自停留在一个洞穴的下边缘那里闪烁着。
突然,悄然无声地,那些光线变成了薄薄的新月形,消失了,然后每个脸颊上都有一些条纹在闪闪发光。它们悬挂着,拉长着,从一缕卷毛跌落到另一缕卷毛,然后汇聚在最下面的末梢上。
两个面颊上的那些条纹随着水滴在它们上面涌下,一抖一抖地跳动着,一个巨大的水滴在那胡须的一根毛发上隆起,颤颤巍巍,十分明亮。它分离开自己,然后下落,闪起一线银白色。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
戈尔丁让读者专注于异样而熟悉的光线意境,以高度聚焦和通透的方式,将眼睛比喻为洞穴——星光、晶体、新月、银白色。
尽管并没有提到眼睛和泪水,但与眼睛相联系的光线意境跟与眼泪相联系的水的意境是相通的。
虽然隐隐约约有陈词滥调的影子,但事实上并没有,戈尔丁通过熟悉的意境对比拟和情感力量做了新的巧妙利用。

不管是在严肃写作还是在滑稽写作中,让读者意识到“这是一个熟悉的意境”是个好处,前提是你要能以新方法来运用。
虽然你不会说“她的眼睛像清泉”,但你可能会说“她那无神的眼睛好像满是浮垢的鸭塘”,我们能够读出这句话的滑稽味,部分是因为我们都能理解“浮垢”这个老套说法所隐含的意思。

不过,陈词滥调也可以作为制造作者和读者之间距离感的一种手段。
如果作者自己告诉我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可能就会认为作者拘于窠臼,不求新意;但如果是作品中的角色来说,那么这种评判就会放在角色上而非作者身上。
WfYaoiH2 Po 2024-12-03 13:27:54
在菲尔·克莱(Phil Klay)的《以金钱为武器》(“Money as a Weapons System”)中,
一名外国军官由于没搞懂“完事”(accom-plished)这个军事政治口号,而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伊拉克。
一次,他收到了棒球队服的包装盒和一封来自“古德温参议员”的邮件,该参议员是“堪萨斯北部的床垫大王”,他提议通过教伊拉克人玩棒球的方式实现和平:

我强调的是,首先你得改变他们的文化。没有什么比美国棒球更好的了,一个人就可以单挑整个世界,手握球棒,准备好创造历史,来一场一对一的比赛。击球手对投球手,跑垒对一垒……但是!!!棒球是集体项目!没有队友你什么都不是!!!
……这就像我们做床垫生意的人说的:成功等于动力加决心加床垫。


后来,故事结尾苦乐参半,与上面这些老套的说辞相呼应——军官学会了伪造名牌上的儿童照片,来获取他想得到的东西。
WfYaoiH2 Po 2024-12-03 13:36:35
牵强隐喻(far-fetched metaphor)正好和陈词滥调相反:
这类比喻能让读者觉得奇异,却不恰当。

正如“牵强”(far-fetched)[注4]这一死隐喻的字面意思告诉我们:读者的思想必须走很远(far)才能把握(fetch)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但在“带回来”的途中,很多东西都丢失殆尽了。
([注4]far-fetched这一单词的意思是“牵强附会”,far的意思是“远”,fetch的意思是“取;拿”。)

如果这个比喻奏效了,我们美其名曰“想象力的飞越”;
但如果这个比喻没有达到效果,那么我们看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失败的巧喻: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的解释无法让读者信服。

优秀的作家为了追求比喻的独创性,有时会有些牵强。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才华不在于运用隐喻,当他偶尔用了隐喻时,有时会给人牵强之感。
在下面这段从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中摘出的文字里,

主角从一支正在交火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准备逃离战争:


你的车没了,你的士兵也牺牲了,就像百货商店的巡视员在火灾中失去了他的部门一样。然而,没有保险。
现在,你从大火中逃了出来,你已经不再有责任了。如果他们因为巡视员用一贯的口音讲话而将巡视员枪毙,那么当百货商店重新开业时,这些巡视员将不会再回到商店。他们可能会另谋生路——如果有其他的工作可干,而且警察不会抓捕他们的话。


在我看来,这个比喻说不通。
读者可能很愿意找到火灾损失的货物和军事中失去的战友、车子之间有什么相似性,但“他们”不会像意大利军队将战败指挥官击毙那样,将商店巡视员枪毙。我们很难搞懂为什么一个商店巡视员会因为口音不同被枪毙;要开除他首先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如果……读者绞尽脑汁,想要找到士兵和百货商店巡视员之间到底有何明确的、实质性的逻辑联系,但最后只是徒劳。
此时,主角的处境在读者努力思考的过程中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WfYaoiH2 Po 2024-12-03 13:36:54
灵感的迸发令人吃惊不已。为何会有如此这般隐喻思维的跳跃?我无从知晓。想起了王维在一千多年前说过的:“谁能知晓心门因何故而开合?”[注5]
——吉姆·哈里森(Jim Harrison)

[注5] 引号中的英文为“Who knowswhat cause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door?”,作者声称此话为王维所说,译者遍寻《王维全集》,未能找到与这句英文对应的诗句,暂且根据整段引文的意思翻译如上。
WfYaoiH2 Po 2024-12-03 13:44:19
混合隐喻

顾名思义,就是将本体比作两个或以上来自不同类别的事物,比如,“走在人生的路上,不要因为无知与触礁而沉没”。
(↑原书此处有明显错误,原书写的是“不要因为和无知触礁而沉没”←我觉得显然应该是“无知和触礁”。知、和两个字有点形近,所以我又擅自把“和”改成了“与”。)

生命可以比作道路或海洋,但它不可以同时既是道路又是海洋。隐喻的意义在于将两个意象融合在一起,读者本能地不愿意将三个意象糅合在一起。
当明喻或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离得太远或太近,尤其是当它们属于在意义或语气上相差很大的不同类别时,它们会像混合隐喻一样让读者感到困惑。此时,读者的思维不会跳跃,只会困顿。


他们像布鲁克林下水道里的老鼠一样打了一架。尽管如此,她的出现就像他心里的几何定理;
当她不在的时候,只见他在街上来回游荡,拖着他像懒小子的棍子一样的手杖,慢慢走过尖桩篱笆。


这几个比喻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也许都可以接受,但老鼠、几何定理和小男孩的棍子属于三个完全不同的语义范围,短短两个句子根本无法容纳它们。只会让读者的注意力无所适从。
作家有时会忍不住把隐喻混合起来,然后又用“我把隐喻混合了”或者是“如果这里可以用混合隐喻的话”这样的语言来为自己开脱。这是无效的,不用道歉,也不要使用混合隐喻。
WfYaoiH2 Po 2024-12-03 13:57:56
模糊隐喻(obscure metaphor)
过度夸张隐喻(overdone meta-phor)

这两种比喻的失误之处在于:作者误判了比喻的理解难度。
结果要么让读者困惑不解,要么让读者觉得作者侮辱了自己的智商。

【模糊隐喻】:作者没有让“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清楚地跃然纸上。
例如,一位学生把满身带刺的仙人掌描写为“细长得像一个胖子的手指”,这让我十分困惑。这是在说反话吗,在说仙人掌的刺并不细长?但这个学生说,他并非在说反话。
如果你看到一个胖子有着皮包骨的手指,你难道不会觉得古怪吗?这里的问题是,作者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忽略了这个比喻所包含的*本质*概念,没有传达出合理的怪异感,他应该说——饱满圆润的仙人掌身上的刺,就像胖子身上瘦长的手指。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比喻没有解释到位。
但我们更为普遍的一种倾向是,我们太想确保读者能读懂我们的比喻,所以【过度解释】那些本来已经一目了然的比喻。
在我的小说《生丝》中,

叙述者讲述了她和丈夫经常吵架:


“过去,我非常自信地认为,我们很快就能澄清误会(clear the air),但现在却无法澄清了,因为我们住在浑浊的洛杉矶,它的空气(air)已经被污染,它已经中了毒。”[注6]

([注6]air一词本意是“空气”,而短语clear the air表示“澄清误会”,所以作者在用“洛杉矶的空气污染很难消除”来比喻说话人和丈夫之间的矛盾无法化解。)

我的一个朋友是文学评论家,他向我指出:如果对于不了解洛杉矶的人,不管你怎么解释,他还是不知道这句比喻是什么意思,所以你最后的解释只会将这个比喻硬塞进读者的喉咙里。他说得对。我改写了这个句子:“……我们的误会现在无法澄清了,因为我们住在浑浊的洛杉矶,而洛杉矶的空气是无法澄清的。”


不管什么修辞手法,用多了就会让作品读起来很好笑。要搞清楚过多和刚刚好的界限并不容易。不妨遵循这个原则:如果读者觉察到的原因多于结果,就说明修辞过了头。
——保拉·拉洛克(Paula LaRocque)
WfYaoiH2 Po 2024-12-03 14:01:04
使用了专有名称(包括品牌名称、生僻的事物、名人的姓名等)的隐喻,
同样,这种比喻只有在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解释清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效果。别指望读者在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还能领会比喻的内涵。
“她们姐妹三个就像狄克西女子三人组(Dixie Chicks)”——这个比喻是想通过该组合的特点来形容姐妹仨,
但如果读者碰巧是贝多芬爱好者/匈牙利人/20多年以后的读者,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这个比喻的意义何在。

如果将这句话改为:“她们有着狄克西女子三人组一般耀眼的金发和放肆不羁的举止”,
那么即使是一个不看乡村音乐频道的读者,也能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理,你可能不大理解“她和蒂达·巴拉一样漂亮”这句话,
但如果我说“她有着蒂达·巴拉一样的又大又圆的眼睛和柔顺如缎的头发”,你就能完全理解这个比喻了。
WfYaoiH2 Po 2024-12-03 14:02:14
第八章 似是而非:比拟

2.讽喻
WfYaoiH2 Po 2024-12-03 14:05:15
寓言故事就是对讽喻最直接的明证。

例如“龟兔赛跑”,常用来说明哲学概念:“胜利不总是属于跑得快的那一方。”
这个故事可以被看作一种延伸的明喻,其原有的比拟含义被压缩:龟兔赛跑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但故事中绝口不提人,需要由读者来激发这一比拟。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一部严肃的动物讽喻作品,它要搞清楚一个民主社会对腐败的看法。
穆里尔·斯巴克(Muriel Spark)的《修道院》(The Abbey)是一部历史讽喻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但通过修道院里的讽喻性阴谋,说的正是发生在尼克松总统任期内的事。

讽喻是一种高超的写作形式。
在但丁(Dante)、约翰·班扬(John Bunyan)、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约翰·济慈、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和塞缪尔·贝克特的手中,讽喻赋予了作品极高的哲学洞察力。

但很多讽喻都显得很傻。
与其用幼稚的哲学寓言故事来诱导笨拙的思想,还不如直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得痛快;
用读者熟悉的事件,比如“水门丑闻”或本地足球队的苦难来进行历史性的讽喻叙事,只能吸引有限而狭窄的读者。
WfYaoiH2 Po 2024-12-03 14:05:42
第八章 似是而非:比拟

3.象征
WfYaoiH2 Po 2024-12-03 14:19:19
有时候,某物被赋予的意义是比较随机的,就像旗帜象征了国家和爱国主义。
有时候,一个单独的事件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就像耶稣受难象征着复活和救赎。
有时候,某物通过很多事被赋予了一系列复杂的特征,比如十字架。
这个象征不是隐喻,十字架代表救赎,但与救赎实在没有相似之处;“救赎”也不是木制的或T字形的。


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一书中,
主人公的母亲遇见了一位黑人妇女,那黑人妇女戴着一顶跟她一样的、曾让她引以为傲的搞笑的帽子。
这顶帽子本身,绝对不能代表“废除种族隔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顶帽子逐渐开始代表了对高贵出身的“怀旧”、新的黑人中产阶级的“抱负”,也代表了未被承认的、一切平等的“汇合”。


大多数的文学象征——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从情感/意识形态/抽象层面提取出来的某种“相似性”中——获得了远远超越它本身的意义。

这顶帽子当然跟废除种族隔离没有相似之处。但是,两位妇女都能选择这样一顶帽子并购买它,这是平等的具体例子,从而也代表了更广泛的平等概念。
WfYaoiH2 Po 2024-12-03 14:24:01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的小说《加里克年》(The Garrick Year),
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她是妻子,是母亲;她因为觉得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最终幻想破灭。
故事以一家人在英国草地上野餐开始,故事结尾是回家:


在回车上的路上,弗洛拉冲向一只躺在路上的羊。
和其他的羊不同,它没有站起来走开,而是病弱而悲愤地看着我们。弗洛拉急匆匆地走过去了,她为了要面子而假装没有看见那只羊的挣扎。
在我经过的时候,有大卫在旁边,我放慢脚步,仔细地看了看,发现一条蛇蜷缩着盘在羊的肚子上。我没有对大卫说,因为我不想承认我看见了,但是我确实看见了,我看见它就在那儿。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条野蛇。我在关于赫里福德郡的书中写道,这个地区因盛产蛇而声名远播。然而,我只能说:“哦,好吧,那又怎么样?”伊甸园还不是爬满了蛇?我和大卫不也是在蛇窝中愉快地躺了一个下午?
为了孩子,生活还得继续,你还得继续装下去,装作没看见。否则,干脆待在家里好了。


羊是这位年轻女子情感处境的象征。
羊的确与她有相似之处,但只在抽象层面上:病弱、悲愤、屈从于人类。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隐喻——她像那只绵羊一样,病弱而悲愤。但象征的优点就是不会在字面上这样表达,而是像现在这样将绵羊放在那位年轻女子的位置,来实现更广泛的意义。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