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98845
qotZyyxL (肥适之) 2022-03-21 00:29:16
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可能
新建仓库2
🀄 34
👍 6
💗 3
🎉 1
dmdzleIe 2023-12-08 23:58:08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dmdzleIe 2023-12-09 00:58:32
∶如果我们没有缺点,我们就不会如此快乐地改正自己,并且赞扬别人身上我们所缺少的一切。

天啊多么正能量的一句话( ☉д⊙)
尤其还是在马尔多罗之歌里的?!
dmdzleIe 2023-12-09 23:45:12
西江月/宋・李处全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
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
梦觉黄花在手。
dmdzleIe 2023-12-10 00:27:22
■ 马尔多罗之歌 ⭐⭐⭐⭐

三星给内容,多一星给难以雷同的不可名状,这味简直就是克系小说里被污染过的疯癫呓语邪典样
dmdzleIe 2023-12-10 21:56:52
不忍今宵重到。
惹离愁多少。
蓬山路杳,蓝桥信阻,黄花空老。
dmdzleIe 2023-12-12 16:34:03
尼古拉·吕贝克:《二十一世纪象征主义:魏尔伦、波德莱尔、马拉美》(2022)

用布赖多蒂的话来说,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导向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这种批判实现了双重转变。首先,它要求把我们自己理解为一个物种成员,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成员或政体成员。其次,它要求我们对我们这个物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人类主权的暴力统治给地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负责。
dmdzleIe 2023-12-12 16:35:28
阿维·利夫施茨:《语言与启蒙:18世纪的柏林辩论》(2012)

换句话说,语言符号使人类能够创造整个物质文化和智力活动。本书追溯了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的作者之间争论的复杂轮廓。截至18世纪晚期,这一观点几乎已成为共识。然而,如果没有语言,人类就不能做任何被我们视作人类的事,但这一论点的根源和含义是什么?
首当其冲且最为明确的基本假设是,语言在我们的认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没有语言符号,我们就无法以适当的人类方式进行思考。语言并不能单独传达我们在思维中形成的观念。如果不使用符号,我们根本无法在思维中处理这些观念。正如莱布尼茨所言,人类的大部分思维都必然具有符号性,因为思维通过操纵语言符号来实现。从霍布斯、孔狄拉克到赫尔德等其他思想家都很赞同这一观点(尽管存在一些重大分歧)。
同时,这也代表了一种重要的过渡,因为旧理论认为,语言是我们思想的“编码”或镜像。根据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等不同作者阐述的传统观点,我们用语言表达我们已有的思想。根据这种“编码理论”,语言的功能主要是一种交流手段,让他人和我们自己理解我们现成的思想。既然如此,我们当然可以有“前语言”(pre-linguistic)的概念。有了相关知识,我们便可以建造城市。
——阿维·利夫施茨《语言与启蒙运动:18世纪的柏林辩论》导论
dmdzleIe 2023-12-12 16:39:59
感性认识论的对立面是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如果我们相信语言和思维的基础是感觉,那么我们的思维可能被简化为身体中的物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没有足够的方法深入了解感觉与促使感觉产生的对象之间的联系,因此人们不可能知道自己感知之外的任何东西。因此,外部现实的客观存在应该受到质疑。正如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所说,如果物理对象是真实的,那么它们的存在就必须依赖于比我们更强大的思维。在拉梅特里和贝克莱之间,肯定有多种思想选择,但两位作者都采用了感性认识论。由于语言的演变被视为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历史,这种认识论上的怀疑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当世作家感到不安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类对现实的感知与语言对现实的表述之间存在裂痕。感觉被认为是瞬时的、直接的——我们看到一幅画或感受到强烈的热量,都是一瞬间的体验。

然而,如果我们要对这些瞬时感觉进行心理或语言描述,我们就必须以线性方式进行。我们不可能同时描述一幅画的各种特征和各个方面。在这方面,手势语言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因为它的活力和即时性可以捕捉到整个场景。就像戏剧、哑剧、舞蹈和歌剧中表现的那样,一个手势,有时伴随着情绪化的呐喊,就能表现出演员的阵痛或恐惧。尽管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线性表达足以满足智力活动的需要,但人们认为它们更接近于这种原始的表达方式,因为它们可以用一个转折词表达整个法语句子的意思。法语突然显得与原始的动作语言非常遥远。
dmdzleIe 2023-12-12 16:41:35
在《论聋哑人书简》(Lettre sur les sourds et muets,1751)中,狄德罗颠覆了这种传统的区分,认为所谓的自然秩序更接近原始的行动语言,而不是现代法语。狄德罗警告说,现代话语的线性以牺牲我们感知的情感直接性和图像整体性为代价:
我们的心境是一回事,我们对它的分析又是另一回事。我们的思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画面,我们永远在复制它。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忠实地呈现它,但原作却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存在的,因为思维不像表达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

由于心理状态与其语言描述之间的这种脱节,狄德罗渴望恢复一种“诗意的象形文字”(poetic hieroglyph),一种无法简化为分析术语的意义间隙。

直接感知与线性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打破,这与另一个问题并行不悖,即语言只代表自己的感知,它的使用者没有直接通往外部现实或他人思想的途径。17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和语言学方面的影响在法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狄德罗提醒孔狄拉克注意将所有反思还原为“转化的感觉”的唯心主义或唯我论后果。

狄德罗将贝克莱对人类视觉的观察推向了最极端的逻辑后果,他因此被监禁在文森城堡(Vincennes)。在《论聋哑人书简》中,狄德罗认为,我们的思维诉诸偶然的感知方式,这意味着所有人类意识具有相对性(从同感的程度到伦理和宗教观念)。语言在这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通过社会交往和相互指导,人类才能学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物”。语言既不能重构感知的直接性,也不能充分表现外部现实,但狄德罗仍然认为语言对人类的认知和行动不可或缺。

语言已不再能够表现事物的本质,因此也不能相信它能充分表现心理过程。孔狄拉克意识到,现代惯用语与原始行动语言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狄德罗也对人类语言的线性表示担忧,这些都受到让-雅克·卢梭的重视。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Discours sur l'inégalité)和《论语言的起源》似乎在哀叹人类丧失了早期纯真的感官体验。
dmdzleIe 2023-12-12 16:42:11
孔狄拉克和狄德罗对行动语言的消失表示遗憾,并指出了分析语言的缺陷,但同时也指出了文明进程中的一些优势。人工符号使人类能够控制和扩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而语言则是人类构建物质和智力文化的工具。然而,对卢梭来说,语言的进化引发了双重损失。与表象的感性主义问题(对现实的不确定接触和对心理状态的不信任反映)并行的是,语言既产生了外部支配(external domination),也产生了内部本真性(internal authenticity)的缺失。
dmdzleIe 2023-12-12 23:18:22
>>Po.99026
痖弦很喜欢里尔克,他的《歌》一看就觉得是学了这首。但里尔克这首太绝了,无法超越的震撼
dmdzleIe 2023-12-12 23:19:05
>>Po.1146298
痖弦的《歌》∶

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
骑上金马看看去
那是昔日

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
骑上灰马看看去
那是明日

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
骑上白马看看去
那是恋

谁在远方哭泣呀
为什么那么伤心呀
骑上黑马看看去
那是死
dmdzleIe 2023-12-12 23:28:27
波德莱尔应该写过不止两首忧郁,总之提一下个人更喜欢的是这两首(其中的某些片段……

忧郁

我有比我好像活了一千岁还要多的记忆。

我这愁绪纷至沓来的脑海里的秘密
比抽屉里挤满了资产负债表、
浪漫曲谱、诉状、情书与诗稿、
连卷在收据里的浓密丝发
也少不了的大橱所藏的还要多。这真是一座金字塔,
一个比公共墓穴埋有更多尸体的巨大的地下墓室。
——我是一片连月光都厌恶的墓地,
一长串一长串蛆虫在里面爬来爬去,犹如悔恨,
不断地猛烈追击我最亲爱的死去的人们。

我是又旧又小的客厅,满目的玫瑰纷纷枯萎,
只见式样早已过时的时装放置一堆,
只有哀怨的粉画与布歇黯然失色的作品
吸入一只开着口的香水瓶里的清馨。

当阴郁而失去好奇心所产生的厌倦
在大雪纷飞的岁月沉重的絮团下面
显得像永恒一样无穷无尽,
什么也不如蹒跚而行的白昼这么漫无止境。

——啊,活生生的物质!从今以后,你仅仅沦为
被一片朦胧的恐怖所包围、
在笼罩着轻雾的撒哈拉沙漠深处昏昏欲睡的花岗岩;
你仅仅沦为使这冷漠的世界感到茫然、
被遗忘在地图上的古老的狮身人面像,
你愤世嫉俗的情绪只在夕阳的余晖中歌唱!


忧郁

当低沉而下垂的天空像个盖子
压在因长期被烦恼所折磨而呻吟的灵魂上,
当天空环抱着一望无际的整个大地,
向我们洒下比黑夜更凄惨的阴郁的阳光;

当这个世界变成一间潮湿的囚室,
挣扎中的希望宛如蝙蝠一般
用畏畏缩缩的翅膀拍打着四壁,
又用头去撞那已经腐烂的天花板;

当铺天盖地而来的连成千万条线的雨珠
仿佛一座大监狱的栅栏的无数铁条一样,
当一群沉默而令人厌恶的蜘蛛
潜入我们脑海深处撒开罗网,

几口大钟忽然跳起来,大发雷霆,
向天空送出一阵可怕的长啸,
犹如无家可归而四处游荡的幽灵
开始无休无止地哀号。

——一长列柩车,没有鼓声也没有乐曲,
在我的灵魂深处缓缓地鱼贯而行;希望
归于失败,痛哭流涕,残忍而专横的焦虑
把自己的黑旗插在我低垂的头颅上。
dmdzleIe 2023-12-13 23:36:07
水龙吟/宋・赵长卿
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
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
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
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鱼艇、相高下。
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
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
把酒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
忍思量後夜,芳容不似,暗尘随马。
dmdzleIe 2023-12-13 23:46:30
巫山一段云/唐・李晔
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
袖罗斜举动埃尘,明艳不胜春。
翠鬓晚妆烟重,寂寂阳台一梦。
冰眸莲脸见长新,巫峡更何人。
dmdzleIe 2023-12-14 15:58:40
作为事件的爱

汪民安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结合,但是这种结合是克服孤独的方式。对于弗洛姆来说,孤独不是一种非人状态,孤独是人不完美的心理状态。人有一种摆脱孤独的本能。摆脱孤独是人的完善。为了摆脱孤独,人需要去结合。有几种结合方式。

一种是狂欢式的结合。这种结合是瞬间爆发式的,但又是周期性重复的结合,如吞食药物、狂野性爱和宗教仪式的结合等等,这种结合伴随着身体的尖锐体验和激情。此刻,世界被遗忘在脑后,孤独在狂欢中被克服了,但是,这样的结合一旦完成和结束之后,孤独感又很快地袭来,于是又要开始,又要周期性重复,这就是宗教仪式和狂欢节要反复地进行的原因。这是酒神式的结合。

第二种结合是同群体相结合。这就是要遵从大多数的意见和制度、法规,让自己融入所谓的社会,做一个规范人和正常人。这实际上是强制性的从而是虛伪的结合。

第三种结合是创造性的结合,就像艺术家创造出一个作品那样。但是,这样的结合,是创造者和创造对象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结合。

这几种类型的结合不是根本性的,而“生存间题的全部或完善的答案则在于用爱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以及用爱达到同另一个人的结合。这种人与人之间结合在一起的愿望是人类进步的最强大的驱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情感,是把人类、种族、社会、家庭维系在一起的力量”。
爱,在此不单纯是人的承认和尊严的实现,而是一种克服孤独的积极的最根本的结合,在弗洛姆看来,这种结合是人类进步的强大驱动力。
dmdzleIe 2023-12-14 16:23:03
爱在什么意义上是断裂性的事件呢?对巴迪欧而言,事件在科学、政治、艺术和爱中都是以类似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如果你真正地经历了爱,对于你的生命而言,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断裂。简单的心动或者艳遇不能称为爱,真正称为爱的事件会对你的生命产生剧烈的改变。在爱之前和爱之后,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这是巴迪欧所讲的作为事件的爱。因为爱是突发的,是两个人相遇时突发的,当爱的感觉来临,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就会迥然不同,现在的我就和过去的我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断裂。如果过去的我是一个整体,是个“一”的话,那么一旦爱出现了,爱作为一个事件降临了,我先前的这个整体,这个“一”就被打破了,爱这一事件导致了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出现了自我崩裂,我的既有局势和处境就被摧毁了:

如果我突然和你相遇,我会
说不出话来——我的舌头
僵硬了;火焰在我皮肤下面
流动;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只听见我自己的耳鼓
在隆隆作响,浑身汗湿
我的身体在发抖
我比枯萎的草
还要苍白,那时
我已和死相近

不可抗拒的
又苦又甜的
使我的四肢
松弛无力的
爱,象一条蛇
使我倒下
dmdzleIe 2023-12-14 16:29:21
爱的相遇,使得一个过去的我倒下了,爱使得自我发生了断裂。爱的出现意味着两个人都改变了自己。
这听起来有点像黑格尔的自我否定,黑格尔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为了达成同一性、达成共识和重叠,他们把以前的特异性都抹掉了。他们彼此吸纳和吞噬对方。
巴迪欧讲的相爱的两个人也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发生变化的结果不是要和相爱的人达成统一。两个相爱的人不是要重叠和重复,他们肯定这种断裂,但是也肯定彼此之间的差异,他们不是被“一”所束缚,而是对多的肯定。
巴迪欧也不是像阿里斯托芬那样,让两个残缺的人两个破碎的人缝补成一一个完整的人。对他来说,两个人相爱意味着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爱,除了是打破自己以前的“一”之外,还要警惕和相爱的另一个对象达成“一”。只要是达成“一”,不管是缝合式的“一”,还是重叠式的“一”,对于巴迪欧来说都不是爱,这恰恰是爱的灾难。爱不是自我否定,也不是和对方进行适应匹配。实际上,真正的爱不是试图获得同一性,纳入到“一”中的爱最终会摧毁爱。对于巴迪欧来说,爱恰恰是要肯定差异性,而不是抹去差异性,爱就是要强调和激发爱的双方的特异性,爱让自己变得更多样,让自己扩充,让自己繁殖。爱上一个人,不是让自己缩小,而是让自己扩大。也就是说,爱应该让自己一分为二。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爱的一分为二。
首先,爱是一种绽出,爱会让你的灵魂、你的目光、你的激情脱离你自身。因为另外一个 人进入到你的视野中,占领了你的全部目光和激情,夺走了你的魂魄,从而使你自我分裂,使你和你的过去决裂。你从原先的“一”中脱离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魂不守舍,这是你的内在分裂。也就是说,一旦你爱的时候,你内部的自主性和同一性被打破了,先前自律的生活被搅乱了,先前稳定的步伐被打乱了,你稳定的肉身和灵魂的结合就会一分为二。在爱的激发下你会变成另一个自己,你会过另一种生活。在这个意义上,爱作为事件就是打破了自己的过去的“一”,爱让自己变得分裂。
dmdzleIe 2023-12-14 16:48:53
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性和性能量的问题,他们是由意义宽泛得多的爱欲和激情来激发的。性并不等同于爱欲和激情。就像海德格尔、德勒兹和阿伦特这样的哲学家一样,是具体的爱,是对一个人的爱,是一个偶然产生的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爱在悄然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抽象的性不重要,性并不通向创造,它反而将人束缚在身体的内在领域。性的结局是终结和停滞,是沉寂和熄灭。只有特定的爱欲和特定的性,只有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的爱,只有两人之间特殊的爱的应答、撩拨、刺激和招惹,才会让思想创造充满生机,才会让这创造冲出肉体的束缚而产生额外的丰硕果实。

感觉这段话骂到了一堆文・゚( ノヮ´ )
dmdzleIe 2023-12-14 16:55:34
屏幕内外的双向驯化现象研究

鲍德里亚曾提出:“消费主义的盛行让身体成为最美消费品,成了救赎品,甚至彻底取代了社会个体的灵魂。”身体在消费社会中逐渐商品化,并突破了身体本来的“肉体”含义,成了一种媒介,连接着看与被看者。身体的物质性决定了身体的可视性。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