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6
👍
1
😆
1
🐭
1
🐶
1
#1244154
>>Po.1244144
😲👍🏻!用了一下,好用!
存图很方便,还可以建相册,浏览模式分成九宫格和下划,水印可以开关,保存图片也没有明显画质打折,十分的好用,谢谢你版友
😲👍🏻!用了一下,好用!
存图很方便,还可以建相册,浏览模式分成九宫格和下划,水印可以开关,保存图片也没有明显画质打折,十分的好用,谢谢你版友
#1244201
>>Po.1244154
[ ゚∀。]人[ ゚∀。]嘿——
[ ゚∀。]人[ ゚∀。]嘿——
#1244296
(设置“主角”的核心思想)
跟其他故事类型一样,群像电影中的“主角”通常也是承载着电影主题的那个人。
如果你不确定,那就问问自己哪个角色在你的影片中起到了这个作用——谁的反抗最艰难?谁的成长最充分?很快,你就会问到那个确立剧本主角时曾问过的问题:谁带来了最强烈的冲突?谁在情感上的变化最大?谁最招人喜欢?谁最能赢得我们的支持并希望他胜出?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谁,你要讲的就是谁。
不管什么情况,总之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给我讲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他……
>能让我产生认同感。
>能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要有魅力,让我想继续看下去。
>要让我相信他理应获得一个圆满结局,还要……
>具有某种原始的驱动力,让我感同身受。
只要按照这些简单的原则来确立你的主角,就不会有问题。不管接到的是什么项目、什么素材、什么背景,你都能通过抓住故事核心来确立你的主角。
跟其他故事类型一样,群像电影中的“主角”通常也是承载着电影主题的那个人。
如果你不确定,那就问问自己哪个角色在你的影片中起到了这个作用——谁的反抗最艰难?谁的成长最充分?很快,你就会问到那个确立剧本主角时曾问过的问题:谁带来了最强烈的冲突?谁在情感上的变化最大?谁最招人喜欢?谁最能赢得我们的支持并希望他胜出?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谁,你要讲的就是谁。
不管什么情况,总之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给我讲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他……
>能让我产生认同感。
>能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要有魅力,让我想继续看下去。
>要让我相信他理应获得一个圆满结局,还要……
>具有某种原始的驱动力,让我感同身受。
只要按照这些简单的原则来确立你的主角,就不会有问题。不管接到的是什么项目、什么素材、什么背景,你都能通过抓住故事核心来确立你的主角。
#1244298
维基·金在他的著作《21天搞定电影剧本》里替我填补了很多水域,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像那种教你“快速致富”的成功学。
当时我甚至连悉德·菲尔德的大名都没听说过(我认为他是“现代电影模板之父”)。而当我终于研读了他的那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Screenplay)之后,我就意识到我挖到了能挽救我编剧事业的宝藏。
当时我甚至连悉德·菲尔德的大名都没听说过(我认为他是“现代电影模板之父”)。而当我终于研读了他的那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Screenplay)之后,我就意识到我挖到了能挽救我编剧事业的宝藏。
#1244299
Chapter 04 来构建节拍吧!
是不是蠢蠢欲动地想开始下笔写剧本了?
肯定的!
那我会不会让你开始写呢?
你还是继续蠢蠢欲动吧!
开场画面(1)
“开场画面”指的是一部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基调、情绪、类型和规模都体现在开场画面中。
我能想到很多优秀的例子:在英国乡间狂飙的摩托车引出了《阿拉伯的劳伦斯》之死;大门紧闭、若隐若现的城堡背后暗藏着神秘的《公民凯恩》;虽然《动物屋》的开场画面比较傻——镌刻在费博学院创始人雕像底座上的校训“学无止境”,但至少能让人记住,对吧?这三个例子都让我们明白了,即将看到的会是怎样的一部影片,都奠定了影片整体的基调、类型、风格和隐藏的危机。
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剧本里,前5分钟内一定会有一个人(通常不是主角)来(通常是向主角)提出一个问题或做一番陈述,他所说的内容就是影片的主题。
比如这个人会说“许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骄者必败”或“家人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在实际中不会这么直白,会更自然一些,看似随意地带出这么一句话。主角当时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面会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这句阐述就是电影主题的暗示(thematic premise)。
是不是蠢蠢欲动地想开始下笔写剧本了?
肯定的!
那我会不会让你开始写呢?
你还是继续蠢蠢欲动吧!
开场画面(1)
“开场画面”指的是一部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基调、情绪、类型和规模都体现在开场画面中。
我能想到很多优秀的例子:在英国乡间狂飙的摩托车引出了《阿拉伯的劳伦斯》之死;大门紧闭、若隐若现的城堡背后暗藏着神秘的《公民凯恩》;虽然《动物屋》的开场画面比较傻——镌刻在费博学院创始人雕像底座上的校训“学无止境”,但至少能让人记住,对吧?这三个例子都让我们明白了,即将看到的会是怎样的一部影片,都奠定了影片整体的基调、类型、风格和隐藏的危机。
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剧本里,前5分钟内一定会有一个人(通常不是主角)来(通常是向主角)提出一个问题或做一番陈述,他所说的内容就是影片的主题。
比如这个人会说“许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骄者必败”或“家人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在实际中不会这么直白,会更自然一些,看似随意地带出这么一句话。主角当时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面会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这句阐述就是电影主题的暗示(thematic premise)。
#1244300
进入第二幕(25)
它在剧本的第25页。很多人跟我争论过,为什么不是第28页?第30页为什么不行?别抬扛,拜托。
在一个总长110页的剧本里,它的出现不能晚于第25页。
我拿到一个剧本时,会先翻到第25页(大家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嘛)去看“第25页发生了什么”。我想知道的是:一、有没有事情发生;二、这个编剧知不知道在这里应该有事情发生。我指的是重大事件。
因为这就是第25页应该发生的事。
我写剧本的时候常有这种情况,就是我的转幕节点一开始很模糊,然后我会想出一个事件,把主角拉进第二幕。这是不对的。
主角不能是被诱惑、被哄骗或不知不觉地进入第二幕,他必须自己做出这个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他是主角——他有主动性。以《星球大战》为例,促使卢克·天行者踏上旅途的原因是养父母被杀害,但决定踏上旅途的是他自己。他不能是一觉醒来不知道怎么就在韩·索罗的飞船上了,他必须自己选择上路。你要确保你的主角也是这样。
它在剧本的第25页。很多人跟我争论过,为什么不是第28页?第30页为什么不行?别抬扛,拜托。
在一个总长110页的剧本里,它的出现不能晚于第25页。
我拿到一个剧本时,会先翻到第25页(大家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嘛)去看“第25页发生了什么”。我想知道的是:一、有没有事情发生;二、这个编剧知不知道在这里应该有事情发生。我指的是重大事件。
因为这就是第25页应该发生的事。
我写剧本的时候常有这种情况,就是我的转幕节点一开始很模糊,然后我会想出一个事件,把主角拉进第二幕。这是不对的。
主角不能是被诱惑、被哄骗或不知不觉地进入第二幕,他必须自己做出这个决定。这就是为什么他是主角——他有主动性。以《星球大战》为例,促使卢克·天行者踏上旅途的原因是养父母被杀害,但决定踏上旅途的是他自己。他不能是一觉醒来不知道怎么就在韩·索罗的飞船上了,他必须自己选择上路。你要确保你的主角也是这样。
#1244303
副线故事(30)
“副线故事”从第30页开始。
大多数剧本的副线故事都是爱情线,同时也是承载着电影主题的一条线。我认为在第30页前后开始走副线故事还是一个小小的助推器(booster rocket),能缓和主线剧情转幕所带来的突兀感。
设想一下,你铺垫好了主线剧情,写好了第一幕,现在我们要突然进入第二幕,你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时副线故事说:“够了,来聊点别的吧!”这就像旁切镜头,讲的是主线剧情,但切的内容却是别的东西。
副线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
还是以《律政俏佳人》为例,副线故事是艾丽和一个美甲师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我们急需主线剧情暂停一下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艾丽,她被甩了,她决定去念法学院,她考上了,学业很艰难。已经够多内容了,让我们休息一下!轻轻地抛开主线,去认识一个新角色吧。
所以,美甲师出现了。虽然这不是一个传统的“男孩遇见女孩”的爱情故事,但它的本质就是“爱情线”。艾丽会在这条剧情线里成长,在这里倾诉她在哈佛遇到的挫折,并在这里获得进入第三幕的能量,最终赢得胜利。
副线故事通常还会引出一些新角色。你通常不会在剧本的前10页里看到这些副线角色,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不知道。
但由于第二幕是反向,这些角色其实是第一幕里那些角色的反面映像。《律政俏佳人》的副线故事就是个完美的例子,詹妮佛·库里奇(Jennifer Coolidge)饰演的美甲师不正是联谊会那群女生的变形镜像吗?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角色塑造得如此成功,她是个经典的反向角色。
副线故事的作用很多,所以你必须要有。它不仅提供了爱情线和一个能够直接讨论影片主题的环境,还让编剧能够从主线剧情暂时“切走”。它从第30页开始。
“副线故事”从第30页开始。
大多数剧本的副线故事都是爱情线,同时也是承载着电影主题的一条线。我认为在第30页前后开始走副线故事还是一个小小的助推器(booster rocket),能缓和主线剧情转幕所带来的突兀感。
设想一下,你铺垫好了主线剧情,写好了第一幕,现在我们要突然进入第二幕,你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时副线故事说:“够了,来聊点别的吧!”这就像旁切镜头,讲的是主线剧情,但切的内容却是别的东西。
副线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
还是以《律政俏佳人》为例,副线故事是艾丽和一个美甲师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我们急需主线剧情暂停一下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艾丽,她被甩了,她决定去念法学院,她考上了,学业很艰难。已经够多内容了,让我们休息一下!轻轻地抛开主线,去认识一个新角色吧。
所以,美甲师出现了。虽然这不是一个传统的“男孩遇见女孩”的爱情故事,但它的本质就是“爱情线”。艾丽会在这条剧情线里成长,在这里倾诉她在哈佛遇到的挫折,并在这里获得进入第三幕的能量,最终赢得胜利。
副线故事通常还会引出一些新角色。你通常不会在剧本的前10页里看到这些副线角色,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不知道。
但由于第二幕是反向,这些角色其实是第一幕里那些角色的反面映像。《律政俏佳人》的副线故事就是个完美的例子,詹妮佛·库里奇(Jennifer Coolidge)饰演的美甲师不正是联谊会那群女生的变形镜像吗?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角色塑造得如此成功,她是个经典的反向角色。
副线故事的作用很多,所以你必须要有。它不仅提供了爱情线和一个能够直接讨论影片主题的环境,还让编剧能够从主线剧情暂时“切走”。它从第30页开始。
#1244304
玩闹和游戏(30—35)
“玩闹和游戏”这个部分,我喜欢这么来说:它要兑现对前提的承诺。
它是电影海报的核心,是预告片里出现最多的段落,也是我们暂时放下剧情推进的地方(到中点才会再度紧张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在“玩闹”上。
玩闹和游戏部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来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前提、海报、创意,到底酷在哪里?
这同样适用于剧情片。《虎胆龙威》里的“玩闹和游戏”部分是布鲁斯·威利斯第一次智胜恐怖分子。《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的“玩闹和游戏”部分是科林·法瑞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我们暂时放下紧张的剧情进展,来看看创意的核心是什么。当看到前提得到了兑现,就不需要再看别的了。
我之所以把这个部分称为“玩闹和游戏”,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部分的基调比其他部分都更轻松。比如金·凯瑞在《冒牌天神》里走来走去模仿上帝,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在《蜘蛛侠》(Spiderman)里试验他获得的超能力。这里还是所有伙伴电影中两人发生最激烈冲突的地方。懂了吗?
这就是“玩闹和游戏”。
学会它,爱上它,运用它。
“玩闹和游戏”这个部分,我喜欢这么来说:它要兑现对前提的承诺。
它是电影海报的核心,是预告片里出现最多的段落,也是我们暂时放下剧情推进的地方(到中点才会再度紧张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在“玩闹”上。
玩闹和游戏部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来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前提、海报、创意,到底酷在哪里?
这同样适用于剧情片。《虎胆龙威》里的“玩闹和游戏”部分是布鲁斯·威利斯第一次智胜恐怖分子。《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的“玩闹和游戏”部分是科林·法瑞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我们暂时放下紧张的剧情进展,来看看创意的核心是什么。当看到前提得到了兑现,就不需要再看别的了。
我之所以把这个部分称为“玩闹和游戏”,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部分的基调比其他部分都更轻松。比如金·凯瑞在《冒牌天神》里走来走去模仿上帝,托比·马奎尔(Tobey Maguire)在《蜘蛛侠》(Spiderman)里试验他获得的超能力。这里还是所有伙伴电影中两人发生最激烈冲突的地方。懂了吗?
这就是“玩闹和游戏”。
学会它,爱上它,运用它。
#1244305
中点(55)
电影剧本分为前后两半,而第55页的“中点”就是二者的界线。
我们也可以聊两个转幕节点的重要性,但对我来说中点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前期搭建剧本结构的时候。通过研究几百部影片,我发现电影的中点要么是“高点”,感觉主角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其实是假象);要么是“低点”,主角的世界彻底崩塌了(其实也是假象),只有走出这个困境,情况才能好转。
当你在决定要用哪一种中点时,要知道这就像往墙上钉钉子,只有钉结实了,你的故事才能像绑在中间的晾衣绳一样稳固。
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中点的重要性。
在我进行剧本创作的早期阶段,我会给电影录音,然后在开车往返圣巴巴拉和洛杉矶的时候听。我买的廉价录音带(我当时穷得要死)每一面能录45分钟。巧合的是,圣巴巴拉和洛杉矶之间的那条路正好被一座山谷大桥平均分成两半。不管从哪边出发,我都会在45分钟后到达那个山顶。录音带的A面正好放完,我必须翻到另一面。一天夜里,我录了经典的老喜剧片《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导演是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主演是瑞安·奥尼尔(Ryan O'Neal)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
第二天当我开到山顶的时候,发现那部电影正好完美地在此处分成了两半,它的中点是个“低点”。
电影剧本分为前后两半,而第55页的“中点”就是二者的界线。
我们也可以聊两个转幕节点的重要性,但对我来说中点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前期搭建剧本结构的时候。通过研究几百部影片,我发现电影的中点要么是“高点”,感觉主角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其实是假象);要么是“低点”,主角的世界彻底崩塌了(其实也是假象),只有走出这个困境,情况才能好转。
当你在决定要用哪一种中点时,要知道这就像往墙上钉钉子,只有钉结实了,你的故事才能像绑在中间的晾衣绳一样稳固。
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中点的重要性。
在我进行剧本创作的早期阶段,我会给电影录音,然后在开车往返圣巴巴拉和洛杉矶的时候听。我买的廉价录音带(我当时穷得要死)每一面能录45分钟。巧合的是,圣巴巴拉和洛杉矶之间的那条路正好被一座山谷大桥平均分成两半。不管从哪边出发,我都会在45分钟后到达那个山顶。录音带的A面正好放完,我必须翻到另一面。一天夜里,我录了经典的老喜剧片《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导演是彼得·博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主演是瑞安·奥尼尔(Ryan O'Neal)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
第二天当我开到山顶的时候,发现那部电影正好完美地在此处分成了两半,它的中点是个“低点”。
#1244306
反派逼近(55—75)
这个部分是剧本的第55页到第75页,从中点到失去一切,这是整个剧本最难写的部分。(让你了解一点残酷的事实!)
对我来说,这从来都是最有挑战性的部分,而且除了老老实实地写以外,没有其他路。
你的固执在这里正好能派上用场!
“反派逼近”这个词指的是主角在中点的处境。一切看起来都挺好,然而虽然反派(可以是人、某种现象或某种东西)被暂时打败了,主角团队似乎也很团结,但事情还没完。这个时候,反派决定卷土重来,且气势汹汹。同时,内部的不和、怀疑和嫉妒也开始逐渐瓦解主角的团队。
这个部分是剧本的第55页到第75页,从中点到失去一切,这是整个剧本最难写的部分。(让你了解一点残酷的事实!)
对我来说,这从来都是最有挑战性的部分,而且除了老老实实地写以外,没有其他路。
你的固执在这里正好能派上用场!
“反派逼近”这个词指的是主角在中点的处境。一切看起来都挺好,然而虽然反派(可以是人、某种现象或某种东西)被暂时打败了,主角团队似乎也很团结,但事情还没完。这个时候,反派决定卷土重来,且气势汹汹。同时,内部的不和、怀疑和嫉妒也开始逐渐瓦解主角的团队。
#1244309
失去一切(75)
正如上文所说的,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剧本里,失去一切发生在第75页。
我们知道它是中点的反向对应,也是“失败的假象”最经常发生的位置,虽然看起来一片黑暗,其实只是暂时的。然而看起来的确像是彻底的失败,主角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混乱不堪,一片残垣,看不到希望。
但我有一个小秘诀,每次写到这个部分时都会用这个秘诀加一点料,很多热门影片也都是这么做的。我把它叫作死亡的气息(the whiff of death)。
我注意到很多优秀的电影都会利用这个部分来杀死某个人。
《星球大战》里的欧比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下卢克会怎么办呢?“失去一切”,这个环节就是恩师要死掉的地方,大概只有这样他们的学生才能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拥有力量”。恩师之死为主角证明自己清除了障碍。
但假如你没有一个欧比旺式的角色怎么办?假如你的故事里干脆没有死亡呢?
没关系,那就在“失去一切”这个部分插入一些东西,什么都行,只要跟死亡有关就行。
这个办法每次都能奏效。不管是剧情必需的还是仅有象征意味的,反正暗示一下有什么东西死了就行。可以是任何东西,花盆里的一枝花,一条金鱼,亲人离世的消息,都一样。
因为失去一切这个部分就相当于“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过去的世界、过去的角色、过去的思考方式都死亡了。这就为“正向”(过去)和“反向”(过去的对立)融合为“综合”扫清了道路。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生活。而你所呈现的死亡,哪怕只是条金鱼,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失去一切的时刻显得愈加沉痛。
正如上文所说的,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剧本里,失去一切发生在第75页。
我们知道它是中点的反向对应,也是“失败的假象”最经常发生的位置,虽然看起来一片黑暗,其实只是暂时的。然而看起来的确像是彻底的失败,主角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混乱不堪,一片残垣,看不到希望。
但我有一个小秘诀,每次写到这个部分时都会用这个秘诀加一点料,很多热门影片也都是这么做的。我把它叫作死亡的气息(the whiff of death)。
我注意到很多优秀的电影都会利用这个部分来杀死某个人。
《星球大战》里的欧比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下卢克会怎么办呢?“失去一切”,这个环节就是恩师要死掉的地方,大概只有这样他们的学生才能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拥有力量”。恩师之死为主角证明自己清除了障碍。
但假如你没有一个欧比旺式的角色怎么办?假如你的故事里干脆没有死亡呢?
没关系,那就在“失去一切”这个部分插入一些东西,什么都行,只要跟死亡有关就行。
这个办法每次都能奏效。不管是剧情必需的还是仅有象征意味的,反正暗示一下有什么东西死了就行。可以是任何东西,花盆里的一枝花,一条金鱼,亲人离世的消息,都一样。
因为失去一切这个部分就相当于“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刻,过去的世界、过去的角色、过去的思考方式都死亡了。这就为“正向”(过去)和“反向”(过去的对立)融合为“综合”扫清了道路。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生活。而你所呈现的死亡,哪怕只是条金鱼,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失去一切的时刻显得愈加沉痛。
#1244312
灵魂黑夜(75—85)
现在,你正处在失去一切的阶段,正在经历死亡时刻,但你的主角在经历这一切时是什么感受呢?
剧本里负责回答这个问题的部分,我把它命名为“灵魂黑夜”。它可以持续5秒钟,也可以持续5分钟。但反正必须有,而且很重要。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主角找到方向、绞尽脑汁想出拯救自己和大家的终极办法的前一刻。但在这一刻,那个终极办法还毫无头绪。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看到这个段落,但反正就是要看到。“噢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我觉得这个部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又要用到那个词了)是原始的。
我们都有过那种感受——绝望、迷茫、烂醉,而且愚蠢。车胎爆了,兜里只有几毛钱,无助地坐在路边,眼睁睁地错过能够翻身的重要机会。然后,只有当我们承认了自己的卑微和软弱,向命运屈服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先被打败,我们才能得到教训。
“灵魂黑夜”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它在喜剧片和剧情片里都存在,因为它是真实的,所有人都能认同的。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好剧本里,它位于第75页到第85页。感谢上帝,因为到了第85页,主角终于想明白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他想出了……
(↑这里的“想出了......”后接下一章开头的“......解决办法”。)
现在,你正处在失去一切的阶段,正在经历死亡时刻,但你的主角在经历这一切时是什么感受呢?
剧本里负责回答这个问题的部分,我把它命名为“灵魂黑夜”。它可以持续5秒钟,也可以持续5分钟。但反正必须有,而且很重要。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主角找到方向、绞尽脑汁想出拯救自己和大家的终极办法的前一刻。但在这一刻,那个终极办法还毫无头绪。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看到这个段落,但反正就是要看到。“噢上帝,你为什么抛弃我?”我觉得这个部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又要用到那个词了)是原始的。
我们都有过那种感受——绝望、迷茫、烂醉,而且愚蠢。车胎爆了,兜里只有几毛钱,无助地坐在路边,眼睁睁地错过能够翻身的重要机会。然后,只有当我们承认了自己的卑微和软弱,向命运屈服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先被打败,我们才能得到教训。
“灵魂黑夜”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它在喜剧片和剧情片里都存在,因为它是真实的,所有人都能认同的。在一个结构得当的好剧本里,它位于第75页到第85页。感谢上帝,因为到了第85页,主角终于想明白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他想出了……
(↑这里的“想出了......”后接下一章开头的“......解决办法”。)
#1244313
进入第三幕(85)
……哇!解决办法!
感谢副线故事(爱情线)里的角色,感谢副线故事里那些关于主题的讨论,感谢主角最终拼尽全力找到了打败坏人(正在逐渐逼近,并在主线剧情里占据优势)的办法。瞧!答案已经有了!
现在主角在外部(主线故事)和内部(副线故事)——两条线已经相交和融合——都占了上风,通过了所有考验,竭力找出了解决办法。现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付诸行动。
……哇!解决办法!
感谢副线故事(爱情线)里的角色,感谢副线故事里那些关于主题的讨论,感谢主角最终拼尽全力找到了打败坏人(正在逐渐逼近,并在主线剧情里占据优势)的办法。瞧!答案已经有了!
现在主角在外部(主线故事)和内部(副线故事)——两条线已经相交和融合——都占了上风,通过了所有考验,竭力找出了解决办法。现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付诸行动。
#1244314
结局(85—110)
“结局”就是第三幕,这是收尾的阶段。
在这里,主角把学到的教训付诸行动,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陷,在主线剧情和副线故事都获得了胜利。旧的世界成为过去,新的世界秩序得到建立——这都要感谢主角,正因为他在第二幕那个反向世界里的经历,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结局必须交代所有坏人的下场,顺序要从低到高。喽啰和走狗先死,然后是大反派。为了维护新世界的秩序,“问题”的根源(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都必须彻底铲除。再次请你们在看过的电影里找一找,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结局是新社会的诞生,主角仅仅赢得胜利是不够的,他必须改变世界。大结局就是让这件事发生的地方,而且必须要让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结局”就是第三幕,这是收尾的阶段。
在这里,主角把学到的教训付诸行动,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陷,在主线剧情和副线故事都获得了胜利。旧的世界成为过去,新的世界秩序得到建立——这都要感谢主角,正因为他在第二幕那个反向世界里的经历,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结局必须交代所有坏人的下场,顺序要从低到高。喽啰和走狗先死,然后是大反派。为了维护新世界的秩序,“问题”的根源(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都必须彻底铲除。再次请你们在看过的电影里找一找,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结局是新社会的诞生,主角仅仅赢得胜利是不够的,他必须改变世界。大结局就是让这件事发生的地方,而且必须要让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1244318
在世纪城散步的时候,麦克突然在人行道的某个位置上停了下来。
“就是这里。”他说。当时他正像雅·布伦诺斯基一样边散步边冥想,满脑子都是怎么修正《血海翻天》,但想到的办法全都不对。然后他突然之间想到了正确的办法。“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牛仔和印第安人!”当他把这个简单的构想告诉《血海翻天》的制片人后,剧本的改写便按照这个方向走了。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麦克有过无数这样的瞬间。就像弦理论物理学家一样,他永远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叙事技巧——虽然往往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但总能带来启发。
最近,我去找过麦克,问他有没有什么新点子。他抽出一个画画用的速写本,兴高采烈地翻开。本子对半摊开,中间是螺旋形的装订线圈,形成了一个比普通笔记本更大的写画空间。他画了三条直线横跨两边纸面,分成四个横行。而在这些横行的中间,则是一些剪出来的方形小纸片,每一片都代表着他脑中故事的一个节拍。
“这是便携式的。”麦克笑得像个疯狂科学家。
“啊!”我说,“演示板。”
然后我们心有灵犀地互相点点头。
没错,演示板。
(↑“就像弦理论物理学家一样,他永远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叙事技巧”......这句比喻真有意思!物理学家也在不断完善理论的叙述方式。下文也比喻麦克“笑得像疯狂科学家”。)
“就是这里。”他说。当时他正像雅·布伦诺斯基一样边散步边冥想,满脑子都是怎么修正《血海翻天》,但想到的办法全都不对。然后他突然之间想到了正确的办法。“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牛仔和印第安人!”当他把这个简单的构想告诉《血海翻天》的制片人后,剧本的改写便按照这个方向走了。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麦克有过无数这样的瞬间。就像弦理论物理学家一样,他永远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叙事技巧——虽然往往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但总能带来启发。
最近,我去找过麦克,问他有没有什么新点子。他抽出一个画画用的速写本,兴高采烈地翻开。本子对半摊开,中间是螺旋形的装订线圈,形成了一个比普通笔记本更大的写画空间。他画了三条直线横跨两边纸面,分成四个横行。而在这些横行的中间,则是一些剪出来的方形小纸片,每一片都代表着他脑中故事的一个节拍。
“这是便携式的。”麦克笑得像个疯狂科学家。
“啊!”我说,“演示板。”
然后我们心有灵犀地互相点点头。
没错,演示板。
(↑“就像弦理论物理学家一样,他永远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叙事技巧”......这句比喻真有意思!物理学家也在不断完善理论的叙述方式。下文也比喻麦克“笑得像疯狂科学家”。)
#1244321
总是空荡荡的第三幕 The Eternally Light Act Three
排卡片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笑的地方:在初期阶段,你几乎总是要面对一个空荡荡的第三幕。
通常只有两张卡片。一张上面写着“主角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另一张上写着“大决战”。
哈!每次看到这儿的时候都简直要了我的命。
而且你会一直磨磨蹭蹭地拖着不去修改。
不要怕。
这个问题最终也会迎刃而解。你的大脑里将会充满各种想法,第三幕会变得丰满起来。如果没有,那就回头去检查第一幕,看看你所有的铺垫以及“需要弥补的六大缺憾”。这些问题都在第三幕里得到解决了吗?
如果没有,那就应该解决。
那么副线故事呢?不管它是爱情故事还是影片的核心主题,它也必须有个结果。
实际上,你越去思考怎么填前面的坑,考虑各条支线和反复出现的画面、主题等等,就越能明白剧本里所有的账都要在第三幕里结清。不然还能在哪儿结呢?(什么?你想在电影院里派发小册子向观众继续解释剧情?)
那么坏人呢?你有没有解决掉所有的喽啰,以便最终除掉大反派呢?所有攻击过、伤害过主角的人有没有得到报应呢?主角的行为有没有改变世界呢?
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第三幕挤满了卡片和想法,填充起最后的场景。这里需要用到9或10张卡片。
一定是这样,我保证。
排卡片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笑的地方:在初期阶段,你几乎总是要面对一个空荡荡的第三幕。
通常只有两张卡片。一张上面写着“主角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另一张上写着“大决战”。
哈!每次看到这儿的时候都简直要了我的命。
而且你会一直磨磨蹭蹭地拖着不去修改。
不要怕。
这个问题最终也会迎刃而解。你的大脑里将会充满各种想法,第三幕会变得丰满起来。如果没有,那就回头去检查第一幕,看看你所有的铺垫以及“需要弥补的六大缺憾”。这些问题都在第三幕里得到解决了吗?
如果没有,那就应该解决。
那么副线故事呢?不管它是爱情故事还是影片的核心主题,它也必须有个结果。
实际上,你越去思考怎么填前面的坑,考虑各条支线和反复出现的画面、主题等等,就越能明白剧本里所有的账都要在第三幕里结清。不然还能在哪儿结呢?(什么?你想在电影院里派发小册子向观众继续解释剧情?)
那么坏人呢?你有没有解决掉所有的喽啰,以便最终除掉大反派呢?所有攻击过、伤害过主角的人有没有得到报应呢?主角的行为有没有改变世界呢?
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第三幕挤满了卡片和想法,填充起最后的场景。这里需要用到9或10张卡片。
一定是这样,我保证。
#1244325
在每一场戏的开头,你必须明白它的主要冲突是什么,以及冲突的双方都是谁和谁。
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个体,都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为什么会跟另一方相抵触?每张卡片下方的这个符号必须写明这场戏的冲突双方分别是谁,引起冲突的事件是什么,以及最后是谁赢了。
如果冲突的参与方或事件太多,说明你这场冲突是一次混战,那这场戏可能也是混乱的。一场戏里只写一个冲突就行了,请注意,一个就够多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肢体层面的还是心理层面的,反正必须有。每一场戏,每一次。
如果你找不到冲突,那就想办法制造冲突。
冲突之所以这么重要,之所以是每场戏的必备要素,原因同样在于它很原始(这个词又出现了)。
从原始的角度来想,每场戏里都有冲突能保证观众不走神。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看到别人有冲突,冲突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为什么摔跤比赛是最长盛不衰的电视节目?因为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娱乐:死亡!两个人都在试图杀死对方。为什么大部分的电影里都有爱情故事?也是因为这里面有一种原始而迷人的永恒冲突:性!两个人都想和对方上床!每一场戏的核心都必须这么基础,以此来吸引并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一场戏里找不出一对冲突的对象,那你这场戏就还没想好。所以……
找到冲突……或者再想一想……或者扔掉它。
如果真扔了,别哭,只不过是一张卡片而已。
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个体,都要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为什么会跟另一方相抵触?每张卡片下方的这个符号必须写明这场戏的冲突双方分别是谁,引起冲突的事件是什么,以及最后是谁赢了。
如果冲突的参与方或事件太多,说明你这场冲突是一次混战,那这场戏可能也是混乱的。一场戏里只写一个冲突就行了,请注意,一个就够多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肢体层面的还是心理层面的,反正必须有。每一场戏,每一次。
如果你找不到冲突,那就想办法制造冲突。
冲突之所以这么重要,之所以是每场戏的必备要素,原因同样在于它很原始(这个词又出现了)。
从原始的角度来想,每场戏里都有冲突能保证观众不走神。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看到别人有冲突,冲突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为什么摔跤比赛是最长盛不衰的电视节目?因为它是一种最基本的娱乐:死亡!两个人都在试图杀死对方。为什么大部分的电影里都有爱情故事?也是因为这里面有一种原始而迷人的永恒冲突:性!两个人都想和对方上床!每一场戏的核心都必须这么基础,以此来吸引并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一场戏里找不出一对冲突的对象,那你这场戏就还没想好。所以……
找到冲突……或者再想一想……或者扔掉它。
如果真扔了,别哭,只不过是一张卡片而已。
#1244328
我的秘密武器 Checking in with My Secret Weapon
当然,如果我真的写到卡壳的时候,我就会给麦克·切达打电话。
“麦克,”我哼唧道,“我不知道反派逼近这里该写什么了,你能帮我看看吗?”然后我会把我的笔记都发给麦克,自己则跑去日落广场的欧洲咖啡厅吃一顿昂贵的午餐,满怀信心地想,有人正在苦思冥想我的剧本呢——虽然并不是我自己。
我在好莱坞认识的人里,只有麦克会真正去读别人寄给他的素材,而且他知道怎么帮你修改!他甚至会再给你一些详细的笔记。但他其实也很自作聪明,我喜欢这一点(能让我保持警惕)。
但等你吃完那顿昂贵的午餐,你就知道你有麻烦了。你给麦克打电话,而他嘴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开玩笑的,对吧?”
如果你也想找麦克·切达帮你看剧本,可以访问这个网站(www.mikecheda.com),他帮你看剧本和分析剧本会收500美元的费用。我觉得简直是白菜价,一直在劝他涨价。要让我说,他一个剧本应该收5000美元。《创意剧作》(Creative Screenwriting)杂志曾刊登过一篇关于他的报道,把他称为“剧作界的菲尔博士(Dr.Phil)”。这个说法也是一种低估。在我看来,他永远都是那个教会了我一切的人。
还是免费的。
当然,如果我真的写到卡壳的时候,我就会给麦克·切达打电话。
“麦克,”我哼唧道,“我不知道反派逼近这里该写什么了,你能帮我看看吗?”然后我会把我的笔记都发给麦克,自己则跑去日落广场的欧洲咖啡厅吃一顿昂贵的午餐,满怀信心地想,有人正在苦思冥想我的剧本呢——虽然并不是我自己。
我在好莱坞认识的人里,只有麦克会真正去读别人寄给他的素材,而且他知道怎么帮你修改!他甚至会再给你一些详细的笔记。但他其实也很自作聪明,我喜欢这一点(能让我保持警惕)。
但等你吃完那顿昂贵的午餐,你就知道你有麻烦了。你给麦克打电话,而他嘴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开玩笑的,对吧?”
如果你也想找麦克·切达帮你看剧本,可以访问这个网站(www.mikecheda.com),他帮你看剧本和分析剧本会收500美元的费用。我觉得简直是白菜价,一直在劝他涨价。要让我说,他一个剧本应该收5000美元。《创意剧作》(Creative Screenwriting)杂志曾刊登过一篇关于他的报道,把他称为“剧作界的菲尔博士(Dr.Phil)”。这个说法也是一种低估。在我看来,他永远都是那个教会了我一切的人。
还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