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6
👍
1
😆
1
🐭
1
🐶
1
#1425188
:莉拉参考了女巫的气质形象
→之前看剧的时候也有类似感想:
或许在有些人眼中,莱与莉的形象就是什么善童与恶童、乖孩子和怪孩子、好女孩和坏女孩。可是实际上,那只是一对好朋友被扔在了不同的处境下导致的——在那个环境中,人们竟然很难意识到,女巫和非女巫,其实都是普通人。
→之前看剧的时候也有类似感想:
或许在有些人眼中,莱与莉的形象就是什么善童与恶童、乖孩子和怪孩子、好女孩和坏女孩。可是实际上,那只是一对好朋友被扔在了不同的处境下导致的——在那个环境中,人们竟然很难意识到,女巫和非女巫,其实都是普通人。
#1425193
现在的想法也不一样了[ ´д`]之前只看剧没看原作小说,如今想来,应该先读原作小说,再看电视剧。
剧中经常出现两个角色忽然久久对视、忽然安静片刻、忽然开口说话,当初我看的时候觉得有点突兀。其实在原作小说中,这些桥段是会有大量文字点出前因事件/思考过程/环境特征的,铺垫得自然又到位,而电视剧无法一下子展现出全部的心理描写,只能让旁白说一些关键句,原作中很多只存在于背景里的氛围描写没办法做出来。
比如[ ゚∀。]我刷到小说段落摘抄,才知道莱农的高三生活非常“卷”:整天都在学天文地理几何三角,她很想去电影院/博物馆/画廊却又没空,所以分别只能记下电影名/只能去半天时间/只能去两个小时。←这些在文字上三句话就能说完,在画面上就可能需要好几个布景才能讲清楚。
可能要看了小说,才能看懂剧中的眼神、微表情、静默时刻
剧中经常出现两个角色忽然久久对视、忽然安静片刻、忽然开口说话,当初我看的时候觉得有点突兀。其实在原作小说中,这些桥段是会有大量文字点出前因事件/思考过程/环境特征的,铺垫得自然又到位,而电视剧无法一下子展现出全部的心理描写,只能让旁白说一些关键句,原作中很多只存在于背景里的氛围描写没办法做出来。
比如[ ゚∀。]我刷到小说段落摘抄,才知道莱农的高三生活非常“卷”:整天都在学天文地理几何三角,她很想去电影院/博物馆/画廊却又没空,所以分别只能记下电影名/只能去半天时间/只能去两个小时。←这些在文字上三句话就能说完,在画面上就可能需要好几个布景才能讲清楚。
可能要看了小说,才能看懂剧中的眼神、微表情、静默时刻
#1425196
当初想了解意大利文化也是因为漫画游戏,JOJO黄金之风、家庭教师里包恩(没看完)、舟叙拉古阵营。
都是意大利黑手党题材,这个题材的好结局一般是改变秩序or逃离秩序,三个作品都选了前者。“逃离”选项最多只是次要角色的结局。主要角色即使会暂时逃离,之后还是会回来改变秩序的。
还有一种对照组:男孩想当教父,女孩想要逃离。
都是意大利黑手党题材,这个题材的好结局一般是改变秩序or逃离秩序,三个作品都选了前者。“逃离”选项最多只是次要角色的结局。主要角色即使会暂时逃离,之后还是会回来改变秩序的。
还有一种对照组:男孩想当教父,女孩想要逃离。
#1425197
[ ☉д⊙]怎么天亮了。。。
#1425388
有一星期多没练引体了
等作息恢复再练0 (0~1)明天就去练
等作息恢复再练0 (0~1)明天就去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