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6
👍
1
😆
1
🐭
1
🐶
1
#1435220
村上鬼城(1865—1938)
患重度耳疾,一生多贫困,其作品充满平民的感情,表现对贫穷、疾病、残疾、弱者、被欺凌者的无限同情,吟咏人生不幸的忧愁苦恼,句风粗犷。
残雪やごうごうと吹く松の风
残雪耀眼明,
松涛呼呼吹。
虽然已是春天,二月的山间,树根上残雪犹存。山风呼啸,摇动着松树林,形成阵阵松涛。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人们从这松涛声中感觉到一种温暖和明亮,春天正以坚定的步伐走进这寒冷的山林,显示着刚强的力量。
残雪之“白”与松涛之“绿”相互映衬,给读者一种爽快的视觉享受。“呼呼”的叠声不仅是听觉的效果,更令人产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此句可谓鬼城俳句之巅。
闘鶏の眼つむれて飼はれけり
斗鸡眼瞎了,
依然被饲养。
斗鸡一般在三月进行。曾经英勇善战的斗鸡被对方啄瞎了眼睛,如今已完全失去战斗力,却仍被主人饲养着。失败者结局的凄惨跃然纸上。
鬼城一生贫病交加,身患残疾,他的俳句含带忧愁悲哀,在一味主张吟咏自然花鸟的杜鹃派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大概由于这个原因,他的俳句中的鸟类等动物多是遭遇悲惨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鬼城的这种清朗乐观的俳句更给人深刻的印象。“露水凉,有形万物皆生存”,季语“露凉”所产生的存在感是其他词语不可替代的。
他对弱者、残疾人、受欺凌者,乃至弃蚕、盲犬、哑蝉、老鹰、瘦马、斗鸡等动物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寄予着珍爱生命之心。如“早春尚嫩寒,盲犬行走撞着墙”,失去方向感的盲犬撞到墙壁上,这正是自己命运的投影。“蝌蚪大国在河底”“秋萤理想国,定在草原里”等,都通过动物寄寓作者的情感。
患重度耳疾,一生多贫困,其作品充满平民的感情,表现对贫穷、疾病、残疾、弱者、被欺凌者的无限同情,吟咏人生不幸的忧愁苦恼,句风粗犷。
残雪やごうごうと吹く松の风
残雪耀眼明,
松涛呼呼吹。
虽然已是春天,二月的山间,树根上残雪犹存。山风呼啸,摇动着松树林,形成阵阵松涛。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人们从这松涛声中感觉到一种温暖和明亮,春天正以坚定的步伐走进这寒冷的山林,显示着刚强的力量。
残雪之“白”与松涛之“绿”相互映衬,给读者一种爽快的视觉享受。“呼呼”的叠声不仅是听觉的效果,更令人产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此句可谓鬼城俳句之巅。
闘鶏の眼つむれて飼はれけり
斗鸡眼瞎了,
依然被饲养。
斗鸡一般在三月进行。曾经英勇善战的斗鸡被对方啄瞎了眼睛,如今已完全失去战斗力,却仍被主人饲养着。失败者结局的凄惨跃然纸上。
鬼城一生贫病交加,身患残疾,他的俳句含带忧愁悲哀,在一味主张吟咏自然花鸟的杜鹃派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大概由于这个原因,他的俳句中的鸟类等动物多是遭遇悲惨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鬼城的这种清朗乐观的俳句更给人深刻的印象。“露水凉,有形万物皆生存”,季语“露凉”所产生的存在感是其他词语不可替代的。
他对弱者、残疾人、受欺凌者,乃至弃蚕、盲犬、哑蝉、老鹰、瘦马、斗鸡等动物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寄予着珍爱生命之心。如“早春尚嫩寒,盲犬行走撞着墙”,失去方向感的盲犬撞到墙壁上,这正是自己命运的投影。“蝌蚪大国在河底”“秋萤理想国,定在草原里”等,都通过动物寄寓作者的情感。
#1435222
夏目漱石(1867—1916)
小说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我是猫》等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受子规的影响创作俳句,句风注重创意,构思新颖,趋于浪漫,或洒脱幽默,反映作者高雅澄洁的心境。他的俳句叙述主观感受,好用汉语、俗语。
梅の奥に誰やら住んで幽かな灯
梅林深处何人宅,
半星灯火漏幽微。
漱石吟《梅花一百零五句》赠居于东京的正冈子规。
梅香送爽之夜,从默林深处漏出一点灯光,定是雅士隐居其间,不禁心向往之,但淡含哀愁。
玉蘭と大雅と語る梅の花
玉兰与大雅,
亲热话梅花。
“玉兰”应为“玉澜”,日本南宗画之祖、首屈一指的画家池大雅的妻子,本人也是画家。这一对艺术家夫妇相恩相爱,流传许多高雅超俗的逸闻。此句吟咏他们和睦温馨的生活,配以高洁清香的梅花。
漱石作《梅花一百零五句》,送卧病的正冈子规斧正。
句中的“话”原为“住”,子规改一字,则夫妻之间息息相通之景象跃然纸上,可谓一字师。
小说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我是猫》等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受子规的影响创作俳句,句风注重创意,构思新颖,趋于浪漫,或洒脱幽默,反映作者高雅澄洁的心境。他的俳句叙述主观感受,好用汉语、俗语。
梅の奥に誰やら住んで幽かな灯
梅林深处何人宅,
半星灯火漏幽微。
漱石吟《梅花一百零五句》赠居于东京的正冈子规。
梅香送爽之夜,从默林深处漏出一点灯光,定是雅士隐居其间,不禁心向往之,但淡含哀愁。
玉蘭と大雅と語る梅の花
玉兰与大雅,
亲热话梅花。
“玉兰”应为“玉澜”,日本南宗画之祖、首屈一指的画家池大雅的妻子,本人也是画家。这一对艺术家夫妇相恩相爱,流传许多高雅超俗的逸闻。此句吟咏他们和睦温馨的生活,配以高洁清香的梅花。
漱石作《梅花一百零五句》,送卧病的正冈子规斧正。
句中的“话”原为“住”,子规改一字,则夫妻之间息息相通之景象跃然纸上,可谓一字师。
#1435224
河东碧梧桐(1873—1937)
早期投入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成为新派俳句的代表性俳人。后提倡“新倾向派俳句”,与高滨虚子对立,着意部分写生、发挥个性、强调主观心理描写,形成暗示性的句风。最后摆脱定型和季题的传统格式,提倡自由律俳句。1933年六十岁时,退出俳坛。
他的句风历经多次变化,富有题材个性和象征含义。句境开阔,生动新鲜,以新词入句,生动活泼,在题材个性化和词汇使用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的一句使用几个不同季节的季题,后期还创作不少破格句,无季题句,甚至有的句作长达三十多音,类似“自由诗”。
赤い椿白い椿と落ちにけり
红茶花,
白茶花,
遍地落花。
这是碧梧桐初期的代表作之一。
碧梧桐的初期创作坚持五七五的格式,歌调十分完整严饬。在鲜花盛开的山茶树下,红色的花瓣飘然落地,白色的花瓣也飘然落地。高滨虚子后来解释说,有两棵树,一棵是白山茶树,另一棵是红山茶树,红白山茶花瓣落在地上,颜色鲜明。
但作者的着眼点不是落花的过程,而是已经落在地上的花瓣实景,尤其是颜色,绘画的表现形式与小景象的客观描写荡漾着华美雅致的气氛。这既是实景描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红白山茶树下乱红无主的感慨。
正冈子规对碧梧桐句风的评价是“碧梧桐之特色在于创作各处皆印象极其鲜明之俳句”,“所谓印象鲜明,乃使咏其句者如感睹眼前实物实景之谓也”。“如山茶花之句,若以小幅油画写之,只需画并排落于地上的一团白花和一团红花则足矣”,“眼前感觉如睹两团红白之花则已满足”(《明治二十九年之俳谐》)。
此句最先发表在《日本》上,是“白茶花,红茶花,遍地落花。”白花在前,红花在后。
翌年在子规的《明治二十九年的俳谐》一文中出现时白花和红花的顺序做了颠倒。子规没有解释这样颠倒处理的原因,大概觉得红色放在前面更具印象鲜明的效果吧。
花瓣的红色和白色是此句的生命,通过颜色写出山茶树本身的生命,这种感觉的写实正是子规所提倡的芜村调写生的具体体现,开拓出俳句的新世界。
早期投入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成为新派俳句的代表性俳人。后提倡“新倾向派俳句”,与高滨虚子对立,着意部分写生、发挥个性、强调主观心理描写,形成暗示性的句风。最后摆脱定型和季题的传统格式,提倡自由律俳句。1933年六十岁时,退出俳坛。
他的句风历经多次变化,富有题材个性和象征含义。句境开阔,生动新鲜,以新词入句,生动活泼,在题材个性化和词汇使用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的一句使用几个不同季节的季题,后期还创作不少破格句,无季题句,甚至有的句作长达三十多音,类似“自由诗”。
赤い椿白い椿と落ちにけり
红茶花,
白茶花,
遍地落花。
这是碧梧桐初期的代表作之一。
碧梧桐的初期创作坚持五七五的格式,歌调十分完整严饬。在鲜花盛开的山茶树下,红色的花瓣飘然落地,白色的花瓣也飘然落地。高滨虚子后来解释说,有两棵树,一棵是白山茶树,另一棵是红山茶树,红白山茶花瓣落在地上,颜色鲜明。
但作者的着眼点不是落花的过程,而是已经落在地上的花瓣实景,尤其是颜色,绘画的表现形式与小景象的客观描写荡漾着华美雅致的气氛。这既是实景描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红白山茶树下乱红无主的感慨。
正冈子规对碧梧桐句风的评价是“碧梧桐之特色在于创作各处皆印象极其鲜明之俳句”,“所谓印象鲜明,乃使咏其句者如感睹眼前实物实景之谓也”。“如山茶花之句,若以小幅油画写之,只需画并排落于地上的一团白花和一团红花则足矣”,“眼前感觉如睹两团红白之花则已满足”(《明治二十九年之俳谐》)。
此句最先发表在《日本》上,是“白茶花,红茶花,遍地落花。”白花在前,红花在后。
翌年在子规的《明治二十九年的俳谐》一文中出现时白花和红花的顺序做了颠倒。子规没有解释这样颠倒处理的原因,大概觉得红色放在前面更具印象鲜明的效果吧。
花瓣的红色和白色是此句的生命,通过颜色写出山茶树本身的生命,这种感觉的写实正是子规所提倡的芜村调写生的具体体现,开拓出俳句的新世界。
#1435258
种田山头火(1882—1940)
曾经营酿酒业、旧书店、画框店,在图书馆、区政府工作过,均失败。后出家,一钵一笠云游四方。
句风平易简明,多使用口语,托物寄怀,别具一格。
笠へぽっとり椿だった
山茶花,
扑哧掉落斗笠上。
这是山头火在平户一带的行吟句。
他在日记中写道:“岛屿!此处的确多有山茶树,然已枯萎,今日初闻黄莺鸣于竹丛。”
他从几天前开始腹泻,日记又写道:“死!一想到死,不由得胆战心惊。因为自己看破生,却没有看破死。因为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心安理得。我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我为什么要云游流浪?啊!”看来他创作此句时想到死,山茶花掉落斗笠上的扑哧一声也许就是一种凶兆,因为他的行乞人生本来就如风前残烛。
这是一首短律俳句,原文只有十三音。
其他短律俳句还有“蛙声赞水美”(原文十二音),“树叶落尽果实红”(原文十五音),“可是入冬冷雨声”(原文七音),“气喘吁吁尝水味”(原文十四音),等等。
曾经营酿酒业、旧书店、画框店,在图书馆、区政府工作过,均失败。后出家,一钵一笠云游四方。
句风平易简明,多使用口语,托物寄怀,别具一格。
笠へぽっとり椿だった
山茶花,
扑哧掉落斗笠上。
这是山头火在平户一带的行吟句。
他在日记中写道:“岛屿!此处的确多有山茶树,然已枯萎,今日初闻黄莺鸣于竹丛。”
他从几天前开始腹泻,日记又写道:“死!一想到死,不由得胆战心惊。因为自己看破生,却没有看破死。因为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心安理得。我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我为什么要云游流浪?啊!”看来他创作此句时想到死,山茶花掉落斗笠上的扑哧一声也许就是一种凶兆,因为他的行乞人生本来就如风前残烛。
这是一首短律俳句,原文只有十三音。
其他短律俳句还有“蛙声赞水美”(原文十二音),“树叶落尽果实红”(原文十五音),“可是入冬冷雨声”(原文七音),“气喘吁吁尝水味”(原文十四音),等等。
#1435259
中塚一碧楼
無産階級の山茶花べたべた散るにまかす
无产阶级,一任山茶纷纷落。
句中的“无产阶级”指衣食无着的穷人。他们受到社会的欺压,满腔怨恨,却无处发泄,只是默默看着山茶花在寒风里纷纷飘落。“山茶花”是春天的季语,但作者的目光对准贫穷的百姓,山茶花已经失去传统意义上的季题情趣。
类似的俳句还有:
“夏日早晨穷人儿,怀抱一棵圆白菜。”
“女工成群结队,满身枯草气味。”
“缫丝女,只见后背不见脸,日出到日落。”等等。
西东三鬼(1900—1962)
俳人。生于冈山县。日本牙科医专毕业。《京大俳句》同人,提倡新兴俳句的主将,因“京大俳句事件”被捕,一时辍笔。句集有《街》《夜之桃》《变身》等。随笔也轻妙灵动。
みな大き袋を負へり雁渡る
大家都背大口袋,归雁列队横空过。
此句作于昭和二十一年(1946)。“归雁”是春天的季语。
作者自注云:“全国各处的车站都能见到同样的景象。人们都背着装满东西的大口袋,里面大概是食品。我不由得十分生气。只见春雁列队从他们的上空飞过。”
战后初期,日本食品匮乏,到处都是人们排队抢购东西。“大口袋”既是物理上的重负,也是心理上的重负,使人感受到当时的人们都背负着宿命这个沉重的包袱。
三鬼描写排队的作品如:“队头深入屋子里。”“购物排大队,婴儿捏拳哭。”“低头排大队,风过尘土扬。”都是现实的写照。
“排队”本身成为那个时代活生生的语言,具有和季语同样的观念性,这就使无季俳句产生强大的生命力。这一首名句,显示着整整一个时代的风俗所具有的永恒性。
無産階級の山茶花べたべた散るにまかす
无产阶级,一任山茶纷纷落。
句中的“无产阶级”指衣食无着的穷人。他们受到社会的欺压,满腔怨恨,却无处发泄,只是默默看着山茶花在寒风里纷纷飘落。“山茶花”是春天的季语,但作者的目光对准贫穷的百姓,山茶花已经失去传统意义上的季题情趣。
类似的俳句还有:
“夏日早晨穷人儿,怀抱一棵圆白菜。”
“女工成群结队,满身枯草气味。”
“缫丝女,只见后背不见脸,日出到日落。”等等。
西东三鬼(1900—1962)
俳人。生于冈山县。日本牙科医专毕业。《京大俳句》同人,提倡新兴俳句的主将,因“京大俳句事件”被捕,一时辍笔。句集有《街》《夜之桃》《变身》等。随笔也轻妙灵动。
みな大き袋を負へり雁渡る
大家都背大口袋,归雁列队横空过。
此句作于昭和二十一年(1946)。“归雁”是春天的季语。
作者自注云:“全国各处的车站都能见到同样的景象。人们都背着装满东西的大口袋,里面大概是食品。我不由得十分生气。只见春雁列队从他们的上空飞过。”
战后初期,日本食品匮乏,到处都是人们排队抢购东西。“大口袋”既是物理上的重负,也是心理上的重负,使人感受到当时的人们都背负着宿命这个沉重的包袱。
三鬼描写排队的作品如:“队头深入屋子里。”“购物排大队,婴儿捏拳哭。”“低头排大队,风过尘土扬。”都是现实的写照。
“排队”本身成为那个时代活生生的语言,具有和季语同样的观念性,这就使无季俳句产生强大的生命力。这一首名句,显示着整整一个时代的风俗所具有的永恒性。
#1435260
松本孝(1906—1956)
其父为宝生流能演员,但以病弱,终无法继承父业,师从高滨虚子学俳句。
《杜鹃》同人,与中村草田男、川端茅舍等成为俳坛重镇。尤其与同样病魔缠身的茅舍同病相怜,交往甚密,两人的俳句都多使用“如”“似”之类的比喻,其句境亦被称为“茅舍净土”“孝净土”。
他的俳句始终贯穿着宝生流能的艺术精神,时而流露出病人纤细脆弱的神经感受,时而表现出刚毅顽强的性格,时而色彩华丽。具有唯美倾向。
沸沸と田螺の国の静まらず
水泡扑哧冒不停,田螺王国不平静。
田螺在清澈水田的柔软泥土上爬动,看似宁静不动,其实在缓慢地不停运动,甚至时常吐冒出小小的泥烟,显示着小生命强有力的存在。生命虽小,但这是田螺的王国。该句集还有“退潮沙滩美,整洁樱蛤多”,这样视觉澄明的作品恐怕非松本孝莫属。
其父为宝生流能演员,但以病弱,终无法继承父业,师从高滨虚子学俳句。
《杜鹃》同人,与中村草田男、川端茅舍等成为俳坛重镇。尤其与同样病魔缠身的茅舍同病相怜,交往甚密,两人的俳句都多使用“如”“似”之类的比喻,其句境亦被称为“茅舍净土”“孝净土”。
他的俳句始终贯穿着宝生流能的艺术精神,时而流露出病人纤细脆弱的神经感受,时而表现出刚毅顽强的性格,时而色彩华丽。具有唯美倾向。
沸沸と田螺の国の静まらず
水泡扑哧冒不停,田螺王国不平静。
田螺在清澈水田的柔软泥土上爬动,看似宁静不动,其实在缓慢地不停运动,甚至时常吐冒出小小的泥烟,显示着小生命强有力的存在。生命虽小,但这是田螺的王国。该句集还有“退潮沙滩美,整洁樱蛤多”,这样视觉澄明的作品恐怕非松本孝莫属。
#1435261
1
#1435262
2
#1435263
3
#1435264
4
#143526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