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6
👍
1
😆
1
🐭
1
🐶
1
#1442967
(↓摘自书籍《同学,咱们聊一聊虐待》,“虐待的定义”章节前言部分)
也许在你读到下面的定义时,会感到一种解脱,或者觉得激动。你也许会感觉到,终于弄明白了发生的一些事,而且看到其实不只有你在关注这些事。
或许你的感受是焦虑或者愤怒。也许那是因为在这些定义中你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东西。如果你有这些感受,记住它们。看看是否还能读下去,去了解你这些感受的原因。
要是你实在读不下去了,你可以暂时停下来,等第二天接着读。但是请一定回来接着读,即使每一次只能读那么一小段。
(↑甚至考虑到了读者很容易触发创伤和闪回......确实是的,这本书很薄,只有一百多页,我却读了三天[ ´ー`]看其他书籍都正常,只有看这本书经常回避性切到其他软件。下载里面还有其他儿童虐待创伤疗愈的书,一开始看是为了正视自己的创伤,现在都不确定要不要看了......)
也许在你读到下面的定义时,会感到一种解脱,或者觉得激动。你也许会感觉到,终于弄明白了发生的一些事,而且看到其实不只有你在关注这些事。
或许你的感受是焦虑或者愤怒。也许那是因为在这些定义中你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东西。如果你有这些感受,记住它们。看看是否还能读下去,去了解你这些感受的原因。
要是你实在读不下去了,你可以暂时停下来,等第二天接着读。但是请一定回来接着读,即使每一次只能读那么一小段。
(↑甚至考虑到了读者很容易触发创伤和闪回......确实是的,这本书很薄,只有一百多页,我却读了三天[ ´ー`]看其他书籍都正常,只有看这本书经常回避性切到其他软件。下载里面还有其他儿童虐待创伤疗愈的书,一开始看是为了正视自己的创伤,现在都不确定要不要看了......)
#1443050
>>Po.1442864
Yao考虑问题总是很客观、很现实,也许是我太爱做白日梦了。我的确了解你太少,没办法去切身实地地为你考虑、想象到生活变动会为你带来怎样大的影响。但我觉得你这么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学识和锻炼的习惯带来的影响也是切身存在的,不会轻易消失。
也谢谢你夸我,其实我是在你身上看到我想要拥有、满足的那一面。一直都很佩服你。你很棒的,即使你不相信自己,但至少在我心中是这样
Yao考虑问题总是很客观、很现实,也许是我太爱做白日梦了。我的确了解你太少,没办法去切身实地地为你考虑、想象到生活变动会为你带来怎样大的影响。但我觉得你这么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学识和锻炼的习惯带来的影响也是切身存在的,不会轻易消失。
也谢谢你夸我,其实我是在你身上看到我想要拥有、满足的那一面。一直都很佩服你。你很棒的,即使你不相信自己,但至少在我心中是这样
#1443141
>>Po.1443050
好的......[*゚ー゚]
生活变动是最近在准备搬家、换工作......这个还是会改变一些生活习惯的
我已很久没去单杠了,原因是家离公园远,没时间往返,南方还经常有突然的降雨和暴晒。这个就属于被路程和天气改变的生活习惯。但我希望朋友能继续享受单杠运动的美好,下楼不远就是单杠,这样的环境在每个校园都有,校园之外就不太一定了
好的......[*゚ー゚]
生活变动是最近在准备搬家、换工作......这个还是会改变一些生活习惯的
我已很久没去单杠了,原因是家离公园远,没时间往返,南方还经常有突然的降雨和暴晒。这个就属于被路程和天气改变的生活习惯。但我希望朋友能继续享受单杠运动的美好,下楼不远就是单杠,这样的环境在每个校园都有,校园之外就不太一定了
#1443147
[ ゚∀。]顺便一提,用衣柜和门框做引体不太靠谱
昨天尝试在家里练引体,挂在衣柜/门框/门上面,手硌得要死,一下子明白了单杠为什么做成圆的形状比较好......
我甚至不敢用劲,下半身踩着椅子,怕把衣柜和门掰坏了房东会找我赔,仅仅是测试了一下发力姿势
之前还尝试过:侧挂在窗台上
窗台上的那块直角都让我磨润了。最后是因为墙灰有点脱落+侧着身子容易腰酸,就不挂了
昨天尝试在家里练引体,挂在衣柜/门框/门上面,手硌得要死,一下子明白了单杠为什么做成圆的形状比较好......
我甚至不敢用劲,下半身踩着椅子,怕把衣柜和门掰坏了房东会找我赔,仅仅是测试了一下发力姿势
之前还尝试过:侧挂在窗台上
窗台上的那块直角都让我磨润了。最后是因为墙灰有点脱落+侧着身子容易腰酸,就不挂了
#1443160
哈哈,我以后也不一定能保持住挂单杠的习惯……最近决定要休学了,这两天就在忙相关的事。家里住的地方偏,去找的公园还都没有单杠。。这几天对单杠一直抱着“最后过一把瘾”的心态,要离开校园了才发现这么便利的生活环境有多稀少。
我再尝试尝试,如果实在找不到再考虑那种室内引体支撑杆,一个要30-70,有点小贵。而且练单杠最开心的还是吹着风悬挂在空中那种自由畅快的感觉,在家里总感觉有点压抑
话说尝试这么多次的Yao好坚毅,把直角磨圆我笑死了!希望我们都能有理想的杠可以挂!你说得对,出了校园再找单杠真的太难了
我再尝试尝试,如果实在找不到再考虑那种室内引体支撑杆,一个要30-70,有点小贵。而且练单杠最开心的还是吹着风悬挂在空中那种自由畅快的感觉,在家里总感觉有点压抑
话说尝试这么多次的Yao好坚毅,把直角磨圆我笑死了!希望我们都能有理想的杠可以挂!你说得对,出了校园再找单杠真的太难了
#1443209
>>Po.1443160
室内引体杆是比较危险的,容易连人带杆掉下来。。。吸附式的吸不住,打孔式的会松动,零件连接处和螺丝孔都容易断裂,这种杆子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基本没有保障。
朋友可以搜索“室内引体 意外事故”,出问题概率还是蛮大的
🤔我也一直在找替代物......感觉不一定要单杠,甚至不一定要悬挂全身,半身也行。就算是双杠、肋木架、云梯、秋千、拉背器、漫步机都可以练,甚至是粗树枝、伸出来的墙头、无障碍通道的栏杆,有个结实的杠子就行。
除了公园以外,小区、学校周边、儿童游乐场也很好。
我以前住在老小区的时候,也没有单杠,但有很多别的器材能平替,那时候还是练得很开心的
室内引体杆是比较危险的,容易连人带杆掉下来。。。吸附式的吸不住,打孔式的会松动,零件连接处和螺丝孔都容易断裂,这种杆子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基本没有保障。
朋友可以搜索“室内引体 意外事故”,出问题概率还是蛮大的
🤔我也一直在找替代物......感觉不一定要单杠,甚至不一定要悬挂全身,半身也行。就算是双杠、肋木架、云梯、秋千、拉背器、漫步机都可以练,甚至是粗树枝、伸出来的墙头、无障碍通道的栏杆,有个结实的杠子就行。
除了公园以外,小区、学校周边、儿童游乐场也很好。
我以前住在老小区的时候,也没有单杠,但有很多别的器材能平替,那时候还是练得很开心的
#1443793
看完了书籍《电影文学剧本:祝福》,作者:夏衍。
电影版《祝福》的文字剧本。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疫情居家,上b站想看《祝福》电影,越看越发现电影版太枯燥了!
一大半都是枯燥的家常对话,人物都在聊办事用几个钱、某某几时结婚,一边聊一边道谢、赔笑,画面又是黑白的,只觉得无聊,好几次眼皮快合上了,差点手机砸脸。最后还是跳着看,看了祥林嫂用菜刀砍门槛的名场面,还有祥林嫂离开之后的结尾。
结果,印象最深的只有这个结尾了。
旁白说完“祥林嫂死了”,停顿片刻,又说:这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是过去了的时代。应该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结尾设计的情绪底色很不一样。旁白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恢宏、激昂的背景音乐,立刻让观众从全片漫长压抑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令人意识到:现在是新中国了。
虽然当时没看完全片,但这个“第一次观看”的体验仍然是最好的......[ ´ー`]现在看完反而淡淡的,只有部分创新改动可圈可点,其他一般,不好看,甚至懒得做太多阅读理解。
要是高中能看完的话就好了,我肯定会把看过的影片优缺点狂写一遍,lof微博QQ空间全发一遍,回学校还要跟同学聊一遍......青春的激情已经过去好久了哇
吐槽一下夏衍电影版的改动:
①祥林嫂是主角,用第三视角镜头跟随她的人生故事。
(↑没有原作那么引人入胜,原作是“我”在各种场合听说了祥林嫂的故事,文字节奏把握得很好。然而电影剧本里面的对话,设计得不是很舒服,长短、伏笔、信息量都没有用心估量;画面也是平铺直叙,当时国内还没有像外国电影那样把一些大师级的画面手法形成通用套路......总之昏昏欲睡......)
②扩写了很多阿毛活着时候的形象、神态、动作;阿毛被狼叼走的时候,背景音有女人喊叫“有狼”,此时祥林嫂正好把带病的贺老六放上床出门去看,看到阿毛的小鞋子,放声大哭,回家看到贺老六正好死了,无声地哭。
(↑这些手法,放在当时可能是对比鲜明,现在感觉是刻意煽情......此处巧合出现的所有东西都很刻意。)
③名场面:祥林嫂砍门槛。
④结尾,话锋一转,旁白表现出了振奋、激昂、展望未来。
(↑其实,现在觉得这样的改编也不错......我有个猜测,会不会也是因为原文那种迷幻、恍惚的情绪不好展现呢?在当时国内可能没有/不适合文艺片和实验片的镜头手法。)
电影版《祝福》的文字剧本。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疫情居家,上b站想看《祝福》电影,越看越发现电影版太枯燥了!
一大半都是枯燥的家常对话,人物都在聊办事用几个钱、某某几时结婚,一边聊一边道谢、赔笑,画面又是黑白的,只觉得无聊,好几次眼皮快合上了,差点手机砸脸。最后还是跳着看,看了祥林嫂用菜刀砍门槛的名场面,还有祥林嫂离开之后的结尾。
结果,印象最深的只有这个结尾了。
旁白说完“祥林嫂死了”,停顿片刻,又说:这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是过去了的时代。应该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结尾设计的情绪底色很不一样。旁白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恢宏、激昂的背景音乐,立刻让观众从全片漫长压抑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令人意识到:现在是新中国了。
虽然当时没看完全片,但这个“第一次观看”的体验仍然是最好的......[ ´ー`]现在看完反而淡淡的,只有部分创新改动可圈可点,其他一般,不好看,甚至懒得做太多阅读理解。
要是高中能看完的话就好了,我肯定会把看过的影片优缺点狂写一遍,lof微博QQ空间全发一遍,回学校还要跟同学聊一遍......青春的激情已经过去好久了哇
吐槽一下夏衍电影版的改动:
①祥林嫂是主角,用第三视角镜头跟随她的人生故事。
(↑没有原作那么引人入胜,原作是“我”在各种场合听说了祥林嫂的故事,文字节奏把握得很好。然而电影剧本里面的对话,设计得不是很舒服,长短、伏笔、信息量都没有用心估量;画面也是平铺直叙,当时国内还没有像外国电影那样把一些大师级的画面手法形成通用套路......总之昏昏欲睡......)
②扩写了很多阿毛活着时候的形象、神态、动作;阿毛被狼叼走的时候,背景音有女人喊叫“有狼”,此时祥林嫂正好把带病的贺老六放上床出门去看,看到阿毛的小鞋子,放声大哭,回家看到贺老六正好死了,无声地哭。
(↑这些手法,放在当时可能是对比鲜明,现在感觉是刻意煽情......此处巧合出现的所有东西都很刻意。)
③名场面:祥林嫂砍门槛。
④结尾,话锋一转,旁白表现出了振奋、激昂、展望未来。
(↑其实,现在觉得这样的改编也不错......我有个猜测,会不会也是因为原文那种迷幻、恍惚的情绪不好展现呢?在当时国内可能没有/不适合文艺片和实验片的镜头手法。)
#1443795
>>Po.1443793
似乎又不是高中时候,好像是成年之后才看的......?
糟糕[ ゚∀。][ ゚∀。]终于到了文艺作品阅历多得记不清的地步了。。。确实有必要时不时记录,做年终总结什么的
似乎又不是高中时候,好像是成年之后才看的......?
糟糕[ ゚∀。][ ゚∀。]终于到了文艺作品阅历多得记不清的地步了。。。确实有必要时不时记录,做年终总结什么的
#1443797
[ ☉д⊙]我真的把人生过得糊里糊涂的,怎么又四点了
#1443800
>>Po.1443209
去看了,好恐怖。。感觉骨折的概率好大啊,我还是再努努力找能引体向上的东西吧
你找了好多的器材呀。其实自从开始练引体,我也看到个杆状物就想扒一扒,会不会是一个共通的习惯呢?
关于Yao提出的后几样……很遗憾的是,因为公园没有单杠双杠,我有尝试过挂在上肢牵引器、拉背器、漫步机上过,但是它们要么柱子太粗,手很难提供握力,要么阻碍拉伸动作的零件太多根本没法伸展…………你说是不是不一定非得是杠?要不然我们找个粗点的杆子,捆两个那种从高处紧急迫降绑的、会越缩越紧的结实绳结,抓住把手锻炼呢?但也有滑落的风险……
去看了,好恐怖。。感觉骨折的概率好大啊,我还是再努努力找能引体向上的东西吧
你找了好多的器材呀。其实自从开始练引体,我也看到个杆状物就想扒一扒,会不会是一个共通的习惯呢?
关于Yao提出的后几样……很遗憾的是,因为公园没有单杠双杠,我有尝试过挂在上肢牵引器、拉背器、漫步机上过,但是它们要么柱子太粗,手很难提供握力,要么阻碍拉伸动作的零件太多根本没法伸展…………你说是不是不一定非得是杠?要不然我们找个粗点的杆子,捆两个那种从高处紧急迫降绑的、会越缩越紧的结实绳结,抓住把手锻炼呢?但也有滑落的风险……
#1443819
>>Po.1443800
抓握粗杠子可以用半握,像p1下面这种
(或许跟新手力量弱也有关系,我刚开始练时也觉得粗杠不好发力,只能用半握,直到解锁一个引体向上之后再尝试粗杠,忽然觉得都差不多,粗细都可以握得一样紧了,发力也没有区别。可能是握力与臂力提升的缘故)
p2这个应该叫上肢牵引器吧......我以前叫它拉背器,还是统一称呼好了[ ゚∀。]咱们说的拉背器可能不是一个东西,不确定称呼的话就发图吧
这个器械可以练离心引体。就是跳上去拉紧,悬空几秒,然后慢慢把自己放下来。
(可能是因为这个器械重心不稳,所以进步反馈可能不明显。我最开始只能坚持一两秒,解锁一个引体向上之后,能稳定坚持5秒。)
(也是因为练这个没什么反馈感,我一般只用这个器械拉伸手臂,不太用来训练。只是当做一个新玩法。)
p3漫步机,没有单杠的话我平时就是这么练。。。
上半身发力很明显,会有种挺背感。
因为是半蹲的姿势,实际上手臂只需要承担上半身的重量,不像在单杠那样要承担全身重量,比较轻松,我最初一组能做3个到5个,解锁一个引体向上后一组能做10~12个。
如果不小心碰到脚蹬了,就踩住它,让它慢慢停下,否则任由它撞到脚踝就很疼[;´Д`]
p4其他引体思路
🤔其实,在健身以后我才注意到左上器材可以用来斜身引体、斜身俯卧撑。过去我以为这个器械只能用来下腰,要是用来拉伸腿部已经是非常规玩法了,实际上,一个器械的用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保持在一个较安全的范围内就可以
抓握粗杠子可以用半握,像p1下面这种
(或许跟新手力量弱也有关系,我刚开始练时也觉得粗杠不好发力,只能用半握,直到解锁一个引体向上之后再尝试粗杠,忽然觉得都差不多,粗细都可以握得一样紧了,发力也没有区别。可能是握力与臂力提升的缘故)
p2这个应该叫上肢牵引器吧......我以前叫它拉背器,还是统一称呼好了[ ゚∀。]咱们说的拉背器可能不是一个东西,不确定称呼的话就发图吧
这个器械可以练离心引体。就是跳上去拉紧,悬空几秒,然后慢慢把自己放下来。
(可能是因为这个器械重心不稳,所以进步反馈可能不明显。我最开始只能坚持一两秒,解锁一个引体向上之后,能稳定坚持5秒。)
(也是因为练这个没什么反馈感,我一般只用这个器械拉伸手臂,不太用来训练。只是当做一个新玩法。)
p3漫步机,没有单杠的话我平时就是这么练。。。
上半身发力很明显,会有种挺背感。
因为是半蹲的姿势,实际上手臂只需要承担上半身的重量,不像在单杠那样要承担全身重量,比较轻松,我最初一组能做3个到5个,解锁一个引体向上后一组能做10~12个。
如果不小心碰到脚蹬了,就踩住它,让它慢慢停下,否则任由它撞到脚踝就很疼[;´Д`]
p4其他引体思路
🤔其实,在健身以后我才注意到左上器材可以用来斜身引体、斜身俯卧撑。过去我以为这个器械只能用来下腰,要是用来拉伸腿部已经是非常规玩法了,实际上,一个器械的用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保持在一个较安全的范围内就可以
#1443820
>>Po.1443819
原来p3用的就是半握......我在漫步机练引体的时候也会自动换成这个握法,习惯到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注意看才发现
原来p3用的就是半握......我在漫步机练引体的时候也会自动换成这个握法,习惯到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注意看才发现
#1443923
是的,拉背器和上肢牵引器一个东西。我主要是不记得那个器材的名字,搜了搜就按网上的说法称呼了。
[ д ] ゚ ゚[ д ] ゚ ゚原来这些器材要这么用吗,大脑放光……!!
我自己试图去抓握练引体的时候完全没技巧,要么姿势不对离器材太近经常被磕到,要么就是抓握的地方不对,就觉得没法拿来练,这么看来,能拿来代替的器械还是很多的。我以前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现在是引体,幸好都是准备条件简单且自由的运动,如果是游泳什么的,我多半在每次的准备阶段就已经放弃,更不要说持续地练习了。不过也许这也是双向的筛选吧……
才知道原来有半握这么一个握法,我原以为只有手整个紧紧抓住杆子才标准(头脑太简单,心里只有“抓住杆子能挂多久挂多久”这么一个思路,没想到去检索相关的信息)……Yao不用半握就能牢牢抓住粗杆子好强啊,从0到1原来有这么大的进步,惊呆了……我现在也好想做起来一个引体啊,肯定好有成就感。
[ д ] ゚ ゚[ д ] ゚ ゚原来这些器材要这么用吗,大脑放光……!!
我自己试图去抓握练引体的时候完全没技巧,要么姿势不对离器材太近经常被磕到,要么就是抓握的地方不对,就觉得没法拿来练,这么看来,能拿来代替的器械还是很多的。我以前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现在是引体,幸好都是准备条件简单且自由的运动,如果是游泳什么的,我多半在每次的准备阶段就已经放弃,更不要说持续地练习了。不过也许这也是双向的筛选吧……
才知道原来有半握这么一个握法,我原以为只有手整个紧紧抓住杆子才标准(头脑太简单,心里只有“抓住杆子能挂多久挂多久”这么一个思路,没想到去检索相关的信息)……Yao不用半握就能牢牢抓住粗杆子好强啊,从0到1原来有这么大的进步,惊呆了……我现在也好想做起来一个引体啊,肯定好有成就感。
#1444085
>>Po.1443923
多善用搜索噢!提升力量的技巧有很多,很有意思[`・ω・]
实现“从0到1”以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肩膀后面多了两块肌肉,就是背肌,明显感受到背后可以发力了,平时只要手臂使力气,就会带动背肌一起用力,日常做事会轻松不少。
多善用搜索噢!提升力量的技巧有很多,很有意思[`・ω・]
实现“从0到1”以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肩膀后面多了两块肌肉,就是背肌,明显感受到背后可以发力了,平时只要手臂使力气,就会带动背肌一起用力,日常做事会轻松不少。
#1444098
四点醒,一眨眼六点半了......早晨过得好恍惚
煮了面,没什么胃口吃,忽然觉得每天早上吃这个有点孤独
有点想去公园了
煮了面,没什么胃口吃,忽然觉得每天早上吃这个有点孤独
有点想去公园了
#1444122
在读《窗边的小豆豆》,书中有一条注释:
日语字母有片假名和平假名两种,前者形似我国楷书的汉字偏旁,后者形似我国草书的汉字偏旁。
片假名在书写上比较容易,所以小孩子一般先学片假名,再学平假名。
日语字母有片假名和平假名两种,前者形似我国楷书的汉字偏旁,后者形似我国草书的汉字偏旁。
片假名在书写上比较容易,所以小孩子一般先学片假名,再学平假名。
#1444416
怎么是这个点醒了......
#1444450
“‘绿蛙落古池,寂寂闻水声’……看到青蛙跳到池水中的,肯定不止松尾芭蕉一人。看到沸腾的水顶起铁壶盖、苹果落地的,也一定不止瓦特和牛顿。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校长先生这样感叹着,把韵律学引入到教学中来,并且相信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原来一年级的日本小朋友就能学这首俳句了。。。是不是相当于我们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呢)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校长先生这样感叹着,把韵律学引入到教学中来,并且相信它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原来一年级的日本小朋友就能学这首俳句了。。。是不是相当于我们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呢)
#1444454
小林一茶[①]
小学生们经常管校长先生叫作:
“小林一茶!一茶老爷子的秃头!”
这是因为校长先生的名字是“小林宗作”,而且他经常给大家讲俳句[②]的事,他总是说其中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叫“小林一茶”。所以小学生们把他们两个混在一起,就这么称呼先生了。在孩子们看来,不光是校长先生,连一茶也像是自己的朋友了。校长先生非常喜欢一茶的诗,他认为一茶的诗句率真朴实,而且都源自日常生活。
当时,俳句诗人可能有数十万之多,但在众多的诗人中,一茶创造出了谁也无法模仿的、属于自己的诗歌世界。对这位能写出像孩子一样纯真的诗句的人,校长先生非常尊重,非常敬仰。小林先生一有机会,就教给孩子们一茶的诗句,孩子们都背诵过这么几句:
“瘦瘦的青蛙,切莫认输莫泄气,一茶在这里。”
“小小麻雀儿,快点躲开呀快点藏,一匹大马冲来了。”
“不要打它吧,苍蝇搓着手啊,也搓着脚。”
小林先生还即兴作了曲子,大家一起唱道:
“快点过来呀,一起玩耍乐开怀,没有妈妈的小麻雀。”
学习俳句的时间并没有正式列入课程表,但小林先生经常给孩子们讲解俳句。
小豆豆作的第一首俳句是这样的:
“黑的野狗[③]啊,先脱下你的军装,才可以到大陆去。”
虽然校长先生说过,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诚实地写出来就行了,可是小豆豆的这句话,实在称不上是俳句。不过,从这句话里,倒是可以看出当时小豆豆关心的是什么。
如果数一下音节,小豆豆写的这句话不是“五、七、五”的音节,成了“五、七、七”。但小豆豆想,连一茶先生的俳句“小小麻雀儿,快点躲开呀快点藏,一匹大马冲来了”也是“五、八、七”的音节,那么自己的俳句这样写也没什么关系吧。
每当去九品佛散步的时候,或者下雨天,孩子们不能出去玩,集中在礼堂的时候,巴学园的“小林一茶”先生就教给孩子们俳句。通过俳句,他还教孩子们思考人生,思考自然。而且,一茶的俳句,的确很适合巴学园呢。
“冰雪已消融,烂漫儿童嬉戏忙,奔跑小村中。”
[①]小林一茶(1763-1827),江户时代后期的俳句诗人。他的诗句中有很多怜悯众生的内容。
[②]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组成。
[③]此处“黑狗”指的是日本军队。
小学生们经常管校长先生叫作:
“小林一茶!一茶老爷子的秃头!”
这是因为校长先生的名字是“小林宗作”,而且他经常给大家讲俳句[②]的事,他总是说其中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叫“小林一茶”。所以小学生们把他们两个混在一起,就这么称呼先生了。在孩子们看来,不光是校长先生,连一茶也像是自己的朋友了。校长先生非常喜欢一茶的诗,他认为一茶的诗句率真朴实,而且都源自日常生活。
当时,俳句诗人可能有数十万之多,但在众多的诗人中,一茶创造出了谁也无法模仿的、属于自己的诗歌世界。对这位能写出像孩子一样纯真的诗句的人,校长先生非常尊重,非常敬仰。小林先生一有机会,就教给孩子们一茶的诗句,孩子们都背诵过这么几句:
“瘦瘦的青蛙,切莫认输莫泄气,一茶在这里。”
“小小麻雀儿,快点躲开呀快点藏,一匹大马冲来了。”
“不要打它吧,苍蝇搓着手啊,也搓着脚。”
小林先生还即兴作了曲子,大家一起唱道:
“快点过来呀,一起玩耍乐开怀,没有妈妈的小麻雀。”
学习俳句的时间并没有正式列入课程表,但小林先生经常给孩子们讲解俳句。
小豆豆作的第一首俳句是这样的:
“黑的野狗[③]啊,先脱下你的军装,才可以到大陆去。”
虽然校长先生说过,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诚实地写出来就行了,可是小豆豆的这句话,实在称不上是俳句。不过,从这句话里,倒是可以看出当时小豆豆关心的是什么。
如果数一下音节,小豆豆写的这句话不是“五、七、五”的音节,成了“五、七、七”。但小豆豆想,连一茶先生的俳句“小小麻雀儿,快点躲开呀快点藏,一匹大马冲来了”也是“五、八、七”的音节,那么自己的俳句这样写也没什么关系吧。
每当去九品佛散步的时候,或者下雨天,孩子们不能出去玩,集中在礼堂的时候,巴学园的“小林一茶”先生就教给孩子们俳句。通过俳句,他还教孩子们思考人生,思考自然。而且,一茶的俳句,的确很适合巴学园呢。
“冰雪已消融,烂漫儿童嬉戏忙,奔跑小村中。”
[①]小林一茶(1763-1827),江户时代后期的俳句诗人。他的诗句中有很多怜悯众生的内容。
[②]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组成。
[③]此处“黑狗”指的是日本军队。
#1444531
今早去练引体了,公园人好多,健身器材区好多老人聊天、吐痰咳嗽、大声播放音乐,我没法专注。早起锻炼的年轻人只有我一个,怪不好意思的......
只练了引体,清晨太阳越来越晒,我就骑车走了。
正手引体勉强1个,反手引体稳定1个(有一次竭尽全力可以做2个)。各做了3组。
悬挂20秒,做了2组。悬挂忽然变得很痛苦,因为周围嘈杂+太阳越来越晒,没有风,场地本来也不开阔,我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午觉醒来,全身关节弹响,清醒又疲惫......
只练了引体,清晨太阳越来越晒,我就骑车走了。
正手引体勉强1个,反手引体稳定1个(有一次竭尽全力可以做2个)。各做了3组。
悬挂20秒,做了2组。悬挂忽然变得很痛苦,因为周围嘈杂+太阳越来越晒,没有风,场地本来也不开阔,我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午觉醒来,全身关节弹响,清醒又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