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1441039
WfYaoiH2 2025-08-17 17:20:24
读书笔记:马员生《旅苏纪事》
WfYaoiH2 Po 2025-08-28 03:05:01
>>Po.1444438
(↑[ ´ー`]再见了农场......好舍不得农场,结束农场部分之后我甚至有了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摘抄完这本书了。真是整本书中最丰富的部分。)
WfYaoiH2 Po 2025-08-28 03:07:00
印塔阶段
(1942年1月一1947年5月)


我们步行了两天一夜,夜间在一个小站休息了一下,到了一个新的劳动营-印塔,这是一个新煤矿区。


印塔概况


印塔在北纬六十六度,比北极圈南半度,还是属于极北方地区,与考其莫斯农场大致是平行的,这里也有树林,虽然不是那末大,但也有的地方没有树林,或较稀,不如农场那里普遍。可能是产煤地区的原因吧!但比沃尔库特,总还是好得多了。
偏北几十里,有本地科米人的一居民点叫上印塔,一个小河叫印塔,这个煤矿区因此定名叫印塔。1938年,从农场曾派了十几人组成的勘查队,据说是到印塔的,现在才经过两年多,这里已是两、三千人的煤矿区了。

印塔有煤可能是在沃尔库特煤矿开始后不久就发现的,它处在修建中的沃尔库特到科特拉斯大铁路附近。因此,这个煤矿区的开采是理所当然的。
当时铁路正在加紧修建,我们经过一段树林,见那里已经砍出宽十来米,长得一眼望不不到头的空地带,可能就是将来铁路经过的路线。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军进入苏联境内,一个战线就是对着乌克兰,而不久占据了苏联当时的煤区中心顿巴斯,因此,苏联加紧了这里的煤区及铁路建设。
WfYaoiH2 Po 2025-08-28 03:08:39
劳动营情况


这里和农场完全不同了。


劳动营四周,除了靠河一边只有铁丝网外,其他三面都是用木板修建的围墙,上边还有铁丝,四角修建有高几米的岗楼,上边二十四小时都有站着持枪的岗哨。
只有一个出入口,有守卫岗及管出入的警卫。劳改犯在围墙内工作的不能出来,到外边劳动的一律编成队,除犯人任正副队长外,每队至少有两个武装警卫带枪跟着。
犯人工作时,划出一个圈,出圈就可以开枪,这示意给犯人,是在监督之下强制劳动。所以劳动时,除了自己带的一块面包外,不能找任何一点吃的。有些人由于工作性质,如马房的人,管理员及其他服务人员可以不排队,但须持有专门许可的出入证。只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出入、行动。另外,还有通宵的,常住在圈外的出入证,这就自由得多了,这些是保卫部门专门发给的。


我们初到的1942年初,除卫生所、厨房、澡堂等服务部门外,犯人住的都是大帐篷。为了保温起见向地下挖一米多深,然后搭架子,将帐蓬固定上。帐蓬很宽,睡两行人,中间还有两米的通道,通铺分上下两层,中间两个大铁桶作炉子。

每天早晚两次,劳动营要点名,犯人们得站好队,由值班人点数,不对时,还要重点。上班、下班、出工,早晚都要点数,好象是看牛马牲畜群似的。


总之,无论在精神物质那一方面,这里都远不如农场了。我们到后不久,心上都罩上了忧郁的暗影。
WfYaoiH2 Po 2025-08-28 03:11:16
可怕的1942年


上半年我们从比较稳定的农场到情况大不相同的印塔,遇到了严冬;又遇到了不利的年头,苏联卫国战争第一年最不利的时刻,这真是可怕的时刻。


在自然条件方面,这年雪大,风大,而且冷。
有的地方,雪堆成大堆;有的地方,风将路打成光滑滑的冰路,走不好就会摔跤。有时大风吹起来,眼也睁不开,树也要倒,帐蓬几乎要吹跑,在那里边真有点可怕,身上穿的棉袄几乎要吹透,吃那末点东西,连体温也维持不了。
这是自然条件。吃的方面也不如农场。


卫国战争中苏联节节失利,德军几个月就打到莫斯科附近,占领了基辅,哈尔科夫,列宁格勒被包围。
印塔原来的储备不多,人又增加了,而运输又接济不上,铁路还未修通,政府正自顾不暇,谁管劳动营?


犯人连黑面包有时也没有,而用包米面面包代轿,粮食很少,有时用黑麦整个煮,吃了一点也不消化,没有蔬菜,吃了咸鱼很想喝水,有些人到处去各种杂堆中找吃的东西,生的,不干净的,坏的,见什么吃什么。
因而开始是浮肿,拉肚、痢疾,以后,败血病,关节炎,贫血也都来了。其他如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气管炎筹更不用说了


而劳动还得照常干。医生给假愈来愈严。有些人,不到不能走的程度不给假,因而病人急剧增加。医院住不下,也住不进去,只得腾出一个帐蓬作病房,以后又腾出一个,而药品也少,实际上是让你不上班躺着等日子,试验各人的抵抗力。
后来将两个帐蓬分为轻重两种病人,而进入重病帐蓬的,实际上是向死亡的过渡,已是失去抵抗能力,等着死而无力挣扎的人。

从二、三月起死亡的人逐渐加多,也不在“太平房”解剖了,只摆在那里等够一爬犁时往外拉,一次可拉十来个,只穿衬衣,脚上系一个小牌子,有个人名,生年,以作纪号就“报销了”。
开始还派人去挖坑,以后雪深了,地冻得深了,就在离劳动营不远的地方,挖点雪掩盖住就算了。
后来,在五、六月间,雪化了,露出成堆的尸首,才又挖大坑重新埋起了,据说死了的有几百人。
WfYaoiH2 Po 2025-08-28 03:13:13
我也曾走到死亡的边缘。只是坚持做到了下面两点,才未死。

有个南斯拉夫人,1930年在莫斯科大牢告诫我说,在困难饥饿时要执行两个原则,一是一天三次饭要平均吃,宁可细嚼慢咽,饿着也不能一次吃下去,整天饿着;二是不能吃的东西,有害的东西,宁可不吃也不要乱吃,吃了不仅没有好处,而且有副作用,连一点点好东西也要赔进去。
所以,只是常饿着,无力,甚至走路时跌跤,但没有得各种病。所以,衰弱到“到头人”了,但还未倒下去。


有时想到本来判了五年刑已经倒霉了,现在已经满期,却又值战争,不能释放,而又到了死亡的边缘。
和我一起发来的一个少数民族,体壮如牛,不久前也死了。

想到这些地方,打心里悲叹地吟出下面几句,就叫《印塔厄运》吧!


阴云惨淡昼如宵,飞雪滚滚卷巨涛。
狂风呼啸围墙倒,林木摧折帐蓬摇。

枯稿匐匍战兢兢,披星戴月履坚冰。
终日茫茫饥寒加,未卜明朝是死生。

系身罗网无尽头,仰天长叹只悲愁。
印塔将是葬身处,白骨遗地谁人收?


第一首是外界,冬天白日实际也和夜间不分。
第二首人是在死亡边缘。
第三首是自己厄运,不知会怎样?


有一次,听说医院小灶的厨师是个中国人,违心地提着自己的小“讨饭筒”去要了一次东西吃。天黑了,人家也看不见了。到那里去,从小窗口里说明了来意。那个中国人望了我一眼,给我盛了一小筒菜及米饭说“给你点东西,以后不要再来了”。这真是一次伤心的乞求,我拿回去,分了一些给我邻近的人,以后再也不去了。不过,他以后也倒了霉,又遇见我,我却以德报怨,招待了他。他才为这件事对我道了歉。

但这也足以说明我已处于几乎是绝望的境地了。
WfYaoiH2 Po 2025-08-28 03:15:15
我的初期劳动


从1942年初几个月,到印塔后一直在干一般劳动,编在一个队内,做些整理地面,平土堆,平坑,为基本建设作准备的工作。

劳动不算很重,每天早晨出去,中午不回去,只吃块黑面包。下午三、四点回去。

劳动时有两个警卫看守着。队长是从犯人中指定的,管具体分配工作,考核,上报。工作的好坏。完全靠他的估价和报告,我的性格直,能干就干,累了就休息,从不在他面前弄虚作假,吹牛拍马。有时也和他顶几句。
我队中另一个自称中国人的乌兹别克,却和猴子一样在他面前跳来跳去,虽然不干什么,却成了他的得意红人。因此他总是领第一等口粮,而我只能领到相当勉强的第三等。大多数人是第二等。
这样,我在队里是他不欢迎的人,第二,身体一天一天“得不偿失”地衰弱下去,因而工作,劳动效率及成果日益减退,有时坐下去休息一下,连起来都很费力,站着不想蹲下去,蹲着不想起来,自己觉得没有办法,只是消耗时间,作最后的挣扎而已。
第三,因此精神上不仅不如在农场,而月日益衰退,情绪不振,真是在一天一天地计算日子,仿佛是等待末日的样子。总之一言难尽。
WfYaoiH2 Po 2025-08-28 03:18:24
不幸中的幸运


也是命不该死,在四月的一天里,突然的来了一个对我是关键性的一个幸运的转变。


在清早排好队准备出工的时候,一个派工的人走来,向队长说了几句话,要两个劳动力弱的人去干别的工作。
队长毫不迟疑地叫我和另一个他不喜欢的犹太人出来,拨给那个派工的。派工的问了我们的“条款”(指什么罪名),判刑期,说可以。我们就跟他走了。我当时想,反正是一个样,到那里肯定都是死路一条,到别处去,也许是死路,也许有活路,而且不去也不行,所以硬着头皮在那个人后边跟着去了。派工的说,先干几天试一下,我们也不好意思问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走了半个小时,确实也是走不快。到了一个不大的单座木房旁边。
派工的说“我给你们找个好工作,只要好好干,老实干,吃喝都好,而且活也不重。”我们说:“没有问题。”他说,我们的任务,是在那里将一堆木料截成半米长,劈开,搬到屋里,就是一天的活。
他去找了斧子,大锯。以后又到屋内找出了女佣人,向我们介绍了。并说,工作完后,在这里等他,他将把我们送回“圈里”,即劳动营里。他便走了。


出来的那个女佣人看到我们很惊讶,原来是老相识,也是从农场来的。
她向我们简单说了她如何到此地。和此地的情况。

这里是自由居民区,住了二、三十家,都是劳动营管理人员、干部。
她们有几个从农场来的人,在这里当佣人,也住在这里。主人去上班后,她就成了主人,任务是看门、买东西、作饭、洗衣服,吃住衣着都好,她当时即问我们大概很饿吧!给我们弄了些汤、菜、面包,先让我们坐在厨房里吃饱,又拿出烟,我不抽,犹太人抽了一阵,我们心里很高兴,几个月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了。而且,没有队长,又没有“狗”看守我们,可呼吸点自由空气。

和我一起来的犹太人叫李卜肯,原来在农场也是赶马车的,很熟识,脾气有点怪,和我很意气相投,也是队长不欢迎的人。我们彼此说,队长王八蛋把我们摔包袱摔出来了,也是我们命不该死,却遇到了这样的好地方。
他又抽起好烟来了,更是高兴得很。


到午饭后,“官长”回来了。我们的任务已完成了一大半。下午“官长”又去上班了。女佣人出来叫我们去吃饭,并说,一天就这么多活,不要干得太急,以后又给我们面包、烟,让带回去吃。
快下班时,派工的来了,带我们回去,交给门岗,并说,明天在这里等他来领我们去。我们回到帐蓬后,向大家讲了我们的“幸遇”,并给穷朋友们点面包和烟。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1:20
第二天,我们到另一家,还干周样的工作,虽然女佣人不是熟人,没有那样“招待”我们,但黑面包、烟,还是给的。
总之,已不是挨饿的那个样子了,已脱离了死亡的边缘。


这样,我们一连二十多天,挨门都走了一圈。
开始,派工的每天去领我们,以后只去领,不送了,让我们自已回去了。在这二十多天里,遇到了好几个从农场来的女佣人,我们的身体因此也大有好转,精神也好得多了。


走遍了一圈后,派工说,目前不要到各家去了,以后再说。
让我们两个到洗衣房去劈木柴,可作较长远的打算。

洗衣房主任是中国人,下面还有几个中国人,在那里没有好的吃,但黑面包还可以吃饱。
过了几天,我和李卜肯商量,在这里终非长久之计。一旦派工的换了人,或他改变了主意,我们又得回到原队,而很可能再走到死亡的边缘。我提出想到这里一个设计单位画图去。他呢,再想办法。我向洗衣房主任中国人要了纸笔,写了个申请书,准备交给派工的。
我写后,那个中国人看见了,大为惊讶,说,未想到我有这一套写“毛子字”(俄文的)的本领。他劝我说,不要到设计单位去,每天爬到桌子上,只吃一块面包,还得饿着。不如到洗衣房来,大家都是自己人,好的不敢说,保管吃得饱,在屋里,不冷。
我问他,我不会洗衣服,能干什么。他说,不让我这个人洗衣服,只要我替他管帐,收发衣服,还可学学熨衣服。他正缺这样的助手。

他说,只要我同意,他和派工的说就成,通行证也由他办,可不回“圈里”。
我同意了,但我说我的搭手是个裁缝,不知能否在这里自由居民区找到工作,不然,我一个人有事了,把他丢掉不好。
那个中国人主任说,没问题,这里有裁缝铺,他也可以向派工的说。李卜肯同意了。
果然,两天之后,两个通行证都办好了。我从“圈里”搬出来住到洗衣房,李卜肯每天到裁缝铺工作,但仍住在“圈里”。

从此,才自由多了,也没有回到死亡的边缘的危险了。李卜肯在哪里也可有“额外收入”,面包和烟都能解决了。


这对我在以后直到1946年初释放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使我度过了可怕的1942年上半年,而且以后将及四年可怕的劳动营生活中,保证了衣食住而比较顺利地过来了。生命真是如儿戏,生死的命运,在预料不到的时刻,竞能不知不觉中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所谓人命在天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和李卜肯都一直在各自的单位,工作到释放为止。
坏事变为好事。那个队长无意中送我们走上了生路。而他在两年后,却又有求于我。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4:26
自由居民区的洗衣房


自由居民区,是在劳动营外边,印塔河岸的一片地方,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其中大部分为劳动营管理人员及家属,小部分为一般自由居民服务人员,分居于单家住宅及小型家属宿舍。

其他理发、洗衣、澡堂、饭堂、缝衣铺、设计所、化学试验室、面包房、医院、药房和劳动营管理局,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样样都有。

在我在那里的五年多时间内,每年都有扩建,以后独立成印塔劳动营管理处。
随着煤矿建设,修通铁路,更建了发电厂、机电修配厂、俱乐部、营房、仓库、磨房、汽车库、农场、学校、运动场,最后成立了市镇行政机构、民事局、国家银行支行等,对外成为正式行政单位——印塔建设局。


当时的各种生产服务单位,除商店外,其他都是犯人在那里工作,亦有犯人及自由居民混合共同工作的。但在自由居民区工作的犯人,却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一种是住在“圈内”有出入通行证,可自由出入行动的占多数。少数人还有全日通行证,长期住在居民区,几乎和居民有相同的自由活动范围,只是政治上受限制,还是犯人。
但和自由居民自由来往,而且多少可以取得一些“定量”以外的收入,食、衣、住都比较好,尤其是几乎不受劳动营的各种约束。


洗衣房内除一个熨衣服的俄国女人外,主任及助手、四个洗衣服的、一个管澡堂的、一个守夜的,都是中国人。


主任叫李廷甫,由东人,多年住在海参崴,三十多岁,就是他让我到洗衣房工作的。
他俄文说得很流利,但识字很少,流氓地痞性格,又有点江湖义气,是个吹牛拍马,投机倒把,无所不干,无所不能的人。也很能干活,洗、熨、劈柴、打水做饭、样样都会,但就是不干,因为是主任。
吃穿讲究,抽烟。
对上级低声下气,把头头们拍得很周到,大家都称他马屁精,所以他办什么事都不难。能弄些吃的,穿的,乱搞男女关系,甚至和居民也有搞的。

其他几个中国人,除一人是奉天省人外,其余都是山东人,多是从海参崴来的,“条款”是社会危害分子、危险分子,大部分是1938年日本占领武汉后,苏联政府为要消除在海参崴的中国人而逮捕的,判刑八至十年不等。


那个奉天人,原是学生,后来参加了抗日,因想逃脱日本人的压迫,跑到苏联,被判侦探罪十五年。据说,有这种罪名的人,根本不能领出入证到“圈外”工作的,是特殊情况才批准的。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5:06
洗衣房附设一个小澡堂是用大锅炉烧水的。每周开几次。
大人物多在晚上洗,有专门规定。

洗衣房、澡堂的服务对象是自由居民区及所在的服务单位,还有警卫处的全体警卫士兵及头头们。所以,居民个人及家属洗衣服的数量不太大,但要求高。
大多数的衣服是来自警卫部门、医院、面包房。此外还有理发店、食堂、商店等。每月有上万件左右的衣服。因此,从这些服务部门也可弄些东西吃,特别是面包可以足够吃的。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7:13
我的工作


开始到洗衣房后,我管收发衣服,建立帐目,开工营单,晾晒衣服。冬天在屋内烧炉子,夏天在露天。
空闲时间是帮助熨衣服。我算是学到了一点技术。
以后又学会了上蓝色,加漂粉,熨西服及洗高级衣服的本领。


几个月后,大概到了秋天,李廷甫所做的那些坏事终于到了不能再掩盖的程度,因而被警卫部门没收了通行证,赶回“围圈内”被派到大队中于一般工作。
警卫部门说我老实,让我当了洗衣房主任,从此我和外边单位开始直接发生关系。因而也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包括劳动营内及自由居民间的各种关系。

我没有李廷甫那样大的神通,不能弄许多意外的、非正门的东西,如吃的、穿的、钱,但由于我安分守已的工作作风,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在我将及四年的时间内,也过得去了,而且也没有感到饥饿寒冷。
当然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经过了一些波折,也发生过事故。


1944年起,由于劳动营的扩大,居民区划归管理处的行政福利部管理,行政福利部设立了由自由居民担任的部长,部下设立了房产科、澡堂、洗衣房由房产科领导。那里都是犯人,科长是我从绍儿北来时同一批的乌克兰人,原来是区党部的负责人,所以对事情也有所帮助。
我的全日通行证,从1942年办理后,虽然经过了一些机构的改组,但一直继续延期或换发,始终没有间断过,一直到我被释放为止,我都住在洗衣房内。以后我自己修缮了一间房,释放后我才搬进去,这是后话了。
在洗衣房内住,一直是稳定的,而且相对说是很自由的。是不自由的劳动改造中的自由犯人。在和自由居民及警卫人员的接触中,没有感到什么压力。这是劳动改造环境中很难得的机会。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7:58
洗衣房中一个骨干助手,中国人,名叫范文,是山东掖县人,原在海参崴做生意,为人很忠实、能干,责任心强,记忆力很好,但据他说,就是不能读书。他父亲花了不少钱给他买文房四宝,请先生,但什么书也读不进,而且经常有病,一直到十六岁,父亲真没有办法,让他去商店当学徒,这一下什么都好了。他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姓名,别的,斗大的字认不了三担。


李廷甫在时,主要工作靠他,李只会自吹自擂,对他从不触犯,他有时和李廷甫吵,李也不和他争。

他还送李廷甫一个外号叫"大茶壶”,据说是旧社会妓女院中当差的。李也无所谓。


我接了澡堂洗衣房工作以后,他仍然是做以前的工作,对于我,他是很好的助手。
他被判刑期八年,是社会有害分子。我未到前,他即在那里,1946年我被释放后,他仍在那里。一直到1946年秋天刑满了,释放了,他才离开那里。
WfYaoiH2 Po 2025-08-28 03:29:24
印塔的建设


从1942年夏,印塔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从劳动营所在地起,分别在北方的荒地水草上建设公路,通向未来的火车站,仓库二、三煤矿区,本区煤矿。
工程是比较大的,成千的人,分成十几队,每天早出晚归,一一直进行了几个月,到冬天才大致修通。

接着三个矿区同时开始基建,1943年开始了热电站的建设,以后又开始修建办公大楼,居民住宅,规模较大的俱乐部及电影院,体育场,机电修配厂,国家银行支行,学校,广播站。到1945年,已经成为象样的城镇了。


由于释放的犯人暂时不让到内地去,有些犯人尚未释放,所以人才济济,什么样的人都有,以前没有展开工作时,都在干一般活,谁也干不出什么,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

以后基本建设开展,煤矿开始出煤,发电厂开始发电了,人物也来了。如原来在澡堂中给人送水的一个列宁格勒电站的工程师,后来被提为总动力师,基建设计工程师,建造了可以说是较先进的俱乐部。
热电站站长,厂长,工程师,也都出来了,乐队,球队也组织起来了。
WfYaoiH2 Po 2025-08-28 03:47: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印塔的反应


1942年秋,前线战事紧张,在印塔开始第一批征兵。


这里自由居民被征的不多,因为原来人就不多,有一家父子二人同时被征了,经过几年,父亲回来了,因为他走时已四十多岁了,是担任后勤,没有死,而儿子却被打死了。
另一部分是从犯人中,不是政治犯,而是刑事犯中抽了些身体好的,但据说是参加敢死队,将功赎罪,实际上是放在最危险的地方,所以,有的人高兴,因为释放了;有的人不高兴,因为死的可能性很大。
有的原是军人。因为在军队上犯法判刑,这时也释放重新参军。如福利部门有个会计,原在芬兰战争中当过飞机驾驶员,因误射击了自己的部队被判十年劳改,只呆了两年多就又去参军了。


但是,由于国家要煤,在1943年即宣布印塔为国防企业,不再征兵,以便尽快地供应国家的战争物资——煤。

这样,在这里的男人和青年女人,成了个安乐的避风港了。

来了一大批新犯人1942年秋,正当印塔基本建设紧张开始的时候,来了一大批成千的新犯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二十至三十岁的。其中大多数是男人,少数是青年女人。以后他们被命名为“十二月法令犯人”。
十二月法令,是1941年冬,德国军队进攻到莫斯科时,苏联政府发布的,军事时期加强劳动管理的,凡是不服从军事劳动,违反劳动纪律的,如迟到早退半个小时以上,无故旷工的,一律判处劳动改造五年。这个命令发布后,雷厉执行,很多人在几天之内就都被判五年刑期,成千地送到北方,当然还有的送到别的地方。

他们有些人,到了印塔后,还说是在梦中,没有梦想到因为这样的事,会被送到这里来成了犯人。


从美国来的东西


从1943年起,美国的东西开始到达印塔。

据说,有的地方到了汽车。而此地来的主要是食物。


这些东西是经过船运到苏联北方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然后才转运到印塔,当然,还有其他的地方。

大批的东西补充了我们,特别是自由居民的供应。如加拿大的白面,美国的猪肉罐头,其他还有午餐肉、鸡肉、人造黄油、黄油、鸡蛋粉、奶粉、糖,几乎满了主要的厨仓。我们在自由居民区,也有机会从私人手中商店里、食堂里分享一些食用。

这样一直继续了二、三年。
WfYaoiH2 Po 2025-08-28 03:49:06
来了一批军事犯人


1945年冬,在卫国战争结束后,一批军事犯人忽然到达印塔。据他们自己说,是从德国境内的苏军队伍中来的。


苏军进入德国境内后,为了报复德军在苏联境内的暴行,也开始抢劫,任意掠夺东西,从设备、食品直到私人的衣服、手表等,和美国军队会师后,美国曾提出苏军军纪不好,苏军统帅后来下令禁止,同时即对外出的士兵下级军官进行检查,凡身上带有衣服、手表、首饰的,一律予以拘留,几天之内,在柏林及其他城市抓了一批人,后来把他们送到火车上,宣布劳动改造刑期五年、八年、十年不等,并立即运送到北方来,其中一部分到了印塔。


开始他们以为要把他们遣返原籍,强迫提前复员,后来宣布了刑期,他们简直莫名其妙。前几天一点事也没有,后来忽然成了罪犯。
有些人还在军装里边穿着便衣,他们到印塔后,都贱价地换成面包和烟米吃和吸了。


这是我看到的,主要由于我和自由居民接触较多,也听到了一些报纸上未登载的或只提过而未详载的故事。
WfYaoiH2 Po 2025-08-28 03:52:21
莫斯科附近的大战


1941年冬,德军进到莫斯科附近,仅只半年时间,德军占领了大部分的乌克兰,全部白俄罗斯,而且逼近莫斯科,可算是气焰很高,速度很快,虽然他们原来的闪电战计划未能实现,


1943年到印塔参加警卫队的有一个青年,他因送衣服到洗衣房去,很快和我们熟识了。
他是1940年夏某十年制中学毕业生,以优等生的成绩,考入了巴乌曼机器制造学院,这是苏联第一流的大学。1941年秋,学院开学后,因战争紧张,而且德军进攻的目的,显然是针对莫斯科的,所以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都开始军事训练,冬天,在德军逼近莫斯科时,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都动员上前线了。

他也应征参战了,大学也不能读了,这也是大战打断了他和其他成万人的学习。

参战后,他腿上中弹受伤,伤好后,德军也被打退了。这使德军的作战计划受了大的挫败。但他因伤及眼睛近视,被送回大后方,随其他几个人到了印塔。


他曾讲到当时战争的紧张情况,莫斯科凡是可以参战的,都进入了战壕,在冰天雪地中,终于以不小的牺牲,把德军打败了,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当然,冰雪、寒冷也帮助了苏军。


列宁格勒被围的困难


德军开始进攻苏联不久,只二,三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列宁格勒,而且德军冲锋的坦克曾一度进了城但以后列宁格勒能参战的人员,都参加了战斗,用短兵、巷战的老战斗法,把德军先遗部队打出城外,但他们还是把列宁格勒包围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城内自来水,下水道没有用了,粮食奇缺,每人定量愈来愈少,后来降到四两,狗、猫都不见了,人开始饿死,而且愈来愈多了。

印塔劳动营副长官的妻子,一个年已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自己的女儿(才五、六岁)冒着德军飞机的袭击和投弹,在一个严冬夜里,坐着爬犁,经过唯一尚可过去的德军包围圈,越过拉多加湖,曲曲折折地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了。
她回忆了艰难的被围生活及列宁格勒居民的遭遇。她自己说,她是借军属的有利条件才跑出来的。大多数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WfYaoiH2 Po 2025-08-28 03:54:06
乡间男人的缺乏


战争开始后,征兵入伍的范围愈来愈大,到1943--1944年,据说,从十九岁以上直到五十岁的男人都被征兵去乡间只看到老头、小孩,青壮年男子完全不见了,五十以下的人,也很少见。什么工作都是女人干了。轻残废的退伍军人,已经成为难得的宝贝了。


大歌唱家的遭遇


1945年初,恰在印塔大俱乐部建成的时候,正需要一个艺术家来领导工作时,恰恰从内地发往沃尔库特的一批犯人中有一个大歌唱家。
印塔管理处不知怎么知道了,采取了措施,抽出了他的案件,弄到这里来了。

这是列宁格勒的两个名歌唱家之一,名叫毕奇考夫斯基。


战前,在广播中常播送他的歌唱,所以很著名。1941年战争开始时,他在列宁格勒郊区巡回演出,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包围了城市,他和其他几个演唱员未能回来,沦陷在占领区。德军曾让他在那里演唱过,因此,在德军败退后,他以背叛祖国罪被判了十年劳动改造,被发送到极北方来。

他到后,受到了很好的待遇,让他当俱乐部艺术指导,给他安排了一个单身住房,配上一个服务女人,吃穿都有较好的条件,比一般自由居民还好些。他按照列宁格勒大戏院的水平,来组织、设计和布置俱乐部的工作,建立乐队,安排服装、布景、音乐晚会,还邀请了沃尔库特的小歌剧团到这里演出。他自己也曾演过儿次独唱,确实是与众不同。有一次他唱了几首歌后,还故意说了几句牢骚话。
一个人沦陷于占领区而判刑,是个不幸,判刑后而有这样的待遇,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不然,还不知是怎样的命运呢!
WfYaoiH2 Po 2025-08-28 03:55:59
劳动营中的几件事


我在这个劳动营中看到的经过的事,比起农场真是多种多样的。择几件突出的事,略提一下:


“私人门路比部长还灵”

这本来是社会不正常和作风中常见的事。但在劳动营中却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当然不是在某些方面,几乎在所有的各个方面都是这样。
如有一次一个副长官的孩子病了,到处找不到汽车,而当他到了车库门口正无办法时,却看到一辆空汽车过来了,他打招呼,司机理也不理,车飞驰过去了,他一看,是食品商店售货员抱着孩子坐在汽车里上医院去了。他只得叹道:“私人门路真厉害!”


“公开的秘密”

有一次调度找汽车找不到,在面包房门口发现一辆车正拉面,看路单上没有拉面的任务。调度大发脾气,司机说,面包房主任请他拉的,主任说,他请司机临时帮帮忙。调度说,是主任有副漂亮的面孔,一说就行了吗?还不是他有东西!调度说,这是“公开的秘密!”司机说:“知道就是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有一次警卫部门巡逻人员想吃蘑菇,他们二人拿了半筐到洗衣房让给他们炒食。
我们问他们从那里采来的。他们说,有两个犯人,带着通行证,借口有事,跑到对岸树林里采蘑菇,遇见了他们。他们说犯人违法,不应该去树林。犯人怕了,送给他们,并请求说,下次不敢了,只要不没收他们的通行证就行。
WfYaoiH2 Po 2025-08-28 03:58:49
大贪污案的审判

磨坊主任因贪污再次被逮捕了,他原是犯人,很有点贪污本领,自己吃还给别人吃,这是公开的事,许多人都知道。
但审判他时,去了不少的人,其中包括揭发他的人,也是给过东西的人。
但除了当场抓住的一袋面以外,他什么都不承认,他公开说“我给过很多人东西,但除了当事人(他是受东西的人)以外,从来无第三者(即无证人)因此不能构成判罪的根据,我不怕。”
他反问揭发他的人“是不是因为他给的东西少了,现在才揭发他?”大家都没有话说。


大盗窃案

在印塔几年中,那末小的市镇内连年发生过许多次的大小盗窃案,还有些未遂的,在洗衣房内也发生过一次未遂小盗窃案,其中有一次大盗窃案是印塔副长官之家被盗,是有组织地进行的。

在一天晚上,俱乐部正在演节目,他们全家四口人都去看了,只留一个保姆在家看门。保姆接到电话说,要她马上去找副长官到管理处有要事。在她到俱乐部去找人时,前后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家中被盗一空,而且及时用汽车拉出去,穿过有站岗的地方,不知去向。
在印塔,只有几条街,几家住户,几部汽车,他们居然干得这么“干净”,真是了不起的。而且这个案子很久没有破获。


凶杀案连年

也有几次凶杀案,大部分是因为男女关系。有一次,一个转业军人,在印塔结了婚,不到二年,用斧子将妻子杀死,剁成几块,埋在雪中,而自己反而到妻子单位来找人。后来被发现,逮捕了他。在公开审判中,他态度坦然自若地说:“是为人除害”。他说,印塔女人少,他和她离婚后,她会很快再找别人。而又使别人受欺负。后宣判他死刑,要他上诉,他却不干,说死就死,他也不想活下去了。最后,由辩护人替他写了上诉书,改为劳改十年。据说,因战争影响,人死的多了,尽可能不判死刑。


以上是几件大事,其余小一点的,如走后门,乱搞男女关系,投机倒把,利用职权,一般偷盗,则更是不胜枚举,也没有叙述的必要。这和当时的战时及战后情况有密切关系。
WfYaoiH2 Po 2025-08-28 03:59:23
>>Po.1445039
(↑。很眼熟的境况,一百年前的事,现在仍在发生)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