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1441039
WfYaoiH2 2025-08-17 17:20:24
读书笔记:马员生《旅苏纪事》
WfYaoiH2 Po 2025-08-23 18:41:32
考其莫斯农场阶段
(1937年11月-1941年12月)


考其莫斯农场,在乌沙河岸,附近不太远的地方,据说有几个居民点,是本地区少数民族科米人住地,以考其莫斯(或科其莫斯)而得名,地处北纬六十六度多一点,虽然出了北极圈,但还是紧靠着边,所以还是属于极北方地带,但比沃尔库特已偏南约一度多,这里已经是森林地带,虽然是原始森林,但树木并不太高大。
主要树木是松树和白桦树,参杂地长着,但这两种树木都是好木料,都很有用,只是生长得太慢一些。碗口粗的白桦树已不多见了,横裁开来看年轮,已经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树木了。


这里虽然还是北极地带,但由于有树林,而倒不象和沃尔库特只有一度之差,这里的气候可暖和多了。一般是十一月冰冻封河五月底或六月初才开江跑冰。
虽然不是半年为仔半年为夜,但六月还是没有夜,十二月和一月每天有一个小时左右见到日光,其余都是白天而又非白天,好在有积雪反光,所以早晨五、六点钟赶马车出去,还是可以辨别道路的。

夏天最高温度可达二十摄氏度,劳动时可穿两件单衣,但清晨或夜里穿小棉袄也可以。冬天温度常在零下二、三十度之间,一月间则在零下三、四十度。有一年(可能是1930年)最冷,一月份几乎一个月都在零下四十度以下。因此农场连续半个月未出工。这里也属于冰冻地带。


这个农场是前几年就开辟的,我们到时,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可能就是由这个岛而定建的。

大陆(即岸上,是相对于小岛而称的)上是农场的管理处,居住处及各种生产服务所在地。因为小岛在每年开江时被水埋没,所以只能在开江后,才能住人、耕种。
农场在岸上也逐渐开垦耕地。此外有育秧的菜园。种植的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萝卜、芜菁、蔓菁、小水红萝卜甜菜,温室及温床中的黄瓜、西红柿等,一部分自给,大部分运往沃尔库特。这里实际上是总管理处的一个蔬菜基地。由于生长期短,这里不种植任何粮食。

此外有许多马房,因为没有拖拉机等,马就是主要的动力。有牛房,提供牛肉、黄油及牛奶产品。有养猪房,提供肉类,鸡房提供肉及鸡蛋;还有农业试验站。
其余的面包房,食堂、澡堂,洗衣房一应俱全。以后又修建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还建了广播站,电锯站等。


虽然规模不太大,但却是比较完备的农场。
WfYaoiH2 Po 2025-08-23 22:17:13
劳动营管理


这个农场的各种劳动,分散在各地进行。

所以,把犯人按工种编成队,由队长直接带领,而不是象其他劳动营那样由武装人员押送。
所以,在精神上不大感到强制性和监餐性,其他一般生活服务及管理人员更不用说了。

这一点可能是农场对犯人的劳动改造方面在精神上最大的优点之一。
我们到达时,没有围墙及岗哨,不仅在工作时行动自由,在工作之余也是行动自由的,因此我们可以观察自然界,跑来蹦去,如跑冰时可以站在岸上欣赏。
以后,根据上级命令,修建了围墙,设立了门岗,但也是形式,只是由队长带领人出去,但回来时都是分散的,仍然没有武装人员押送。


劳动营有一个头,是内务部门的一个小官,还有一些武装警卫人员,分别住着,但不经常押送人,所以人数不多,另外只有十几个人是自由民。其余的工作人员都是犯人,包括大小头头。在小岛上,更是自由了,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感觉不到是在劳动营里。当然工作服都是公家发的,千篇一律,工作完时,则可换上自己的(如果有的话),这大部分是指女人,男人则无所谓。
犯人组成农场的人员,相对的讲,流动性不太大,但还是有变动的。我们初去时,约有三,四百人,加上我们突然增至五、六百人左右,以后又有所减少。
犯人中的政治犯占绝大多数,“生活犯”很少,刑事犯更少。所以,农场的秩序很平静,比较规矩,打、骂、偷盗的情况很少。农场里虽然设有一个小屋子作为监牢,但经常是空着的。
而政治犯中由法庭判决的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OCo(特别会议)判决的,还有一些是各地的“特别法庭”判处的,这都是缺席判决的,而且都是文字罪名,文字罪名是各色各样的。
象我们这样的反革命托派活动,为数不少,有些人什么都不是,既不是党员,而根本不问政治的也有。还有所谓反革命托派宣传,反革命活动,反革命宣传,社会危险分子,有害分子,间谍嫌疑等。
WfYaoiH2 Po 2025-08-23 22:18:35
从1938年来了一批女的,其中很多有文化,是文明的,罪名是国家变节分子家属,人民公敌家属。

其中有一个是伊万诺夫市委副书记的妻子,才三十多岁,看样子很文明,是个中学教员。
她说,1937年后半年及1938年初,伊万诺夫很多党政工作人员陆续被捕,她的男人也被捕了,他事前告诉她说,那时天天在开会,天天有人不见,谁也不敢问。他如果当天不回来,就可能被捕了。原因嘛,谁也不知道。
过了几天,他果然未回家。她到内务部门查问,也不告诉她。她问的急了,而且后来闹起来了,就把她也逮捕了。以后就定为人民公敌家属,而且判了八年劳动改造。
其他人也有不少是这种情况的。从乌克兰高加索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按这个条款判处的。


这里的特点是女人多于男人,虽然多少不等,但没有少于一半的,即二分之一。其中只有几个是小偷,其余都是政治犯。
里边很有一些较高级的干部或高级干部的妻子。当时这真使我莫明其妙!如共青团中央委员、州委书记、副书记、部长的妻子,还有个别人,以后再分别简介一下。
但也有普通的女工人,也有信教的虔诚女人。
WfYaoiH2 Po 2025-08-23 22:21:44
四年的农场劳动


初到时,我暂时做烧开水的工作,因为他们看到我身体弱、瘦小,无力气,干不了其他事。这倒是劳动营中比较轻的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在我们临时借住农场阶段,即在马房内暂住的阶段,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以后转为正式农场犯人后,就服从农场的总的分配了。
主要的劳动,按时间先后,分为以下几种:


1.第一次到树林里去伐木放树


1938年初,我第一次被分配到树林里去伐木放树,这是我从未干过,也未想过的劳动。我从未拿过斧,但现在要拿起斧去伐木了。
按体格讲我是属于三等,即体弱的,劳动定额,三等的是每天2.4立方米。工作量,是把树砍倒,去掉枝杈,再砍成三米长,以后垛成堆,有0.8米高,这样0.8x1x3-2.4立方米,就算完成任务了。其他人有一等二等身体的,比我的定额多,要3-36立方米。即垛堆要到1-1.2米高。

我第一天,在雪深约五、六十厘米的树林中,走动很不方便,费了很大的力气,几乎连吃奶的力量都用上了,弄到精疲力竭,除了中午啃块黑面包外,基本没有休息,但到收工时,我还未垛成堆。队长来了,看我累成这样子,便帮我垛成堆,一量还不到0.6米高,即约为1.5立方米。
队长说,第一天,不习惯,不会,已经够累了,算是完成任务了吧!给我写了个24,即100%,以便我能领到犯人应领的面包及饭食。

第二天,队长给了我一把较好的斧子,并告诉我怎样干,我仍然是尽了最大努力,结果只增加了一些,到了约1.8立方米。
第三天又用了最大的努力,还不到2立方米。
又过了两天,我累得连走路也很勉强,2立方米也很勉强了,自己坐在那里休息,因为不休息也真不行了。

我旁边是个芬兰人,用自己的锯及斧,每天比较轻松地可以干4立方米。他干完之后,到我这里,帮我伐了三棵较大的树,给我补到2.4立方米。他说,放大树又快又合算。队长来见了很惊讶,夸了我,我说,我真干不了,是别人帮我干的。我放不了大树,而中小树不合算,不出活。队长说,那就算了。
一个多星期,不论我干多少还是有人帮助我,队长都给我写2.4立方米即100%。但由于体力弱,不仅不能有所增加,而实在干不下去,因为吃那么一点东西,也补偿不了。


队长没有办法,在调度会上提出,给我改调到弱力队去。
WfYaoiH2 Po 2025-08-23 22:23:15
2.弱力放树队


到了弱力放树队一看,是四五个女的,大部分比我年纪稍轻些。我想,这样一个男人,正在三十二岁年纪,而身体这样,真有点惭愧,也担心这样怎能经得住几年的劳动改造呢?虽然队长是那样的照顾我,但在精神上我感到压力还是很大的。


弱力队的任务不是放树,而是清理场地。
别人伐过树的地方,我们将散乱的树枝收集到一起,他们剩下的小树,我们把它们砍掉,和树枝放成堆,然后用火烧掉,定额是每人多少平方米,几个人合起来,共多少平方米。这工作轻得多了,收集树枝后,点上火,成个火堆,还可以取暖,望着火堆燃烧。这实际上是照顾人的工作。而平方米又是大致计算的,所以每天不太累,又可保证完成100%的任务了。


这个队中,有个女的约三十五、六岁,是莫斯科戏院中一个歌舞员,不是主角是配角。长的不错,会唱、会跳,非常乐观。
除平时说笑话外,烧着火堆后,她就又唱又跳,说是为大家助兴。我问她一些问题,她的答复也很有趣。如,她不知为什么判罪,对罪名她连印象和概念也没有。她说,她也不想,想也无用;说她是演员,演员到处都是演戏,演什么角色都一样,可以跳舞,当官女,舞女,也可当犯人。她说,乐观人常在;还说,人要处处为家,劳动营也可作家。她说,演员到处都应该演,自己演,也给别人乐趣。
她确实给大家不少乐趣,也帮助我略为改变了自己的悲观、愁闷的情绪。
WfYaoiH2 Po 2025-08-23 22:26:13
3.锯板劈柴


在弱力放树队干了不久,又把我调到澡堂锯板劈柴。

任务是,为澡堂准备木柴,将树林中拉来的树木,即我开始工作时放的树,锯成半米长的木柴,再劈开成两半或四半,搬到澡堂烧火的地方及洗衣服的地方。

因为要锯,所以得两个人干,我的搭手是列宁格勒一个区的苏共工作人员,入党已将近二十年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文化程度不低,罪名和我一样,也是五年,OCO判的,时间也差不多。据他说,他未参加任何派别,但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当权时,他是区委委员之一。他的家庭情况,他不愿说,只说,现在和我一样。

每天的工作量,大约为二、三立方米。


开始我感到很吃力,拉锯一阵子,就感臂痛,只得左右换手,而且拉不好,搭手很不高兴。但由于他文化程度高一些,教给我方法,很快就习惯了,一爬车,约一点五立方米,可以一阵拉完。劈柴也学会了。顺劈、倒劈都行。
两个星期后,已不很疲倦了。

另外,是在澡堂附近,可以到屋里坐着休息。烧水的和我们是一样的人。
另外的好处,是这里面包较多,澡堂、洗衣房都是女犯人,她们还可以从厨房多领点吃的,面包也吃不完,我们沾点光,也可吃饱了。
澡堂洗衣房在一起,有八、九个人,都是女的,其中除二、三个外,都是KPTB,五年,OCO判决的,从列宁格勒来的,澡堂主任是个党员,而且是个劳动模范,工作很好,在列宁格勒很有名。被判原因和我的搭手差不多。其他还有工人及非党员。其中有以后和我在九年释放后结婚的莉莎,当时是澡堂的服务员。
WfYaoiH2 Po 2025-08-23 22:28:10
4.吃饱又吃好的几天


过了两个月,在澡堂主任向派工的(分配劳力管理员)建议下,我们拉板的两个,和厨房拉板的对换了。


工作一样,但到那里不仅吃的饱,而且吃的好,肉、菜、主食都好几天以后,黑面包根本不吃了。

厨房工作人员自然不用说了。
厨房主任也是列宁格勒的,和我们一样,年纪已将近五十,很有点气派,好作风,在外边就是食堂管理,内行。对我们很好,我真想不到劳动改造的劳动营中,竟还有这样好的工作地方,比外边吃的还好。而有的人,却饿得很,甚至于几乎是在饿死的边缘挣扎。


但是好景不长,换到澡堂去的一对,不愿在那里,因为那里不如这里吃的好,所以向派工的行了点贿赂,又换回来了。我们不会干那些事,只得回来,但我们还是满足于这个工作的,比放树好得多了。
WfYaoiH2 Po 2025-08-23 22:31:40
5.当烧火工


又过了些时,一个烧火的病了,让我代替。


我原不会烧水,另一个烧水工告诉我怎样烧法,两个倒班,一个白天,一个晚上。把澡堂门一关,还可睡觉。
经过一段时间,我摸熟了烧火的方法,还可节省木柴,劈柴的工作量就减少了。

从这时起,我和澡堂及洗衣房的人,就更熟了一些,因而工作更近了些。


6.当马夫


春耕的准备工作开始了,马也多了,我被调到马房当马夫,而我的工作,由比我更弱的人代替了。


我开始向派工的说,我从未和马打过交道,而且怕马。但不行,还得去。
我向马房主任也是这样说,他给了我一个大鞭子说,有了它,就不怕马,马要怕我了。没办法,只得学着干。
不久,比较习惯,倒觉得是轻工作,就是有点危险,马多了,我还是有点怕。

以后换了个新主任,有臭架子,很主观,对上拍,对下压不久他让我放马,我不会骑马,说不能放。他一定让我去。
后来,有一天晚上去,次日早晨赶回时,少了两匹马。他威吓我,找不回马就会增加劳改期,因为马比人值钱。我和他大吵了一阵,并说,将来真要打官司时,我有话说,现在我不讲,那时说不定谁增劳改期(即加罪)。他又找了个老放马的,领着我找回。

以后我坚决不再干了,恰好,赶马车的队长是个少数民族土库曼人,与新疆相邻,叫我老乡,他让我到赶马车队去。
我说,不会,他说不要紧,这个工作好学,轻松,而且是长期的。我只得去了。


7.赶马车


这是1938年夏天,我开始赶马车,在这个队里,我一直干到1941年末离开农场为止,没有再转到别的队。

但在这三年半的赶马车时间内,不是象他说的那样轻松,虽然比放树轻的多了,但也经历了各种风波。
WfYaoiH2 Po 2025-08-23 22:33:17
开始的困难

开始赶马车时。不仅由于不习惯、困难大,而且有一段时间拉大车,自己装卸车,途程短,而自己体力弱,几个月只凭那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口粮,有的连铁锹也举不动,但也没有办法,只得一只胳膊放在大腿上勉强装车,还有人说装得不满。
每天都累得很,情绪也就低落,又有点自悲,不知怎样度过这几年。


克服困难的机会

秋收时,把我调到温床菜园去赶马车作服务工作,又遇到一个队长对我很好,农艺师也很好,工作又无定额,比较轻松,不紧张。农艺师和队长认为我稳当,老实、积极服务、不偷懒,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每天保证给我写完成任务120%,这样可以吃到较好的“奖励饭”。
温床菜园中都是女犯人,有些人家里常寄包裹,吃不完黑面包,送给我们吃,更主要的,还可吃菜园中的菜,葱、胡萝卜,土豆等,这不仅可充饥,而且可补充北方最缺的东西,即新鲜菜及维他命C。所以,我很快身体大有好转,精神也比较好了。
关于有些人的情况,以后再专门介绍。
WfYaoiH2 Po 2025-08-24 00:22:41
几次危险的事故


冬天,菜园无事时,我就到大队中干一般的活,和大家一样。但由于熟识了,特别是和女犯人相识多了,总还是经常可以得到一点吃的东西补充一下,所以虽不饱,但也不太饿,基本上可以活下去,而且每天是在大气中工作,跑来跑去,自然条件是好的。

由于冬天长,从十一月到五月,差不多七个月,所以就出过一些危险事故,如:


(1)横渡初冻的河

1939年十一月,开始封江,要我们十几个人带着马和女人到下游考口瓦抢救冻在冰上的船内七豆。
由于刚封江,冰薄特别是还得横渡河,而且又在夜间,一方面听到小流水声,一方面听到马蹄下薄冰的碎烈声,但还得走。我们都是步行,手拉住马辔头,维持一定距离,相互打着招呼,前面有人探路,惊心动魄地一直曲曲弯弯地走了约一个钟头,才到达岸边,那里冰已较厚,不大危险了。


(2)几乎成了残废

在考口瓦抢救土豆时,有一天在过午后不久,宣布将有大冰来临,提前收工。各个马也有预感,我来不及穿好棉大衣,马就飞跑了,我坐在爬犁上,动也不能动。
抢救地点离考口瓦有二、三十里,顺着河道,风也大。等跑到考口瓦时我已失去知觉,马到马棚后,我差不多冻僵了,别人帮我卸了马,把我抬到屋里,包上衣服,用雪狠搓起来,上身及头很快暖过来了,但两条腿不能伸曲,还无知觉,又搓了一阵,才感觉浑身到处都象针刺般发痛。他们又给我弄了点白酒,然后,用毡子、棉大衣给我盖上,直到出汗,后来我才睡着了。
说也怪,第二天起来,一切都正常,居然又可以去赶马车。


(3)看到别人的残废

我当时初醒过来很害怕,原因是曾看到过比我轻的人成了残废。
那是1938年冬,我们几个人赶车到另一个地方去,因那年防寒衣服尤其是毡靴未到,我们都是穿着皮鞋。天很冷在零下35℃左右。我只得步行。有一个懒一点,走一会,坐一会,后来遇到一个地方雪下有水,他的鞋湿了,以后又冻了,最后脚也冻了,冻到失去知觉,不能走了。到目的地以后,没有抢救过来,脚已经发黑了,结果被锯下来了。据说,如不锯,黑带会继续上升,可以致死。
锯后,救了命,但成了无脚的废人了。
WfYaoiH2 Po 2025-08-24 00:26:28
(4)一次大风雪

有一次冬天去拉干草时,干草离农场的地方少则二十里左右,多则四十里左右,都是顺河道的冰上来往,早出晚归,成队去,两个人算一队,三个爬犁,是够紧张的。
有一天,已装好的爬犁正返回时,路上退到大风雪,在河道上无树木,风特别厉害。
有时简直走不动,因为干草车占的面积很大,风的阻力也特别大,已经有几次将车刮倒了,空人也走不动。没有办法,和队长们商量,决定在路上露天过夜。于是将爬犁向外,马向里,弄成了一个以干草成为围墙,将一车干草卸下,一方面喂马,一方面铺在冰雪上挡寒,不分男女二十来个人,倒在草铺上休息。天气冷,也不能睡,大家挤在一起,等着风息。一直等到大半夜,风小了,才又整队回去,到农场后,已是第二天早晨,大家正在起床准备吃早饭。

这样,我们在外边整整呆了一昼夜。


(5)一次马坠入湖中

另一次,也是去拉干草,在走路时,岸边已冻结。在回来时,因为大雪将路全盖住了,所以有些地方也弄不清楚是水还是陆地。

有一个马喜欢走在别的马前边,所以经常干扰别的马。有一次它也认不清路,一下子将冰压破,坠在一个湖中,虽然露出马头,它也不敢走了,我们赶马车的都给吓住了。
赶这个马车的恰好是个女人,她就一下子跳下去,水浸到她的胸上。她抓住马笼头,不让马再走。然后用斧子将驾车的皮带砍断,其他几个人,将爬犁拉回去,又用绳子将马身系住,把冰打开一部分,将马救出。那个女人说,宁可冻着,冒生命危险也不能将马淹死。因为劳动营里一匹马比一个犯人价值大。
出来后,也不能走了,只得将于草卸下,别人将衣服各脱一件,她的衣服全湿透了,换了,只留个女衬衣全部换下了,临时在附近砍柴,架起火,一直等到衣服全烘干了,才又整队出发。
WfYaoiH2 Po 2025-08-24 00:34:50
>>Po.1443724
(↑[ ☉д⊙]这个姐姐好强啊......马掉进冰湖里面了,别人都不敢下冰湖,她一下子跳进去救马,抓住马笼头、砍断皮带。)

(想起一个短视频,一个外国姐姐在沼泽里面徒手救起一头羊,救了之后还能把羊拖到水边,清洗羊毛......)
WfYaoiH2 Po 2025-08-24 00:38:35
(6)树林中迷了路

有一次秋天,我同一个芬兰女人到树林中去拉树干,我不习惯认识树林中的路。一路上很留心看马走过的痕迹后来看到了树干小堆,即将马倒过来,准备装好车回去。那个芬兰女人即在我旁边装。待装好后,刚走了几步,发现不是路了。
于是把车停下,让那个女人看着,我去找路。但左右前后找了半天,急得一身大汗,就是找不到路。我预计离开原来可辨的道路,最多不过十几到二十米,但就是找不到,远处听到割草机在响,但仍分不出方向。累了,只得坐下休息。那个芬兰女人说,她更不行,更不敢离开我。我怕再走时,离路更远了。

想等另外一个常拉树枝的俄国女人玛利亚,但又不知她还来不来,如果天黑了,更不敢走了,过夜又怕遇到什么。我说,好歹有两个人,不怕。正在无办法的时候,听到赶马的声音,我们齐声喊“玛利亚”,说迷了路。

她才把我们引出来了,原来离路只十几米,我就是沿着路跑,一直没有对着方向,真不知这样容易迷路。


(7)几乎成了错中错

一次夏天,正是农忙春播的时候,我赶车用的是农场主任、内务部一个军官的坐马。这是经过特别允许才让我用的,因而他知道我这个赶马车的犯人。

他到我车旁,抚摸了几下那个很好看而“聪明”的马,问我曾否犯过劳动营的规矩,如私自通信、对外联系、外出喝酒等事。我说,没有。他说:“上边有命令,说你犯过错,要关两星期的禁闭。”禁闭即坐劳动营的牢。我说:“没有犯过什么过错,也不知从何而来。外出也是集体去的,个人没有出去过。他说:“他也怀疑这件事,所以未执行,但上边的命令,待研究一下,予以答复。”
后来,一个副总农艺师告诉我,在管理会议上,他提出一个看法,解决了问题,他说:“一定是农场中某个赶马车的在外边喝了酒,被人抓住,他自己招出了别人,即我的名字,被报到上边,所以,上边才有这个命令。”他的看法,说服了主任及其他人。我算是过了这一关,几乎蒙受不白之冤。

如果不是我的名誉好,真要不知所以然地被关上两星期。天下冤枉人的事,确实是不少的。
WfYaoiH2 Po 2025-08-24 00:42:05
(8)寒冻天拉水

1939年冬天特别冷,一月份整月都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劳动营中宣布不出工,但不拉水不行,吃、日用、洗衣服、洗澡都离不了水。

赶马车队决定每人拉两次,然后换人,以免把人冻坏,而且设立了一个换班站,大家都在那里取暖。
到我拉时,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预防毡靴浸湿受冻,手套保持干爽,大袄前翠上围裙,对脸、鼻常用手擦等。我这样拉了两次都无所谓,后来一直拉了半天。第二天拉了一天也不换班,一个人顶好几个人,使他们大为吃惊,说体力弱的中国人比体力强的俄国人还能顶得住寒冻。结果,他们给我预备点酒,还特别给我一些东西吃。我一直拉了半个月。


(9)夜里拉水遇狼

冬天拉水是到江边,在那里打个直径约七、八百毫米的冰窟孔。有一天我夜班拉水,套的是个配种的雄马,很厉害,有力,个子大。在我刚装完水末来得及挂桶掌套时,它忽然大吼一声,前腿跳起,作了个猛扑,以后拉荐车跑上坡岸去,我提着空桶在后边跟不上。上岸后,它未向应该走的地方,而跑到马房门口停下,还在嘶嘶地吼叫。

我跟上去告诉了值班马夫老头。他说,可能狼来了。

以后他又和我两人赶马到河边,他用鞭向四方狠抽了几下,鞭响得几乎要冒出火星,然后看到一个东西从远处树间跑过去。据他说,这可能就是狼,让我以后小心注意。
而且夜里拉水时要带较大的鞭子作提防。有鞭子,即令有狼,也不怕,而且马也有胆量了。


(10)从马上摔下来

有一次下过大雨后,我去套车,车在几百米外,为省事起见,我骑着马想走上正路,要跳过一个小沟,几乎将我擦下。又走几步,有个小坑,马到那里,打了个前跌,一下把我摔下,正摔在泥坑中,而最不幸的,是把眼镜也摔掉在泥坑里,幸而马很老实、稳当,当前腿拔出后,未向前踏,而且后退了一步,就站着不动了。
我从泥坑里出来,仔细看未动过的泥坑里有个痕迹,我猜想也许眼镜就在那里面,于是顺手一摸,果然找到了。

我心里想,总算是大幸事,摔一下不要紧,泥坑摔不坏人,顶多弄湿了衣服,如果眼镜坏了,就会变成活瞎子。

还有一次我当马夫时,在马栅中被小马驹用嘴将我的眼镜顶到地下,我动也不敢动,马栅里黑,唤来了第二个人用火柴照着才算找到了。
WfYaoiH2 Po 2025-08-24 00:44:49
(11)拉牛车

冬天,因为大批马车要去拉干草、木材及远途运输,所以不够用,而牛栅的牛粪改用牛拉,因为距离近,是可以的。

但给我的是配种的公牛,奶牛不能拉车。
那个公牛有点怕人,个子大,大到牛栅里不能转身,只能直走,从这个门进去,那个门出来。过去我看到它配种时,有些奶牛被压倒,所以以后专门作了架子,帮助承受它的体重。
后来牛得了传染病,把牛都杀了,这个公牛也被杀了。据说,仅牛头就有九十公斤,得牛肉(除头外)约九百公斤。为了使用、驯服它,鼻上挂了铁环,否则“牛性”发作,没法管。


我开始真怕,喂牛的活,让我试一试,方法是到牛面前,抚摸它,如果它很驯服,就低下头,让摸它;如果它直眼看,那就是“另眼看待”,就得小心。我试了一下,还好。以后用了几天,人到很稳当。

有一次正拉着车走,忽然遇到了我原来的马夫队长,少数民族,他警告我不要用这个牛,以免危险。说时迟,那时快,公牛听到他的声音,一看,就对着他大步跑过去了,吓得他不敢从正路走,绕着雪走,公牛斜对着他,但雪深了,牛陷进去,走不快,勉强移动,他才得跑脱。
原因是一年前,他用过它,他们之间有矛盾,他打过它,几乎被它顶死。谁知一年后,它还认得他,要报复他。我才知道牲畜也会报仇!后来我休息了四、五天,换了个人,不知怎的得罪了它,它拖着爬犁从他身上过去,幸而是空车,不然可能把他压死。

以后不敢轻易用它拉车了。


(12)练不育的牛

以后没有办法,只得设法使用不育的小母牛。

先选了一条牛训练,费了不少气力。牛有个强劲,有力用不到地方。有一次连皮带也挣断了,在牛房附近跑,碰人、碰东西。经过差不多一个月,才训练好一个,有一个带头带路,很快又训练了两个。
WfYaoiH2 Po 2025-08-24 01:09:44
([ ゚∀゚]作者分享了好多劳动经验。

(好开心,这就是我摘抄这本书的目的......我认为农场部分是全书过得最充实的部分,即使还在劳改之中,吃穿用度能获得如此之大的改善,还能学到多种干活方法,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谢谢农场......)
(这里学的技能都很有用,在今后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作者。)

(看起来,考其莫斯农场是主营畜牧业的,务农种菜方面没怎么提及。虽然接下来会说到生产大头菜,不过只有一小段,之前提到的农产品也种类也不多。可能因为这里是苏联极北地区,实在种不出什么东西...)
WfYaoiH2 Po 2025-08-24 01:14:35
农场的生产情况


生产大头菜的困难


这里需要育苗的菜是大头白菜及冬油菜(布留克)。
但却要经过许多的工序及准备,从冬天即开始。

首先准备育苗生产用的粪筒,这是用泥炭、牛粪再加一点细土作成的,直径长约五厘米中空,壁厚约一厘米。而泥炭需要从十来里以外的树木空隙处拉来,为此派专人到那里采掘,需剥开地皮半米深。牛粪要新鲜,不带草的。为此一个女人每天专门到牛栅里收集。
粪筒用木制工具制成,将它冻结,贮存起来这些都要在冬天准备好。


四、五月间,将温床准备好,每个温床十米长二米宽,六、七十公分深,用各种粪,主要是马粪填上,利用氧化产生的温暖,在五月间即可育苗。
铺平后,将粪简排列摆上,每个温床内可摆五个左右。以后用筛子撒上一层土,浇点水,一个人爬着向每个粪筒中放置两、三个种子,再用土撒盖。出苗后,将其中较大的留下,小的去掉,只留一个。

温床上有玻璃木框,每个温床用宽一米的十个框覆盖,为防天气变坏及夜间保温,木框上还用草垫盖上。温床由女犯人看护,每人十个左右。需要覆盖或揭开时,两个人相互帮助。要控制温床的温度,太阳出来时,还要用木架半支开或全开。
而各种用途的木框,每年得修理,上玻璃,编草垫,都要专门的人干一个冬天。因此,温床队是农场的一个大生产队,而且是关键的队。


春耕时,大地准备好后,用小木厘,将苗连同粪筒一起运到地里栽入,这样,既有肥料,又不伤根,植物可以继续生长,只搬一下家就算了。
气候好时,大头白菜可以生长的很好,也有一个重达十几斤的。冬油菜(布留克,象中国的大萝卜)也是这样育苗。

我在温床队的服务,主要是赶车,拉来拉去,拉这些东西和水、粪等。

此外还有两个暖房,生产黄瓜及西红柿。


温床的其他产品


菜苗移出后,天已较暖了,要即刻跟上去,继续种黄瓜,也是育苗的,其他空出来的地方,还可种葱。
收菜以后,即将入冬,温床内的粪已不能再产生温暖,必须挖出,拉到地里作肥料,待明年再装新粪。

在种黄瓜时,因为没有蜜蜂及其他昆虫,还得人工进行授粉,将雄蕊放到雌蕊上去,才能得到一个黄瓜,而雄蕊多时,得打花,以免浪费生产力。


所以,温床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而农场共有三、四百个这样的温床。
WfYaoiH2 Po 2025-08-24 01:18:03
马牛房

这里不仅有很大的两个马房,能役使的马经常有一百多匹,而且每年配种还生小马,马车队经常有五、六十个人,多时达到一百人左右。除跑冰一段时间内,有几十匹马还在小岛上干活。

此外还有一个大牛房,有奶牛五、六十头,还有种牛两只。
曾经有一次牛得了什么不治的传染病,被迫将全部牛都杀了,作为肉类供给了沃尔库特,而又从另外一个离此地几百里的农场,赶来了相当数量的牛,及一头种牛。
每天出的牛奶,除一部分消费外,其余提炼黄油及乳制品送往沃尔库特。


养猪房

我们到了以后,新建了一个养猪房,内设猪食厨房,其干净讲究,远过于我们的住房,更不要说和牛房、马房相比了。

据说猪完全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是肮脏动物,而是干净的动物,比牛马都干净。
从小猪仔起,在每个房间有十几个,睡觉,食东西,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角落,决不混来。小猪睡时,并排躺着,连头尾都不乱,大小便时,自已起来跑到另一个角落去,完了以后,还跑回原来的地方躺下。
每天除在房内跑来跑去外,还赶它们到外边去,一日三餐有人给做,躺几天还要洗一次澡。
据说,猪集中在一起,如果不干净,容易得病,还说,猪好往脏地方躺或在墙上擦是身上不干净,其实不然,而是痒的原因。还有专门的兽医照顾它们。


养鸡房

这里还有一个养鸡房,有千只以上的母鸡及少数公鸡,也有专门的人饲养、收蛋。
WfYaoiH2 Po 2025-08-24 01:18:23
农业试验站

我们到后,才开始修建了农业试验站,作为新品种种植及种子的试验和培植土壤、化肥、天然肥使用的试验。农艺师直接领导,并有两个试验员,工作条件和环境,完全如自由民一样,在那里似乎感不到劳动营的约束。而且是一年四季都有事干。


其他生产及工作

伐木有专门的伐木队,其任务是伐靠近农场的树林,按树大小分别用作烧柴,修建用料,修理车、爬犁用料,制作日常用具等,而较大的建筑用木材,则从别的地方运到这里,因为这里的树小,不能用。运的方法,有水运、船运、冬天马运。
都是圆木,这里加工锯成板,修建房子则直接用圆木,锯板开始用人工,很费力,以后修建了用柴油机发动的机械锯。
WfYaoiH2 Po 2025-08-24 01:21:09
打干草

由于这里牛马合在一起有三、四百头,所以饲料用的干草是个大事。
每年春播一完,就组织几队人去附近平坦地方打干草,每队十几人到二十人,自带食粮及锅、帐篷,如游牧民族那样。
有的犯人,嫌活重,蚊子咬,不乐意去,有的相反,觉得那里自由,而且可吃鱼、蘑菇,甚至可过临时夫妻生活(队中男女都有),却乐意去。真是人各不同,有如其面,干草长得很快,五月底出来,到七月即可割了。


岛上生活

农场原来大部分的耕地在岛上,除跑冰时埋没待干约一个月的时间外,其余十一个月都有一批人在那里,粮食用品由农场供给,夏用小船,冬用爬犁。
那里有犯人作“岛长”,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也比较自由,因而有些人愿意去那里于活。


开垦新地

在“大陆”上,由于要伐树,所以也就逐渐地开垦出新的地方,将树根挖去后,还得改良土壤,才能耕种。
于是就从几里外运来泥炭,再加上从温床中挖出来的用过的牛马粪,第二年即可种土豆、蔓菁等。

当我在那里的四年多时间,已开垦了几顷的新地。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