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1441039
WfYaoiH2 2025-08-17 17:20:24
读书笔记:马员生《旅苏纪事》
WfYaoiH2 Po 2025-08-30 09:00:50
>>Po.1445939
(↑往回翻了一下,真的诶,在动力学院时期作者是当车工的: >>Po.1442349
(也可以看出两个时期的工资对比,通货膨胀好快啊......)
WfYaoiH2 Po 2025-08-30 09:07:27
>>Po.1445940
(↑🤔不仅是通货膨胀,也有货币改革的影响。动力学院时期用的是旧卢布,现在已经用新卢布了。)

(还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作者一直在写个人日记,甚至回国了还在保留那些日记,书中那些有详细数据的地方肯定就是通过当时日记才保留下来的。日记的详记,再加上作者本人回忆的略记,才组成了《旅苏纪事》。)
WfYaoiH2 Po 2025-08-30 09:11:39
李玉书及其一家


李玉书的老家在山东,青年时代因家庭困难,即随他的同乡到哈尔滨谋生,后在一个生意家当学徒,后来学做饭,但尚未达到厨师的水平。日本占领东北后,他和其他人跑到山里,后受日本人迫害,逃到了苏联。苏联政府以非法过境罪判处他劳改三年,被释放后,在西伯利亚一个小地方工作,后来才搬到伊尔什,这时他已和现在的俄国女人波利亚同居。到伊尔什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修建了房子。

李玉书在土豆地里打更,波利亚去地里偷土豆,被李发现,以后就认识了,因而同居。
波利亚身强力壮,一百多斤的东西,提着走几里路不成问题。她的丈夫,参战后一直无消息,只有一个小女孩。他同李同居后积了几个钱。我们到他们那里时,已经又生了两个小孩。

李当时在伊尔什是清理公共厕所的,每月三百个卢布,但主要收入是自己种菜,西红柿、黄瓜及菜苗等,拿去出卖。每年一季为八、九个月。种得的农产品,每年可在小市场上卖得一万卢布左右,超过一个工程师全年的工资收入。


他冬天没有什么事。我到那里时,正是他清闲的时候。
李为人慷慨义气,很有点中国江湖好汉的味道,所以见了我,即请我吃东西,还把钱供给我用送给我土豆。我们住在他家很方便,关系也好,一直相处到莉沙被捕,我迁居到包罗金露天煤矿为止。波利亚的一个特点,不同于其他俄国女人(包括和中国人同居的),没有鄙视中国人的习气。


莉沙找到工作


由于我当车工工资有限,住房问题解决后,家中可以不必担心,所以莉沙决定去找工作。她原有的职业在这里没有,只得找一般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在本地药房里找到卫生员工作,因为药房小,实际上是服务员,什么打杂的事都干,月工资三百卢布,离机电修配厂只有五、六分钟的路,倒也方便。药房里有个主任,另一个从医学专科毕业不久的药剂师,第三个就是莉沙,工作环境还不错。

这是从1950年三月开始的。
WfYaoiH2 Po 2025-08-30 09:19:15
>>Po.1445944
(↑[ ゚∀。]这段槽点真的好多)

(“李玉书在土豆地里打更,波利亚去地里偷土豆,被李发现,以后就认识了,因而同居。”←苏联浪漫故事......种土豆的和偷土豆的在一起了......[ ゚∀。])
(“波利亚身强力壮,一百多斤的东西,提着走几里路不成问题。”←[ ☉д⊙]好魁梧的女子......!!)
(“种得的农产品,每年可在小市场上卖得一万卢布左右,超过一个工程师全年的工资收入。”←这个实在太搞了,李玉书是厕所保洁,副业才是种农产品,甚至不是主业,平时种点东西拿去卖就超过了苏联工程师的收入......可能跟战后经济有关,这个时代的收入差真是太离奇了!)
WfYaoiH2 Po 2025-08-30 09:20:05
机电修配厂初期情况


当时修理厂直属矿务管理局,直接受该局的总机械师业务领导,其中电气部分受总动力师领导。我到那里时,还周于初期情况,建立才四年左右。

有五台车床,二台牛头刨,一台卧铣,两台钻床,一台滚齿机末用,无人使用。这就是金工车间。
还有个电工车间。有些简易电修装置。一个铁匠炉,有两个炉眼,一个三百公斤的空气锈,还有个钳工组及电焊、气焊工人,刚修好一个铸铁车间,一吨的冲天炉,及两个模型工及铸铁的一套装置及工作人员,加上行政技术管理人员共有七、八十人。

生产任务是服务于几个煤矿的电机、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的修理,简易机械设备,还制造一些简易的电器,及各种安装等,也为附近单位服务。工作还是不少的。
WfYaoiH2 Po 2025-08-30 09:22:38
我被任命为工艺师


当了三个月车工后,厂里情况已略为熟悉。我常看到总机械师到车间内指手画脚地干这干那。我打听有关他的事。
有一个较老的工人说,总机械师正在改装一台挖煤机,和一个煤矿运输装置,说他能吹,工人们不知他肚里有什么玩艺,背地里叫他大炮。但有个优点是肯干、敢干,和群众关系不错。有问题可以找他谈。
于是有一天我在适当的时机,即他来车间办什么事时,大胆地向他提出,问他搞改装设备要不要人帮助他制图。他问了我过去干什么。我说了以后,他说,可以试一下,于是他找了厂长,又找我,让次日换点干净衣服,准备接受任务。

次日我穿了我唯一干净的一套衣裤去了。他让厂里找到Tr尺,仪器、图板,他又从管理局盘了一本矿下交通运输的书,给我布置了任务。
他要在煤矿内窄轨铁路交通线上制造装配一个活动岔车装置,给我作了解释后,指出参考图纸及说明,还说可以到厂后正式轨道的道岔那里看一看,如必要时,还可到煤矿下看一看。让我画出图纸,零件图,明细表。时间不限制,有问题随时可商乐,以画好为止。这段时间的工资,他将让工长办理,我不必操心。并让我交待了卧铣上的工作。


我当时一方面很高兴,一方面有点怕,因为未干过。

我原以为只面点零件图或测绘点零件。既然给了任务就得干。
于是我白天上班,看参考图纸及书,又去看实物,晚上回来吃饭后,就聚精会神地画草图,我在乌拉尔买的仪器,三角板起了作用。莉沙全力给我创造条件。总之,在办公室每天八小时,全力以赴,在家里每天也不少于五、六小时,有时在梦里还在制图呢。这样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总算画出了图纸,粗略地作了明细表。
那个机械师见了我就问“进行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困难?”我总说:“正在慢慢摸索。”他说:“不要怕,错了也不要紧,试验么!”他也未要求看我的草图,因此,我也得到了鼓舞,一星期后,我告诉他草图已成,请他看。他说,这么快。

他立即找来钳工工长,又让我找三个钳工,在我的帮助下按这个图纸试做一套。需要加工的零件,由我出草图制造。
这样组成一个试制组,我实际上成了组长兼设计员。
WfYaoiH2 Po 2025-08-30 09:23:49
经过几天的努力,试制出了一台,就装在工厂的大院内。

在试制过程中,总机械师常来看。他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临时作了一些修改。后来这台装置运到第三煤矿就地作了实验,根据现场情况,又作了一些具体修改。
这样前后费了二十天的时间,总算是试制成功了。至少,那位总机械师很满意。

以后,他和厂长商量,让我作技术工作。根据1950年的工厂定员,全都满足了,只有工艺师一名还空着,于是由厂长下令,他批准,任命我为机电修配厂的工艺师,从1950年四月十日起,月工资八百八十卢布。四月一日前的工资,由工长开工票补齐。


从此,我不再在机床上工作,而成为技术干部了。


关于这位总机械师,名叫别列克罗波夫,以后再谈谈他。这里只是作为我的生活及工作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作专门的叙述的。其他生产技术工作,将另作专述。


这是流放开始四个月的事。
WfYaoiH2 Po 2025-08-30 09:26:56
第一次种、收土豆


1950年5月中,机电修配厂职工每月分到了用拖拉机耕好的地,百分之十五公顷的面积(约合二亩半),给大家种土豆用。我从李玉书那里借了土豆作种子,和莉沙到地里种土豆。

这片地离工厂不太远。
六月初下了一场雨,以后土豆出的很齐,只是由于没有经验,种得有点密。我们心里很高兴,因为多少年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自己成片种的土豆。我们在星期日,还去锄了两次草,拢堆。虽然很累,心里却很痛快。
九月后半月,在天气好时,厂里组织了集体收土豆,这一天李玉书也来帮助我们,由汽车给拉到家里。我们自己临时缝了两个口袋,又借三条,共装了七、八袋,约有一千斤,收成不算大,但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成家以来的第一次大丰收。

回忆起在北方、乌拉尔吃土豆也要按个来盘算,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又从李玉书那里弄了一些大头菜、黄瓜,解决了蔬菜问题。


晚上遇到的一次悲剧


1950年末的几天,因为工作多,天黑得早,常常回家较晚,有时八、九点回去,虽是晚上,已算是黑夜了。从我们住的地方到工厂,要经过两条窄得象胡同一样的街道。我快步走到家时,忽然觉得对面来了一个人,走得很急,虽然很黑,但还能感觉到。我赶快靠到一个墙角落里一动不动地站着。那个人匆忙地过去了。
我刚走几步,转到我住的街上,听到一个人在问:“是谁?”不听另一个答话。过了几秒钟,又听到说:“噢,沙沙!”但接着就是“哎哟!”的一声,仿佛有什么倒下去了,接着听到一个人快步跑了。后来我还听到那个人“哼哼”地叫,似乎接不上气了。我赶快回到家中,心中还“呼呼”不住地跳,赶紧叫李玉书和他的壮大女人波利亚拿了火柴、蜡烛出去看。

待我们走出几步,已见到我们街上隔两家人都出来了,拿着灯在找血迹。
原来他们家的一个青年人被刺死了,死前口中还不住地喊“沙沙”。他们说,可能打劫他的人被他认出是“沙沙”(俄名“亚历山大”的简称),那个人才把他刺死,以灭口实。


莉沙及李玉书听了,也为我害怕,我以后晚上回家,如果一个人走,一定带着一根铁棍。
WfYaoiH2 Po 2025-08-30 09:28:31
排斥中国人的事


1951年春,有一次一个星期日我到小市场去,被一个俄国人无故地推了一下,几乎把我推倒,莉沙扶住了我。

莉沙质问他,他问我是否中国人,我倒问他:“是中国人该怎么?不是中国人该怎么样?”另一个人听到我说话的口音,说,大概错了,走吧。这两、三个人赶快走了。
我回来后,讲了这件事,李玉书说,前几天有两、三个俄国人和中国人xxx吵架,以后想打那个中国人,不料反被中国人打了,那几个“老毛子”大概想找中国人报复。还有排斥中国人的事。
WfYaoiH2 Po 2025-08-30 09:31:09
莉沙的再次被捕


不幸的人,真是不会有安生的日子。


1951年春,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女计划员梅莱(在哈尔滨长大的犹太人)说,他们几个人是在北冰洋边劳改过,期满释放的,现在工作才不久,又有人被捕了。她们姐妹二人,也在时刻准备着。为此我耽心莉沙是否也会“依样画葫芦”地再受到我和她的遭遇。但又想到我们所处的地区,已是流放区了。
在这么远的边疆,也许不至于......而且怕莉沙有精神负担,所以,也不敢向莉沙提起这件事。两个月过去了,未再有被捕的事,我以为可能停止了。

但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


又是五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药房的一个女药剂师打电话告诉我,说莉沙被捕了,让我马上去。
我到那里时,见到药房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有一个人和莉沙站在那里,和我在乌拉尔被捕时的情况,甚至月份都完全一样。我也没有话说,跟着马车回到住所,在小屋内进行了搜查手续,以后坐车到区里去了。我回到厂内,略为交待了应办的事,说家中有事请了个假。
回住处后,我向李玉书及波利亚说明了情况,估计没有什么事,我将申请让她仍回到这里来,只不过是将公民证换成流放证明而已。我将被翻乱的东西进行整理,当时心里非常苦恼,只是有心无心地在放置。

后来发现莉沙的花镜还在,没有眼镜她连一封信也不能写,于是我即刻到汽车站去扎奥则尔内去,到内务部门给她送去,并要求同她再见一面,因为根据经验,她可能于次日被送到州里去。内务部门允许了,我见到了莉沙,除劝她不耍怕,耐心外,还让她向内务部门申请,流放回原来的地方,我也将替她申请。并告诉她,过两个月后,审查结束时,我将到州里给她送东西,并看望她。


到西伯利亚才一年多,莉沙又被捕了,从此,我又开始独自生活了。这种对国家是劳民劳财,对人民是无辜受罪的事情,真不知当权者是什么主意!

我自己每天早晨利用波利亚生火时,做点饭,午饭到工厂附近的饭馆去吃,就这样对对付付地过日子。
WfYaoiH2 Po 2025-08-30 10:23:34
到州大牢中去看望莉沙


1951年8月初,莉沙被捕后两个多月,我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的大牢去探望莉沙,并给她买了一些食物。
这和1949年我在乌拉尔的情况是一样的,不过是我和莉沙两个人互换了位置罢了。
见面后,她一直在流着泪说:“恐怕不能在一起了。”

我劝她,我和她两面申请,也可能批准她留在本地,反正不会有别的事,只是流放而已,流放在一起,还不是一样?
其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就是那种无能为力的情况了。


接到莉沙从流放区的信


十月接到莉沙来自流放区的第一封信,说她被流放到北方,离铁路较远的一个林区,那里主要是伐木。天已经很冷了。
她由于年纪大,未分到伐木工作,而是在居民点内准备小桦木块,作为拖拉机的燃料。住在一家的小房间内,生活条件差,不知能否坚持下去。她挣的工资勉强可以吃饱,要我把冬天的衣服,毡靴、棉手套、相子给她寄去,并寄一些钱及食品。她初到那里有困难,要我帮助她,以后就不要了。
那时机电厂已搬到露天采矿区的包罗金,我也搬到那里。我按她的地址,给她寄了两个包裹,以及一些钱,以后和她常通信,还给她寄钱。


这时我一个人分了一间房,经常感到无限的寂寞。白天由于工作关系,还好些。晚上回去,尽可能钻研一些技术书籍,甚至抄写一些技术资料,好在精神上分点心。晚上临睡前,常常喝点酒,以便容易入睡。
有时想到自己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现在又过着这样孤独的生活。自己处于无期流放的境地,虽然工作还好,工资也无问题,但将来终究会怎么样呢?
WfYaoiH2 Po 2025-08-30 10:25:02
孤独生活中的议论


莉沙被捕的消息,不久就传到厂内。


和我在一起工作的计划员梅莱听了大吃一惊。她以为已经不再逮捕人了,谁知又出现这种事。我向她讲了过去的情况。她一方面同情莉沙,一方面也为自己担心,但也没有办法。我对她说,也许我们是OCO判的,所以这样,她们不是OCO判的,也可能不至于。她说,很难说,但愿如我想的。

秋天来了,可能是我的烦闷情绪不断地有所流露。有人开始劝我另找人,结束孤独生活。过去和莉沙的关系虽好,但不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被迫离开了,也不能使自己精神上经受更多的苦闷。
我搬到包罗金,自己领了一间房,我们厂的一个女秘书,十年制毕业的,才二十多岁。借口帮我照顾生活,宁愿当我的女儿,似假似真地要搬到我那里住,女计划员梅莱劝我不要上当。她说我这样的年纪和工作条件,决不能受她的骗,上她的当。她说,她的脾气不好,更主要的是她来自中国,是个白俄,过去为此判过刑,不能和我结婚,不然将来会出大问题,因此,劝我另找一个人。
也有一位华侨,给我介绍一个云母片厂的女工,说她父亲知道我,她也愿意,年轻,有积蓄,我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及年龄,将来还不知怎样,不愿害人家跟我倒霉,所以也婉言拒绝了。
WfYaoiH2 Po 2025-08-30 10:27:55
和林娜的关系


1951年10月,我厂铸铁车间主任要请事假及例假休息约五十天。因为找不到适当的人,厂长让我兼代车间主任。


当时铸铁车间未搬动,仍在伊尔什,那里的工人仍在那里,还有一部分有家的其他车间的工人,也在伊尔什。因此,我经常到伊尔什去,有时早上去,下午才回来。

那时铸铁车间的小锅炉房有三个倒班的烧火女工,其中有两个年纪较大的,还有林娜。那两个女的,和我谈到家庭生活问题,曾建议我和林娜同居。
林娜也问到我的生活情况。我说,不很方便,自己也无法收拾。林娜提出,发工资时她将到包罗金去,可以抽时间去帮助我。我同意了。后来,她去了,收拾了屋子,窗户用棉花塞了,又用纸糊了;做了午饭,吃了,又为我做了晚饭晚上回伊尔什。以后,我交待了铸铁车间的工作,但有时我也到伊尔什。
一次天晚了。我到李玉书家,路上遇到林娜,说到她借她婆婆的洗衣板还得还,说时,眼里含着泪。另有一次下午,我从伊尔什回包罗金等汽车时,遇到林娜,天很冷,她让我到她家去坐一会儿。我见到了她的妈妈和她的孩子。
十二月中旬,她到厂里领工资时,到了我住的地方,给我洗衣服,又做了饭。我提出同居的问题,她表示同意,并说她的妈妈也见过我,也同意,她将再同妈妈商量一次,以后再告诉我,让我到她家过年,即1952年的新年。


林娜当时二十九岁,乌克兰人,1941年卫国战争发生后她正十九岁,被动员参加战时劳动。

她原来的丈夫,是她的同村人,战争一开始,即正在入伍后不久,被调到前线参战,1942年初即受伤,在军医院治好后,已成为太重的瘸子了,定为残废军人,和她结了婚。因德军向乌克兰进攻很快,他们一家,包括他的丈夫的年纪不大的两个妹妹,父母,都到西伯利亚,以后到伊尔什落户。当时她已有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四岁。他的丈夫当时在基建局当出纳。利用丈夫的转业费及抚恤费,盖了一座简易的房子。1950年丈夫因醉酒,把领的工资失掉了几万,因失职判处了劳改十年,她为此和丈夫离了婚。

后来到机电修配厂找工作,先作打更的,后当清扫员,于1951年秋末冬初到铸铁车间当烧火工。
家里生活,凭她的有限工资,有不少困难,但因自己有房子,及自留地,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勉强对付着还能过得去。


据我的想法,她了解我的情况后,主动找我,一方面知道我,另方面经济原因也是一个因素。
以后,经过我的帮助,她进了业余学习班,学成了开电机工。
WfYaoiH2 Po 2025-08-30 10:30:02
林娜全家搬到包罗金

1952年夏,我在伊尔什领了工厂分给的土地百分之十五俄亩,连同林娜住房附近的自留地,都种了土豆,在住房附近还种了黄瓜、胡萝卜、白菜和葱等,秋收完毕后,决定于九月底全家搬到包罗金。那时我已要了一个较大的房间,并在地板下挖了个地害以储存蔬菜。
搬家的原因:一、林娜已怀孕几个月了,今秋冬不能再烧炉子,改为开电机,以后连开电机也不能了,所以应在包罗金厂内工作,只能干轻工作;二、在伊尔什生孩子照顾都有困难。搬家前,在伊尔什找一个相识而人口较多的一家,让他们暂住在林娜房内,既看管又保护,待到明年再重新回来。


莉沙回到伊尔什包罗金

1952年10月末,天已冷了,有一天区内务部门打电话给我,告诉莉沙经过申请,流放区已改回到原来扎奥则尔内区,让我告诉她到那里去。我告诉了我的新住处,让莉沙直接到包罗金来。同时我告诉了林这个消息。以前我曾将我和莉沙的情况告诉过林娜。
我说,林娜现在怀孕,即将到临产期,我年已四十六岁,和莉沙相处儿年也未有孩子,因此我将和林娜继续同居,是为了孩子;但和莉沙将保持朋友关系,并将给予必要的帮助,包括找工作房子及必要的物质方面。


我们三个人相互见了面,交谈了这些情况,达到了默契。

以后,莉沙将东西留下,自己到伊尔什李玉书家,一方面暂住,一方面去看望他们。
WfYaoiH2 Po 2025-08-30 10:31:42
莉沙转到南矿区工作和居住


莉沙所在的家,主人叫杜格尔,是乌克兰人,过去也被判处劳动改造八年,原为基建设计工程师,释放后落户在这里,后来和现在的妻子结了婚。她原有丈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了,留下了一个女孩。
莉沙初到那里两、三个月还满意,食、住问题都解决了,工作也不累,每月工资虽不多,但可全部留存,只买些穿的莉沙曾对我谈过不只一次。

但从1953年春天起,杜格尔暴躁性格发作,和他的妻子常有口角,但不敢怎样,因为房子、家庭用品都是妻子的,他是一个人进去承受现成的,但却时常将各种不满在莉沙面前发泄。因此,莉沙提出坚决要走,那怕困难的地方也不在乎。
我曾劝她暂忍一时,待我给她找地方。有一次,她流着泪要求我,我很难过,我积极想方设法找房子,开始在包罗金打听,又想另找一间房子,但都未成。


不久,机电修配厂扩充了,在南矿区的原发电厂取得旧发电厂厂址,因为他们搬到新的大厂址了。那里扩建作为金属结构车间,和伊尔什的原铸铁车间,加上一个焊接、钳工组,成了一个分厂。
我常到那里去,因此,我借口在那里要住,所以向该区管理局要了一间宿舍,还不错。然后我将莉沙搬到那里去住,后来又在那个区的食堂,给她找到帮厨的工作,月薪三百五十卢布。这样才解决了她的住、食问题,而且比较不错。过几个月后,将我领到的住房,改为莉沙的户主,使她的宿舍可以合法化。这样,可以保证她固定居住到老。


一直到1955年8月,我回国时,她仍然安静地在那里居住和工作,什么也不愁,物质方面有了长期的保证。
WfYaoiH2 Po 2025-08-30 10:34:18
小孩子的诞生


1952年11月27日林娜入医院,小孩子诞生了。


先一天,不记得和林娜发生了口角,她一定要回伊尔什。原来,在十一月中旬有一次她到伊尔什,因上卡车不慎,曾从车轮上坠下,后来有时身上见血,医生让她注意,因为这时怀孕已经八个月左右了。
我坚决不让她去。但我上班后,她还是收拾而去了,到汽车站等车时,觉得腹痛加剧,只得步行到医院,大夫说她要早产,让她住院,她回家拿了一些穿的,住进医院去了,上午我回家时,她妈妈把情况告诉我,我便立刻到医院看望她。

她还能出来见我,说可能早产,因为原来产期应该在十二月下旬。我劝她注意休息,并听医生的话,不要再固执。
下午,我工作时,心里很不安,觉得我已经到了四十七岁,这次林娜怀胎,满望能见下一代,却偏偏有这种遭遇。五点下班后,我直接到医院去了。一个护士出来见我说:“祝贺你生了个儿子!”但由于早产,孩子很瘦小,只有四斤半(二点二五公斤),而且很弱,也不睁眼,不吸奶,但有呼吸。是半小时前生的,母亲还昏迷不醒。她让我去买一瓶葡萄酒,煮几个鸡蛋,并送点晚饭来。
我问护士,小儿有无生命危险,她说,现在难说,看今夜如何。我只得赶紧回去预备吃、喝的东西送去。护士让我次日七时左右,再送饭去,到时即可知小儿命运。我回去后,夜基本未睡,只是偶尔自动地,略为合眼迷糊一阵。次早我送去食物,还是昨天那个护士接了饭说:“祝贺你,可放心了,小儿子夜里十二点才哭出声,并第一次吃了奶,母亲也复醒了,能吃饭了。现在母子都在睡觉,不便惊动她,上午可不必送饭,晚饭送来就行。”这样我多少放了心。


三天后,我问护士能否见一下林娜。她说,外边很冷,产妇房里很暖,母亲身体弱,出来怕感冒。让我到窗外,可以隔窗看看林娜。她去告诉了林娜。
那时正冷,窗户都是冰。林娜从里边将冰化开手掌大的一片,和我隔窗相见。因是双层玻璃,说话听不清。她一面说,一面用手比划,问我愿否看小儿,说小儿在睡觉,我摆手示意不要动他。我很高兴,又看到刚生孩子后的慈祥和悦的母亲表情,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仅仅三天,情况就大有好转了。我对她笑了,并向她摆手,劝她好好休养。
WfYaoiH2 Po 2025-08-30 10:36:02
一星期后,护士告诉我,母子可以出院了。让我带小被,毛毡和母亲衣服去接。我送了去,等着在里边包好,我抱了孩子,林娜跟着回到了家里。

我一层一层地打开包,一直好几层,终于看到了孩子,不禁使我心一酸,看到的却是那样瘦小的小儿。满脸皱纹,脖子细的似乎支撑不住小脑袋,手脚细弱,如同一个光身小麻雀一样。要不是自己的小儿,我真要扔了永远不愿再看他。他还在睡着。我拨开他的眼睛,他也不醒,还在睡。吃奶时他不睁眼。一会儿小嘴不动了,大概又睡了。第二天早起上班时,我又拨开他的眼皮,他还是不看人,仍然在睡。


我们邻家老太婆看到我的情绪,大概想安慰我的样子说:“小孩子有骨头就行,肉是以后长的,满头皮皱纹也不要紧,那是能成人,生活力强的表现。”我说,我不懂,但愿如此。我听说,小孩子是“七成八不成”,这个八个月多一点的小儿,还不知能否成长,怎么办?只有听其自然了。
还加上各种思想,联想到自已的一生和命运,将来能否回国,年纪老了等,不禁诌了一首诗,纪念小儿的诞生:

流离漂泊廿载余,年望五旬生雏驹。
产院闻讯情暗喜,家中见婴心忧虞。
冰雪寒流袭摇篮,朝风夕雨阻征途。
半生怀念依稀梦,亲母重逢能与无?


根据林娜的意见,给小儿起名为沃娃,即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名字,而当时小孩子叫这个名字的还是比较多的。
WfYaoiH2 Po 2025-08-30 10:38:13
(↑🤔......上面一大堆,不做评价。)

(接下来讲育儿的事情,包括各种婴儿疾病。)
WfYaoiH2 Po 2025-08-30 10:40:31
一场虚惊

冬至前后的一个夜间,小孩子开始小哭,后来大哭不止,而且身体乱动不安静,我从来未接触过小孩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林娜和她妈也猜不透,他奶也不吃。我没有办法,只得问她姥姥可能是什么原因,因为她是每天照顾他的。

她想了一会儿说,小孩子两、三天没有拉屎了,是不是拉不出来才哭的。

我只得穿了衣服,这时已是夜里好几点了,无办法,只好奔赴医院。雪地月夜,天很亮,只是风大,吹得我浑身打战。还是到产科去了,敲了一会门,才出来一个护士,正遇到小孩子生时的那个护士,她还认得我,见到我那样子,又是半夜,很有点惊讶,问什么事。我把情况讲了,问她怎么办。

她说,如果是两、三天没拉屎,那好办。她去拿了个尖头小皮球,叫做小儿灌肠器,让我拿回去,并告诉我怎样用法。如果拉屎后不哭,就没问题。如还哭,再找小儿科大夫。
我感谢了护士,回去照法办了,刚打进水,就有一个白屎块,如同圆铅笔粗细,四十毫米长,出来了,小孩子也不哭了。我不禁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小孩子又吃了奶,即刻睡了,这真使我虚惊一场。

第二天,很早就到医院去,还了灌肠器,又千谢万谢了那个护士,她让我买了一个放在家里。


孩子得了气管炎

1953年3月,天还冷的时候,忽然室内取暖设备的热水管道炸裂,室内温度很低。
那时小孩子已四个月了,长得稍为丰满一点,已经会玩笑了。虽然将作饭的电炉整天接上线,房里仍然冷的很,也不能整天把孩子裹起来,因此,孩子受不住冷气的袭击,得了气管炎。后来,一直很久也没有根治好,时轻、时重、时发,直到回国后八、九岁时,才有了好转。


又搬回伊尔什

1953年5月,由于天气转暖,自留地需要耕种了,而在包罗金则每月要付几十个卢布的房租,所有菜蔬都得买,加上牛奶,费用将是浩大的。回伊尔什可以大大节约,而林娜可以在南矿或伊尔什工作,我虽然主要工作是在包罗金,但也得跑南矿及伊尔什,我退了房子,每天搭厂内卡车上班,只是略远了一些。为了工作方便起见,还暂留了一个小房间。


小孩子在伊尔什共呆了两年多,先后得过各种病,除气管炎外,有百日咳,大肚皮,寸白虫,麻疹等。
有一次晚上忽然发高烧,睡觉也不能睡,直哭个不停。没有办法,在夜里十点,我和林娜抱他到医院,打了针,林娜和他住了院。
总之,好的时候和病的时候,差不多对等。
WfYaoiH2 Po 2025-08-30 10:43:05
我的脚病

1954年冬,我的右脚脚面在二拇指和中指中间,出了个泡,起初未注意,但一天之后,居然肿得连毡靴也穿不进了,林娜的妈妈看后,说是PoKa(中名丹毒或丹毒性发炎),在俄国乡村中可用念咒法治疗,而且不出脓,会自己消下去。我不信,也没有会念咒的人。
后来,连路也不能走了,只得到伊尔什病院,医生让我住院。到苏联二十七年了,虽然我原来身体就弱,又经历了不少的急流浅滩,狂风暴雨。这还是第一次住院。值班女医生是一个三十多岁,很和蔼可亲近的人,她让给我打青霉素,而且每隔六小时打一针,夜闻也不例外。我问她是否是PolKa,有无念咒治疗法,她说是,我有点惊讶,说她是医科大学毕业生,难道也信念咒?她笑了说,不信,但听说是那样,具体原因如何,她不知道,但那是事实。这倒是无法解释的事。

经过两天的打针,肿消了,脓也出来了。又上了药,又住了两天,轻了一些,厂里打听我,实际想催我上班。我出院后,晚上就又睡,睡一夜就消睡了,拖了两个月才好。


赢得两瓶香槟酒

我们厂长是个好耍小聪明,占小便宜的。1953年后,包罗金有了苏联自制的香槟酒出卖,是当时最好、最贵的酒。厂长常谈到这种酒,却又舍不得花钱买。
有一次不知怎样谈到墨西哥和各国的关系,我说墨西哥是美洲古国之一,他说是哥仑布发现美洲后才建立的,并说敢和我打赌,以一瓶香槟酒为输赢,由计划员作证,会计师作保。以后各人去查历史书,百科全书,结果他输了。

又一次包罗金洗衣房来我厂订货制造一个小设备,我让厂长签字时,他说洗衣房的俄文字母写错了,我说他错了。他说他是俄国人,俄文比我强,我说,别的字不敢说,这个字敢和我打赌吗?于是又是一瓶香槟酒。结果一查字典。他又输了。


当时那个计划员还为我担心,我告诉她,在北方当了四年洗衣房主任,这个字我非常熟。
厂长输了以后说,他认输了,以后再不同我这个“知识广博”的人打赌了。其实他不知道我的过去,哪是“知识广博”的问题。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