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马员生《旅苏纪事》
#1445995
>>Po.1445994
(↑[ ゚∀。]我记得,作者当洗衣房主任是在印塔时期。印塔阶段(1942年1月-1947年5月),其中洗衣房主任做了四年。)
(↓那时候,之前的洗衣房主任叫“李廷甫”,作者就是接替了他的工作。)
>>Po.1445025
(↑[ ゚∀。]我记得,作者当洗衣房主任是在印塔时期。印塔阶段(1942年1月-1947年5月),其中洗衣房主任做了四年。)
(↓那时候,之前的洗衣房主任叫“李廷甫”,作者就是接替了他的工作。)
>>Po.1445025
#1445996
自种菜园及自作小车
搬回伊尔什后,即开始种自己的菜园,土豆不说了,还种些大头菜、胡萝卜、黄瓜、葱、向日葵及西红柿,逐渐地学会了园艺,特别是西红柿,还得打尖。
遇到虫害,也学会了用烟水灭虫。
此外,还得常常浇水,挑水的地方远,有时我、林娜及她妈妈每人挑两次,虽已有点累,但还是不够浇菜。因此,我决定做一个拉水车,在车间里托人给做了车轴,车轮找两个废旧的滚球轴承,弄些带钢,钉子,又在家中弄了车杆,几块板子,将冬天腌酸白菜的木桶装上,拉一次比我们三个人每人挑二次的水还多,算是解决了问题。
以后小孩子过一周岁了,因为大肚皮、软骨病,还不会走路,所以我又让一个电焊工和一个钳工,作了一个小车,让孩子推着学走路,也可以玩,对孩子很有好处。
工资及奖金
自从我当了工艺师后,每月工资八百八十卢布,还是比较可以的。这可作为日常生活的预算。但只要能完成任务,还可以多得奖金。其数目根据超额的百分比计算,少则一百卢布,最多的一次可达六百卢布。
以后当了技术科长,工资则是一千卢布。
所以,在1955年我离厂时,平均工资将近一千五百卢布,奖金基本上都花到每月预算外各种购置用了。
搬回伊尔什后,即开始种自己的菜园,土豆不说了,还种些大头菜、胡萝卜、黄瓜、葱、向日葵及西红柿,逐渐地学会了园艺,特别是西红柿,还得打尖。
遇到虫害,也学会了用烟水灭虫。
此外,还得常常浇水,挑水的地方远,有时我、林娜及她妈妈每人挑两次,虽已有点累,但还是不够浇菜。因此,我决定做一个拉水车,在车间里托人给做了车轴,车轮找两个废旧的滚球轴承,弄些带钢,钉子,又在家中弄了车杆,几块板子,将冬天腌酸白菜的木桶装上,拉一次比我们三个人每人挑二次的水还多,算是解决了问题。
以后小孩子过一周岁了,因为大肚皮、软骨病,还不会走路,所以我又让一个电焊工和一个钳工,作了一个小车,让孩子推着学走路,也可以玩,对孩子很有好处。
工资及奖金
自从我当了工艺师后,每月工资八百八十卢布,还是比较可以的。这可作为日常生活的预算。但只要能完成任务,还可以多得奖金。其数目根据超额的百分比计算,少则一百卢布,最多的一次可达六百卢布。
以后当了技术科长,工资则是一千卢布。
所以,在1955年我离厂时,平均工资将近一千五百卢布,奖金基本上都花到每月预算外各种购置用了。
#1445997
俄国人的生活习惯
在西伯利亚的几年,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俄国人的生活习惯及优缺点。
他们来往比较多,每逢节日、喜事,比较熟悉相近的人,包括男方或女方的都在内,总要相互访问、请客、吃东西、喝酒、跳舞、唱歌,一来就是半天,或到深夜。邻家之间,也有这种情况。小儿生后,头两年生日也是如此。
客人参加这样的会时,往往自己带一瓶酒。主人除备几瓶酒外,还常用糖自己作点酒。有些人,简直认为不喝醉不过瘾。另外还有无缘无故的酗酒现象,以致打架,伤人等。
从乌拉尔到西伯利亚的俄国人,比较喜欢吃饺子,名叫西伯利亚饺子,和中国的做法一样,可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其他饭菜的作法都不一样了。
每年冬天,各家都腌酸白菜。
男女关系比较随便,据说,类似西欧各国,不象东方民族那样。办结婚手续的和未办结婚手续的都可在一起居住过活,社会上也承认。党的组织、国家行政则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干涉,更不惊怪。
贪污、占小便宜、化公为私、走后门办私事、挣私钱等现象是很多的,有些是半公开或公开的,而且相互勾结、包庇。所以有句可怕的俗话:“处罚小偷,不是因为他偷,而是不会偷。”
一般来往,争论,或发生争斗,是硬以欺软,硬的容易占上风,软则受欺压。
在西伯利亚的几年,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俄国人的生活习惯及优缺点。
他们来往比较多,每逢节日、喜事,比较熟悉相近的人,包括男方或女方的都在内,总要相互访问、请客、吃东西、喝酒、跳舞、唱歌,一来就是半天,或到深夜。邻家之间,也有这种情况。小儿生后,头两年生日也是如此。
客人参加这样的会时,往往自己带一瓶酒。主人除备几瓶酒外,还常用糖自己作点酒。有些人,简直认为不喝醉不过瘾。另外还有无缘无故的酗酒现象,以致打架,伤人等。
从乌拉尔到西伯利亚的俄国人,比较喜欢吃饺子,名叫西伯利亚饺子,和中国的做法一样,可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其他饭菜的作法都不一样了。
每年冬天,各家都腌酸白菜。
男女关系比较随便,据说,类似西欧各国,不象东方民族那样。办结婚手续的和未办结婚手续的都可在一起居住过活,社会上也承认。党的组织、国家行政则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干涉,更不惊怪。
贪污、占小便宜、化公为私、走后门办私事、挣私钱等现象是很多的,有些是半公开或公开的,而且相互勾结、包庇。所以有句可怕的俗话:“处罚小偷,不是因为他偷,而是不会偷。”
一般来往,争论,或发生争斗,是硬以欺软,硬的容易占上风,软则受欺压。
#1445998
西伯利亚中国人的情况及见闻点滴
中国人的一般情况
1949年11月我到伊尔什的时候。中国人有好几十个或上百个。
绝大部分都是因从东北过境到苏联,被判处三年劳改释放后,到那里谋生的。他们出生的原籍却是山东人,是离开本省到东北谋生的。
他们说我是要“手艺”的,他们是卖“拉包代”即卖力气的。
(注:“拉包代”系俄语PaboTa的音译。)
当时有些人在煤矿里工作以后煤矿停止出煤他们大部分是挖士方工程,打石头,当力工,清厕所,还有作小生意的,但没有进工厂的,只有到后来才能有几个进厂工作的。还有收买废品的。
大部分人当时是光棍汉,一部分人和俄国女人生活,有结婚的,也有未办手续的,其中不少人生了孩子。生活一般还可以,因为在那里谋生还容易。
在政治上他们是落后的,不认识俄文,中文认得也不多,有些年轻的,多少懂得一点中文的,俄语说得也好些,有的连俄国话也只会应付几句。
思想也落后,有些人有爱国心,希望祖国强盛起来。在外国的人,只求不受欺负之外,什么也谈不到。有的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说共产党是穷党,有的说蒋介石还是大总统,还有人不知中国现在是那一“朝”。苏联地方政府一点也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宣传。他们曾大为赌博,还有吸鸦片的。怎么种植鸦片,怎样收割鸦片,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在那里看到的。
因为这些人落后,只作力工,不会讲俄语,生活方式不好,所以受到俄国人歧视,认为中国人就是那个样子,甚至有些和中国人同居结婚的俄国女人,也看不起中国人,而只是图吃、穿、过活。
中国人的一般情况
1949年11月我到伊尔什的时候。中国人有好几十个或上百个。
绝大部分都是因从东北过境到苏联,被判处三年劳改释放后,到那里谋生的。他们出生的原籍却是山东人,是离开本省到东北谋生的。
他们说我是要“手艺”的,他们是卖“拉包代”即卖力气的。
(注:“拉包代”系俄语PaboTa的音译。)
当时有些人在煤矿里工作以后煤矿停止出煤他们大部分是挖士方工程,打石头,当力工,清厕所,还有作小生意的,但没有进工厂的,只有到后来才能有几个进厂工作的。还有收买废品的。
大部分人当时是光棍汉,一部分人和俄国女人生活,有结婚的,也有未办手续的,其中不少人生了孩子。生活一般还可以,因为在那里谋生还容易。
在政治上他们是落后的,不认识俄文,中文认得也不多,有些年轻的,多少懂得一点中文的,俄语说得也好些,有的连俄国话也只会应付几句。
思想也落后,有些人有爱国心,希望祖国强盛起来。在外国的人,只求不受欺负之外,什么也谈不到。有的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说共产党是穷党,有的说蒋介石还是大总统,还有人不知中国现在是那一“朝”。苏联地方政府一点也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宣传。他们曾大为赌博,还有吸鸦片的。怎么种植鸦片,怎样收割鸦片,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在那里看到的。
因为这些人落后,只作力工,不会讲俄语,生活方式不好,所以受到俄国人歧视,认为中国人就是那个样子,甚至有些和中国人同居结婚的俄国女人,也看不起中国人,而只是图吃、穿、过活。
#1446012
要求我了解的第一个人
1950年初,那个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大牢里找我谈话的B某到了伊尔什,在基建局内务部门代表室找我谈话除问了我的生活、工作外,提出要我了解一个人。
他说名叫张方,据说他于几年前过境到苏联,原为满洲国边防警察的一个班长,那时这个警察队伍是受日本人领导和指挥的,他们怀疑他过境目的是侦探,希望我弄清楚他的身份,干过什么事,为什么过来。我说,还没有听说过这个人。B要我打听,同张认识和张谈,慢慢打听,希望张能向我讲实情。他说,张方过境时是冬天,地点在满洲里附近,河区冰冻,所以很容易过来。他说,不要操之过急。过两个月,他将再来,听我了解的情况的汇报。
我那时住在李玉书家,经过了解,张方就住在同一条街上,但在另一头,彼此也知道。在一个星期日,我和李玉书到张方家,和他认识了。
张方那时在收买废旧物品,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年轻的女人,中学毕业生,大战时在飞机厂当服务员,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家中生活颇不错。
张方才三十多岁,说话、干活很有能力。在中国上过中学,但未毕业。关于当警察班长,过境的情况,和B某说的大致一样,但说过境的原因,是和日本人发生冲突,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人欺负中国人而引起的。他说,他听说苏联不错,才跑过来,被捕后,他把实际情况讲了,但俄国人不信,怀疑他是侦探。
他说,他不懂俄文,也不知风俗习惯,家又住在辽宁,很远,未通过消息。他说,他开始很失望,俄国人坏,但呆了三年大狱后,到这里还很好,房子,地也有了,生活不错,工作也轻,讨了老婆,也不错,他已不想回去了。家里即令有人活着,不见得需要我,生活也不比这里好。他只是有点想家,如果过几年能回去或回去一次,看看家里,就心满意足了。
他也问了我的情况。
我们前后一年内,见过好几次面,也只是那样。如实地向B某作过几次说明,也未发现他有什么类似侦探的任何情况,以后也就算了。
1950年初,那个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大牢里找我谈话的B某到了伊尔什,在基建局内务部门代表室找我谈话除问了我的生活、工作外,提出要我了解一个人。
他说名叫张方,据说他于几年前过境到苏联,原为满洲国边防警察的一个班长,那时这个警察队伍是受日本人领导和指挥的,他们怀疑他过境目的是侦探,希望我弄清楚他的身份,干过什么事,为什么过来。我说,还没有听说过这个人。B要我打听,同张认识和张谈,慢慢打听,希望张能向我讲实情。他说,张方过境时是冬天,地点在满洲里附近,河区冰冻,所以很容易过来。他说,不要操之过急。过两个月,他将再来,听我了解的情况的汇报。
我那时住在李玉书家,经过了解,张方就住在同一条街上,但在另一头,彼此也知道。在一个星期日,我和李玉书到张方家,和他认识了。
张方那时在收买废旧物品,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年轻的女人,中学毕业生,大战时在飞机厂当服务员,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家中生活颇不错。
张方才三十多岁,说话、干活很有能力。在中国上过中学,但未毕业。关于当警察班长,过境的情况,和B某说的大致一样,但说过境的原因,是和日本人发生冲突,由于长期以来日本人欺负中国人而引起的。他说,他听说苏联不错,才跑过来,被捕后,他把实际情况讲了,但俄国人不信,怀疑他是侦探。
他说,他不懂俄文,也不知风俗习惯,家又住在辽宁,很远,未通过消息。他说,他开始很失望,俄国人坏,但呆了三年大狱后,到这里还很好,房子,地也有了,生活不错,工作也轻,讨了老婆,也不错,他已不想回去了。家里即令有人活着,不见得需要我,生活也不比这里好。他只是有点想家,如果过几年能回去或回去一次,看看家里,就心满意足了。
他也问了我的情况。
我们前后一年内,见过好几次面,也只是那样。如实地向B某作过几次说明,也未发现他有什么类似侦探的任何情况,以后也就算了。
#1446013
到州里去调查一个人
1950年夏,B某又来到伊尔什,要我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去一次,调查另一个中国人,类似张方的情况,我说,这样远可能不方便。他劝我试一下,并提供了线索,到那里中心市场去找作生意的中国人,即可挂上钩。
我请了三天假,说想去买点东西。
在市场里见到两个卖菜的,两个卖石膏玩具的人,都住在叶尼寨河彼岸,接近我所要调查的人。我到那里,见到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中国人,有俄国老婆,孩子已大,在学校读书了,住在他家,他和俄国女人对我还热情,说“出门人不能顶着房子走”。
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我要调查的,他们有来往。据说,那个人是收破烂的,和张方的工作一样。生活不错,还卖些零用品,是用卖破烂的钱弄来的。他在伪满洲国当过兵,因受日本军官的欺负,跑过来了。在这里比在中国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老家在山东,也没什么人了,不愿再回中国去了。和中国也没有什么联系。
第二天,恰好他的儿子到我住的中国人那里去玩,他又领我到了他的家里,只见了他的俄国老婆,本人到南方一个地方去串门了,几天内不会回来。据说是做一笔生意。据他老婆说的情况,日常生活、来往的一些人,大致和我的房主人夫妇两口讲的差不多。我也和其他几个中国人谈过话,印象是,他们主要是谋生,作生意,赚几个钱,讨老婆,成家,根本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对日本人恨得很,认为在俄国生活容易。
1950年夏,B某又来到伊尔什,要我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去一次,调查另一个中国人,类似张方的情况,我说,这样远可能不方便。他劝我试一下,并提供了线索,到那里中心市场去找作生意的中国人,即可挂上钩。
我请了三天假,说想去买点东西。
在市场里见到两个卖菜的,两个卖石膏玩具的人,都住在叶尼寨河彼岸,接近我所要调查的人。我到那里,见到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中国人,有俄国老婆,孩子已大,在学校读书了,住在他家,他和俄国女人对我还热情,说“出门人不能顶着房子走”。
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我要调查的,他们有来往。据说,那个人是收破烂的,和张方的工作一样。生活不错,还卖些零用品,是用卖破烂的钱弄来的。他在伪满洲国当过兵,因受日本军官的欺负,跑过来了。在这里比在中国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老家在山东,也没什么人了,不愿再回中国去了。和中国也没有什么联系。
第二天,恰好他的儿子到我住的中国人那里去玩,他又领我到了他的家里,只见了他的俄国老婆,本人到南方一个地方去串门了,几天内不会回来。据说是做一笔生意。据他老婆说的情况,日常生活、来往的一些人,大致和我的房主人夫妇两口讲的差不多。我也和其他几个中国人谈过话,印象是,他们主要是谋生,作生意,赚几个钱,讨老婆,成家,根本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对日本人恨得很,认为在俄国生活容易。
#1446014
关于王宪忠
1951年初期,我开始认识了王宪忠,他在伊尔什所有的中国人中,是比较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一个,他已结婚,妻子是个中国女人,年纪三十来岁,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有前夫,被捕,不知下落,遗有子女二人,叫王宪忠为“爸爸”。
王宪忠自已说,他曾在抗日联军中干过,知道高岗。有中学水平,俄语也说得比较好。还懂得点技术,会开汽车。是在和日本人的一次战斗中因敌人占优势退无可退时,进入苏联境内的,被以非法过境名义,判了三年刑,释放后才到伊尔什的。
那时,他已有自己的房子,自留地,种西红柿每季可赚几千卢布,女的给人家作衣服,收入也不错,自己有缝衣机,家中有收音机,常听中国广播。
王宪忠还常到外地及坎斯克,他曾向我谈到见过鲁也参,说是个什么样人,问我认识否?我说,不知道。
他还曾到过中国驻新西伯利亚领事馆。由于他的这种情况,曾引起内务部门对他的注意,在1952年那个B某曾让我留心他,但没有让我交待他的其他情况。1953年有一次可能是要逮捕他,情况很急。那年春天,即将种土豆的时候,王宪忠跑了,大概经过一个多月,他才回来。我见到他后,他将跑到中亚细亚去的原因,路上见到情况,及为什么又回来全告诉我。内务部门在1953年夏天公开找他谈,让他安心,说现在不会逮捕他,情况都变了。
1953年夏,内务部门可能大改组了,对这些人也不再怀疑追问了,B某也未再来找我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内务部门驻伊尔什专员也换过几个人。
此后,未再有人找我了,使我在精神上放下了一个包袱。
1951年初期,我开始认识了王宪忠,他在伊尔什所有的中国人中,是比较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一个,他已结婚,妻子是个中国女人,年纪三十来岁,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有前夫,被捕,不知下落,遗有子女二人,叫王宪忠为“爸爸”。
王宪忠自已说,他曾在抗日联军中干过,知道高岗。有中学水平,俄语也说得比较好。还懂得点技术,会开汽车。是在和日本人的一次战斗中因敌人占优势退无可退时,进入苏联境内的,被以非法过境名义,判了三年刑,释放后才到伊尔什的。
那时,他已有自己的房子,自留地,种西红柿每季可赚几千卢布,女的给人家作衣服,收入也不错,自己有缝衣机,家中有收音机,常听中国广播。
王宪忠还常到外地及坎斯克,他曾向我谈到见过鲁也参,说是个什么样人,问我认识否?我说,不知道。
他还曾到过中国驻新西伯利亚领事馆。由于他的这种情况,曾引起内务部门对他的注意,在1952年那个B某曾让我留心他,但没有让我交待他的其他情况。1953年有一次可能是要逮捕他,情况很急。那年春天,即将种土豆的时候,王宪忠跑了,大概经过一个多月,他才回来。我见到他后,他将跑到中亚细亚去的原因,路上见到情况,及为什么又回来全告诉我。内务部门在1953年夏天公开找他谈,让他安心,说现在不会逮捕他,情况都变了。
1953年夏,内务部门可能大改组了,对这些人也不再怀疑追问了,B某也未再来找我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内务部门驻伊尔什专员也换过几个人。
此后,未再有人找我了,使我在精神上放下了一个包袱。
#1446015
(↑[ ゚∀。]上面三段,这个“B某”是老熟人了,他全名叫别列米尼,是作者第一次被捕时候的问官(审讯员)。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啊......感觉B某本人应该也变老了)
(“B某”第一次出场: >>Po.1442269 )
(“B某”第一次出场: >>Po.1442269 )
#1446016
>>Po.1446014
(↑[ ゚∀。]这个人问作者认不认识鲁也参,作者居然说不知道,因为知道这是刻意隐瞒,读到时还是忍不住笑了一下......明明几章前又遇见了一次鲁也参啊!)
(上次见到鲁也参,是在刚刚第三次被捕: >>Po.1445922 )
(↑[ ゚∀。]这个人问作者认不认识鲁也参,作者居然说不知道,因为知道这是刻意隐瞒,读到时还是忍不住笑了一下......明明几章前又遇见了一次鲁也参啊!)
(上次见到鲁也参,是在刚刚第三次被捕: >>Po.1445922 )
#1446046
一个铁匠
1950年夏天,我当了工艺师后不久,有一个中围人到机电修配厂来找工作,是个铁匠。姓陈,是河南省豫西人,真是老乡中的老乡了!
他曾在中国军队中干过,后来到了东北,参加了抗日联军,他很少打过仗,是在土办军工厂当铁匠,能修理枪械,配零件,铁匠手艺不错,能做当时俄国铁匠不会干的活,即锻焊接。他也曾因非法过境被判了三年劳改。那时他已有一个俄国老婆和自己的房子。
他的技术不错,能作细件锻造,颇看不起俄国工匠。我虽然帮助他调整工作及工资,但他嫌工资少,而不愿在那里干,改到别的区去了。临走时,和我亲切地告别了。
大力士
那里有个中国人姓赵,是河南省滑县人,更是近同乡了。三十岁左右,力气很大,比一般俄国人的力气还大,在装卸队工作,俄国人给他送个绰号“大力士”。
他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干过。原在关内军队中干过,后来随军到了东北,后转入抗日联军,高小程度,中文还可以,俄语不通,只能讲几句普遍用语。和其他人的命运一样,但爱国心很强,家中还贴他自己写的爱国对联。已经有俄国老婆,两个孩子,家中很简单,住的是自己用土坯盖的房子,有自留地。他很能吃。
对我特别亲热,只是以不能回国为遗恨。他看不起俄国人,说俄国人常把重活推给他干,而工资并不高。谈起中国的事,不论什么,他都是眉飞色舞。
三个工厂工人
由于我在电机修配厂当了工艺师,实际上是技术负责人,有三个人不愿在外边作零星的力工活,商最好了到厂里来找工作。我向他们提出,没有手艺,别的不能干,只有到铸铁车间做翻砂工,他们同意了,干得很不错,工资也不少,车间主任俄国人也很夸奖他们。他们也满意,说我在那里不受俄国人的气。
1950年夏天,我当了工艺师后不久,有一个中围人到机电修配厂来找工作,是个铁匠。姓陈,是河南省豫西人,真是老乡中的老乡了!
他曾在中国军队中干过,后来到了东北,参加了抗日联军,他很少打过仗,是在土办军工厂当铁匠,能修理枪械,配零件,铁匠手艺不错,能做当时俄国铁匠不会干的活,即锻焊接。他也曾因非法过境被判了三年劳改。那时他已有一个俄国老婆和自己的房子。
他的技术不错,能作细件锻造,颇看不起俄国工匠。我虽然帮助他调整工作及工资,但他嫌工资少,而不愿在那里干,改到别的区去了。临走时,和我亲切地告别了。
大力士
那里有个中国人姓赵,是河南省滑县人,更是近同乡了。三十岁左右,力气很大,比一般俄国人的力气还大,在装卸队工作,俄国人给他送个绰号“大力士”。
他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干过。原在关内军队中干过,后来随军到了东北,后转入抗日联军,高小程度,中文还可以,俄语不通,只能讲几句普遍用语。和其他人的命运一样,但爱国心很强,家中还贴他自己写的爱国对联。已经有俄国老婆,两个孩子,家中很简单,住的是自己用土坯盖的房子,有自留地。他很能吃。
对我特别亲热,只是以不能回国为遗恨。他看不起俄国人,说俄国人常把重活推给他干,而工资并不高。谈起中国的事,不论什么,他都是眉飞色舞。
三个工厂工人
由于我在电机修配厂当了工艺师,实际上是技术负责人,有三个人不愿在外边作零星的力工活,商最好了到厂里来找工作。我向他们提出,没有手艺,别的不能干,只有到铸铁车间做翻砂工,他们同意了,干得很不错,工资也不少,车间主任俄国人也很夸奖他们。他们也满意,说我在那里不受俄国人的气。
#1446047
州里的一个皮鞋匠
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中心市场门口处的一个小木房里,见到了一个中国人皮鞋匠,姓韩,已加入苏联国籍,年纪五十岁左右,据他说,半个州城市都知道他叫“沙沙”。
我同他谈了一阵,他很热情,让我到他家里住宿。他有自己的相当好的住房,带有自留地,在州城的边区,据说可卖五万卢布。他那个小木房,每月要交五百个卢布的税,而每月可以有三,四千占布的收入,假如他只出工二十天就可以了。
修做皮拖鞋,每双一百个卢布,女人穿的花样皮鞋,每双四百个卢布,订货人经常不断,供不应求。
他有个挺不错的俄国老婆,才三十岁,已结娇十年,只有一个九岁的女孩,在小学读书,女的母亲在他家做饭,干家务,我初进去时,认为是他的妻子,而把妻子当做女儿,他笑着用中国话告诉我,那是他的岳母,和他年纪差不多。
自留地里有井,自己不耕,雇其他中国人种菜,除自用外,还可卖钱。
妻子是俄国十年制中学毕业的,结婚时才二十岁。我去时,恰好在商店里出现中国的红花缎,四百个卢布一米,他给年轻妻子作了一个睡衣,用了一千六百个卢布。
韩说,老家是山东人,还有个老母七十多岁了,不时他还寄些东西回家,只是关税太多。
韩也颇知道一些苏联及中国的事。我回国前曾去看望过他一次,他说,如果我用钱时,可给我几千卢布,希望我回国后能给他老母每月寄几个钱。我说,几十年未回国,不知将来怎样,不敢答应这件事。我自己有钱回国,不要他的钱帮助。总之,他是相当阔气的人了。
中国人的国籍及结婚情况
在伊尔什的中国人,除少数人是中国国籍,有中国护照外,大多数是无国籍的,这样在苏联便没有正式公民权的待遇,和俄国女人结婚后,生下的子女姓母姓。
后来,苏联政府颁布法律,俄国人可以和外国国籍的人结婚,也可以申请外国国籍,也可结婚后保留苏联国籍。这样就消除了国籍问题的上法律障碍。
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中心市场门口处的一个小木房里,见到了一个中国人皮鞋匠,姓韩,已加入苏联国籍,年纪五十岁左右,据他说,半个州城市都知道他叫“沙沙”。
我同他谈了一阵,他很热情,让我到他家里住宿。他有自己的相当好的住房,带有自留地,在州城的边区,据说可卖五万卢布。他那个小木房,每月要交五百个卢布的税,而每月可以有三,四千占布的收入,假如他只出工二十天就可以了。
修做皮拖鞋,每双一百个卢布,女人穿的花样皮鞋,每双四百个卢布,订货人经常不断,供不应求。
他有个挺不错的俄国老婆,才三十岁,已结娇十年,只有一个九岁的女孩,在小学读书,女的母亲在他家做饭,干家务,我初进去时,认为是他的妻子,而把妻子当做女儿,他笑着用中国话告诉我,那是他的岳母,和他年纪差不多。
自留地里有井,自己不耕,雇其他中国人种菜,除自用外,还可卖钱。
妻子是俄国十年制中学毕业的,结婚时才二十岁。我去时,恰好在商店里出现中国的红花缎,四百个卢布一米,他给年轻妻子作了一个睡衣,用了一千六百个卢布。
韩说,老家是山东人,还有个老母七十多岁了,不时他还寄些东西回家,只是关税太多。
韩也颇知道一些苏联及中国的事。我回国前曾去看望过他一次,他说,如果我用钱时,可给我几千卢布,希望我回国后能给他老母每月寄几个钱。我说,几十年未回国,不知将来怎样,不敢答应这件事。我自己有钱回国,不要他的钱帮助。总之,他是相当阔气的人了。
中国人的国籍及结婚情况
在伊尔什的中国人,除少数人是中国国籍,有中国护照外,大多数是无国籍的,这样在苏联便没有正式公民权的待遇,和俄国女人结婚后,生下的子女姓母姓。
后来,苏联政府颁布法律,俄国人可以和外国国籍的人结婚,也可以申请外国国籍,也可结婚后保留苏联国籍。这样就消除了国籍问题的上法律障碍。
#1446048
下面叙述一些见闻点滴:
日本的俘虏兵
1950年伊尔什有几十个日本俘虏兵,他们和乌拉尔的德国俘虏不一样,是在当地的木材加工工厂工作,领工资,有自已的宿舍,他们不能在那里结婚,因为是俘虏,而且苏日正在交涉关于俘虏处理问题,但他们有些人有俄国女人“同居”。
后来,听说两国谈判结束,日俘都要追返,而日本提出的数目,除了死亡的以外,和苏联统计实有的数目相差较大。因此,苏联政府下令,所有日俘都要遣返,不准办理无国籍手续,更不准申请留在苏联办理转国籍等事项。
而被遣返的日俘,日本不仅不让他们回家团聚,不给工作,而且是直接运到北海道某个类似集中营的地方,一则是处分他们做了俘虏,二是消除“赤色”影响。
因而有些日本人不愿回去,有意逃避,但也没有办法。
各种人命案件、伤人、抢动、偷盗、贪污事
在我在伊尔什的几年中,有几起人命案件,多数属于谋财害命,也有因为酗酒或争风吃醋的,情节不一。但人命案件发生后,即令破获或当场认出的,一般都是判处徒刑,很少听说判有死刑的。有人说,由于战争中死人太多,战争年间出生率低,苏联人缺,所以一般不判死刑。而政府机关报则宣传是苏联政治的成绩。
抢劫偷盗、贪污、酗酒的事,则屡见不鲜,一些贪污的人,生活还是很充裕的。
还有一起比较特殊的是冒充军人的案件,因为此人成了先进工作者,照片登了报纸,他的家乡人在报纸上认出而被揭发了。
在我们厂里,还发生了两起工人自干的偷盗案,结果都被查出逮捕。
还有些流氓歹徒,相互赌博,输赢的目标是谁输了,谁就得去偷或甚至杀害某个人。为此有一次对象是曾经整过他们的一个民警,输的人应该去杀害他,但由于斧头不利,民警力大,只受了致伤而未死,结果抓住了犯人,才揭发出这个流氓集团。
制造假文件、偷改公债票
苏联国内公债数量很大,每个职工每年要拿出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买公债。公债用抽签还本办法,原来为十年还清,后改为二十年。
因此,每年总有几次还本及奖金的布告,有的为了得奖,有的为了早还本,甚至于修改号码,也有被发现的。
我们厂有一个定额员,二百个卢布的公债票,幸而得了几万卢布的头奖,一下子得了等于十至二十年的工资,买了房子,结了婚,成了个幸运的小富翁。
日本的俘虏兵
1950年伊尔什有几十个日本俘虏兵,他们和乌拉尔的德国俘虏不一样,是在当地的木材加工工厂工作,领工资,有自已的宿舍,他们不能在那里结婚,因为是俘虏,而且苏日正在交涉关于俘虏处理问题,但他们有些人有俄国女人“同居”。
后来,听说两国谈判结束,日俘都要追返,而日本提出的数目,除了死亡的以外,和苏联统计实有的数目相差较大。因此,苏联政府下令,所有日俘都要遣返,不准办理无国籍手续,更不准申请留在苏联办理转国籍等事项。
而被遣返的日俘,日本不仅不让他们回家团聚,不给工作,而且是直接运到北海道某个类似集中营的地方,一则是处分他们做了俘虏,二是消除“赤色”影响。
因而有些日本人不愿回去,有意逃避,但也没有办法。
各种人命案件、伤人、抢动、偷盗、贪污事
在我在伊尔什的几年中,有几起人命案件,多数属于谋财害命,也有因为酗酒或争风吃醋的,情节不一。但人命案件发生后,即令破获或当场认出的,一般都是判处徒刑,很少听说判有死刑的。有人说,由于战争中死人太多,战争年间出生率低,苏联人缺,所以一般不判死刑。而政府机关报则宣传是苏联政治的成绩。
抢劫偷盗、贪污、酗酒的事,则屡见不鲜,一些贪污的人,生活还是很充裕的。
还有一起比较特殊的是冒充军人的案件,因为此人成了先进工作者,照片登了报纸,他的家乡人在报纸上认出而被揭发了。
在我们厂里,还发生了两起工人自干的偷盗案,结果都被查出逮捕。
还有些流氓歹徒,相互赌博,输赢的目标是谁输了,谁就得去偷或甚至杀害某个人。为此有一次对象是曾经整过他们的一个民警,输的人应该去杀害他,但由于斧头不利,民警力大,只受了致伤而未死,结果抓住了犯人,才揭发出这个流氓集团。
制造假文件、偷改公债票
苏联国内公债数量很大,每个职工每年要拿出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买公债。公债用抽签还本办法,原来为十年还清,后改为二十年。
因此,每年总有几次还本及奖金的布告,有的为了得奖,有的为了早还本,甚至于修改号码,也有被发现的。
我们厂有一个定额员,二百个卢布的公债票,幸而得了几万卢布的头奖,一下子得了等于十至二十年的工资,买了房子,结了婚,成了个幸运的小富翁。
#1446050
机电修配厂及工作
煤矿管理局
机电修配厂是直属坎斯克煤矿管理局的一个企业单位,为各个煤矿服务,也为本地区及附近各集体农庄服务。管理局原在州里,1952年包罗金露天开采矿投产后,迁到这里,机电修配厂也迁到这里。从此,产煤中心由伊尔什转移到包罗金。
在煤矿管理局属下的有伊尔什煤矿、南煤矿西伯利亚大道“上加马拉”煤矿及露天矿。
这个地区产的煤是褐煤,是比较年轻的煤层,最浅处在包罗金,在地层下不深,只有三、四米,所以采取露天揭开地皮办法。煤层深十米左右,据说,下边还有一层,厚可能超过十米。这里用挖土机直接挖煤装车运出,供应西伯利亚这一带的燃料,产量逐年增加。
机电修配厂前后情况
由于管理局迁来,煤生产量增加,机电修配厂也逐渐扩大,以后又和原来基建公司的修配厂合并,设备、工人、技术人员都增加了。
厂内的车间也增加了,除在伊尔什增加铸铁车间外,南矿增加了金属结构车间,以后在包罗金又增加了一个小炼钢炉,加上金工、电工、锻造,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小型机械厂设备较全的修配部门,人员到了二百多。
1954年成立了技术科,有设计师两名,工艺师、定额员各两名,计划、检查各一人,由我担任科长,这样,行政上是厂长负责,财务上有会计师,技术生产是技术科。
此外,还有总工程师职务,但由于人选变动太大,在我在的六年时间,前后更换了七个人,所以没有起了什么作用,而具体事,基本上是由我担任的。
各车间都有个主任,因为人少也兼任工长。
六年中所作的主要工作及遇到的情况,简要的可叙述些,当然,大量的还是一般技术性事务工作。
煤矿管理局
机电修配厂是直属坎斯克煤矿管理局的一个企业单位,为各个煤矿服务,也为本地区及附近各集体农庄服务。管理局原在州里,1952年包罗金露天开采矿投产后,迁到这里,机电修配厂也迁到这里。从此,产煤中心由伊尔什转移到包罗金。
在煤矿管理局属下的有伊尔什煤矿、南煤矿西伯利亚大道“上加马拉”煤矿及露天矿。
这个地区产的煤是褐煤,是比较年轻的煤层,最浅处在包罗金,在地层下不深,只有三、四米,所以采取露天揭开地皮办法。煤层深十米左右,据说,下边还有一层,厚可能超过十米。这里用挖土机直接挖煤装车运出,供应西伯利亚这一带的燃料,产量逐年增加。
机电修配厂前后情况
由于管理局迁来,煤生产量增加,机电修配厂也逐渐扩大,以后又和原来基建公司的修配厂合并,设备、工人、技术人员都增加了。
厂内的车间也增加了,除在伊尔什增加铸铁车间外,南矿增加了金属结构车间,以后在包罗金又增加了一个小炼钢炉,加上金工、电工、锻造,基本上具备了一个小型机械厂设备较全的修配部门,人员到了二百多。
1954年成立了技术科,有设计师两名,工艺师、定额员各两名,计划、检查各一人,由我担任科长,这样,行政上是厂长负责,财务上有会计师,技术生产是技术科。
此外,还有总工程师职务,但由于人选变动太大,在我在的六年时间,前后更换了七个人,所以没有起了什么作用,而具体事,基本上是由我担任的。
各车间都有个主任,因为人少也兼任工长。
六年中所作的主要工作及遇到的情况,简要的可叙述些,当然,大量的还是一般技术性事务工作。
#1446051
调正使用滚齿机及加工
机电修配厂原有一台“共青团滚齿机”,能切模数8,最大直径五一六百的直齿轮,但一直没有调整,不会操作。有些齿轮配件,只有在牛头刨上划线刨,斜齿轮根本不能作。
我当了工艺师后,幸亏我在乌拉尔参加过滚齿机调整工作。我找到说明书,将机床进行了检查,了解了工具室的滚齿刀,并配备了其他工具,使机床开动了,还是新的,没有什么毛病。
我又教会了一个平铣床上的工人,让他也学会使用滚齿机,但因工作少,仍不能独立操作。
在这上面曾作过齿轴,小涡轮。
有一次钻探队钻机上螺旋齿轮坏了,但厂内没有适当的模数铣刀,我改变了模数,保持原中心距,改变了速比,作成了几对齿轮,使钻机未多停工,受到了很大的表扬。
又一次露天开采
矿基建公司一台英国进口的列车发电站锅炉上的蜗轮裂开了,蜗杆还完整,但一测量是英制齿轮,为了不影响发电站工作,将齿轮把合暂用,另配了一对模数的蜗杆蜗轮时,又得到一次大表扬。
这也是我在乌拉尔“多管闲事”的收获。
热电站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安装
这个设备是我第一次按不太复杂的图纸制造的。
我还是比较细心的,也怕出错误。后来完成了,总机械师让我带钳工队去就地安装。我有点怕,因为我从来未安装过设备,表示不行。总机械师勉励我,钳工们拥护我,他们说,他们自己会想法安装好,只要我在图纸及计算和对外联系上负责就行。我只得去了。总动力师也支持我。因为这是为动力设备用的。
在安装过程中我发现水循环系统不太合理,向动力师作了说明,并建议改为自上而下。他同意了并签了修改的图纸。
在即将完成时,忽然从莫斯科电力工业部来了个检查组,是由三个犹太女人组成,据说是专家,她们一看说图纸改错了,原来的水循环系统是对的,自下而上是为了既能使用,又能修理过滤器;按现在修改的图纸,只能使用不能修理。她问是谁改的,谁签的字。
我向她们反映了情况,并向总动力师反映了,他说,他也不知道还有这个目的,自己不好见她们,借故走了,让我按原来的图纸,遵照检查组的意见重改一次。我们干了,试验情况良好。
从此,我得了一次教训,未弄通的东西,不能随便改。
在安装过程中,我帮助了钳工们,但也学到了一些实际安装知识。
机电修配厂原有一台“共青团滚齿机”,能切模数8,最大直径五一六百的直齿轮,但一直没有调整,不会操作。有些齿轮配件,只有在牛头刨上划线刨,斜齿轮根本不能作。
我当了工艺师后,幸亏我在乌拉尔参加过滚齿机调整工作。我找到说明书,将机床进行了检查,了解了工具室的滚齿刀,并配备了其他工具,使机床开动了,还是新的,没有什么毛病。
我又教会了一个平铣床上的工人,让他也学会使用滚齿机,但因工作少,仍不能独立操作。
在这上面曾作过齿轴,小涡轮。
有一次钻探队钻机上螺旋齿轮坏了,但厂内没有适当的模数铣刀,我改变了模数,保持原中心距,改变了速比,作成了几对齿轮,使钻机未多停工,受到了很大的表扬。
又一次露天开采
矿基建公司一台英国进口的列车发电站锅炉上的蜗轮裂开了,蜗杆还完整,但一测量是英制齿轮,为了不影响发电站工作,将齿轮把合暂用,另配了一对模数的蜗杆蜗轮时,又得到一次大表扬。
这也是我在乌拉尔“多管闲事”的收获。
热电站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安装
这个设备是我第一次按不太复杂的图纸制造的。
我还是比较细心的,也怕出错误。后来完成了,总机械师让我带钳工队去就地安装。我有点怕,因为我从来未安装过设备,表示不行。总机械师勉励我,钳工们拥护我,他们说,他们自己会想法安装好,只要我在图纸及计算和对外联系上负责就行。我只得去了。总动力师也支持我。因为这是为动力设备用的。
在安装过程中我发现水循环系统不太合理,向动力师作了说明,并建议改为自上而下。他同意了并签了修改的图纸。
在即将完成时,忽然从莫斯科电力工业部来了个检查组,是由三个犹太女人组成,据说是专家,她们一看说图纸改错了,原来的水循环系统是对的,自下而上是为了既能使用,又能修理过滤器;按现在修改的图纸,只能使用不能修理。她问是谁改的,谁签的字。
我向她们反映了情况,并向总动力师反映了,他说,他也不知道还有这个目的,自己不好见她们,借故走了,让我按原来的图纸,遵照检查组的意见重改一次。我们干了,试验情况良好。
从此,我得了一次教训,未弄通的东西,不能随便改。
在安装过程中,我帮助了钳工们,但也学到了一些实际安装知识。
#1446052
挖掘机长臂的修理
1951年冬特别冷,较长一段时间一直在零下三十五至四十摄氏度之间,在露天煤矿工作的挖据机的长辟由于冲击负荷大,金属冷硬脆性增加,发生了连续断折两、三个,使十之三、四的挖掘机不能使用。
矿务局先运到机电修配厂一个,惊动了总工程师、露天矿的总工程师和机电厂厂长及技术人员。
怎样修理?从未见到。
经过商量,决定试作一个箱体,如同套火柴盒那样,再用电铆焊接法及对焊法。
为此并邀请了基建公司的室外低温高级电焊工用特殊电焊条焊接。并为此制造了专用夹具,最后修理完了一个,运到现场进行试验,和完好的一个配用,结果,再次发生了断裂,但不是在焊接处,而是在原未断处。这证明焊接是完全成功的。
以后又连续修复了几个。为此,矿务局对机电修配厂作了专门的表扬。我也得到了新的的实践经验。
改装木料装卸机
矿务局不知从那里弄来了一套木料装卸机的图纸,作为任务让我们试制一台,总机械师提出两个修改要求。
第一,是改为自己走动的,而不是推动或拖动的。
第二,是改为可以双边卸车,而不是原来的单边卸车。
在修改过程中几乎出了大错误。
一是在改自动行走时,我在车架下边作了一个减链机,电机及正反向开关,用链带动齿轮,但忘记在原来的轴上加键,这样就会造成车轮转动轴不转动的情况。这是我在下雨天的路上救一辆马车时,发现车轮打滑现象时觉察到的。第二天上班后,赶快作了更改。
第二件是改双边卸车时,上边的框架成了四点都活动的方形,经过一个装配钳工指出作了改正。
以后,经过试车,没有出笑话,大家都很满意。
修理三立方米的挖掘机
1953年夏,一台工作过几年的三立米挖掘机坏了,焊接件底盘裂开,其他磨损亦不少,露天矿领导决定大修。
机电修配厂既无起重设备,又无那样大的加工机床,只得组织了修理队,在现场用土、小设备设法对付。我们将挖掘机拖到一块平地上,在近处搭上帐蓬,设备、工具、卡具、人员、电机都在里面,把小机床直接装到挖掘机上。
对底盘裂开的情况,我把我看法及修理方法,写信并附小图给乌拉尔厂说明情况。后来该厂回信说裂开原因可能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过分冲击,因为原来的设计安全系数是很大的,焊接质量是经过验证的。并提出修理方法及图纸。
因为那个厂是权威的厂,我们只得按我们的可能性,参考他们的图纸,进行了修理。同时还采用了很多以小干大的办法,总算修好了。
1951年冬特别冷,较长一段时间一直在零下三十五至四十摄氏度之间,在露天煤矿工作的挖据机的长辟由于冲击负荷大,金属冷硬脆性增加,发生了连续断折两、三个,使十之三、四的挖掘机不能使用。
矿务局先运到机电修配厂一个,惊动了总工程师、露天矿的总工程师和机电厂厂长及技术人员。
怎样修理?从未见到。
经过商量,决定试作一个箱体,如同套火柴盒那样,再用电铆焊接法及对焊法。
为此并邀请了基建公司的室外低温高级电焊工用特殊电焊条焊接。并为此制造了专用夹具,最后修理完了一个,运到现场进行试验,和完好的一个配用,结果,再次发生了断裂,但不是在焊接处,而是在原未断处。这证明焊接是完全成功的。
以后又连续修复了几个。为此,矿务局对机电修配厂作了专门的表扬。我也得到了新的的实践经验。
改装木料装卸机
矿务局不知从那里弄来了一套木料装卸机的图纸,作为任务让我们试制一台,总机械师提出两个修改要求。
第一,是改为自己走动的,而不是推动或拖动的。
第二,是改为可以双边卸车,而不是原来的单边卸车。
在修改过程中几乎出了大错误。
一是在改自动行走时,我在车架下边作了一个减链机,电机及正反向开关,用链带动齿轮,但忘记在原来的轴上加键,这样就会造成车轮转动轴不转动的情况。这是我在下雨天的路上救一辆马车时,发现车轮打滑现象时觉察到的。第二天上班后,赶快作了更改。
第二件是改双边卸车时,上边的框架成了四点都活动的方形,经过一个装配钳工指出作了改正。
以后,经过试车,没有出笑话,大家都很满意。
修理三立方米的挖掘机
1953年夏,一台工作过几年的三立米挖掘机坏了,焊接件底盘裂开,其他磨损亦不少,露天矿领导决定大修。
机电修配厂既无起重设备,又无那样大的加工机床,只得组织了修理队,在现场用土、小设备设法对付。我们将挖掘机拖到一块平地上,在近处搭上帐蓬,设备、工具、卡具、人员、电机都在里面,把小机床直接装到挖掘机上。
对底盘裂开的情况,我把我看法及修理方法,写信并附小图给乌拉尔厂说明情况。后来该厂回信说裂开原因可能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过分冲击,因为原来的设计安全系数是很大的,焊接质量是经过验证的。并提出修理方法及图纸。
因为那个厂是权威的厂,我们只得按我们的可能性,参考他们的图纸,进行了修理。同时还采用了很多以小干大的办法,总算修好了。
#1446053
制造煤矿中用的吊斗
一个竖井煤矿升降用的吊斗坏了,必须一个备用的。
过去在乌拉尔金工车间曾制造过这种设备的零件,别的金属结构及锻件都是其他车间做的,而且当时金工车间的设备也比现在机电修配厂的设备强大得多。
但当厂里分配这个艰巨任务时,我还是勇敢地答应了。厂长及总机械师都表示积极支持及鼓励,只要能完成这个任务,那怕在质量上差一点也行,只要能在新设备到来之前,使生产不受影响就可以。
我费了很大的力气,还花了很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自己直接参加了计算、划线、放样,试装等工作,经过几个月,总算完成了。
一个竖井煤矿升降用的吊斗坏了,必须一个备用的。
过去在乌拉尔金工车间曾制造过这种设备的零件,别的金属结构及锻件都是其他车间做的,而且当时金工车间的设备也比现在机电修配厂的设备强大得多。
但当厂里分配这个艰巨任务时,我还是勇敢地答应了。厂长及总机械师都表示积极支持及鼓励,只要能完成这个任务,那怕在质量上差一点也行,只要能在新设备到来之前,使生产不受影响就可以。
我费了很大的力气,还花了很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自己直接参加了计算、划线、放样,试装等工作,经过几个月,总算完成了。
#1446054
其他设备修理
在几年内还在厂里修理了各种煤矿用的设备,如各种大小鼓风机、钻探机、联合采煤机、装煤机、运输带及其他辅助装置。
在这些修理过程中,我也从头至尾了解情况,搞配件测绘及工艺编制同时参加对各该项设备的使用和调整,增加了不少的知识。
总之,厂虽小,但对机械设备品种和性能,了解却不少。
一次合理化建议及设计、制造小型号板机
那时煤矿中经常需要电机及相应的设备,如水泵、鼓风机、减链机,运输机上半联轴等备件相当多,而在加工圆圈六个孔时,需要划线、且不易准确。
我根据过去车工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夹具,可减少划线,卡盘找正等手续,并提高准确性。又根据基建局的号板机,设计、制造了一个较小型的,适合我厂使用的号板机,代替过去的人工号板。这两面都试验成功,而且顺利投产。
为此报到管理局,奖给我半月的工资,还发了奖状。
为农机的机械化服务
从1952年起附近几个农庄到厂里来要求为他们的机械化搞些设备,原则上要简单、便宜、易于操作维护,并能和他们的现有机械配套。因此,我和几个钳工走了几个农庄,了解情况,给他们制造输送带,传动轴等。
但经过一些接触后,对农庄情况有了比较多方面的了解。
总起来说,可有以下几点:
1.各个集体农庄集体经济的富裕程度悬殊很大,有的积累资金很多,达几百万卢布,存在银行。有学校、俱乐部、电影院、图书馆,集体的牛、马、鸡、猪数目也多,生活较好,按二五分的东西也多,穿的、食的、住宅、道路、电灯都不错,但这是少数。
在西伯利亚的广阔大地上,每户平均有地均合一百五十亩左右,而中等水平的较多,有少数则相当贫穷落后,虽然土地面积也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
2.农村生产的机械化,全靠国营拖拉机站为农庄服务,其费用在收获的粮食中偿还,作为国家收入,这个数目加上自然税,还有国家收购粮计划,占农庄产品粮的相当大的部分。这都要交给国家粮库。
其余的,除留下种子外,才按二五或工作日分给农民。
3.各户有自留地,耕的比较好。农庄内各户的生活水平悬殊也大,农庄主席等领导人,拖拉机站负责人及其他主要人员,生活水平比普通人高得多。也有利用职权及亲属关系谋私利的事。
4.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结果,女人多于男人,老年多于青年。
在几年内还在厂里修理了各种煤矿用的设备,如各种大小鼓风机、钻探机、联合采煤机、装煤机、运输带及其他辅助装置。
在这些修理过程中,我也从头至尾了解情况,搞配件测绘及工艺编制同时参加对各该项设备的使用和调整,增加了不少的知识。
总之,厂虽小,但对机械设备品种和性能,了解却不少。
一次合理化建议及设计、制造小型号板机
那时煤矿中经常需要电机及相应的设备,如水泵、鼓风机、减链机,运输机上半联轴等备件相当多,而在加工圆圈六个孔时,需要划线、且不易准确。
我根据过去车工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夹具,可减少划线,卡盘找正等手续,并提高准确性。又根据基建局的号板机,设计、制造了一个较小型的,适合我厂使用的号板机,代替过去的人工号板。这两面都试验成功,而且顺利投产。
为此报到管理局,奖给我半月的工资,还发了奖状。
为农机的机械化服务
从1952年起附近几个农庄到厂里来要求为他们的机械化搞些设备,原则上要简单、便宜、易于操作维护,并能和他们的现有机械配套。因此,我和几个钳工走了几个农庄,了解情况,给他们制造输送带,传动轴等。
但经过一些接触后,对农庄情况有了比较多方面的了解。
总起来说,可有以下几点:
1.各个集体农庄集体经济的富裕程度悬殊很大,有的积累资金很多,达几百万卢布,存在银行。有学校、俱乐部、电影院、图书馆,集体的牛、马、鸡、猪数目也多,生活较好,按二五分的东西也多,穿的、食的、住宅、道路、电灯都不错,但这是少数。
在西伯利亚的广阔大地上,每户平均有地均合一百五十亩左右,而中等水平的较多,有少数则相当贫穷落后,虽然土地面积也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
2.农村生产的机械化,全靠国营拖拉机站为农庄服务,其费用在收获的粮食中偿还,作为国家收入,这个数目加上自然税,还有国家收购粮计划,占农庄产品粮的相当大的部分。这都要交给国家粮库。
其余的,除留下种子外,才按二五或工作日分给农民。
3.各户有自留地,耕的比较好。农庄内各户的生活水平悬殊也大,农庄主席等领导人,拖拉机站负责人及其他主要人员,生活水平比普通人高得多。也有利用职权及亲属关系谋私利的事。
4.农村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结果,女人多于男人,老年多于青年。
#1446056
>>Po.1446054
(↑作者走访集体农庄,给他们造机械设备,同时顺便观察了集体农庄的经济情况、机械化程度、农业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不愧是老党员,观察力极佳......)
(其实在大学时期,作者就有这样的记录了,这是从青年时代保留下来的观察习惯......文化水平真的能提升人的眼光)
(↑作者走访集体农庄,给他们造机械设备,同时顺便观察了集体农庄的经济情况、机械化程度、农业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不愧是老党员,观察力极佳......)
(其实在大学时期,作者就有这样的记录了,这是从青年时代保留下来的观察习惯......文化水平真的能提升人的眼光)
#1446057
烘麦机的设计、制造与安装
1954年5月,区委召开了扩大会议,据天气预报说今年秋天多雨,麦子不能晒,所以要设计、制造烘麦机,以供给没有该项设备的农庄,特别是产麦多的农庄。
统计结果,至少需要十台。
因此,决定让安装公司生产两台小的,机电修配厂生产八台大的。
但图纸不全,又要限期在八月间造好,九月初安装好。由各农庄签订合同,银行保证贷款,供应处保证给钢材及薄板。干不了或迟误了,而真的阴雨连绵时,厂长要把“党票”交出来。
我的任务是组织图纸,提出材料单并领导生产。为此,还专门到一个已有一台小型烘麦机的农庄参观一下,取得具体的印象。
因为,我们还从来未见到过,也不知怎么烘法。
我和设计师及另一名工艺师即刻动手全面准备,铸铁造型来不及,采用样板制法。一方面画图,一方面开始铸铁及锻件生产,同时组织钳工,制造夹具。
八月初零件准备工作大部分就绪,为了试装好第一台,以修正发现的问题,我在这半个月中很少睡觉,之后,又到南矿的金属结构车间检查装配情况,给钳工组一个突击包干的任务,定下二千个卢布奖金,要在一星期内试装出第一台。昼夜加班,从早七、八点开始到晚七、八点为止。按期完成了,应该修改的地方也改正了。
八月中旬,即分别组成三个安装组到各农庄就地安装,我坐着车子,轮流巡回检查。
八月底,头三台装好,并都作了试车。
其他几台在九月间也都安装完毕。
天气虽不是阴雨连绵,如预报说的那样严重,但比起前两年是阴雨多了,烘麦机起了作用,我前后一个多月未能安睡,也算有了收获。
1954年5月,区委召开了扩大会议,据天气预报说今年秋天多雨,麦子不能晒,所以要设计、制造烘麦机,以供给没有该项设备的农庄,特别是产麦多的农庄。
统计结果,至少需要十台。
因此,决定让安装公司生产两台小的,机电修配厂生产八台大的。
但图纸不全,又要限期在八月间造好,九月初安装好。由各农庄签订合同,银行保证贷款,供应处保证给钢材及薄板。干不了或迟误了,而真的阴雨连绵时,厂长要把“党票”交出来。
我的任务是组织图纸,提出材料单并领导生产。为此,还专门到一个已有一台小型烘麦机的农庄参观一下,取得具体的印象。
因为,我们还从来未见到过,也不知怎么烘法。
我和设计师及另一名工艺师即刻动手全面准备,铸铁造型来不及,采用样板制法。一方面画图,一方面开始铸铁及锻件生产,同时组织钳工,制造夹具。
八月初零件准备工作大部分就绪,为了试装好第一台,以修正发现的问题,我在这半个月中很少睡觉,之后,又到南矿的金属结构车间检查装配情况,给钳工组一个突击包干的任务,定下二千个卢布奖金,要在一星期内试装出第一台。昼夜加班,从早七、八点开始到晚七、八点为止。按期完成了,应该修改的地方也改正了。
八月中旬,即分别组成三个安装组到各农庄就地安装,我坐着车子,轮流巡回检查。
八月底,头三台装好,并都作了试车。
其他几台在九月间也都安装完毕。
天气虽不是阴雨连绵,如预报说的那样严重,但比起前两年是阴雨多了,烘麦机起了作用,我前后一个多月未能安睡,也算有了收获。
#1446059
钻研技术,采购书籍
自从当了工艺师之后,接触了很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迫使我积极地钻研技术。
我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实践方面,和工人们商最,了解,询问,自己看,试验,动手干,这是属于日常工作的。
另一方面,即是增加书本上的知识。
在伊尔什时有一个不大的图书馆,技术书籍有一点,但不多,也没有书店,只能借阅一些抄记一些。
到了包罗金后,经济条件好转,那里有个小技术书店,我和书店主人开始认识了,她是个将近四十岁的人。不久她和我厂的铸铁车间主任结了婚,这对于我获得技术书籍更方便得多了。她有时也替我到省书店去选一些书。
此外,我还经过邮购买一些各省区及小地方难以买到的新书。
当莉沙在时,她给我创造了较好的读书条件。莉沙被捕后,到小儿诞生,约一年半的时间,我精神上很苦恼,却也是我认真读书以转移注意力的时候。
我常于晚饭后先稍睡一觉,八、九点钟起来,在静静的夜间,聚精会神地看书,用笔作各种记号,画线,眉批。不懂的地方,多读儿遍,遵照中国古语“书读万遍自然通”的道理,有时真不能弄通时,暂作问题留下来。
再加上我作为工艺师,实际上是技术负责人,能够到各车间去直接了解情况。所以,我对生产全部工艺过程,包括电气在内,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工厂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在西伯利亚这几年,取得全面知识的机会好得多了,收获也大得多了。阅读写作的能力也提高多了。
自从当了工艺师之后,接触了很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迫使我积极地钻研技术。
我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实践方面,和工人们商最,了解,询问,自己看,试验,动手干,这是属于日常工作的。
另一方面,即是增加书本上的知识。
在伊尔什时有一个不大的图书馆,技术书籍有一点,但不多,也没有书店,只能借阅一些抄记一些。
到了包罗金后,经济条件好转,那里有个小技术书店,我和书店主人开始认识了,她是个将近四十岁的人。不久她和我厂的铸铁车间主任结了婚,这对于我获得技术书籍更方便得多了。她有时也替我到省书店去选一些书。
此外,我还经过邮购买一些各省区及小地方难以买到的新书。
当莉沙在时,她给我创造了较好的读书条件。莉沙被捕后,到小儿诞生,约一年半的时间,我精神上很苦恼,却也是我认真读书以转移注意力的时候。
我常于晚饭后先稍睡一觉,八、九点钟起来,在静静的夜间,聚精会神地看书,用笔作各种记号,画线,眉批。不懂的地方,多读儿遍,遵照中国古语“书读万遍自然通”的道理,有时真不能弄通时,暂作问题留下来。
再加上我作为工艺师,实际上是技术负责人,能够到各车间去直接了解情况。所以,我对生产全部工艺过程,包括电气在内,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工厂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在西伯利亚这几年,取得全面知识的机会好得多了,收获也大得多了。阅读写作的能力也提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