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中
📝正在回复 #98845
qotZyyxL (肥适之) 2022-03-21 00:29:16
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可能
新建仓库2
🀄 34
👍 6
💗 3
🎉 1
qotZyyxL Po 2024-01-10 01:26:13
卡斯帕/ 彼得·汉德克

鞋带让你感到痛苦。它之所以让你感到痛苦,不是因为它是一根鞋带,而是因为你为之找不到词语,系紧和松开的鞋带之间的区别让你感到痛苦,因为你不知道,系紧和松开的鞋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外套让你感到痛苦,头发让你感到痛苦。你,尽管你不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可是你却让自己感到痛苦。你让自己感到痛苦,因为你不知道你是什么。桌子让你感到痛苦,帷幕让你感到痛苦。你所听到的话,你所说出的话,都让你感到痛苦。没有什么让你感到痛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会让人感到痛苦,一切都让你感到痛苦,因为你对什么意味着什么一无所知。因为你不知道任何东西的名称,所以一切都让你感到痛苦,哪怕你不知道,之所以让你感到痛苦,因为你不知道,“让人痛苦”这个词语意味着什么:
qotZyyxL Po 2024-01-10 02:29:54
■ 骂观众 ⭐⭐⭐⭐⭐

连夜看完最后一出戏,太过精彩,彼得·汉德克的风格很符合本人怪僻的口味。

简单介绍一下,《骂观众》这一本由三出剧本组成:《自我控诉》,《骂观众》,《卡斯帕》,其中《骂观众》获得了19年的诺奖,但我个人更喜欢《卡斯帕》这一出。

就这一本书所选的剧本来说,彼得·汉德克的戏剧里是没有故事的,基本上都是对戏剧本身表现的实验与探索,先锋且实验,是一种…上升了维度的表现方式与思考,关于时空,关于表演者与观众的,也关于很微妙的认知,近似于解离状态下的无尽冗杂剖析。表现风格也很独特,像无尽的螺旋万花筒,摄人心魄。

《自我控诉》是自我的剖析和成长变化;《骂观众》是对戏剧表演形式和表演者与观众身处时空的探索;《卡斯帕》则是对人处于规范/秩序之中的全景展现。

其实很能看出他个人的倾向,比如《自我控诉》中刻意反秩序的行为,《卡斯帕》中带有主观色彩的表现:“怪物”舍弃原来唯一保有的句子,逐渐变得规整,协调,适应……可以说是有很浓的反抗规训的意味——他通过对语言秩序的习得来展示认知的塑造(词意句意等)。

《卡斯帕》这一出尤其让我惊讶,人类依靠建立秩序来逃避虚无这种概念居然可以这样意识流地表现出来……是的,他演出了全方位的秩序建立并塑造卡斯帕,语言秩序,认知秩序,道德秩序。喋喋不休用种种不同的声音教导着卡斯帕的大喇叭大概是「大他者」的符号象征。如果没理解错的话,最后是以秩序的解体和崩塌结束……真是令人惊艳的戏剧表现……

不过另外两出也很精彩(对我个人而言),《骂观众》更接近于一种哲学上的时空思考,通过表演与台词张力来把置身事外的观众抓到同一时空,《自我控诉》……(词穷),总之可以看看!虽然这玩意儿确实比较,呃,先锋的实验的(但这是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的!),我不能保证安利效果,非传统叙事,只能保证它的确很特别。

很可惜只能看剧本,看不了戏剧本身,实际体验想必会更具有实感,原本还想着看看有无视频,结果还是上世纪黑白无翻译的德文原版。。算了吧指定看不下去

最后奉上安利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625v

不长,只有三出剧本,单纯阅读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
qotZyyxL Po 2024-01-10 02:44:29
>>Po.1170083
点了,《卡斯帕》belike:社会在制造我!规范在塑造我!语言在定义我!
qotZyyxL Po 2024-01-10 02:51:30
>>Po.1170083
等等,抱歉,修正一下,我对意识流的理解有误,他的堆砌式手法不是基于心理描写层面的,不属于意识流的所指范畴(天啊如此讽刺地在对这部表演语言的作品的评论中被语言绕了进去)
qotZyyxL Po 2024-01-10 09:22:22
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宋・辛弃疾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
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qotZyyxL Po 2024-01-10 15:26:58
也许有人爱听:刑警追逃故事,讲了几个案子都很有意思网页链接
qotZyyxL Po 2024-01-10 16:38:19
不客气,不少内容也有些想安利的私心啦(`ヮ´ )9
qotZyyxL Po 2024-01-10 23:17:46
梦中

我和你一样承担着
黑色的永世别离。
哭泣有何益?还是把手伸给我,
答应我,你还会来到梦里。
我和你,如同山峦和山峦……
在人世间不会再团聚。
但愿子夜时分,你能够穿过星群
把问候向我传递。
qotZyyxL Po 2024-01-10 23:20:25
你臆造了我

你臆造了我。世上没有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在世上出现。
医生治不好,诗人解不了难——
幻影使你日夜不安。
我和你在不寻常的年月4 (0~6)相会,
那时,世界的力量消耗殆尽,
一切都在服丧,苦难把万物压弯,
能够见到的,只有一座座新坟。
沉沉的夜,好像周遭围起的一堵墙,
涅瓦壁垒没有灯火,黑暗如漆……
就在那个时候,我呼唤你……
我在干什么——自己也不明其意。
像是星星引路,你来到我跟前,
踏着悲惨的秋天的印痕,
走向那永远空荡了的房间,
那里吹飞了我那些被处决的诗篇。

[6]指1945年12月,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图为阿赫玛托娃墓
qotZyyxL Po 2024-01-11 23:40:11
玲珑四犯/宋・史达祖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qotZyyxL Po 2024-01-12 11:02:36
霜天晓角/宋・林逋
冰清霜洁。
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
金兽爇。
晓寒兰烬灭。
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qotZyyxL Po 2024-01-12 14:36:58
迪·佩约克:《远离心爱的人:柬埔寨音乐之旅》(2023)
网页链接

来源:这是今年出版的一本音乐民族志(Granta,2023),作者迪·佩约克走遍柬埔寨,拼凑出这个国家的故事及其音乐的黄金时代。她在不同的地方采访了幸存的超级巨星和他们的亲属。本文是本书的第一章。

柬埔寨摇滚乐随着这个国家发展、兴盛,最终又因红色高棉消亡的历史。
qotZyyxL Po 2024-01-12 14:38:33
>>Po.1107708
关于赤柬:
qotZyyxL Po 2024-01-12 23:30:32
阿赫玛托娃鲜少有那种流光溢彩到我愿意单独摘录的诗篇,但异常沉重……她给许多位被迫害致死的亲朋好友都写了献词,很有可能是她记得的所有人,一首一首读下去,像在逐一抚摸她记忆中一排排的墓碑。
这种沉重感是在阅读诗集中不断累积的,一两首的摘录很难…唉。

>要欢乐——尽管欢乐,
>可是怎么能发生这种事——
>生者当中,只剩下我一个?
——阿赫玛托娃
qotZyyxL Po 2024-01-12 23:44:58
《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0 (0~1) ,千里佳期一夕休[2]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3] 。

[1]  水纹句:独宿时的回忆,下句是回忆中当时的情况。水纹,簟纹细得像水纹一样。悠悠,遥远貌。思,读去声。
[2]  佳期:指和对方的约会。《楚辞·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一夕休:有约不来,空空等了一夜。
[3]  从此二句:写失恋后对景伤情,并点明约会是个风月良宵,地址在西楼。


■ 类似笔法:

《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汉乐府·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qotZyyxL Po 2024-01-13 00:09:35
■《菜根谭》⭐

每天忍一点终于看完了,犹豫了一下打一星还是直接评价为💩,最终还是决定不歧视这本书的受众,尽管我高度怀疑其受众和那批会到处给老祖宗赛博磕头的华夏儿女重合。

一开页我就知道这绝对是养生老登满口说教教人做事的书,但基于尽量坚持看完每一本书的原则,并且本身不长,最终还是凭借强大的毅力和忍耐力看完了,
看到一半我都在努力回想这样一本在公共场合看它都觉得羞耻,显得很拉低个人品味的书何以被安利进我的清单,最终想起是他妈的高中,他妈的知乎,他妈的推荐作文好句,他妈的「看云卷云舒」,不知为何随着记忆进入了清单,该死地重见天日!

全部都是说教,老登教人做人的一条条包浆儒教无聊说教,我认为这本书还是滚回它的时代比较好,别在这个时代充当所谓的国学经典了,极其拉低水平,彻底的狗屎,阅读性价比甚至负的,列进已读书单都嫌po出来丢脸的程度。
qotZyyxL Po 2024-01-13 00:18:31
>>Po.1172307
好吧已经有事实上的歧视了,还是评价为💩吧……所谓国学经典,可以读史书,不要读史书(深沉)
主要我觉得这种彻头彻尾的说教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很大程度上说了等于没说的,过期的,以偏概全的,狭隘的,个人的(尤其是对于对自己人生有相对独立看法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
belike黑格尔评价孔子
qotZyyxL Po 2024-01-13 00:22:41
黑格尔瑞平孔子:
>>Po.1076443

我对传统文化大致还是欣赏的,但对儒教的一套东西基本上是刻薄的(^o^)ノ
qotZyyxL Po 2024-01-13 03:13:49
网页链接
唉失眠,又干躺着听播客,这期是关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邀请了作为穿青人(未识别民族)的北大社会学博士从自身经历出发来讲,很有意思,在民族识别历史和身份认同的明晰趣味讲解中穿插了生动的民俗纪实,至少失眠到现在没听困……
qotZyyxL Po 2024-01-13 03:15:39
>>Po.1172505
顺附评论:

明初因战争入黔的汉人移民主要分两支,有土地,居住在军屯之内的“军户”,即后来的“屯堡人”族群。以及没有土地的“民户”,即“穿青人”族群。二者来源一致,但演化而来的认同却大有不同,“屯堡人”有极强的汉族认同,概因汉人的身份是其与周边少数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符号象征,与其所享有的权利息息相关。而“穿青人”则不同,因为无地,因此他们常为苗、彝之佃户,因而受到后来的湖广籍汉人移民的歧视,蔑称其为“穿青夷”“大脚蛮”“通背猴”“杀天苗”,穿青人则称后来的湖广籍移民为“客家人”“穿蓝人”,清末至民初,“穿青人”和“穿蓝人”的矛盾愈发尖锐,尽管周边少数民族称“穿青人”为“穷汉人”(因其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但穿蓝人出于维护自身既得利益,不承认“穿青人”是汉人,穿青人则自称“穿青”“里民子”。

值得一提的是“穿青”“穿蓝”都是汉语。穿青即穿鸦青色服饰,先来之汉人移民族群。穿蓝即穿靛蓝色服饰,后来之汉人移民。

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费孝通曾两次前往贵州实地调查,调研报告指出“穿青人”:“说汉语,穿汉装,并没有少数民族的特点”,作出了穿青人系"移民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经历长期接触后,受到部分同化的汉移民群体"的结论。

1954年《关于黔西民族识别工作的参考意见》中指出:"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去的汉人,前后有若干批,时代不同。早去的汉人(穿青人),曾经长期和内地隔绝,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和后去的汉人(穿蓝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受到后去汉人的歧视,不把他们看成汉人,因而他们自认和汉族有区别,解放后,要求成为少数民族。"

1955年,因部分穿青人要求成为少数民族的呼声强烈,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再次派工作组做调查,撰写了《贵州省穿青人的民族成份问题调查报告》,结论仍是“穿青人原是汉人中的一部分,自从进入贵州之后并没有和汉族隔离,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穿青是汉人,不是少数民族。”
是否立即朝美国发射核弹?
为 #654 送出表情
上下滚动,选择表情
👍 赞!
👎 这不好
😆 欢乐
🎉 烟花
😕 嗯...
💗 爱心
🐱 喵喵喵
🐭 鼠鼠我呀
🐔
🐷 猪头
🐶 我是狗?
冲刺!冲!
😱 吓死了
👀 就看看
🤡 小丑
🀄 太中咧!
🤣 笑哭
😅 这...
😫 痛苦面具
😭 我哭死
😋 我吃吃吃
🦪 牡蛎哟牡蛎
🈁 ko↓ko↑
🤔 嗯?
🤤 发癫
🥺 求你了
😡
耶!
🦸 你是英雄
🍾 开香槟咯
🌿
送出该表情需要消耗 2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