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可能
新建仓库2
🀄
32
👍
6
💗
3
🎉
1
#1338404
转型中的技术文化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方的摄像头正对着我。之前用的电脑需要外接一个圆柱形摄像头,通过USB接口连接后,可以夹在屏幕上或随意调整方向。虽然外接摄像头确实麻烦,但我从来不会忽视它的存在。现在,笔记本上方的小镜头旁边有个更小的绿色指示灯,每次摄像头启动时会亮起。房间里的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类似镜头却没有这样的灯。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们可能一直在工作,或者更糟,完全忽略它们的存在。
笔记本内置的摄像头也只能固定在一个方向,无法像电影镜头那样平移、推拉或旋转。它不知道我所在房间的大小和布局,运行的后台软件不会识别我的面部、注意我的目光方向或推测我的情绪。但未来的设备很可能会具备这些功能——无论是独立实现,还是通过与其他设备、软件或房间里的无线信号配合完成。
这些功能带来的便利或许会让我不愿深挖菜单关闭它们的选项。它们会像现在对着我的摄像头一样,慢慢变得习以为常,而我也会开始默认它们始终开启。这种变化总是逐渐发生的。我们或许会因为技术变化看似不可避免而变得麻木,也可能选择去解析这些变化过程中每一步背后的假设和含义。
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正在见证并主动参与一场视觉文化的深刻转变,根源在于数据与图像关系的变化。我并不是指二十多年前从模拟摄影到数字摄影的本体论转变,那场变革一度让视觉文化理论家们陷入小范围危机,也不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1995年提出的“从原子到比特”的划时代转变。
图像从未停止过“撒谎”,过去150年来一直如此。不是因为计算机的出现,我们才学会用图像欺骗眼睛。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对于数字成像带来的真实性危机,我们可以交给艺术史学家和新闻伦理学家去探讨。我更关心的是,当图像变得“可计算”时,会发生什么?“可计算”的图像不再仅仅关乎模仿,甚至也不再仅仅关乎意义的传递。它们可能是接口、载体或表面渲染,核心价值在于背后的计算过程或数据结构。
如果有人告诉我,图像与数据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那这本书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如果我们接受这种模糊的说法,就无法清晰理解图像在变得“可计算”时发生的变化,也无法理解为何数据在未被可视化时显得“不完整”。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方的摄像头正对着我。之前用的电脑需要外接一个圆柱形摄像头,通过USB接口连接后,可以夹在屏幕上或随意调整方向。虽然外接摄像头确实麻烦,但我从来不会忽视它的存在。现在,笔记本上方的小镜头旁边有个更小的绿色指示灯,每次摄像头启动时会亮起。房间里的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类似镜头却没有这样的灯。这很容易让人觉得它们可能一直在工作,或者更糟,完全忽略它们的存在。
笔记本内置的摄像头也只能固定在一个方向,无法像电影镜头那样平移、推拉或旋转。它不知道我所在房间的大小和布局,运行的后台软件不会识别我的面部、注意我的目光方向或推测我的情绪。但未来的设备很可能会具备这些功能——无论是独立实现,还是通过与其他设备、软件或房间里的无线信号配合完成。
这些功能带来的便利或许会让我不愿深挖菜单关闭它们的选项。它们会像现在对着我的摄像头一样,慢慢变得习以为常,而我也会开始默认它们始终开启。这种变化总是逐渐发生的。我们或许会因为技术变化看似不可避免而变得麻木,也可能选择去解析这些变化过程中每一步背后的假设和含义。
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正在见证并主动参与一场视觉文化的深刻转变,根源在于数据与图像关系的变化。我并不是指二十多年前从模拟摄影到数字摄影的本体论转变,那场变革一度让视觉文化理论家们陷入小范围危机,也不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1995年提出的“从原子到比特”的划时代转变。
图像从未停止过“撒谎”,过去150年来一直如此。不是因为计算机的出现,我们才学会用图像欺骗眼睛。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对于数字成像带来的真实性危机,我们可以交给艺术史学家和新闻伦理学家去探讨。我更关心的是,当图像变得“可计算”时,会发生什么?“可计算”的图像不再仅仅关乎模仿,甚至也不再仅仅关乎意义的传递。它们可能是接口、载体或表面渲染,核心价值在于背后的计算过程或数据结构。
如果有人告诉我,图像与数据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那这本书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如果我们接受这种模糊的说法,就无法清晰理解图像在变得“可计算”时发生的变化,也无法理解为何数据在未被可视化时显得“不完整”。
#1338405
这里的问题或许并不是数据与图像之间的对抗,而是“可计算性”与“模仿性”之间的较量。“可计算性”指的是计算机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模仿性”则是图像再现物理世界现象的程度。虽然我偶尔会在“基于镜头的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之间做出区分,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看似清晰的界限只是当前成像技术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我对数字成像技术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照片级真实感”并不感兴趣,我更关心的是,数据与图像的不同历史路径如何塑造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未来媒介生产与消费的模式,关乎分析电影、电视、游戏和媒介艺术的基本框架。深入理解数据与图像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是批判性思考媒介和技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政治的关键。
最终,数据和图像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固定或对立的二元概念。两者是互补的,有时甚至功能一致,它们以动态方式相互作用,推动技术发展和媒介生产,无论是在娱乐行业内部还是之外。这种关系带来的影响涉及纪录片和物质性的问题、大规模信息和监控系统的政治问题,也涉及空间、时间和主体性的争论。本书关注那些挑战主流技术发展和娱乐行业生产逻辑的媒介实践,但我并不想重复旧有的抵抗模式。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尝试描绘那些决定该领域的极端案例和内在矛盾。
不久之前,批评好莱坞偏重情感认同和幻象表现,似乎可以击破资产阶级文化的“坏对象”,支持更激进、地下或颠覆性的电影。然而,如今我们面对的数据系统,其包容性远远超出经典好莱坞三幕结构提供的情感体验,同时对个体自由的威胁也更直接。我相信,仅仅支持那些颠覆或拒绝商业娱乐逻辑的媒介已经不够。即使是最反叛的数字艺术作品,也不得不接受被“观看数”、“点赞数”、“分享量”等同一套系统统计和定义的现实。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未来媒介生产与消费的模式,关乎分析电影、电视、游戏和媒介艺术的基本框架。深入理解数据与图像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是批判性思考媒介和技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政治的关键。
最终,数据和图像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固定或对立的二元概念。两者是互补的,有时甚至功能一致,它们以动态方式相互作用,推动技术发展和媒介生产,无论是在娱乐行业内部还是之外。这种关系带来的影响涉及纪录片和物质性的问题、大规模信息和监控系统的政治问题,也涉及空间、时间和主体性的争论。本书关注那些挑战主流技术发展和娱乐行业生产逻辑的媒介实践,但我并不想重复旧有的抵抗模式。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尝试描绘那些决定该领域的极端案例和内在矛盾。
不久之前,批评好莱坞偏重情感认同和幻象表现,似乎可以击破资产阶级文化的“坏对象”,支持更激进、地下或颠覆性的电影。然而,如今我们面对的数据系统,其包容性远远超出经典好莱坞三幕结构提供的情感体验,同时对个体自由的威胁也更直接。我相信,仅仅支持那些颠覆或拒绝商业娱乐逻辑的媒介已经不够。即使是最反叛的数字艺术作品,也不得不接受被“观看数”、“点赞数”、“分享量”等同一套系统统计和定义的现实。
#1338406
我选择分析的核心媒介作品、技术和创作者,更关注那些通过反思实践展现数字文化独特魅力和复杂性的案例——无论是计算性、算法性还是游戏性,而不是一味追逐数字化的真实性、无缝性或整体性。本书研究的对象包括从实验电影、数字媒介、软件艺术到商业化娱乐与技术产业的产品,以及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和政府数据库。这些对象的选择主要集中于过去二十年来北美地区的媒介艺术和技术实践。这样的地域与时间范围是灵活的,但也是为了研究范围的实际需要,不应被误解为其他未提及的作品缺乏意义。首先,我试图构建一个“数据政治”的框架,并将其与媒介和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图像政治”对话起来。
#1338407
数据的政治
由于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数据系统的普及,如今“观看”与“被观看”的问题已经与十年前大不相同。电影时代的窥视凝视(voyeuristic gaze),已被计算系统中的权力关系取代,不再依赖反射光线和空间中身体的视觉结构。尽管20世纪对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批判框架,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延续,但这些框架已经不足以理解21世纪的“计算转向”(computational turn)。
在视觉领域,我们既是观看者,也是被观看者。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双重身份早已被深入讨论,以揭示观看的权力结构、凝视的文化建构,以及公共与私人、富裕与贫穷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数据领域,我们既是感知者,也是被感知者。我们追踪他人,也被他人追踪。我们的数据被他人挖掘,但我们也积极消费数据聚合、可视化和分析工具带来的见解。
要有效讨论“数据的政治”,需要关注定义、感知、处理和认知四个关键方面。在被视为“数据”之前,它以世界现象的形式存在,通常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被服务器日志和信息传感器记录。在数据被捕获之前,它需要被需求、识别和描述,需要为数据去创建适合捕获、存储和处理的结构。因此,数据处理的每个阶段都与前后阶段密切相关。丽莎·吉特曼(Lisa Gitelman)在《“原始数据”是悖论》(Raw Data Is an Oxymoron)中指出,数据从来不是“原始的”,它总是需要经过定义,并被纳入一个可以对它进行操作的系统。
在此定义基础上,数据的政治可以理解为一种感知的政治。这与观看的政治有相似之处。我们选择看什么、谁有权观看、谁被观看,这些问题在数据领域也类似。传感器为特定目的而设计和部署,它们只收集某些类型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类型。传感器属于既意识形态化又技术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传感器的设计是有意图的。与强调镜头与人眼对比的讨论不同,传感器关注生活环境中某些特定的、不具备独立意义的方面。只有当数据被整合到阐释系统中时,这些信息才有意义。因此,数据政治同时也是处理的政治。
由于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数据系统的普及,如今“观看”与“被观看”的问题已经与十年前大不相同。电影时代的窥视凝视(voyeuristic gaze),已被计算系统中的权力关系取代,不再依赖反射光线和空间中身体的视觉结构。尽管20世纪对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批判框架,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延续,但这些框架已经不足以理解21世纪的“计算转向”(computational turn)。
在视觉领域,我们既是观看者,也是被观看者。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双重身份早已被深入讨论,以揭示观看的权力结构、凝视的文化建构,以及公共与私人、富裕与贫穷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数据领域,我们既是感知者,也是被感知者。我们追踪他人,也被他人追踪。我们的数据被他人挖掘,但我们也积极消费数据聚合、可视化和分析工具带来的见解。
要有效讨论“数据的政治”,需要关注定义、感知、处理和认知四个关键方面。在被视为“数据”之前,它以世界现象的形式存在,通常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被服务器日志和信息传感器记录。在数据被捕获之前,它需要被需求、识别和描述,需要为数据去创建适合捕获、存储和处理的结构。因此,数据处理的每个阶段都与前后阶段密切相关。丽莎·吉特曼(Lisa Gitelman)在《“原始数据”是悖论》(Raw Data Is an Oxymoron)中指出,数据从来不是“原始的”,它总是需要经过定义,并被纳入一个可以对它进行操作的系统。
在此定义基础上,数据的政治可以理解为一种感知的政治。这与观看的政治有相似之处。我们选择看什么、谁有权观看、谁被观看,这些问题在数据领域也类似。传感器为特定目的而设计和部署,它们只收集某些类型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类型。传感器属于既意识形态化又技术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传感器的设计是有意图的。与强调镜头与人眼对比的讨论不同,传感器关注生活环境中某些特定的、不具备独立意义的方面。只有当数据被整合到阐释系统中时,这些信息才有意义。因此,数据政治同时也是处理的政治。
#1338574
要让数据变得可理解,必须先进行“清理”。异常值和离群点通常会被剔除,以免影响分析。这一过程常被称为“清洗”数据。在大规模处理中,数据分析主要关注主流模式和总体趋势。“大数据”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从超出人类感知范围的模式中提取意义。
接下来,这些数据必须被转化为人类能够理解的符号系统。这一过程至关重要,也是本书第一章关于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的核心讨论点。在这一阶段,视觉符号学和表现系统很重要,关乎如何以视觉形式呈现数据,关乎展示、计算和传播的方法选择。
作为认知的政治,数据最终与意识形态系统深度交织。数据与知识关系的模型尝试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模型是信息科学领域的“DIKW金字塔”。从底部离散、无语境的“数据”(data),到具有语境的“信息”(information),再到被解释或操作的“知识”(knowledge),最后达到顶端“智慧”(wisdom),代表特别有用的知识。
在《“原始数据”是悖论》的附录中,杰弗里·鲍克(Geoffrey C. Bowker)引用了Google Ngram Viewer的一张图表,展示了“知识”和“智慧”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在数十年内持续下降,而“数据”和“信息”的使用频率则不断上升。这种对比引人深思,似乎暗示数据正在取代智慧,符合人文学科长期以来的担忧。但和其他计算系统一样,Google Ngram Viewer也需要经过“二次分析”。吉特曼在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探究数据的定义、获取、处理和解释过程。本书进一步提出,我们还需要探究数据与媒介在彼此关系中的定位方式及其背后的系统与假设。
乔安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指出,“数据”这个词本身具有误导性,因为它的词源假定,现象独立于定义或观察而存在。她提议使用“captā”一词,强调数据必须被主动获取,而非自然存在。另一些人则认为,无论数据是“既有的”还是“获取的”,数据量的激增本身赋予了它意义与价值。2008年,《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宣称,大数据将终结理论作为解释世界和社会运作方式的工具。他认为,像谷歌这样年轻公司构想的规模模型,将取代几乎所有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
接下来,这些数据必须被转化为人类能够理解的符号系统。这一过程至关重要,也是本书第一章关于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的核心讨论点。在这一阶段,视觉符号学和表现系统很重要,关乎如何以视觉形式呈现数据,关乎展示、计算和传播的方法选择。
作为认知的政治,数据最终与意识形态系统深度交织。数据与知识关系的模型尝试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模型是信息科学领域的“DIKW金字塔”。从底部离散、无语境的“数据”(data),到具有语境的“信息”(information),再到被解释或操作的“知识”(knowledge),最后达到顶端“智慧”(wisdom),代表特别有用的知识。
在《“原始数据”是悖论》的附录中,杰弗里·鲍克(Geoffrey C. Bowker)引用了Google Ngram Viewer的一张图表,展示了“知识”和“智慧”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在数十年内持续下降,而“数据”和“信息”的使用频率则不断上升。这种对比引人深思,似乎暗示数据正在取代智慧,符合人文学科长期以来的担忧。但和其他计算系统一样,Google Ngram Viewer也需要经过“二次分析”。吉特曼在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探究数据的定义、获取、处理和解释过程。本书进一步提出,我们还需要探究数据与媒介在彼此关系中的定位方式及其背后的系统与假设。
乔安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指出,“数据”这个词本身具有误导性,因为它的词源假定,现象独立于定义或观察而存在。她提议使用“captā”一词,强调数据必须被主动获取,而非自然存在。另一些人则认为,无论数据是“既有的”还是“获取的”,数据量的激增本身赋予了它意义与价值。2008年,《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宣称,大数据将终结理论作为解释世界和社会运作方式的工具。他认为,像谷歌这样年轻公司构想的规模模型,将取代几乎所有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
#1338576
安德森对数据的不加批判的认识已被社会科学家摒弃,这是对的。但这种情绪在业界大数据的夸夸其谈中仍然太常见了。Pinboard创始人马切伊·塞格沃斯基(Maciej Cegłowski)在Strata + Hadoop赞助的一次大数据行业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以技术专家和创业者的视角对数据科学提出了罕见的批评,题为“被数据困扰”(Haunted by Data):
我们承诺,足够多的数据会让你洞察一切。无限期地保留数据,它就会吐露所有秘密。这里有一场骗局。在数据方面,他们会告诉你收集所有你能收集到的数据,因为他们有神奇的算法来帮助你理解这些数据。在算法方面,在我生活的地方,他们告诉我们不用太担心我们的模型,因为他们有神奇的数据。我们可以在上面进行训练,而不用关心过程如何进行。数据收集者相信算法,程序员相信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理解或智慧。甚至连领域知识都没有。无论什么问题,数据科学都是万能答案。
在当下数据狂热的反思中,塞格沃斯基指出了数据分析领域中“承诺”与“现实”的落差。在我看来,尽管数据获取和处理规模的讨论很重要,但并不是重点。这种视角让我得以避免陷入对“大数据”理论的盲从。
当前很多理论正将“大数据”视为主流。我并不是否定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的技术进步,而是因为这些技术并不是我关注的核心问题。我更想将大数据的现象与超高清分辨率、高动态范围摄影、高帧率电影等影像技术的发展进行比较。这些新技术一方面改变了影像捕捉和处理的方式,另一方面却无意间巩固了现有的视觉文化,似乎“更多即更好”。正因如此,我怀疑我们所处的时代正陷入一种“数字狂热”,这一点将在第二章中详细讨论。
在《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中,阿多诺将黑格尔“真实即整体”的宣言改写为“整体即虚假”。大规模数据分析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整体”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即使数字技术的百科全书式能力让这个理想显得很有吸引力。
虽然阿多诺没有直接谈论计算机技术,但他在德国和美国撰写《最低限度的道德》时,这两个国家的计算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从美国人口普查的计算设备到纳粹德国用于种族灭绝的统计机器,计算设备被用来操控整个人群。
我们承诺,足够多的数据会让你洞察一切。无限期地保留数据,它就会吐露所有秘密。这里有一场骗局。在数据方面,他们会告诉你收集所有你能收集到的数据,因为他们有神奇的算法来帮助你理解这些数据。在算法方面,在我生活的地方,他们告诉我们不用太担心我们的模型,因为他们有神奇的数据。我们可以在上面进行训练,而不用关心过程如何进行。数据收集者相信算法,程序员相信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理解或智慧。甚至连领域知识都没有。无论什么问题,数据科学都是万能答案。
在当下数据狂热的反思中,塞格沃斯基指出了数据分析领域中“承诺”与“现实”的落差。在我看来,尽管数据获取和处理规模的讨论很重要,但并不是重点。这种视角让我得以避免陷入对“大数据”理论的盲从。
当前很多理论正将“大数据”视为主流。我并不是否定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的技术进步,而是因为这些技术并不是我关注的核心问题。我更想将大数据的现象与超高清分辨率、高动态范围摄影、高帧率电影等影像技术的发展进行比较。这些新技术一方面改变了影像捕捉和处理的方式,另一方面却无意间巩固了现有的视觉文化,似乎“更多即更好”。正因如此,我怀疑我们所处的时代正陷入一种“数字狂热”,这一点将在第二章中详细讨论。
在《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中,阿多诺将黑格尔“真实即整体”的宣言改写为“整体即虚假”。大规模数据分析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整体”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即使数字技术的百科全书式能力让这个理想显得很有吸引力。
虽然阿多诺没有直接谈论计算机技术,但他在德国和美国撰写《最低限度的道德》时,这两个国家的计算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从美国人口普查的计算设备到纳粹德国用于种族灭绝的统计机器,计算设备被用来操控整个人群。
#1338579
这种背景容易让人认为,数据的逻辑天然符合整体性(totality)的目标。但其实,数据分析常依赖样本,这些样本被设计成“代表整体”。计算机设计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和经济性。然而,正如珍妮特·默里(Janet Murray)指出,数字技术的百科全书式功能只是它的一种可能用途。尽管数据常常服务于整体性的目标,但它也可以被用在非整体性的方向。总的来说,整体化是计算逻辑的潜在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
即使是最大的数据库也必然受到具体情境、动机和偏见的影响。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数据采样、翻译、清洗和解释等步骤,都无法达到黑格尔或阿多诺哲学意义上的“整体”。在黑格尔的逻辑中,普遍性总要与特殊性保持张力,这是辩证逻辑的基础。
在数据分析中,这种张力体现为单个数据点的具体性和它们被整合成集合后的意义之间的矛盾。然而,大规模数据分析往往追求一种普遍化的知识形式,用来绘制企业战略或制定政治竞选策略,以实现利润或选票的最大化。在这种系统中,个体的特殊性很少对普遍性形成挑战,而是被统计化地纳入体系,影响微乎其微。
吉特曼在著作中刻意将“data”用作复数名词。她在序言中提到:“数据在单数与复数之间的奇特状态提醒我们,聚合本身是有意义的。如果启蒙运动的核心悖论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对数据的思考则标志了一种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这种关系要么被搁置,要么被延迟。”
从我的角度来看,数据既非单数,也非复数。我更想讨论一种“数据效应”,它绕过这些语言上的区分,让我们直接关注数据在权力、知识和表征中的作用。借用阿兰·塞库拉(Allan Sekula)对摄影在纪实政治中作用的批评,我们也可以问:“数据的记录意味着怎样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平等的吗?那些鼓励普通人对自己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行为,是否暗含了一种虚假的多样性?这类本地化、娱乐化的可视化是否在无意中让整体性的数据系统显得更加亲切且无害?
即使是最大的数据库也必然受到具体情境、动机和偏见的影响。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数据采样、翻译、清洗和解释等步骤,都无法达到黑格尔或阿多诺哲学意义上的“整体”。在黑格尔的逻辑中,普遍性总要与特殊性保持张力,这是辩证逻辑的基础。
在数据分析中,这种张力体现为单个数据点的具体性和它们被整合成集合后的意义之间的矛盾。然而,大规模数据分析往往追求一种普遍化的知识形式,用来绘制企业战略或制定政治竞选策略,以实现利润或选票的最大化。在这种系统中,个体的特殊性很少对普遍性形成挑战,而是被统计化地纳入体系,影响微乎其微。
吉特曼在著作中刻意将“data”用作复数名词。她在序言中提到:“数据在单数与复数之间的奇特状态提醒我们,聚合本身是有意义的。如果启蒙运动的核心悖论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对数据的思考则标志了一种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这种关系要么被搁置,要么被延迟。”
从我的角度来看,数据既非单数,也非复数。我更想讨论一种“数据效应”,它绕过这些语言上的区分,让我们直接关注数据在权力、知识和表征中的作用。借用阿兰·塞库拉(Allan Sekula)对摄影在纪实政治中作用的批评,我们也可以问:“数据的记录意味着怎样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平等的吗?那些鼓励普通人对自己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行为,是否暗含了一种虚假的多样性?这类本地化、娱乐化的可视化是否在无意中让整体性的数据系统显得更加亲切且无害?
#1338582
关注功能性意味着,数据及其解释离不开专家和复杂技术系统的支持。讽刺的是,数据分析系统一方面表现为开放和自适应,另一方面却也可以成为封闭的信仰体系。我们对数据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面对一个不太舒适的现实。在市场和政府眼中,我们就是数据——元数据、记录、轨迹和身份。这种认知并不新鲜。在19世纪,犯罪学的摄影和生物测定学就试图用具体的影像记录身份,而今天,数据处理的抽象性正与这些方法形成鲜明对比。也许,这种渴望重新掌控表征的愿望正是推动当前自拍潮流的动力之一,自拍似乎成为对身份被简化为抽象数据的一种反抗。
在市场营销中,数据的功能性定位令人联想到电视时代“观众即商品”的觉醒。彼时,广播公司将观众出售给广告商,而观众的价值取决于收入和消费习惯。如今,数字消费者的定义则更加细致。一方面,通过汇总数据,他们的行为可以被高度具体地分析;另一方面,他们也常被简化为统计流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数据的定义、收集和解读,始终发生在一个由企业利益主导的社会框架中。在当前“免费”与“付费”共存的模式下,那些选择不付费的人往往成为最容易被追踪的对象,经济条件更好的人则能负担得起退出追踪的成本。因此,即使是所谓的“大数据”,也并非真正全面。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问道:“每个大数据集都应该被问一句:哪些人被排除在外?哪些地方被忽视了?”她进一步呼吁,我们应抛弃对大数据的迷恋,转向一种她称之为“深度数据”(data with depth)的伦理。也有人借用文化分析的概念,提出“厚数据”(thick data)的观点。
1971年,福柯探讨了宏观历史的长时段变化与科学、文学和哲学中“应用历史”之间的关系。他描述了与大型计算机发展并行不悖的人类思想干预模式。虽然《知识考古学》没有直接涉及计算技术,但规模、精确性、分类和编码等问题贯穿了福柯的分析体系。
在计算技术兴起的几十年间,某些主题始终贯穿其中。计算机是电子的、机械的、自动化的;它们处理数字、计算、代码;它们的用途既可能是普遍的,也可能是特定的。“数据”这一术语,曾一度是定量信息的同义词,但随着时间推移,地位被降级,变为指代信息生成过程中未经处理的中间状态。
在市场营销中,数据的功能性定位令人联想到电视时代“观众即商品”的觉醒。彼时,广播公司将观众出售给广告商,而观众的价值取决于收入和消费习惯。如今,数字消费者的定义则更加细致。一方面,通过汇总数据,他们的行为可以被高度具体地分析;另一方面,他们也常被简化为统计流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数据的定义、收集和解读,始终发生在一个由企业利益主导的社会框架中。在当前“免费”与“付费”共存的模式下,那些选择不付费的人往往成为最容易被追踪的对象,经济条件更好的人则能负担得起退出追踪的成本。因此,即使是所谓的“大数据”,也并非真正全面。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问道:“每个大数据集都应该被问一句:哪些人被排除在外?哪些地方被忽视了?”她进一步呼吁,我们应抛弃对大数据的迷恋,转向一种她称之为“深度数据”(data with depth)的伦理。也有人借用文化分析的概念,提出“厚数据”(thick data)的观点。
1971年,福柯探讨了宏观历史的长时段变化与科学、文学和哲学中“应用历史”之间的关系。他描述了与大型计算机发展并行不悖的人类思想干预模式。虽然《知识考古学》没有直接涉及计算技术,但规模、精确性、分类和编码等问题贯穿了福柯的分析体系。
在计算技术兴起的几十年间,某些主题始终贯穿其中。计算机是电子的、机械的、自动化的;它们处理数字、计算、代码;它们的用途既可能是普遍的,也可能是特定的。“数据”这一术语,曾一度是定量信息的同义词,但随着时间推移,地位被降级,变为指代信息生成过程中未经处理的中间状态。
#1338583
数据的统治挑战着、并迅速超越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科学影像技术及实践驱动的视觉实证主义。尽管人文学科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已广为人知,但对摄影独特的视觉实证主义支撑的批判却尚且遥远,当时,数据已被科学界作为准确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的化身加以拥护。数据并非继承了摄影实证主义的衣钵,而是延缓了摄影模仿现实的最终消亡。
阿兰·塞库拉在有关摄影术的写作中,非常强调摄影媒介在科学、军事、土地登记、犯罪学等工具性应用中的作用,不亚于更受欢迎的形式主义、绘画主义、幻象主义等分支。对塞库拉而言,重新思考摄影史的目标在于将其置于一种交织着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的历史网络中,而不仅仅是注重观者的视觉体验。
可是,数据从未有过类似的问题。数据始终毫不掩饰地工具化,并且极易被这样描述。工具性应用被呈现为用户的购物助手和时间节省工具。在社交媒体和网络通信的语境中,数据被反复描述为一种“朋友”,这种友谊随着我们的分享越多而越发有价值。
在线追踪只是新自由主义逻辑渗透日常技术的一个例子。大卫·哈维指出,“信息技术是新自由主义的特权技术”,因为它在创建和优化一个以市场逻辑为核心的框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下,政治和争论被效率和理性取代。政治利益团体和意识形态联盟被“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协作参与取代。
数字文化的鼓吹者称赞的水平网络(技术上的、人际的)容易被新自由主义消化,成为从等级化治理模式向理性问题解决转变的一部分。新自由主义将市场交换成为所有人类行为的模型,“需要信息创建的技术,需要积累、存储、传输、分析和使用大规模数据库的能力,以便指导全球市场的决策”。
政治学家温迪·布朗(Wendy Brown)的观点与哈维不谋而合。她将新自由主义与其他批判资本主义有害影响的诊断区分开来,强调新自由主义将“市场”逻辑彻底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
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将商品化和货币化扩展到每个角落——那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改造日常生活的旧式描述。新自由主义甚至将非财富生成领域,比如学习、约会、健身,也纳入市场逻辑,以市场指标评估这些活动,并用市场化的技术和实践来管理它们。最重要的是,新自由主义将人塑造成“人力资本”,要求他们不断关注自身当前和未来的价值,时刻为增值而努力。
阿兰·塞库拉在有关摄影术的写作中,非常强调摄影媒介在科学、军事、土地登记、犯罪学等工具性应用中的作用,不亚于更受欢迎的形式主义、绘画主义、幻象主义等分支。对塞库拉而言,重新思考摄影史的目标在于将其置于一种交织着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的历史网络中,而不仅仅是注重观者的视觉体验。
可是,数据从未有过类似的问题。数据始终毫不掩饰地工具化,并且极易被这样描述。工具性应用被呈现为用户的购物助手和时间节省工具。在社交媒体和网络通信的语境中,数据被反复描述为一种“朋友”,这种友谊随着我们的分享越多而越发有价值。
在线追踪只是新自由主义逻辑渗透日常技术的一个例子。大卫·哈维指出,“信息技术是新自由主义的特权技术”,因为它在创建和优化一个以市场逻辑为核心的框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下,政治和争论被效率和理性取代。政治利益团体和意识形态联盟被“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协作参与取代。
数字文化的鼓吹者称赞的水平网络(技术上的、人际的)容易被新自由主义消化,成为从等级化治理模式向理性问题解决转变的一部分。新自由主义将市场交换成为所有人类行为的模型,“需要信息创建的技术,需要积累、存储、传输、分析和使用大规模数据库的能力,以便指导全球市场的决策”。
政治学家温迪·布朗(Wendy Brown)的观点与哈维不谋而合。她将新自由主义与其他批判资本主义有害影响的诊断区分开来,强调新自由主义将“市场”逻辑彻底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
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将商品化和货币化扩展到每个角落——那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改造日常生活的旧式描述。新自由主义甚至将非财富生成领域,比如学习、约会、健身,也纳入市场逻辑,以市场指标评估这些活动,并用市场化的技术和实践来管理它们。最重要的是,新自由主义将人塑造成“人力资本”,要求他们不断关注自身当前和未来的价值,时刻为增值而努力。
#1338645
国初恶顽民窜入缁流,聚犯数十人,掘泥埋其身,十五并列,特露其顶,用大斧削之,一削去头数颗,名“铲头会”。后因神僧示化,屡铲复生,遂罢此会。【僧家奸恶,不可枚举。近日吾苏葑门外,有乡民于所亲借银三两完官。适是日官冗,免比限。民姑以银归,将还所亲,偶为同行相识者述之。时天已暮矣,忽见有挑包客僧随其后。意彼已窃闻,然犹未甚疑也。既出城里许,同行者别去。顾僧犹在后,心稍惧。复里许,新月惨淡,回首失僧,详视,乃在井亭中解衣。民惧甚,前有石桥,急诣桥下自匿。微窥之,见僧裸体持铁箍捧,疾驰上桥,左右视,大声曰:“何处去了?”复下桥前驰。民潜出退走,至井亭,见僧包裹衣服作一堆。度僧去远,急束缚负之而趋,从他道直走阊门。就饭店宿,取酒痛饮而卧。黎明,闻街前念佛声云:“夜来被劫,乞布施僧衣遮体。”窗隙窥之,见裸体者,即所遇僧也。解其包,有白金二十两许。民伺僧去,潜携归焉。呜呼!如此恶僧,人那得知!那得不铲头!】(《古今谭概·杂志部·铲头会》)
#1338830
西瓜皮,賤物也,然以之與火腿同煨,則別有風味。由此知廢物均可利用,特粗心人不足以語此耳。法先去瓤,切皮成寸許長方形之小塊,再去外層青皮,加藦菇、香蕈、水、鹽,與火腿同煨二三小時取出,味鮮而甘,不知者必疑其為冬瓜也。 (《清稗类钞·饮食类·西瓜皮煨火腿》)
看上去很美味但不禁想何苦,能买得起火腿那也能买得起冬瓜吧,为啥不直接煲冬瓜
看上去很美味但不禁想何苦,能买得起火腿那也能买得起冬瓜吧,为啥不直接煲冬瓜
#1338930
虽然布朗在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中没有专门谈到技术,但很难忽视她描述的新自由主义社会和经济逻辑中有大规模信息化系统的深度介入。工业时代提升了机器的力量,将人类贬为操作员和消费者,数字时代则更进一步,将消费者的地位从需要被引导购买特定商品的个体降为消费模式中可追踪的数据点。在数据系统中,我们已不再是过去认为的独立个体,但这种认知既未引发现代主义的焦虑,也未带来后现代主义的虚无感。一个“训练有素”的新自由主义主体反而渴望参与其中,主动塑造数据流和数据档案,以从中获取见解与利益。
“新自由主义”这一术语尤其具迷惑性,因为它预先粉碎了“晚期资本主义”一词蕴含的希望。“晚期资本主义”曾暗示资本主义的终结或许可以想象(即便遥不可及)。“新自由主义”却带着一丝绝望,承认曾经具有救赎意味的自由主义,如今同其早期敌人“新保守主义”一样变得同样容易被资本挪用。“新”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接近终点的“晚期”,而是象征着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新周期,似乎更无终结迹象。
在消费文化中,数据扮演的角色具有最深层、最具破坏性的悖论。它动员了跨群体的多样性力量,却剥夺了个体行动者的一切集体行动能力。无论是通过被动还是主动的方式参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都被定位为个体化的主体。每一次选择、搜索或购买,都是更大市场追踪系统中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的行为选择被限制在极其狭隘的范围内,只能选择购买哪个品牌,而不是决定我们的代表应该支持哪些政治或环境的优先事项。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既无法从自己的群体中真正脱离,也无法直接影响对自己行为的解读。我们是一个庞大“行动踪迹”体系中的单子,却没有任何持续的个体能动性或集体利益的实感。
阿甘本曾经指出,这种对个体“去主体化”的执念,正是构建“人类历史上最温顺、最懦弱的社会形态”的关键因素。这种统计意义上的微不足道感,反而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宿命论的顺从、犬儒主义或冷漠之中。然而,讽刺的是,唯一可能的替代方案,恰恰是通过数字网络在更大规模上开展联合的集体行动。
“新自由主义”这一术语尤其具迷惑性,因为它预先粉碎了“晚期资本主义”一词蕴含的希望。“晚期资本主义”曾暗示资本主义的终结或许可以想象(即便遥不可及)。“新自由主义”却带着一丝绝望,承认曾经具有救赎意味的自由主义,如今同其早期敌人“新保守主义”一样变得同样容易被资本挪用。“新”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接近终点的“晚期”,而是象征着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新周期,似乎更无终结迹象。
在消费文化中,数据扮演的角色具有最深层、最具破坏性的悖论。它动员了跨群体的多样性力量,却剥夺了个体行动者的一切集体行动能力。无论是通过被动还是主动的方式参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们都被定位为个体化的主体。每一次选择、搜索或购买,都是更大市场追踪系统中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的行为选择被限制在极其狭隘的范围内,只能选择购买哪个品牌,而不是决定我们的代表应该支持哪些政治或环境的优先事项。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既无法从自己的群体中真正脱离,也无法直接影响对自己行为的解读。我们是一个庞大“行动踪迹”体系中的单子,却没有任何持续的个体能动性或集体利益的实感。
阿甘本曾经指出,这种对个体“去主体化”的执念,正是构建“人类历史上最温顺、最懦弱的社会形态”的关键因素。这种统计意义上的微不足道感,反而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宿命论的顺从、犬儒主义或冷漠之中。然而,讽刺的是,唯一可能的替代方案,恰恰是通过数字网络在更大规模上开展联合的集体行动。
#1338931
如何才能将大规模数据系统转化为有效的社会变革工具?首先,数据技术必须从诞生之日便依托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意识形态装置中解脱出来。这绝非易事!新自由主义不仅拥有诱人的文化话语,还与主流政党政治、经济基础设施、立法改革、司法裁定中固有的权力结构紧密相连。对于那些寄望于数字网络能实现社会解放潜力的人,新自由主义的许多信条曾经是针对“晚期资本主义”和国家官僚体制等威胁的战斗口号。网络计算的特性也恰好与替代性运动的理念契合,这些运动提倡协作而非竞争、水平网络而非垂直层级、“最佳实践”而非强制监管、利益相关者而非利益集团、共识而非教条——然而,这些术语最终被证明直接源自新自由主义治理的“剧本”!
布朗指出,这种局面导致权力不再是政治批判的核心。随之,新自由主义鼓吹一种没有集体化的协作。虽然促进了离散群体之间的连接与交流,却缺乏能够驱动和维持政治运动的共同利益。这种逻辑与福柯所谓现代政府“全体与个体”(omnes et singulatim)的技术遥相呼应,也就是通过这种技术,人口可以同时被集合起来却又保持隔离,既被群体化,又被个体化。
关键在于,新自由主义强调理性自我的利益。作为市场行为者,我们或多或少都意识到,每一次行为、决定或移动,无论多么被动,都会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注入数据,系统据此追踪这些活动并生成意义。除非我们被特定调查针对(例如执法、移民或情报部门),否则任何单一行为本身都无足轻重,但越来越多的新自由主义主体开始在统计学的集合体意义上理解自己的存在。在数据系统中,个体特性处于潜伏状态,只有在服务于外部叙事时才会被调用。
更讽刺的是,那些试图削弱数据霸权的系统,往往通过制造多样性和数据泛滥来展开抵抗,甚至故意掺杂“好数据”和“坏数据”,以模糊个人在数字空间中的行为轨迹。洋葱浏览器和维基解密平台就是典型例子。它们利用当前计算机数据挖掘能力的局限性,让系统难以从海量数据中有效区分出关键信息。然而,这种策略只是暂时的。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可能很容易破解。不过至少在现阶段,通过数据泛滥来对抗控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系统在知识生产和控制上的某些局限。
当谈到“数据的政治”时,也许最恰当的方式是借用让-吕克·戈达尔的一句话加以改写:问题不在于如何让数据变得政治化,而在于如何用一种具有政治意图的方式对待数据。
布朗指出,这种局面导致权力不再是政治批判的核心。随之,新自由主义鼓吹一种没有集体化的协作。虽然促进了离散群体之间的连接与交流,却缺乏能够驱动和维持政治运动的共同利益。这种逻辑与福柯所谓现代政府“全体与个体”(omnes et singulatim)的技术遥相呼应,也就是通过这种技术,人口可以同时被集合起来却又保持隔离,既被群体化,又被个体化。
关键在于,新自由主义强调理性自我的利益。作为市场行为者,我们或多或少都意识到,每一次行为、决定或移动,无论多么被动,都会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注入数据,系统据此追踪这些活动并生成意义。除非我们被特定调查针对(例如执法、移民或情报部门),否则任何单一行为本身都无足轻重,但越来越多的新自由主义主体开始在统计学的集合体意义上理解自己的存在。在数据系统中,个体特性处于潜伏状态,只有在服务于外部叙事时才会被调用。
更讽刺的是,那些试图削弱数据霸权的系统,往往通过制造多样性和数据泛滥来展开抵抗,甚至故意掺杂“好数据”和“坏数据”,以模糊个人在数字空间中的行为轨迹。洋葱浏览器和维基解密平台就是典型例子。它们利用当前计算机数据挖掘能力的局限性,让系统难以从海量数据中有效区分出关键信息。然而,这种策略只是暂时的。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可能很容易破解。不过至少在现阶段,通过数据泛滥来对抗控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系统在知识生产和控制上的某些局限。
当谈到“数据的政治”时,也许最恰当的方式是借用让-吕克·戈达尔的一句话加以改写:问题不在于如何让数据变得政治化,而在于如何用一种具有政治意图的方式对待数据。
#1338932
可见的文化
在《程序化的视野》(Programmed Visions)一书中,全喜卿(Wendy Hui Kyong Chun)在一个名为“隐而可见,显而不可见”(Invisibly Visible; Visibly Invisible)的章节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与数字文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计算机既带来了视觉知识的衰退,也引发了对狂热追逐。既不透明又透明,既难以理解又逻辑严谨,它们揭示了一个悖论,我们知道得越少,展现得(或被展现得)越多。这种现象很好地体现在两个方面:数字图像的激增(新媒介作为“视觉文化”)与“全信息”系统(新媒介作为“透明”)。
我们讨论视觉与数字文化的结合,正是因为内部存在矛盾,或者说是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两极分化。全喜卿的观点表明,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可见领域,而在于计算的非模仿性层面。同时,她提醒我们,当下数字技术的产物与实践,很容易被支撑新自由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工具性吸纳。在《光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Light)序言中,西恩·库比特(Sean Cubitt)提到:
从历史上看,大量视觉文化都致力于将不可见之物转化为可见……信息社会生成的数字宇宙借助这种可视化的历史来展现自身,反过来,信息学典型的组织模式也开始影响视觉化的方式。
库比特分析了视觉技术在文化中的“政治嵌入性”,堪称典范,揭示了该领域广泛的政治和理论意义。在全喜卿和库比特看来,数字过程的不可见性在功能上类似于意识形态的运作,它被越广泛地否认、压抑或拒绝,反而越能清晰地决定文化信念和行动。同样,在全喜卿的模型中,解码最抽象、最隐形的数字过程的能力,依赖于对系统运作机制的深刻理解。
本杰明·H·布拉顿(Benjamin H. Bratton)的《堆栈》(The Stack)也强调类似的技术知识优先性。他认为,我们对“堆栈”这一“偶然性巨构”批判性挖掘得越深,也就越能全面理解它的运作。布拉顿的“堆栈”是一个垂直整合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各个细节,也包括接口与管理协议,同时涵盖了支撑这些系统的基础设施(如矿物开采、电网)和操作这些系统的人类与机器人。他的模型既有哲学深度,也富于实践价值,为研究数字文化提供了广泛的视角。《堆栈》不仅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还是一项实践性干预,为设计师、建筑师、系统工程师以及文化理论家提供了行动路线图。
在《程序化的视野》(Programmed Visions)一书中,全喜卿(Wendy Hui Kyong Chun)在一个名为“隐而可见,显而不可见”(Invisibly Visible; Visibly Invisible)的章节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与数字文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计算机既带来了视觉知识的衰退,也引发了对狂热追逐。既不透明又透明,既难以理解又逻辑严谨,它们揭示了一个悖论,我们知道得越少,展现得(或被展现得)越多。这种现象很好地体现在两个方面:数字图像的激增(新媒介作为“视觉文化”)与“全信息”系统(新媒介作为“透明”)。
我们讨论视觉与数字文化的结合,正是因为内部存在矛盾,或者说是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两极分化。全喜卿的观点表明,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可见领域,而在于计算的非模仿性层面。同时,她提醒我们,当下数字技术的产物与实践,很容易被支撑新自由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工具性吸纳。在《光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Light)序言中,西恩·库比特(Sean Cubitt)提到:
从历史上看,大量视觉文化都致力于将不可见之物转化为可见……信息社会生成的数字宇宙借助这种可视化的历史来展现自身,反过来,信息学典型的组织模式也开始影响视觉化的方式。
库比特分析了视觉技术在文化中的“政治嵌入性”,堪称典范,揭示了该领域广泛的政治和理论意义。在全喜卿和库比特看来,数字过程的不可见性在功能上类似于意识形态的运作,它被越广泛地否认、压抑或拒绝,反而越能清晰地决定文化信念和行动。同样,在全喜卿的模型中,解码最抽象、最隐形的数字过程的能力,依赖于对系统运作机制的深刻理解。
本杰明·H·布拉顿(Benjamin H. Bratton)的《堆栈》(The Stack)也强调类似的技术知识优先性。他认为,我们对“堆栈”这一“偶然性巨构”批判性挖掘得越深,也就越能全面理解它的运作。布拉顿的“堆栈”是一个垂直整合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各个细节,也包括接口与管理协议,同时涵盖了支撑这些系统的基础设施(如矿物开采、电网)和操作这些系统的人类与机器人。他的模型既有哲学深度,也富于实践价值,为研究数字文化提供了广泛的视角。《堆栈》不仅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还是一项实践性干预,为设计师、建筑师、系统工程师以及文化理论家提供了行动路线图。
#1338940
相比之下,本书的目标更为有限。我既不寻求数字文化起源或本质的哲学解析,也不深入探讨技术层面的复杂性。我的目标是分析“视觉-数字文化”的具体运作方式,观察历史态势,同时关注一些具体实例与偏离规范的现象。我无意重绘视觉文化的地图,而是希望通过重新审视那些持续影响我们对技术现状的传统历史模型,展示这种方法的价值。
本书的方法部分借鉴了媒介考古学的理念,特别是源自福柯等人提出的历史学模型——非线性、非目的性和离散性。我的研究是对“技术文化想象”的片段化但深入的探索。因此,这项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分析特定技术如何作为历史语境中的棱镜,揭示、表达或介入我们最紧迫的文化关切。数字媒介往往是技术如何变得平凡、隐形并被接受(即使在最令人不安的表现形式中)的一个缩影。我的目标是揭示那些塑造我们行为的权力系统——我们将信任赋予(或从中剥离)的技术、企业与政府精英;我们接受的前提与约束;以及权力通过我们无数次微小的让步来最大化效率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围绕“新媒介”的理论写作激增,与科技行业在世纪之交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某种平行关系。这一时期被称为“千禧年”(Y2K),仿佛是一种紧迫的电脑语言简写,被广泛认为是一个以激烈断裂、范式转移和潜在灾难为特征的时代,也因此成为重新定义理论的绝佳机会。那些热衷于“新”的理论家,往往受到未来主义文学(如赛博朋克小说)的启发,却遭到了批判性流派的反击,这些流派对所谓“新媒介”的“新”持怀疑态度,指出许多“旧”与“新”的分类在修辞和历史学上都站不住脚。这种挑战有时采取了一种历史视差的方法,强调此前科技世代中对技术的狂热描述,以此提醒读者,那些自称“例外”的论调在事后看来是多么可笑。
历史视差的模型,如安妮·弗里德伯格(Anne Friedberg)和丽莎·吉特曼论证的那样,灵活地将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技术置于批判性的并置中,为本书的方法提供了启发。我的改编并非基于历史上的时间错位,而是强调数据与图像领域之间表达出的交织或分化关系。
本书的方法部分借鉴了媒介考古学的理念,特别是源自福柯等人提出的历史学模型——非线性、非目的性和离散性。我的研究是对“技术文化想象”的片段化但深入的探索。因此,这项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分析特定技术如何作为历史语境中的棱镜,揭示、表达或介入我们最紧迫的文化关切。数字媒介往往是技术如何变得平凡、隐形并被接受(即使在最令人不安的表现形式中)的一个缩影。我的目标是揭示那些塑造我们行为的权力系统——我们将信任赋予(或从中剥离)的技术、企业与政府精英;我们接受的前提与约束;以及权力通过我们无数次微小的让步来最大化效率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围绕“新媒介”的理论写作激增,与科技行业在世纪之交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某种平行关系。这一时期被称为“千禧年”(Y2K),仿佛是一种紧迫的电脑语言简写,被广泛认为是一个以激烈断裂、范式转移和潜在灾难为特征的时代,也因此成为重新定义理论的绝佳机会。那些热衷于“新”的理论家,往往受到未来主义文学(如赛博朋克小说)的启发,却遭到了批判性流派的反击,这些流派对所谓“新媒介”的“新”持怀疑态度,指出许多“旧”与“新”的分类在修辞和历史学上都站不住脚。这种挑战有时采取了一种历史视差的方法,强调此前科技世代中对技术的狂热描述,以此提醒读者,那些自称“例外”的论调在事后看来是多么可笑。
历史视差的模型,如安妮·弗里德伯格(Anne Friedberg)和丽莎·吉特曼论证的那样,灵活地将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技术置于批判性的并置中,为本书的方法提供了启发。我的改编并非基于历史上的时间错位,而是强调数据与图像领域之间表达出的交织或分化关系。
#1338941
撰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试图说服读者某种特定未来的不可避免性,而是希望培养一种既具有历史意识又具备技术理解力的批判主体性。或许,90年代网络文化的教训已经清晰到不需要我们再重复那些老调重弹的批判了——技术决定论、乌托邦/反乌托邦、狂热的赞美与道德恐慌等等。然而,我仍将从这段批判文学史中选取证据,以展示文化批评与文化生产之间的互联性。
媒介考古学为研究20世纪末的媒介技术与批评文学提供了有力的模型。在跨越世纪之交的大约1990至2010年间,技术优越社会的公民被重新训练,以程序逻辑和互操作系统的方式体验世界。为应对这些变化,“新媒介研究”这一子领域应运而生,并发展出一种谈论数字性在文化各领域表现的语言。这一批理论作品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意义,不在于检验某一学术作品的正确性,而在于揭示其预设、局限与边界。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未曾言明的内容中学到与其明确表达内容同样多的东西。
考古学方法试图通过研究物质条件及其背后的系统来发现话语模式。这一模型进一步基于对复杂系统的挖掘,而非试图完全掌握这些系统,或将其作为连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可供推导和提出洞见的片段。我希望,将如此广泛的媒介与技术领域纳入本书的研究视野并不过于自不量力。面对跨越几十年的复杂发展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精挑细选。通过确立一个专门用于探讨数据与图像在各种媒介平台之间的共鸣与冲突的批判框架,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处于边缘、混杂或难以被单一类别所定义的案例。
最后,这项研究的范围交叉于视觉文化研究、技术研究和(“新”)媒介研究三大领域。与视觉文化研究相似,我关心我们如何从可见世界中创造意义,以及对意义建构、表征、修辞与隐喻的批判,但我选择直接面对并接受数字成像所带来的冲击。与技术研究相似,我尊重技术发展的物质背景,但我的目标不是重述装置或发明的历史,更不是强调“伟人”,而是关注那些推动技术发展的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动因。从媒介研究和新媒介研究中,我承袭了长期以来对观看与被观看政治的关注,或许更确切地说,对感知与被感知的关注,对权力系统与意识形态的探究,以及对资本主义及其后果的底层批判。
媒介考古学为研究20世纪末的媒介技术与批评文学提供了有力的模型。在跨越世纪之交的大约1990至2010年间,技术优越社会的公民被重新训练,以程序逻辑和互操作系统的方式体验世界。为应对这些变化,“新媒介研究”这一子领域应运而生,并发展出一种谈论数字性在文化各领域表现的语言。这一批理论作品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意义,不在于检验某一学术作品的正确性,而在于揭示其预设、局限与边界。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未曾言明的内容中学到与其明确表达内容同样多的东西。
考古学方法试图通过研究物质条件及其背后的系统来发现话语模式。这一模型进一步基于对复杂系统的挖掘,而非试图完全掌握这些系统,或将其作为连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可供推导和提出洞见的片段。我希望,将如此广泛的媒介与技术领域纳入本书的研究视野并不过于自不量力。面对跨越几十年的复杂发展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精挑细选。通过确立一个专门用于探讨数据与图像在各种媒介平台之间的共鸣与冲突的批判框架,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处于边缘、混杂或难以被单一类别所定义的案例。
最后,这项研究的范围交叉于视觉文化研究、技术研究和(“新”)媒介研究三大领域。与视觉文化研究相似,我关心我们如何从可见世界中创造意义,以及对意义建构、表征、修辞与隐喻的批判,但我选择直接面对并接受数字成像所带来的冲击。与技术研究相似,我尊重技术发展的物质背景,但我的目标不是重述装置或发明的历史,更不是强调“伟人”,而是关注那些推动技术发展的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动因。从媒介研究和新媒介研究中,我承袭了长期以来对观看与被观看政治的关注,或许更确切地说,对感知与被感知的关注,对权力系统与意识形态的探究,以及对资本主义及其后果的底层批判。
#1338942
视差
数据讲述故事。数据还用于捕捉和传递关于世界的信息。和图像一样,这些信息及其传递方式是有争议的,并非轻易能够解读。我将本书的批判方法建立在数据/图像二元性的基础上,这并不是为了提出一种结构性的二分法,而是将其作为“视差逻辑”(parallax logic)的两个组成部分,用以探讨技术史上多个关键时刻。
我冒着过度延伸的风险,将这一方法解释如下。正如视差的光学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从两个视点之间感知到的距离差异,获得关于所观测物体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数据与图像密切互动,相互启发、交融;在另一些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在哲学上相去甚远,甚至激发了对立的追求、方法和结果。视差还让眼睛(进而让大脑)能够通过观察一个物体遮挡另一个物体所造成的遮蔽现象,感知并推断空间信息。换言之,我们不仅可以从那些清晰完整地被感知的事物中获得信息,还可以从未被看见、被遮挡或可能被误认的事物中获得信息。
图像与数据分别表明了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在某一历史时刻的相对兴衰,与我们文化上对政治与社会议题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如果所有的文化和技术都试图掩盖关于世界认知的冲突方式之间的差异,那么这种历史时刻的知识体系能说明什么?
一种批判性的动力机制能够质疑诸如现实主义、趋同、整体性、自动化和普遍性等价值,同时为数字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赋予截然不同的角色。在工业实践中,人们普遍接受的叙事绘制了一条线性进步的轨迹,朝着对现实世界越来越逼真的模拟迈进。例如,用于3D游戏的图形引擎变得越来越具照片写实性,而电影和电视制作也在制作、后期制作和预演阶段日益融合镜头捕捉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技术。虽然技术发展确实在某些方面反映了这种叙事,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更有趣。
动态影像可以(且应该)为观众提供一种“现实”的渐近式模拟,这种观点早在20世纪初的电影理论著作中就已被清晰地阐明。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将新兴的电影技术(如长镜头和深焦)与一种近似真实世界的感知体验联系起来(这些技术本身得益于胶片乳剂的光线收集能力提高)。巴赞认为,这种体验构成了电影最大的潜力,而这一论点几乎与最近重新兴起的虚拟现实和诸如动作捕捉等当代视觉效果的现实主义话语如出一辙。
数据讲述故事。数据还用于捕捉和传递关于世界的信息。和图像一样,这些信息及其传递方式是有争议的,并非轻易能够解读。我将本书的批判方法建立在数据/图像二元性的基础上,这并不是为了提出一种结构性的二分法,而是将其作为“视差逻辑”(parallax logic)的两个组成部分,用以探讨技术史上多个关键时刻。
我冒着过度延伸的风险,将这一方法解释如下。正如视差的光学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从两个视点之间感知到的距离差异,获得关于所观测物体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数据与图像密切互动,相互启发、交融;在另一些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在哲学上相去甚远,甚至激发了对立的追求、方法和结果。视差还让眼睛(进而让大脑)能够通过观察一个物体遮挡另一个物体所造成的遮蔽现象,感知并推断空间信息。换言之,我们不仅可以从那些清晰完整地被感知的事物中获得信息,还可以从未被看见、被遮挡或可能被误认的事物中获得信息。
图像与数据分别表明了不同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在某一历史时刻的相对兴衰,与我们文化上对政治与社会议题的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如果所有的文化和技术都试图掩盖关于世界认知的冲突方式之间的差异,那么这种历史时刻的知识体系能说明什么?
一种批判性的动力机制能够质疑诸如现实主义、趋同、整体性、自动化和普遍性等价值,同时为数字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赋予截然不同的角色。在工业实践中,人们普遍接受的叙事绘制了一条线性进步的轨迹,朝着对现实世界越来越逼真的模拟迈进。例如,用于3D游戏的图形引擎变得越来越具照片写实性,而电影和电视制作也在制作、后期制作和预演阶段日益融合镜头捕捉与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技术。虽然技术发展确实在某些方面反映了这种叙事,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更有趣。
动态影像可以(且应该)为观众提供一种“现实”的渐近式模拟,这种观点早在20世纪初的电影理论著作中就已被清晰地阐明。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将新兴的电影技术(如长镜头和深焦)与一种近似真实世界的感知体验联系起来(这些技术本身得益于胶片乳剂的光线收集能力提高)。巴赞认为,这种体验构成了电影最大的潜力,而这一论点几乎与最近重新兴起的虚拟现实和诸如动作捕捉等当代视觉效果的现实主义话语如出一辙。
#1338943
然而,若抛开工业营销中的宣传语境,重新回到这一模型则显得幼稚,因为几十年来的电影学术研究早已深入剖析了巴赞的目的论及其背后技术决定论的假设。本书承认对“真实”的持续渴望。在这方面,我同意布莱恩·温斯顿(Brian Winston)的观点,我们至今仍“沉迷”于现实主义这一理念。但我坚持认为,数据与图像之间最富启发性的对话,往往发生在“现实”再现并非首要目标的情境中。我希望,本书提出的分类学能够揭示媒介生产中广泛策略的运作机制,使我们得以陌生化媒介与技术行业中看似显而易见的动机,最终识别出滥用或挪用这些技术以实现社会和创意效益的策略。
视差的概念还让我们得以突出数据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它们发生汇聚时进行观察,但不对这种汇聚加以普遍优先化。视差使得同一性与差异性得以被感知,它预设了一个分裂的观看位置,以及对视角和感知差异进行处理的能力。视差的概念进一步允许我们考察数据与图像关系在特定时刻的动态特征。这一模型部分源于观察,特定媒介形式可能展现出图像与数据之间的汇聚或分离。为了系统化地思考这些动态关系,我提出以下分类学模式,用以描述数据与图像之间的功能性关系。
1. 补充模式
补充模式(Supplemental mode)可以说是本文阐述模式中最直接、最直观的一种。在此模式下,图像与数据之间是“加法”的关系。补充模式允许图像描述能力的不足通过数据来补充,反之亦然。
该模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贝蒂荣卡片(Bertillon card,下图),这种形式的变体至今仍用于驾驶执照、护照和犯罪记录。在这种模式中,图像和数据是知识体系,也并未在认识论上相互挑战,而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协同工作,无需进行系统性调和。
补充模式的一个优势在于,随着新信息的出现,可以方便地进行补充。例如,贝蒂荣卡片中增加指纹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指纹并非19世纪80年代贝蒂荣卡片原始系统的一部分,而直到20世纪初,当指纹识别技术变得可行后,才直接添加到现有卡片的底部。因此,照片式的嫌疑人面部照片、生物测量数据和指纹以平行的方式运作,彼此之间没有交叉影响。它们可以互为交叉参照或验证,但各自的识别系统仍然保持独立。
视差的概念还让我们得以突出数据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它们发生汇聚时进行观察,但不对这种汇聚加以普遍优先化。视差使得同一性与差异性得以被感知,它预设了一个分裂的观看位置,以及对视角和感知差异进行处理的能力。视差的概念进一步允许我们考察数据与图像关系在特定时刻的动态特征。这一模型部分源于观察,特定媒介形式可能展现出图像与数据之间的汇聚或分离。为了系统化地思考这些动态关系,我提出以下分类学模式,用以描述数据与图像之间的功能性关系。
1. 补充模式
补充模式(Supplemental mode)可以说是本文阐述模式中最直接、最直观的一种。在此模式下,图像与数据之间是“加法”的关系。补充模式允许图像描述能力的不足通过数据来补充,反之亦然。
该模式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贝蒂荣卡片(Bertillon card,下图),这种形式的变体至今仍用于驾驶执照、护照和犯罪记录。在这种模式中,图像和数据是知识体系,也并未在认识论上相互挑战,而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协同工作,无需进行系统性调和。
补充模式的一个优势在于,随着新信息的出现,可以方便地进行补充。例如,贝蒂荣卡片中增加指纹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指纹并非19世纪80年代贝蒂荣卡片原始系统的一部分,而直到20世纪初,当指纹识别技术变得可行后,才直接添加到现有卡片的底部。因此,照片式的嫌疑人面部照片、生物测量数据和指纹以平行的方式运作,彼此之间没有交叉影响。它们可以互为交叉参照或验证,但各自的识别系统仍然保持独立。
#1339064
2. 多视角模式
多视角模式(Multiperspectival mod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下图)用多镜头阵列研究人类与动物运动的实践。该模式本质上基于镜头。多个视角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并未破坏每个镜头及其呈现图像的模仿功能。在多视角模式中,图像不会被抽象化或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它们仍然通过与实物的索引关系产生意义。在此模式下,从空间中多个点捕捉的图像组成了一个视觉信息的数据集,这些信息始终植根于摄影。意义通过图像的并置或合成得以生成,但这些图像已经摆脱了原有时间基准和空间位置的限制。
多视角模式(Multiperspectival mod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下图)用多镜头阵列研究人类与动物运动的实践。该模式本质上基于镜头。多个视角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并未破坏每个镜头及其呈现图像的模仿功能。在多视角模式中,图像不会被抽象化或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它们仍然通过与实物的索引关系产生意义。在此模式下,从空间中多个点捕捉的图像组成了一个视觉信息的数据集,这些信息始终植根于摄影。意义通过图像的并置或合成得以生成,但这些图像已经摆脱了原有时间基准和空间位置的限制。